自动玄关帘结构以及自动玄关帘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4512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自动玄关帘结构以及自动玄关帘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玄关帘结构以及自动玄关帘装置。自动玄关帘装置包括玄关帘杆、拉绳和直角U型框架。U型框架上的多个滑轮包括:从左侧框架的框架开口侧端部起沿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在框架的四个角部的第一至第四滑轮;设置在底框架上的第五滑轮;设置在左侧框架上的第六滑轮。在将玄关帘杆安装到框架的开口侧,将U型框架水平安装到建筑物上,并且将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玄关帘的活动端,将拉绳经过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五滑轮固定到门扇侧固定点之后,继续经过第六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第四滑轮固定在玄关帘的活动端的安装情况下,拉绳在门扇的开启动作的牵引下拉拽玄关帘使其逐渐展开,在门扇的关闭动作的牵引下拉拽玄关帘使其逐渐收回。
【专利说明】自动玄关帘结构以及自动玄关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玄关帘结构以及自动玄关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如今,中国的大中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城区内的房价已经达到每平米4万元甚至更高。如此高昂的房价使人们不得不现实地考虑和购买设计紧凑的小户型房产,以降低总体购房成本。
[0003]小户型空间狭小,设计时必须挖空心思地安排下各种各样的基本功能,像私密性这样的需求被认为相对次要,往往无法满足。有些小户型,户内布局为了节省面积都是直来直去,没有转弯抹角,门打开后室内情形自然是一览无余,隐私不保。由于没有必要的遮挡,这类居所的户门一般是长期关闭,空气无法对流,室内环境卫生也得不到保障。
[0004]小户型的特点决定了居住密集,户外必然是人来人往,居住者以年轻人居多,这类住户对私密的要求其实更高。能不能在现有紧凑设计的小户型上动动脑筋,做到不改变户型结构,不额外占空间,又能实现类似玄关功能呢?换句话说,能不能设计一个活动的玄关,当需要用的时候出现,不需要用的时候处于隐蔽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玄关帘装置或自动玄关帘结构,其被安装在居室入户门内,正常情况下玄关帘处于隐蔽状态,在入户门开启时做出相应的位置移动,成功阻隔来自户外的窥探,在没有玄关设计的住宅中实现类似玄关的功能,为住户提供隐私保护。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玄关帘结构,包括:玄关帘悬挂部件,安装在分别从门框两侧向户内突出的突出壁上,用于悬挂玄关帘;拉绳,用于连接玄关帘和门扇,以便随着门扇的开关而拉拽玄关帘使其展开和收回;以及用于架设所述拉绳的多个拉绳支撑件,至少包括:第一拉绳支撑件,其设置在门框两侧中的门枢侧突出壁的离门框为大于门扇宽度的距离且与门框的上边框相当高度的位置处;第二拉绳支撑件,其设置在门框的门枢侧墙角的与门框的上边框相当高度的位置处;第三拉绳支撑件,其设置在门框的门枢相反侧墙角的与门框的上边框相当高度的位置处;第四拉绳支撑件,其设置在门框两侧中的门枢相反侧突出壁的离门框为大于门扇宽度的距离且与门框的上边框相当高度的位置处;第五拉绳支撑件,其设置在门框的上边框上;以及第六拉绳支撑件,其设置在水平线上位于所述第一拉绳支撑件与第二拉绳支撑件之间的预定位置处;其中,在将玄关帘悬挂到所述玄关帘悬挂部件上,并且将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玄关帘的活动端,将所述拉绳依次经过第一拉绳支撑件、第二拉绳支撑件、第五拉绳支撑件固定到门扇的远离门枢的上角部之后,继续经过第六拉绳支撑件、第二拉绳支撑件、第三拉绳支撑件、第四拉绳支撑件固定在所述玄关帘的活动端的安装情况下,所述拉绳在所述门扇的开启动作的牵引下拉拽所述玄关帘使其逐渐展开,在所述门扇的关闭动作的牵引下拉拽所述玄关帘使其逐渐收回。[0007]上述自动玄关帘结构还可以如下构成:第五拉绳支撑件位于门框的离第二拉绳支撑件为3/4门扇宽度的位置处,第六拉绳支撑件位于门枢侧突出壁的离第二拉绳支撑件为3/4门扇宽度的位置处。
[0008]上述自动玄关帘结构还可以如下构成:所述多个拉绳支撑件是滑轮或圆环螺钉,所述拉绳通过挂在滑轮上或者穿过圆环螺钉上的圆环的方式架设。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玄关帘装置,包括:玄关帘悬挂部件,用于悬挂玄关帘;拉绳,用于连接玄关帘和门扇,以便随着门扇的开关而拉拽玄关帘使其展开和收回;以及直角U型框架,其包括用于安装到离门枢近的那侧的第一侧框架、用于安装到离门枢远的那侧的第二侧框架、位于第一侧框架与第二侧框架之间的底框架、以及用于架设所述拉绳的多个拉绳支撑件;其中,所述多个拉绳支撑件至少包括:从所述第一框架的框架开口侧的端部起沿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四个角部的第一至第四拉绳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底框架的预定位置的第五拉绳支撑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的预定位置的第六拉绳支撑件;在将玄关帘悬挂到所述玄关帘悬挂部件上,将所述玄关帘悬挂部件安装到所述框架的开口侧,将所述框架以使其底框架位于门框的上边框处的状态水平安装,并且将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玄关帘的活动端,并将所述拉绳依次经过第一拉绳支撑件、第二拉绳支撑件、第五拉绳支撑件固定到门扇的远离门枢的上角部之后,继续经过第六拉绳支撑件、第二拉绳支撑件、第三拉绳支撑件、第四拉绳支撑件固定在所述玄关帘的活动端的安装情况下,所述拉绳在所述门扇的开启动作的牵引下拉拽所述玄关帘使其逐渐展开,在所述门扇的关闭动作的牵引下拉拽所述玄关帘使其逐渐收回。
[0010]上述自动玄关帘装置还可以如下构成:所述框架的所述底框架具有与门扇宽度相当的长度,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侧框架和第二侧框架的长度大于门扇宽度。
[0011]上述自动玄关帘装置还可以如下构成:第五拉绳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底框架的离第二拉绳支撑件为3/4底边框长度的位置处,第六拉绳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框架的离第二拉绳支撑件为3/4底边框长度的位置处。
[0012]上述自动玄关帘装置还可以如下构成:所述多个拉绳支撑件是滑轮或圆环螺钉,所述拉绳通过挂在滑轮上或者穿过圆环螺钉上的圆环的方式架设。
[0013]上述自动玄关帘装置还可以如下构成:所述玄关帘悬挂部件和直角U型框架一体地构成,从而形成为长方体形状。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玄关帘平时处于隐蔽状态,不占空间,在入户门开启时自动打开,入户门关闭时自动收回,与门扇一起同步运动,可对商用房及住宅入户通道与室内功能区进行分隔,起到类似于玄关的作用,能够保护隐私,形成入户的必要过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玄关帘结构的概要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的(a)?(c)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玄关帘结构1A的使用状态的平面图;
[0017]图3是示出门扇的开启幅度X与玄关帘的拉开宽度Y的关系的示意图;
[0018]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玄关帘装置的概要的立体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A自动玄关帘结构
[0021]1B自动玄关帘装置
[0022]2 玄关帘杆
[0023]3 框架
[0024]3a?3f第一至第六拉绳支撑件
[0025]4 拉绳
[0026]5 玄关帘
[0027]5g玄关帘侧固定点
[0028]6 门扇
[0029]6g门扇侧固定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1]第一实施方式
[003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自动玄关帘结构1A。以下,参照图1至图3,对本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玄关帘结构1A进行具体说明。这里,在假定门扇的枢轴在户外来看位于左侧的情况下进行说明。并假定门扇宽度与门框宽度相等。
[0033]图1是示出根据本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玄关帘结构1A的概要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玄关帘结构1A包括作为玄关帘悬挂部件的玄关帘杆2、拉绳4、以及用于架设所述拉绳4的多个作为拉绳支撑件的滑轮。
[0034]玄关帘杆2安装在从门框左右两侧向户内突出的突出壁上,可通过窗帘环或夹子等悬挂玄关帘5。玄关帘5可以使用任意的软质门帘,可采用布帘也可以采用塑料帘。
[0035]拉绳4架设到多个滑轮上,并连接玄关帘5和门扇6,以便随着门扇6的开关动作的牵引下沿着滑轮移动,从而拉拽玄关帘5使其展开和收回。
[0036]多个作为拉绳支撑件的滑轮至少包括:作为第一拉绳支撑件的滑轮3a,其设置在门框左侧突出壁的离门框为大于门扇宽度的距离且与门框的上边框相当高度的位置处;作为第二拉绳支撑件的滑轮3b,其设置在门框的左侧墙角的与门框的上边框相当高度的位置处;作为第三拉绳支撑件的滑轮3c,其设置在门框的右侧墙角的与门框的上边框相当高度的位置处;作为第四拉绳支撑件的滑轮3d,其设置在门框右侧突出壁的离门框为大于门扇宽度的距离且与门框的上边框相当高度的位置处;作为第五拉绳支撑件的滑轮3e,其设置在门框的上边框上;以及作为第六拉绳支撑件的滑轮3f,其设置在水平线上位于滑轮3a与滑轮3b之间的预定位置处。
[0037]在自动玄关帘结构1A中,玄关帘5被悬挂在玄关帘杆2上,并且其一端被固定在玄关帘杆2的与滑轮3d相近的端部,另一端(活动端)5g被固定在拉绳4的一端。拉绳4依次经过滑轮3a、3b、3e固定到门扇的位于远离门枢的上角部的门扇侧固定点6g之后,继续依次经过滑轮3f、3b、3c、3d固定到玄关帘5的活动端5g上。
[0038]图2的(a)?(c)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玄关帘结构1A的使用状态的平面图,其中,图2的(a)示出了门扇关闭时的状态,图2的(b)示出了门扇打开一部分时的状态,图2的(c)示出了门扇完全打开时的状态。这里,为了更加清楚地进行显示,在图2的(a)~(c)中均省去了门框等一些部分的图示。
[0039]如图2的(a)所示,当门扇关闭时,玄关帘5处于完全收回的状态,因此不会遮挡屋内的视线。
[0040]当从门扇关闭状态徐徐打开门扇时,如图2的(b)所示,拉绳4受门扇的开启动作的牵引,沿着逆时针滑移,同时拉拽玄关帘5的活动端5g向图2的图面中的左侧移动,从而玄关帘5被逐渐展开。当门扇6完全打开时,拉绳4停止滑移,玄关帘5展开完毕(图2的(c))。
[0041]当从图2的(c)所示的门扇6完全打开的状态徐徐关闭门扇6时,拉绳4受门扇的关闭动作的牵引,逆时针滑移,同时拉拽玄关帘5的活动端5g向图2的图面中的右侧移动,从而玄关帘5被逐渐收回。
[0042]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发现拉绳从门框处被引向门扇的转折点、即滑轮3e的位置十分关键,如果太靠右,拉绳及门帘被过渡拉伸,会让门受限不能全部打开,如果太靠近左边枢轴位置,线绳被拉伸长度十分有限,玄关帘只能部分打开。经过许多次试验和计算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找到了一个设置滑轮3e的优选位置,即,当滑轮3e的位置离枢轴为3/4门扇宽度时,可达到门扇开启最大位置、门帘也相应拉到最大位置的效果。
[0043]下面来分析在门扇开启的过程中,运动着的门帘是否能够实现对外部视线的完全遮挡?为此,使用示出门扇开启过程中的中间状态的图2的(b)进行分析。
[0044]这里,为了便于说明,假设门扇宽度为4个单位,门扇侧固定点6g离开墙的距离、即开启幅度为X,拉绳拉开门帘的宽度应该为:
[0045]Y=V6X + 1 -1`
[0046]由此得到结论为:
[0047]当门扇推开,在水平方向形成X幅度的视线缺口时,玄关帘将相应地在其前方形成Υ=.ν/6Χ+ 1-1宽度的遮挡。
[0048]为了比较门扇在达到90度最大开启范围之前,玄关帘拉开宽度Υ与门扇的开启幅度X的相对关系,我们将X及Υ按照x=0.1的进阶绘制成图3。图3示出了门扇的开启幅度X与玄关帘拉开宽度Υ的关系,其中深色线为X,代表门扇拉开的缺口宽度,浅颜色线为Υ,代
表门帘拉开的宽度。从图3中看出,在门扇运动过程中,由于X小于4,因此Y=^6X+ 1-1
始终>X,即表明,在运动过程中,门帘拉开的幅度始终超过门开启的幅度,并且在门扇开启的初期,玄关帘打开速度较快,能够实现超过门扇缺口宽度一倍多的遮掩,这样,就能够对户外视线实现良好的遮挡,开门进入时完全可以做到大大方方,不紧不慢,无须担心别人的窥视,甚至可以较长时间地将门打开,通通风、换换气。
[0049]拉绳从门框处被引向门扇的另一转折点、即滑轮3f的位置也十分关键。经过许多次试验和计算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找到了一个设置滑轮3f的优选位置,即,当滑轮3f的位置离枢轴为3/4门扇宽度时,可达到门扇完全关闭时门帘也全部收回的效果。由此,可使得通向室内的障碍荡然无存,可以自由走进。
[0050]第二实施方式[0051]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滑轮和玄关帘杆等都直接安装在建筑物的墙壁上的自动玄关帘结构1A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提供一种滑轮和玄关帘杆等设置在框架上的自动玄关帘装置1B。
[0052]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玄关帘装置1B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玄关帘结构1A相t匕,区别之处在于,包括直角U型框架,作为拉绳支撑件的滑轮和作为玄关帘悬挂部件的玄关帘杆均设置在该直角U型框架上,自动玄关帘装置1B通过将该直角U型框架安装到建筑物上而安装使用。
[0053]下面,参照图4,对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玄关帘装置1B进行说明。这里,同样在假定门扇的枢轴在户外来看位于左侧的情况下进行说明。并假定门扇宽度与门框宽度相
坐寸。
[0054]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玄关帘装置的概要的立体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玄关帘装置1B包括作为玄关帘悬挂部件的玄关帘杆2、拉绳4、以及直角U型框架3。
[0055]直角U型框架3包括:用于安装到离门枢近的那侧的第一侧框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框架;用于安装到离门枢远的那侧的第二侧框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框架;位于左侧框架与右侧框架之间的底框架;以及用于架设拉绳4的多个作为拉绳支撑件的滑轮。底框架具有与门扇宽度相当的长度,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的长度大于门扇宽度。
[0056]多个作为拉绳支撑件的滑轮至少包括:从左侧框架的框架开口侧的端部起沿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在框架3的四个角部的作为第一至第四拉绳支撑件的滑轮3a?3d ;设置在底框架的预定位置的作为第五拉绳支撑件的滑轮3e;以及设置在第一框架的预定位置的作为第六拉绳支撑件的滑轮3f。
[0057]拉绳4架设到多个滑轮上,并连接玄关帘5和门扇6,以便随着门扇6的开关动作的牵引下沿着滑轮移动,从而拉拽玄关帘5使其展开和收回。
[0058]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玄关帘装置1B可如下安装。将玄关帘杆2安装到框架3的开口侧。将玄关帘5悬挂到玄关帘杆2上,并且其一端固定到玄关帘杆2的与滑轮3d相近的端部,另一端(活动端)5g固定到拉绳4的一端。将拉绳4依次经过滑轮3a、3b、3e固定到门扇的位于远离门枢的上角部的门扇侧固定点6g之后,继续经过滑轮3f、3b、3c、3d固定到玄关帘5的活动端5g上。然后,将框架3整体以使其底框架位于门框的上边框处的状态水平地安装到建筑物上。
[0059]在如上安装的状态下,当开启关闭门扇时,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玄关帘5经由拉绳在门扇的开闭动作的牵引下,如图2的(a)?(c)所示的那样动作。即,当门扇从关闭状态徐徐打开时,玄关帘5经由拉绳随着门扇的打开而逐渐向左侧展开。当门扇从打开状态徐徐关闭时,玄关帘5经由拉绳随着门扇的关闭而逐渐向右侧收回。
[0060]另外,为了达到门扇开启最大位置、门帘也相应拉到最大位置的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滑轮3e优选设置在底框架的离枢轴为3/4门扇宽度的位置处。
[0061]另外,达到门扇完全关闭时门帘也全部收回的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滑轮3f优选设置在左侧框架的离枢轴为3/4门扇宽度的位置处。
[0062]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玄关帘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其框架上的安装构件,用于安装到建筑物上。在如本实施方式(图4)这样,将自动玄关帘装置应用到具有从门框左右两侧向户内突出的突出壁的户型的情况时,安装构件可以设置成从左右侧框架以及底框架的若干位置突起的安装片,该安装片上设有安装孔,从而自动玄关帘装置可经由安装片通过螺钉安装到墙壁上。或者安装构件也可以采用设置在框架的左右侧框架上的三角支架等等本领域通常采用的安装构件。
[0063]以上,以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全部构件和结构都仅仅是例示性的,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由同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思想的范围内作出的任何改变或变形也都包括在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0064]例如,在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使用玄关帘杆作为用于悬挂玄关帘的玄关帘悬挂部件,但玄关帘悬挂部件也可以采用钢丝、铁丝等有一定硬度的部件。
[0065]另外,在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使用滑轮作为用于架设并支撑拉绳的拉绳支撑件,但拉绳支撑件也可以使用圆环螺钉等。
[0066]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框架与作为玄关帘悬挂部件的玄关帘杆分别形成,但二者也可以形成为一体,从而构成长方体框架。
[0067]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以将自动玄关帘装置应用到具有从门框左右两侧向户内突出的突出壁的户型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玄关帘装置也能够应用到不具有从门框左右两侧向户内突出的突出壁的户型。此时,例如,自动玄关帘装置可以通过三角支架来安装到与门框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壁面上,也可以通过铰链悬吊到天花板上。
[0068]根据本实用新型,玄关帘平时处于隐蔽状态,不占空间,在入户门开启时自动打开,入户门关闭时自动收回,与门扇一起同步运动。并且开启过程中拉开的宽度始终领先于门扇开启的宽度,起到严格阻断视线的作用。
[0069]本实用新型以低成本的简易结构,起到了昂贵的玄关类似的作用,达到了对商用房及住宅入户通道与室内功能区进行分隔,能够保护隐私,形成入户的必要过渡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空间狭小、设计紧凑,无法安排传统玄关的户型,或者是在房屋建设时没有考虑玄关功能的户型。
[0070]另外,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用于家居住户,亦可用于许多其他场合。比如,小型S0H0办公场所、酒店客房标准间、单元房合租住户。还可用于空间狭小的公共浴室、游泳池、演艺后台更衣室,医院的检查治疗室等不断有人开门,而室内又需要很高私密性的场合。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玄关帘结构(1A),其特征在于,包括:玄关帘悬挂部件(2),安装在分别从门框两侧向户内突出的突出壁上,用于悬挂玄关帘;拉绳(4),用于连接玄关帘和门扇,以便随着门扇的开关而拉拽玄关帘使其展开和收回;以及用于架设所述拉绳(4)的多个拉绳支撑件,至少包括:第一拉绳支撑件(3a),其设置在门框两侧中的门枢侧突出壁的离门框为大于门扇宽度的距离且与门框的上边框相当高度的位置处;第二拉绳支撑件(3b),其设置在门框的门枢侧墙角的与门框的上边框相当高度的位置处;第三拉绳支撑件(3c),其设置在门框的门枢相反侧墙角的与门框的上边框相当高度的位置处;第四拉绳支撑件(3d),其设置在门框两侧中的门枢相反侧突出壁的离门框为大于门扇宽度的距离且与门框的上边框相当高度的位置处;第五拉绳支撑件(3e),其设置在门框的上边框上;以及第六拉绳支撑件(3f),其设置在水平线上位于所述第一拉绳支撑件(3a)与第二拉绳支撑件(3b)之间的预定位置处; 其中,在将玄关帘悬挂到所述玄关帘悬挂部件(2)上,并且将所述拉绳(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玄关帘的活动端,将所述拉绳(4)依次经过第一拉绳支撑件(3a)、第二拉绳支撑件(3b)、第五拉绳支撑件(3e)固定到门扇的远离门枢的上角部之后,继续经过第六拉绳支撑件(3f)、第二拉绳支撑件(3b)、第三拉绳支撑件(3c)、第四拉绳支撑件(3d)固定在所述玄关帘的活动端的安装情况下,所述拉绳(4)在所述门扇的开启动作的牵引下拉拽所述玄关帘使其逐渐展开,在所述门扇的关闭动作的牵引下拉拽所述玄关帘使其逐渐收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玄关帘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五拉绳支撑件(3e)位于门框的离第二拉绳支撑件(3b)为3/4门扇宽度的位置处,第六拉绳支撑件(3f)位于门枢侧突出壁的离第二拉绳支撑件(3b)为3/4门扇宽度的位置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玄关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拉绳支撑件是滑轮或圆环螺钉,所述拉绳(4)通过挂在滑轮上或者穿过圆环螺钉上的圆环的方式架设。
4.一种自动玄关帘装置(1B),其特征在于,包括:玄关帘悬挂部件(2),用于悬挂玄关帘;拉绳(4),用于连接玄关帘和门扇,以便随着门扇的开关而拉拽玄关帘使其展开和收回;以及直角U型框架(3),其包括用于安装到离门枢近的那侧的第一侧框架、用于安装到离门枢远的那侧的第二侧框架、位于第一侧框架与第二侧框架之间的底框架、以及用于架设所述拉绳(4)的多个拉绳支撑件;其中,所述多个拉绳支撑件至少包括:从所述第一框架的框架开口侧的端部起沿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U型框架(3)的四个角部的第一至第四拉绳支撑件(3a~3d);设置在所述底框架的预定位置的第五拉绳支撑件(3e);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的预定位置的第六拉绳支撑件(3f),在将玄关帘悬挂到所述玄关帘悬挂部件(2)上,将所述玄关帘悬挂部件(2)安装到所述U型框架(3)的开口侧,将所述框架(3)以使其底框架位于门框的上边框处的状态水平安装,并且将所述拉绳(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玄关帘的活动端,并将所述拉绳(4)依次经过第一拉绳支撑件(3a)、第二拉绳支撑件(3b)、第五拉绳支撑件(3e)固定到门扇的远离门枢的上角部之后,继续经过第六拉绳支撑件(3f)、第二拉绳支撑件(3b)、第三拉绳支撑件(3c)、第四拉绳支撑件(3d)固定在所述玄关帘的活动端的安装情况下,所述拉绳(4)在所述门扇的开启动作的牵引下拉拽所述玄关帘使其逐渐展开,在所述门扇的关闭动作的牵引下拉拽所述玄关帘使其逐渐收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玄关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框架(3)的所述底框架具有与门扇宽度相当的长度,所述U型框架(3)的所述第一侧框架和第二侧框架的长度大于所述门扇(6)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自动玄关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五拉绳支撑件(3e)设置在所述底框架的离第二拉绳支撑件(3b)为3/4底边框长度的位置处,第六拉绳支撑件(3f)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框架的离第二拉绳支撑件(3b)为3/4底边框长度的位置处。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自动玄关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拉绳支撑件是滑轮或圆环螺钉,所述拉绳(4)通过挂在滑轮上或者穿过圆环螺钉上的圆环的方式架设。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玄关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拉绳支撑件是滑轮或圆环螺钉,所述拉绳(4)通过挂在滑轮上或者穿过圆环螺钉上的圆环的方式架设。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玄关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玄关帘悬挂部件(2 )和所述U型框架(3 ) —体地构成,从而形成为长方体形状。
【文档编号】A47H1/102GK203458191SQ201320724356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5日
【发明者】施则威 申请人:施则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