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向泄压的安全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72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向泄压的安全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向泄压的安全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和锅盖,锅体内设有内胆,锅盖包括内盖,内盖包括盖本体、密封圈和固定圈,固定圈将密封圈固定在盖本体上,密封圈包括密封内胆的密封唇边,其特征在于,固定圈位于密封唇边外侧,所述固定圈靠近内胆的底面设有容让开口,电压力锅内的压力将密封唇边挤入到容让开口中,并且容让开口处的密封唇边外翻形成泄压口。从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具有兼顾安全泄压和低成本的优势。
【专利说明】一种定向泄压的安全电压力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烹饪器具,尤其是一种定向泄压的安全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电压力锅包括锅盖和锅体,锅体内设置内胆,内胆和锅盖之间设置内盖,内盖上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用于实现内胆和内盖的密封连接,内盖、内胆和密封圈形成烹饪腔体,锅盖上还设有排气阀、安全阀等安全装置。[0003]发明人发现,当排气阀、安全阀因为堵塞等原因失效时,烹饪腔体内压力持续升高,当上升到一定压力时,例如达到200kpa的泄压压力,内盖会向上变形到一定程度,导致密封圈可以向外翻边从而产生泄压,但由于此时泄压时烹饪腔体内压力很高,而密封圈向外翻边的位置是随机的,从而导致向外泄压时泄压的位置不固定,可能泄压位置是面对用户,此时大量的高温蒸汽排出,导致用户可能被高温蒸汽烫伤,从而影响了压力锅的安全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定向泄压、使用安全的电压力锅。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定向泄压的安全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和锅盖,锅体内设有内胆,锅盖包括内盖,内盖包括盖本体、密封圈和固定圈,固定圈将密封圈固定在盖本体上,密封圈包括密封内胆的密封唇边,其特征在于,固定圈位于密封唇边外侧,所述固定圈靠近内胆的底面设有容让开口,电压力锅内的压力将密封唇边挤入到容让开口中,并且容让开口处的密封唇边外翻形成泄压口。
[000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容让开口沿固定圈周向上设有周向挡筋。
[000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容让开口为向盖本体方向凹陷的径向贯通缺口,所述周向挡筋位于缺口径向上三分之一以外的区域。
[000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周向挡筋产生塑性变形或者崩断使所述容让开口处的密封唇边外翻形成泄压口。
[001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周向挡筋产生塑性变形或者崩断时所述电压力锅内的压力值为160-280kpa。
[001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容让开口的宽度为20-50mm。
[001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周向挡筋的厚度为l_3mm.[001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周向挡筋上设有贯穿开口。
[001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贯穿开口延伸到所述容让开口的根部。
[001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本体为不锈钢盖本体。
[001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还包括水平唇边,所述水平唇边由所述密封唇边向外延伸形成,所述水平唇边用于密封固定圈与内胆翻边,电压力锅未上压前所述密封唇边与内胆侧壁有间隙。
[001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周向挡筋的底面不低于所述固定圈靠近内胆的底面。
[001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由于在固定圈靠近内胆的底面设有容让开口,电压力锅内的压力将密封唇边挤入到容让开口中,并且容让开口处的密封唇边外翻形成泄压口,从而本实用新型是在容让开口处产生泄压口来实现泄压,而不是通过盖本体的变形来实现泄压的,从而泄压位置是定向的,用户使用安全。
[0020]2、由于所述容让开口沿固定圈周向上设有周向挡筋,电压力锅内压力过大时所述周向挡筋弯曲产生塑性变形或者崩断,从而容让开口处的密封唇边外翻形成泄压口,从而实现安全泄压。
[0021]3、由于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周向挡筋的弯曲变形或者崩断来实现泄压,从而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调节周向挡筋的尺寸或者容让开口的尺寸来实现调节泄压压力的大小,从而方便产业上制造。另外,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在周向挡筋上设置贯穿开口来进一步方便调节泄压压力的大小。
[0022]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泄压方式结合不锈钢盖本体,实现了既可以安全泄压,也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0023]5、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包括水平唇边和密封唇边,未上压前通过水平唇边将固定圈与内胆翻遍密封,且未上压前密封唇边与内丹侧壁有间隙,从而防止压力锅开盖时吸胆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压力锅的剖视图;
[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压力锅的锅盖剖视图;
[00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压力锅内盖的立体图;
[0028]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压力锅内盖的爆炸图;
[0029]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压力锅内盖的剖面图;
[0030]图6a为图5左边圆形区域的放大图;
[0031]图6b为图5右边圆形区域的放大图;
[0032]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压力锅固定圈的立体图;
[0033]图8为图7圆形区域的放大图;
[0034]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压力锅周向挡筋崩断泄压状态的示意图;
[0035]图10为图9圆形区域的放大图;
[0036]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压力锅内盖的剖面图;[0037]图12为图11圆形区域的放大图;
[0038]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压力锅固定圈的立体图;
[0039]图14为图13圆形区域的放大图;
[0040]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电压力锅固定圈的立体图;
[0041]图16为图15圆形区域的放大图;
[0042]附图标记:
[0043]10:锅盖11:锁圈111:锁圈翻边部
[0044]20:锅体30:内胆40:内盖
[0045]41:盖本体42、52:固定圈421、521:容让开口
[0046]422、522:周向挡筋 423:贯穿开口43:密封圈
[0047]431:密封唇边432:水平唇边433:密封圈固定部
[0048]44:螺钉60:烹饪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50]第一实施例
[005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向泄压的安全电压力锅,请参见图1和图2,电压力锅包括锅盖10和锅体20,锅体20内设有内胆30,锅盖10内设有锁圈11和内盖40,内胆30上设有扣牙,锁圈11上设有锅牙,旋转锁圈11实现锅牙和扣牙的扣合或分离,内盖40安装在锁圈11的下方,当锅盖10与锅体20闭合进行烹饪后,内胆30与内盖40形成密封的烹饪腔体60。
[0052]请参见图3-图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盖40包括盖本体41、密封圈43和固定圈42,固定圈42将密封圈43固定在盖本体41上,具体而言,所述固定圈42通过螺钉44等锁紧装置固定在盖本体41上,所述密封圈43通过固定圈42和盖本体41进行固定。具体而言,所述密封圈43包括将密封圈固定的密封圈固定部433和密封内胆30的密封唇边431,密封圈固定部433夹持在固定圈42和盖本体41之间,密封唇边431由密封圈固定部433的内缘向内胆方向延伸形成,即所述密封唇边431由密封圈固定部433的内缘向下延伸形成。固定圈42位于密封唇边431的外侧,所述固定圈42呈环形,所述固定圈42靠近内胆30的底面设有容让开口 421,所述容让开口 421沿固定圈42周向上设有周向挡筋422,电压力锅内的压力将密封唇边431挤入到容让开口 421中,并且容让开口 421处的密封唇边431外翻形成泄压口。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所述泄压口的位置对应所述容让开口 421的位置,从而泄压口的位置为确定的,从而可以防止对用户造成伤害。
[005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让开口 421为固定圈42底面向盖本体41方向凹陷形成的径向贯通缺口,所述贯通缺口在径向方向上贯穿所述盖本体41,即所述贯通缺口从盖本体41靠近内胆40的一侧径向延伸到外部环境的一侧,所述贯通缺口在垂直方向未贯穿所述盖本体41,即所述贯通缺口的上部还存在部分盖本体41。所述周向挡筋422位于贯通缺口径向上三分之一以外的区域,即所述周向挡筋422靠近内胆40这侧还存在约三分之一的所述贯通缺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周向挡筋422位于所述容让开口 421中,且位于所述贯通缺口径向二分之一处,即所述周向挡筋422位于所述贯通缺口的径向中部位置,所述周向挡筋422由位于所述贯通缺口上部的盖本体41部分向内胆30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周向挡筋422在圆周方向连接到盖本体41,即所述周向挡筋422在圆周方向与贯通缺口的侧壁相连。
[0054]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在容让开口 421中设置了周向挡筋422,从而避免了单独设置容让开口 421,密封圈43在低压情况下就很容易从容让开口 421处外翻形成泄压口的情况,从而设计人员可以调节容让开口 421的尺寸和周向挡筋422的尺寸关系控制泄压压力的大小。
[0055]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压力锅时,压力锅在烹饪时,压力锅烹饪腔体60内的压力会将密封唇边431挤入到容让开口 421中,即将密封唇边431挤入到位于周向挡筋422内侧的容让开口 421中,压力将密封唇边431与周向挡筋422靠近烹饪腔体60的侧壁接触,当排气阀、安全阀都失效时,烹饪腔体60内的压力持续升高导致异常时,例如到达160-280kpa的泄压压力时,由于固定圈42上容让开口 421的存在,周向挡筋422承受压力的强度比固定圈42其他部位要弱,从而周向挡筋422弯曲产生塑性变形或者直接崩断(请参见图9和图10周向挡筋崩断的示意图),从而容让开口 421处的密封唇边431外翻形成泄压口,从而烹饪腔体60内的压力短时间内在此泄压口处进行快速泄压,由于周向挡筋422塑性变形或者崩断,而且后续烹饪过程中压力锅不能上压,从而此内盖不能反复使用,保证了用户的安全,用户需要拿到维修点去对内盖40进行维修后或者更换才能正常使用。
[005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让开口 421的宽度为20-50mm,所述容让开口 421的宽度指容让开口 421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即所述容让开口 421圆弧的长度,当所述容让开口 421的宽度小于20mm时,由于所述容让开口 421尺寸较小,周向挡筋422即使变形,周向挡筋422因为变形形成的开口也较小,所述密封唇边431也很难外翻,从而可能出现烹饪腔体60内的压力大于泄压压力还不泄压的情况,从而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当所述容让开口 421的宽度大于50mm时,所述周向挡筋422只要略微易变形,周向挡筋422变形形成的开口较大,从而所述密封圈43很容易从容让开口 421处外翻,从而导致密封圈43还没到达泄压压力就过早泄压,从而在正常烹饪过程中就泄压,导致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也泄压,对用户安全烹饪产生不利影响。
[005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周向挡筋422的厚度为l_3mm,所述周向挡筋422的厚度是指周向挡筋422在径向的宽度,当所述周向挡筋422的厚度小于1_时,所述周向挡筋422强度不够,在压力还没有到达泄压压力时所述周向挡筋422可能就会被密封唇边431压变形或者压断,造成还没烹饪完成就泄压,对食物烹饪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且要形成小于Imm厚的周向挡筋422在工艺上很难实现;当所述周向挡筋422的厚度大于3_时,所述周向挡筋422的厚度过厚,造成周向挡筋422的强度太大,从而烹饪腔体60内的压力超过泄压压力周向挡筋422还不变形或者崩断,从而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005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周向挡筋422的厚度小于所述固定圈42的厚度,即所述周向挡筋422在径向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固定圈42的宽度,也即所述周向挡筋422没有将容让开口 421完全填充。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b和图8,所述周向挡筋422位于所述容让开口 421的径向中部位置,所述周向挡筋422的内侧还存在部分所述容让开口 421,即所述周向挡筋422靠近内胆这侧还存在部分所述容让开口 ;所述周向挡筋422的外侧还存在部分所述容让开口 421,即所述周向挡筋422靠近压力锅外部的那侧还存在部分所述容让开Π 421。
[0059]现有的电压力锅的盖本体一般为铝合金盖本体,铝合金成本比较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不锈钢盖本体比铝合金盖本体明显有成本优势,然,相对【背景技术】中通过铝合金盖本体本身塑性变形来实现泄压,由于不锈钢盖本体本身具有很强的的弹性和恢复性,压力锅泄压后压力下降,不锈钢盖本体又会弹性恢复,从而造成烹饪腔体又密封,压力锅又会继续加热,从而无法实现安全泄压,而且由于限压阀、安全阀等元件已经出现问题,如果还能继续进行烹饪,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从而不锈钢盖本体不能采用【背景技术】中的泄压方式。而在本实用新型中,是通周过向档筋422的塑性变形或者崩断来实现安全泄压,不是通过盖本体的变形来实现泄压,因而,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既可将盖本体采用不锈钢盖本体也可以采用铝合金盖本体,较佳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本体41采用不锈钢盖本体41,由于可以采用容让开口 421和周向挡筋422实现泄压,而不需要采用不锈钢盖本体41本身的变形进行泄压,从而本实施例的内盖40可以实现节省成本和安全泄压的目的。
[0060]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盖40的盖本体41为不锈钢盖本体41,所述固定圈42靠近内胆30的底面设有容让开口 421,所述容让开口 421沿固定圈42周向上设有周向挡筋422,从而,当烹饪腔体60内压力持续上升时,所述不锈钢盖本体41会向与内胆30相反的方向产生弹性变形,同时,烹饪腔体60内的压力将密封唇边431挤入到容让开口 421中,当不锈钢盖本体41向内胆30相反的方向弹性形变量为2-5mm时,所述烹饪腔体60内的压力对应泄压压力,泄压压力在160-280kpa左右,此时,位于容让开口 421之外的密封唇边431还不足外翻以形成泄压口,而位于容让开口处的密封唇边431产生的压力使周向挡筋422弯曲产生塑性变形或者崩断,从而使密封唇边431外翻形成泄压口,从而实现安全泄压,当烹饪腔体60内的压力降下来后,由于周向挡筋422已经塑性变形或者崩断,所述电压力锅可在容让开口 421处排气,从而烹饪腔体60不能实现密封,从而用户需要去维修店对内盖40进行维修。
[006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周向挡筋422塑性变形或崩断所需的压力小于所述盖本体41向上弹性变形使密封圈43整体向外翻泄压所需的压力,从而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周向挡筋422塑性变形或崩断进行安全泄压。
[0062]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周向挡筋422的底面不低于所述固定圈42靠近内胆30的底面,即所述周向挡筋422的底面与所述固定圈42靠近内胆30的底面平齐或者所述周向挡筋422的底面高于所述固定圈42靠近内胆30的底面,所述周向挡筋422的底面高于所述固定圈42靠近内胆30的底面是指所述周向挡筋422向背向内胆30的方向凹陷,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可以设计周向挡筋422凹陷的多少来调整泄压压力的大小。
[0063]另外,请参见图6a和图6b,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43还包括水平唇边432,所述水平唇边432由所述密封唇边431向外延伸形成,所述水平唇边432用于密封固定圈42与内胆30翻边,电压力锅未上压前所述密封唇边431与内胆30侧壁有间隙。从而,当食物烹饪完成后,所述烹饪腔体60内泄压完成,此时,电压力锅内处于未上压状态,内胆30与内盖40通过水平唇边432进行密封,而密封唇边431与内胆30侧壁之间有间隙,从而可以防止开盖时吸胆的问题。
[0064]另外,请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圈11也采用不锈钢锁圈11,锁圈11在制造时,切口处比较锋利,而锁圈11需要旋转来实现与内胆30的扣合或解扣,在旋转时,锁圈11容易刮伤与切口对应的锅盖10部分,为了防止出现此种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提出在锁圈11的切口处进行弯折,形成锁圈翻边部111,从而达到防止刮伤锅盖10的问题。
[0065]第二实施例
[0066]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压力锅内盖的剖面图,图11的结构与图5的结构相似,因此相同的元件符号代表相同的元件,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不同点为固定圈上结构的设置。
[0067]请参见图11-图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圈52靠近内胆30的底面设有容让开口 521,所述容让开口 521为固定圈42底面向盖本体41方向凹陷形成的径向贯通缺口,所述周向挡筋522位于贯通缺口径向上三分之一以外的区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周向挡筋522位于所述贯穿缺口的最外缘,即所述周向挡筋522位于所述贯穿缺口远离所述内胆40
的一端。
[0068]在本实施例中,当压力锅烹饪腔体60内的压力持续升高时,所述烹饪腔体60内的压力会将密封唇边431挤入到容让开口 521中,压力将密封唇边531与周向挡筋522靠近烹饪腔体60的侧壁接触,当烹饪腔体60内的压力超过泄压压力时,例如烹饪腔体60内的压力达到160-280kpa时,此时,烹饪腔体60内的压力迫使周向挡筋522弯曲产生塑性变形或者直接崩断,从而容让开口 521处的密封唇边431向外翻形成泄压口,从而烹饪腔体60内的压力短时间内在此泄压口处进行快速泄压,由于周向挡筋522变形或者崩断,从而后续烹饪过程中压力锅不能上压,保证了用户的安全,用户需要拿到维修点去对内盖40进行维修。
[0069]第三实施例
[0070]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电压力锅固定圈的立体图,图15的结构与图7的结构相似,因此相同的元件符号代表相同的元件,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不同点为周向挡筋处的设置。
[0071]请参见图图15和图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圈42靠近内胆30的底面设有容让开口 421,所述容让开口 421为固定圈42底面向盖本体41方向凹陷形成的贯通缺口。所述周向挡筋422设置在所述容让开口 42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周向挡筋422上设有贯穿开口 423。
[0072]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贯穿开口 423在径向上贯穿所述周向挡筋422,即所述贯穿开口 423在周向挡筋422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周向挡筋422,较优的,所述贯穿开口 42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该两个贯穿开口 423分别设置在周向挡筋422与固定圈42接触的位置,即所述周向挡筋422与所述固定圈42在周向方向上有部分是不接触。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贯穿开口还可以设置在周向挡筋的其他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贯穿开口 423可以延伸到所述容让开口 421的根部,即所述贯穿开口 423的高度与所述周向挡筋422的高度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周向挡筋422上设有贯穿开口 423,从而可以进一步方便调节周向挡筋422弯曲变形或者崩断对应的压力,从而有利于产品化。[0073]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圈靠近内胆的底面设有容让开口,电压力锅内的压力将密封唇边挤入到容让开口中,并且容让开口处的密封唇边外翻形成泄压口,所述密封唇边外翻形成泄压口时所述盖本体的弹性形变量为2-5_。从而可以实现定向泄压,从而达到安全泄压的目的;而且,所述内盖的盖本体采用不锈钢盖本体,可以达到降本的目的。
[007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定向泄压的安全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和锅盖,锅体内设有内胆,锅盖包括内盖,内盖包括盖本体、密封圈和固定圈,固定圈将密封圈固定在盖本体上,密封圈包括密封内胆的密封唇边,其特征在于,固定圈位于密封唇边外侧,所述固定圈靠近内胆的底面设有容让开口,电压力锅内的压力将密封唇边挤入到容让开口中,并且容让开口处的密封唇边外翻形成泄压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向泄压的安全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让开口沿固定圈周向上设有周向挡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向泄压的安全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让开口为向盖本体方向凹陷的径向贯通缺口,所述周向挡筋位于缺口径向上三分之一以外的区域。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向泄压的安全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挡筋产生塑性变形或者崩断使所述容让开口处的密封唇边外翻形成泄压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向泄压的安全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挡筋产生塑性变形或者崩断时所述电压力锅内的压力值为160-280kpa。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定向泄压的安全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让开口的宽度为20_50mm。
7.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定向泄压的安全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挡筋的厚度为l_3mm。
8.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定向泄压的安全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挡筋上设有贯穿开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向泄压的安全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开口延伸到所述容让开口的根部。
10.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定向泄压的安全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为不锈钢盖本体。
11.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定向泄压的安全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还包括水平唇边,所述水平唇边由所述密封唇边向外延伸形成,所述水平唇边用于密封固定圈与内胆翻边,电压力锅未上压前所述密封唇边与内胆侧壁有间隙。
12.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定向泄压的安全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挡筋的底面不低于所述固定圈靠近内胆的底面。
【文档编号】A47J27/09GK203609262SQ201320760230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6日
【发明者】朱泽春, 刘远, 郭玉波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