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78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催眠枕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催眠枕头,包括内部具有凹腔的枕座、枕盖、两摆动杆以及气缸;凹腔的上端具有开口,且其内设有弹性件;枕盖连接于弹性件的上端,枕盖的下表面为弧面,其中设有弯曲槽,弯曲槽的底部呈弧状;本实用新型中的催眠枕头,通过气缸伸缩轴的伸缩移动,摆动杆由低至高移动时,其可以抵压枕盖摆动,当摆动杆由高至低移动时,弹性件的回复力可以抵压枕盖朝另一方向摆动,从而,在摆动杆以及弹性件的协助下,枕盖可以在左右以及前后弧形摆动,当用户枕在该枕盖上后,枕盖的摆动可以迫使兴奋的脑细胞停止遐想而产生头部适度的晕眩和酥麻实现昏昏入睡,从而实现催眠的效果,且催眠效果较佳,适用范围广。
【专利说明】?隹眠枕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催眠枕头。
【背景技术】
[0002]枕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少的睡眠工具,其与人们的健康以及睡眠质量密切相关。
[0003]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提高,对枕头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由于现在工作压力以及生活压力的不断加重,失眠人群也越来越多,为了改善睡眠质量,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催眠枕头,其一般都是在枕头内填充各种中药成分,或者改变枕头的制造材料,从而用于改善用户的睡眠质量;或者,有些用户为了改善失眠,还借助安眠药等药物。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催眠枕头催眠效果较差,难以适用广泛人群使用,适用范围小;另外,借助安眠药等药物改善失眠,属于药物治疗方法,易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副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催眠枕头,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催眠枕头催眠效果差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 型是这样实现的,催眠枕头,包括内部具有凹腔的枕座、枕盖、两摆动杆以及气缸;所述凹腔的上端具有开口,且其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开口外;所述枕盖连接于所述弹性件的上端,且与所述枕座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枕盖的下表面为弧面,其中设有弯曲槽,所述弯曲槽的底部呈弧状;两所述摆动杆的一端分别铰接于气缸的伸缩轴,其另一端分别活动置于所述弯曲槽。
[0007]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弯折形成插槽条,所述插槽条活动置于所述弯曲槽中。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弯曲槽两侧的上端相向延伸,形成两相对布置的限位条,两所述限位条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插槽条的末端的两侧朝外延伸,形成两外沿条,两所述外沿条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所述插槽条穿过所述第二间隙,所述外沿条置于所述弯曲槽中。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弯曲槽包括纵槽和横槽,所述纵槽的一端与所述横槽的一端相交且贯通,所述纵槽的另一端和所述横槽的另一端分别贯穿所述枕盖的侧壁。
[0010]进一步地,所述纵槽与所述横槽呈垂直状布置,且两者相交处置于所述枕盖下表面的中心。
[0011]进一步地,两所述摆动杆的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枕座外,所述气缸置于所述枕座外侧。
[0012]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的伸缩轴连接有连接块,两所述摆动杆的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连接块。[0013]进一步地,所述枕盖上表面设有下凹的枕槽。
[0014]进一步地,所述枕盖的边缘设有缺口,所述缺口连通所述枕槽,所述缺口的两侧呈弧面状。
[0015]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体连接有震动件。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催眠枕头,枕盖置于枕座中的弹性件上,其下表面为弧面,且其中设有弯曲槽,弯曲槽的底部为弧形,两摆动杆铰接在气缸的伸缩轴,且活动置于弯曲槽中,这样,通过气缸伸缩轴的伸缩移动,摆动杆由低至高移动时,其可以抵压枕盖摆动,当摆动杆由高至低移动时,弹性件的回复力可以抵压枕盖朝另一方向摆动,从而,在摆动杆以及弹性件的协助下,枕盖可以在左右以及前后弧形摆动,当用户枕在该枕盖上后,枕盖的摆动可以迫使兴奋的脑细胞停止遐想而产生头部适度的晕眩和酥麻实现昏昏入睡,从而实现催眠的效果,且催眠效果较佳,适用范围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催眠枕头的立体示意图一;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催眠枕头的立体示意图二 ;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催眠枕头的主视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催眠枕头的作用原理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枕盖的主视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枕盖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7是图6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4]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摆动杆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7]如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0028]本实施例提供的催眠枕头I呈方形状,当然,其也可以其它各种形状,具体可视实际情况而定,不仅限制于本实施例中的形状。
[0029]催眠枕头I包括枕座12以及枕盖11,其中,枕座12中设有上端开口的凹腔,凹腔中设有弹性件14,该弹性件14的上端延伸出凹腔的开口外;枕盖11连接在弹性件14的上端,其下表面为弧面115,且该弧面115中设有弯曲槽19,该弯曲槽19的底部呈弧状;枕盖11与枕座12的上端之间具有第一间隙,这样,由于第一间隙的存在,且在弹性件14的作用下,枕盖11可以相对于枕座12上下移动,或者左右摆动,或者前后摆动。
[0030]催眠枕头I还包括气缸16以及两摆动杆15,两摆动杆15的一端分别交接于气缸16的伸缩轴18,其另一端弯折形成插槽条151,该插槽条151置于弯曲槽19,且可以在弯曲槽19中移动。或者,此处也可以不设置插槽条151,直接利用其它结构设置,也可以实现摆动杆15的另一端置于弯曲槽中19的效果。[0031]这样,由于上述的枕盖11的下表面为弧面115,且摆动杆15的插槽条151置于弯曲槽19中,当气缸16的伸缩轴18伸缩移动,由于摆动杆15的一端铰接于气缸16的伸缩轴18,摆动杆15的插槽条151则沿着弯曲槽19来回移动,从而,当摆动杆15在弯曲槽19中由低点移动至高点时,其则会抵压枕盖11朝一方向摆动,且枕盖11向下摆动的一端则抵压在弹性件14上,弹性件14被压缩,当摆动杆15在弯曲槽19中由高点移动至低点时,在弹性件14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枕盖11则朝另一方向摆动;且由于同时两摆动杆15移动,则可以实现枕盖11在枕座12上左右以及前后的弧形摆动。
[0032]根据现时科学研究,失眠,究其原因,乃睡前心事纠结所致,俗称胡思乱想,根据婴儿在摇篮通过左右摇晃能够安静入睡,以及公共汽车等的颠簸容易导致乘客酣然昏睡的道理,上述枕盖11通过左右以及前后弧形摆动,可以迫使兴奋的脑细胞停止遐想而产生头部适度的晕眩和酥麻实现昏昏入睡,从而实现催眠的效果,其催眠效果较佳,适用范围广,可以广泛运用在失眠人群中。
[0033]另外,上述的催眠枕头I采用物理治疗方式,促进用户尽快进入睡眠状态,从而起到催眠作用,大大改善用户的失眠症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安眠药等药物进行催眠的药物治疗方式,其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的副作用,属于健康类产品。
[0034]当然,上述枕座12的摆动高度与第一间隙的大小息息相关,第一间隙的高度则是枕座12摆动的最大摆动值,这样,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可以设置不同高度的第一间隙。
[0035]为了进一步增强枕头I的催眠效果,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4连接有震动件,例如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可以产生震动的器件,该震动件促使弹性件14震动,从而驱动枕盖11在摆动的过程中,也可以处于震动状态,或者,在非摆动状态下,也可以处于震动状态。
[0036]本实施例中,弯曲槽19两侧的上端相向延伸,形成两相向布置的限位条192,且两限位条192相间布置,也就是两者之间具有第二间隙193。相对应地,摆动杆15的插槽条151的末端的两侧分别朝外延伸,形成外延条152,且两外延条152之间的宽度大于第二间隙193的宽度。
[0037]这样,当摆动杆15的另一端与弯曲槽19装配时,插槽条151穿过第二间隙193,且外延条152置于弯曲槽19中,在外延条152与限位条192的限制下,可避免摆动杆1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间隙193脱离出来。
[0038]当摆动在摆动过程中,摆动杆15在弯曲槽19中由低点移动至高点时,插槽条151则会抵接弯曲槽19的底部,使得枕盖11朝一方向摆动,且枕盖11向下摆动的一端则抵压在弹性件14上,弹性件14被压缩;当摆动杆15在弯曲槽19中由高点移动至低点时,在弹性件14的回复力的作用下,且同时外延条152则会抵压在限位条192的内表面上,使得枕盖11则朝另一方向摆动。这样,使得枕盖11的摆动的过程中,弹性件14、限位条192以及插槽条151共同作用,避免出现摆动失效的现象。
[0039]为了便于摆动杆15与弯曲槽19之间的装配及拆卸,本实施例中,弯曲槽19的两端分别贯通枕盖11的侧壁,这样,可以直接将摆动杆15由枕盖11的侧壁处进行装配或拆卸。
[0040]本实施例中,弯曲槽19呈弯折状,当然,上述的弯曲槽19的位置以及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只要其形成弯曲状则可,并不仅限制于本实施例中的形状。
[0041]具体地,弯曲槽19包括横槽191以及纵槽194,该横槽191的一端与纵槽194的一端分别相交且连通,横槽191的另一端以及纵槽194的另一端则分别贯穿枕盖11的侧壁。本实施例中,横槽191与纵槽194呈垂直状布置,当然,也可以呈其它角度布置,这样,也可以形成弯曲形状,并实现枕盖11在左右以及前后方向的摆动。
[0042]为了实现枕盖11高效率的摆动,本实施例中,纵槽194的一端和横槽191的一端相交于枕盖11下表面的中心处,当然,也可以偏离其中心位置,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0043]或者,作为其它的实施例,弯曲槽19可以在枕盖11的下表面呈弧度弯曲,并且经过枕盖11下表面的中心也可。
[0044]本实施例中,枕座12凹腔中的弹性件14可以是弹簧,弹簧的上端延伸出凹腔的开口外,这样,枕盖11的下表面则连接在弹簧的上端。或者,作为其它实施例,弹性件14也可以是填充在凹腔中弹性胶块,该弹性胶块的上端显露出凹腔的开口外,并且枕盖11的下表面连接在弹性胶块上。
[0045]这样,在弹簧或者弹性胶体的支撑作用下,枕盖11可以在第一间隙的高度范围内进行摆动。
[0046]在枕盖11的上表面中设有下凹的枕槽111,这样,用户枕在枕头I上时,其脑袋则会陷于枕槽111中,当然,该枕槽111的形状与用户的脑袋结构相对应配合,当然,为了提高舒适度,还可以在枕槽111的底部加垫软垫子,使得脑袋置于枕槽111中,具有更高舒适感。另外,软垫子上还可以设置多个按摩凸点,这样,利用枕盖11的摆动,按摩凸点可以对脑袋的多个穴位进行按摩,具有更加的催眠效果。
[0047]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枕盖11的边缘设有缺口 112,该缺口 112连通枕槽111,这样,当用户睡觉时,其脑袋置于枕槽111中,其脖子则位于缺口 112中,该缺口 112的设置可以较好保护用户的颈椎,使得用户处于更加的睡眠状态。
[0048]具体地,缺口 112的两侧呈弧面状,这样,其抵接在用户脖子的两侧,避免对用户的脖子产生挤压感。
[0049]或者,如图2所示,对于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枕盖11,其边缘上也可以不设置缺口112,当用户脑袋枕在枕盖11上后,在压力的作用下,枕盖11上与脖子对应的地方则会下陷形成缺口 112,当然,该缺口 112在没有压力的作用下,则会恢复原状。
[0050]为了避免枕头I的高度设置过高,本实施例中,摆动杆15的一端延伸出枕座12夕卜,且气缸16位于枕座12的外侧,这样,避免气缸16等设置枕座12内,可以大大降低枕座12的高度,从而枕头I可以设置多种不同高度,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0051]具体地,枕座12的外侧连接有外置壳13,上述的摆动杆15的一端延伸至该外置壳13中,且气缸16位于该外置壳13中,这样,既可以保护气缸16以及摆动杆15,且使得枕头I整体外观较好。
[0052]另外,为了便于摆动杆15的一端与气缸16伸缩轴18的铰接,本实施例中,气缸16伸缩轴18上连接有连接块,两摆动杆15的一端分别铰接在该连接块中,从而实现与伸缩轴18的铰接。
[0053]为了体现更加的催眠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催眠枕头I还可以设置控制板,该控制板电性连接气缸16,其内部可以内嵌软件程序,这样,通过软件程序的设置,可以对气缸16的伸缩轴18的移动规律、时间等进行控制,使得枕盖11的摆动实现多样化,也便于用户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催眠模式。[00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催眠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具有凹腔的枕座、枕盖、两摆动杆以及气缸;所述凹腔的上端具有开口,且其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开口外;所述枕盖连接于所述弹性件的上端,且与所述枕座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枕盖的下表面为弧面,其中设有弯曲槽,所述弯曲槽的底部呈弧状;两所述摆动杆的一端分别铰接于气缸的伸缩轴,其另一端分别活动置于所述弯曲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眠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弯折形成插槽条,所述插槽条活动置于所述弯曲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催眠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槽两侧的上端相向延伸,形成两相对布置的限位条,两所述限位条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插槽条的末端的两侧朝外延伸,形成两外沿条,两所述外沿条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所述插槽条穿过所述第二间隙,所述外沿条置于所述弯曲槽中。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催眠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槽包括纵槽和横槽,所述纵槽的一端与所述横槽的一端相交且贯通,所述纵槽的另一端和所述横槽的另一端分别贯穿所述枕盖的侧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催眠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槽与所述横槽呈垂直状布置,且两者相交处置于所述枕盖下表面的中心。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催眠枕头,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摆动杆的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枕座外,所述气缸置于所述枕座外侧。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催眠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伸缩轴连接有连接块,两所述摆动杆的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连接块。
8.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催眠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盖上表面设有下凹的枕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催眠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盖的边缘设有缺口,所述缺口连通所述枕槽,所述缺口的两侧呈弧面状。
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催眠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连接有震动件。
【文档编号】A47G9/10GK203576161SQ201320766081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7日
【发明者】丁先万 申请人:丁先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