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式移动畚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29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式移动畚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式移动畚箕,包括畚箕主体、畚箕主体的背板表面延伸设置有踏板,踏板上方设置挡板,挡板的尾部设有一段向下的圆弧,畚箕主体前端设置有进料舌,进料舌的高度大于畚箕主体底面厚度,畚箕主体尾部与挡板之间还设置有折叠滚轮,圆弧处设置有助推轮。若要近距离移动时,只要脚踩在踏板上脚背靠在背板之下,由于挡板末端的助推轮外边设置了柔软的发泡复合布层,脚背在利用这个支点时也不会感到疼痛,而且脚背在防滑挡条的作用下,保证畚箕的稳定性,便可进行移动,若要较近距离的移动,可以将折叠滚轮折下后,脚踩于挡板上方使整体畚箕倾斜从而将助推轮与地面接触进行推行,踏板上设置有若干凸块保证了畚箕的稳定性。
【专利说明】一种三式移动畚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畚箕,尤其是涉及一种三式移动畚箕。

【背景技术】
[0002] 畚箕,作为清扫和集中垃圾的工具,长期以后都作为打扫卫生的必备工具,现在的 畚箕主要分为两类:带手柄的和无手柄两类,带手柄的比较普遍,打扫起来一手拿扫把,一 手拿着畚箕的手柄进行打扫,比较方便,但因为手柄的存在存放时会占用一定的空间,无手 柄的畚箕需要人弯腰去拿住畚箕,进行打扫,比较累,但占用的空间比较小,如果能有一种 占用空间小且打扫简单不费力的话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专利CN201320193108. 8,涉 及一种脚踩式畚箕,包括畚箕主体、脚踏板及脚背板,脚踏板和脚背板固定在畚箕主体的后 背板的外表面,脚踏板位于脚背板下方,脚背板的尾部设有一段向下的圆弧。其能够解决清 扫较累,其畚箕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但同时由于其利用脚背靠在脚背板之下固定畚箕,从 而来移动畚箕,其距离非常短,若要移动较长距离人们反复通过脚背来移动,也会给脚部带 来巨大的不舒适性,同时,畚箕容易滑落且畚箕内的垃圾也容易洒于地面上。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三式移动畚箕,其不仅容易人们较近距 离移动畚箕且保证畚箕内的垃圾不洒出,从而节省人们体力付出。
[0004]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式移动畚箕,包括畚箕主体、 所述畚箕主体的背板表面延伸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上方设置挡板,所述挡板的尾部设有 一段向下的圆弧,所述畚箕主体前端设置有进料舌,所述进料舌的高度大于所述畚箕主体 底面厚度,所述畚箕主体尾部与所述挡板之间还设置有折叠滚轮,所述圆弧处设置有助推 轮,所述畚箕主体背板上贯通有通条一,所述通条一呈"丄"型,所述通条一上方设置有连通 于所述畚箕主体顶面的通条二,所述畚箕主体还包括"丄"型杆,所述"丄"型杆与通条相对 卡接固定。
[000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助推轮半径大于所述折叠滚轮,其外部设有发泡 复合布层。
[000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踏板上设置有若干凸块。
[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挡板两侧设置有防止脚部滑落的防滑挡条。
[000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进料舌上设置有凸榫,所述畚箕主体设置有与所 述凸榫相匹配的凹槽。
[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畚箕主体内设置有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包括 腔体,塞头及出水道,所述出水道与所述畚箕主体内腔连通。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述畚箕没有手 柄,从而首先节约了占用空间。其次也不必弯腰去固定畚箕。进料舌的高度大于畚箕底板 的厚度其是为了能更好的保证垃圾不洒落于地面上。若要近距离移动时,只要脚踩在踏板 上脚背靠在挡板之下,由于挡板末端的助推轮外边设置了柔软的发泡复合布层,脚背在利 用这个支点时也不会感到疼痛,而且脚背在防滑挡条的作用下,保证畚箕的稳定性,便可进 行移动畚箕,同时,若要进行较近距离的移动时,可以将折叠滚轮折下后,脚踩于挡板上方 使整体畚箕倾斜从而将助推轮与地面接触进行推行,踏板上设置有若干凸块保证了畚箕的 稳定性。"丄"型杆可以穿过通条二插设于通条一内,如此便可将畚箕提起移动,在不使用 时,可以将"丄"型杆穿过通条一卡设于通条二中,由于杆的长度与畚箕主体的长度相同,所 以可以节省空间的占用,同时,若垃圾具有较多灰尘时,畚箕主体内部设置储水装置,通过 出水道可将灰尘进可能的减少到最低程度,为人们打扫卫生提供了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0016]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0017] 图6为图5中沿B-B方向结构剖视图;
[0018]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丄"型杆横架时结构示意图;
[0019]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丄"型杆横架时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畚箕主体;101、凹槽;2、踏板;3、挡板;301、圆弧;4、进料舌;401、凸榫; 5、折叠滚轮;6、助推轮;7、凸块;8、防滑挡条;9、储水装置;901、腔体;902、塞头;903、出水 道;11、通条一;12、通条二;13、"丄"型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2]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三式移动春箕,包括春箕主体1、春箕主体1的背板表面延 伸设置有踏板2,踏板2上方设置挡板3,挡板3的尾部设有一段向下的圆弧301,畚箕主体 1前端设置有进料舌4,进料舌4的高度大于畚箕主体1底面厚度,畚箕主体1尾部与挡板3 之间还设置有折叠滚轮5,圆弧301处设置有助推轮6,畚箕主体1背板上贯通有通条一 11, 通条一 11呈"丄"型,通条一 11上方设置有连通于畚箕主体1顶面的通条二12,畚箕主体 1还包括"丄"型杆13, "丄"型杆13与通条相对卡接固定。
[0023] 助推轮6半径大于折叠滚轮5,其外部设有发泡复合布层。
[0024] 踏板2上设置有若干凸块7。
[0025] 挡板3两侧设置有防止脚部滑落的防滑挡条8。
[0026] 进料舌4上设置有凸榫401,畚箕主体1设置有与凸榫401相匹配的凹槽101。
[0027] 畚箕主体1内设置有储水装置9,储水装置9包括腔体901,塞头902及出水道903, 出水道903与畚箕主体1内腔连通。
[0028] 实施例:人们在使用畚箕时,根据需要将进料舌插设于所述畚箕主体内,其次在 垃圾扫入畚箕之后若要进行短距离的移动,可以将脚踩在踏板上脚背靠在挡板之下,由于 挡板末端的助推轮外边设置了柔软的发泡复合布层,脚背在利用这个支点时也不会感到疼 痛,而且脚背在防滑挡条的作用下,保证畚箕的稳定性,便可进行移动畚箕,同时,若要进行 较近距离的移动时,可以将折叠滚轮折下后,脚踩于挡板上方使整体畚箕倾斜从而将助推 轮与地面接触进行推行,踏板上设置有若干凸块保证了畚箕的稳定性。图中人们在需要手 提畚箕进行移动时,可以将"丄"型杆穿过通条二到达通条一区域旋转90度再上提,则"丄" 型杆将卡于通条一中向上凹起的凹槽内,如此便可将畚箕提起移动,在不使用时,可以将 "丄"型杆穿过通条一到达通条二区域,再旋转90度,如此一来"丄"型杆便横架设于畚箕之 上,由于杆的长度与畚箕主体的长度相同,所以可以节省空间的占用,同时,若垃圾具有较 多灰尘时,畚箕主体内部设置储水装置,使用前把水注于储水装置中后将塞头塞紧,若需要 注入时,将塞头轻轻拉出少许即可将水通过出水道流入畚箕内腔中,为人们打扫卫生提供 了方便。
[0029] 虽然己参照几个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 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 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 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 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
1. 一种三式移动畚箕,包括畚箕主体(1)、所述畚箕主体(1)的背板表面延伸设置有踏 板(2),所述踏板(2)上方设置挡板(3),所述挡板(3)的尾部设有一段向下的圆弧(301),所 述畚箕主体(1)前端设置有进料舌(4),所述进料舌(4)的高度大于所述畚箕主体(1)底面 厚度,所述畚箕主体(1)尾部与所述挡板(3)之间还设置有折叠滚轮(5),所述圆弧(301)处 设置有助推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畚箕主体(1)背板上贯通有通条一(11 ),所述通条一 (11)呈"丄"型,所述通条一(11)上方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畚箕主体(1)顶面的通条二(12), 所述畚箕主体(1)还包括"丄"型杆(13),所述"丄"型杆(13)与通条相对卡接固定,所述畚 箕主体(1)内设置有储水装置(9 ),所述储水装置(9 )包括腔体(901 ),塞头(902 )及出水道 (903 ),所述出水道(903 )与所述畚箕主体(1)内腔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式移动畚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推轮(6)半径大于所述折 叠滚轮(5 ),其外部设有发泡复合布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式移动畚箕,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2)上设置有若干凸块 (7)。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式移动畚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两侧设置有防止脚 部滑落的防滑挡条(8)。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式移动畚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舌(4)上设置有凸榫 (401),所述畚箕主体(1)设置有与所述凸榫(401)相匹配的凹槽(101)。
【文档编号】A47L13/52GK203885453SQ201420075680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1日
【发明者】叶红月 申请人:叶红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