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分区、高度可调组合枕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63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分区、高度可调组合枕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分区、高度可调组合枕芯,由多个独立分区组成,通过袋状套体连接固定,多个分区包括基础、颈枕、头枕、左侧、右侧,其相对独立,可自主决定是否使用,及独立调节高度;除基础分区外,其他分区由高度调节层和功能层组成,所述高度调节层放置在功能层的下面;所述每个分区都有一个高度调节层,由机械、电子装置组成,也可由一块块的高度调节块叠加而成;所述功能层高度固定,用以提供枕头及其他辅助功能;所述高度调节层和功能层在特殊情况下可分别取消;所述袋状套体设有袋区和袋壁,每个分区都有袋区并设有袋口,其为不完全封闭的袋壁,所述高度调节层和功能层通过该袋口放入袋区,通过袋壁来限止移;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自由组合,选择用途和调节不同卧姿所需高度的多分区枕芯,可以用来仰卧、侧卧和俯卧,以适合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专利说明】—种多分区、高度可调组合枕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枕芯,尤其是一种多分区、高度可调组合枕芯。

【背景技术】
[0002]当前市场上的枕头,使用的大都是一体式的枕芯,整个枕芯的截面形状基本一致,这种形状的枕芯,只能适应某个卧姿,如仰卧或者侧卧,而不能很好地适应多睡姿。由于每个人生理条件不同,肩宽,颈长、颈椎弯曲度、对压力的敏感度等各不相同,因此,每个人对枕芯的要求要各不相同。虽然现在的高端枕芯,如慢回弹海绵、天然乳胶枕芯,能够部分消除这种不适应性,但在使用时,仍然无法令人满意,而且其售价也是令人望而却步。一体性枕芯在使用时,它一方面无法自由调节高度,造成颈椎的强制性适应,改变颈椎原有的状态,引起疼痛不适和睡眠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仰卧、侧卧和俯卧等不同的卧姿,对枕头的高度、位置要求不同(俯卧要低,侧卧要高,仰卧一般,更不用说个体差异了),即使号称适合多种睡眠状态的枕头,也无法真正兼顾人体不同睡眠状态时头颈部的位置,同样会造成对颈椎的伤害。而枕头又是个人用品,即使用着不舒服也无法退换,很容易废弃不用而造成浪费。再者,对高档枕头,由于受力部位也只位于枕头上层的3 — 5公分,在一次成型的条件下,下半部的高档材料只起到支撑作用,并没有功能性的用途,人为增加了产品价格,从而影响产品推广。此外,枕芯材料随着时间的延长,功能会逐步下降,到了一定的年限,整个枕芯就只能一起报废,造成浪费。而一个人在不同的身体条件下,可能需要不同用途的枕头,如颈椎枕、改善失眠的、改善血压的,不同软硬度的等等,当前一个枕芯的方式根本无法适应,买多个枕头又十分浪费,因此,当前社会迫切需要一种能适应不同用户在不同时期、不同要求下的枕芯。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由组合,自由选择用途,自由调节不同卧姿所需要高度的多分区枕芯。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分区、高度可调组合枕芯,由多个独立分区组成,所述多个独立分区通过外面设有的袋状套体来连接固定,保持各分区位置和形状,所述多个独立分区包括基础分区、颈枕分区、头枕分区、左侧分区、右侧分区,每个分区相对独立,可自主决定是否使用该分区,并能独立调节分区高度;除基础分区外,其他分区由高度调节层和功能层组成,所述高度调节层放置在功能层的下面;所述每个分区都有一个高度调节层,该高度调节层可由机械、电子装置组成,通过相应方式调节分区高度;也可以由一块块的高度调节块叠加而成,通过增加、减少高度调节块的数量,或者更换不同高度的高度调节块以调节分区的高度;所述功能层高度固定,用于承受头颈部重量和压力,所述高度调节层和功能层在特殊情况下可分别取消;所述袋状套体是完整的薄形套体,其设有袋区,所述袋区上设有袋壁,每个分区都有一个对应的袋区,其四周为袋壁,每个袋区设有袋口,其为不完全封闭的袋壁,所述高度调节层和功能层通过该袋口放入袋区,通过袋壁来限止高度调节层和功能层的移动。
[0005]优选的,所述基础分区在枕芯的最下面,用于保持枕芯的整体形状和高度,承担其他分区传递的压力,所述基础分区只有高度调节层而没有功能层。
[0006]优选的,所述颈枕分区、头枕分区放置在基础区的上面,所述头枕分区用于仰卧时承受头部的重力,所述颈枕分区则用于仰卧时承担颈部的重力。
[0007]优选的,所述左侧分区和右侧分区位于颈枕分区、头枕分区的左右两侧,设置为左侧卧和右侧卧时承受脸颊部和颈部的重力。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选择不同的功能层,自由组合各个分区,仔细调节分区高度,并通过各个分区外设有的袋状套体来连接组合和固定各分区的形状和位置后,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用户对于枕头的不同的使用要求;此外,在增强适应性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配套的功能层不同,它还可提供一些其他的辅助功能,把一个单一产品延伸成为有很多配套产品的一个产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区示意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
[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
[001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
[0015]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度调节层的第一个实施例。
[0016]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度调节层的第二个实施例。
[0017]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袋状套体的前视立体图。
[0018]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袋状套体的后视立体图。
[0019]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袋区局部结构图。
[0020]图中:1、基础分区,2、颈枕分区,3、头枕分区,4、右侧分区,5、左侧分区,6、高度调节层,6.1,6.2,6.3、高度调节块,7、功能层,8、袋状套体,8.1、基础分区袋口,8.2、颈枕分区袋口,8.3、头枕分区袋口,8.4、右侧分区袋口,8.5、左侧分区袋口,8.6袋口,8.7袋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在图1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中,图中所示的枕芯分成基础分区1、颈枕分区2、头枕分区3、左侧分区5、右侧分区4,每个分区相对独立,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取消其中任何分区,不影响整体的使用。所述基础分区I在枕芯的最下面,其他分区都放置在基础分区I的上面。所述基础分区I只有高度调节层6而没有功能层7,其他分区由高度调节层6和功能层7组成,所述高度调节层6放置在功能层7的下面,主要用于精细调节整个分区的高度,所述功能层7则用于承受头颈部重量和压力,也可以提供一些其他的辅助功能。每个分区功能层7和高度调节层6的长宽尺寸相同,不同分区的长度和宽度可以不同;所述功能层7的高度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功能层材料或形状不同而变化;整个分区高度则可以通过高度调节层6进行一定幅度的调整;这些分区的功能层和高度调节层,放入一个和枕芯相适应的多分区袋状套体8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枕芯。
[0023]图中所示,所述基础分区I位于最底层,用于保持枕芯的整体形状和高度,承担其他分区传递的压力;所述颈枕分区2和头枕分区3位于枕芯的中部,主要在仰卧时使用;所述头枕分区3用于仰卧时承受头部的重力,所述颈枕分区2则用于仰卧时承担颈部的重力;所述左侧分区5和右侧分区4位于颈枕分区2和头枕分区3的左右两侧,主要在左右侧卧时使用;所述左侧分区5和右侧分区4,既可以设置成侧卧时脸颊部和颈部受力的区域,也可以减少高度或者取消,从而设置成俯卧时胸部受力的区域。
[0024]该枕芯中,分区的功能层7主要用于承受头颈部的重量,提供适当的支撑,提供枕头的基本功能;它可根据各种不同的用户需求,采用不同的材料,如慢回弹海绵、乳胶、多孔棉、中药材、植物茎叶、动物羽毛等,然后通过生产工艺来控制它们的软硬度、弹性等,或者制造成各种形状,如U形,四方形、波浪形等,或者通过其他手段,以提供一些除枕头外的辅助功能,如中药材制作的药枕,颈椎枕,甚至可以把电子设备嵌入功能层,做成音乐催眠枕、闹钟枕等,从而提供闹钟、音乐催眠等功能,具有相当大的可选择性;考虑到头、颈、脸部组织成分的不同,颈枕分区2、头枕分区3和左右侧分区5/4的功能层材料可以不同。一般来说,头枕分区3的功能层用较硬的材料,左右侧分区5/4的功能层用较软的,而颈枕分区2的功能层要比较适中的。因为每个分区的功能层7可以不同,因此用户在一个枕头上可以得到更多的功能。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为分区(除基础分区外)挑选不同的功能层7进行整个枕芯的组合使用,如颈枕分区2的功能层可以用高档慢回弹海绵,头枕分区3的功能层用天然乳胶,左侧分区5的功能层用荞麦,右侧分区4的功能层用决明子,这样,可以做到仰卧时舒适护颈椎,侧卧时清脑明目,促进睡眠。既方便用户控制成本,又能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
[0025]具体地,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在使用前,需要根据自身使用的习惯,确定分区的数量,然后依照各分区高度调节层的调节方式,调整各个分区的高度以使自己在各个卧姿下都很舒适。一般来说先调整基础分区I的高度,使头枕分区在使用中等高度的高度调节层时能比较舒适,然后调整颈枕分区2高度,调整完毕后再调整头枕分区3的高度。最后调整左右侧分区5/4的高度。当用户使用时,可以先保持在仰卧体位,要侧卧时可自由翻身,由于翻身时头肩部位置的改变,头部可很自然地转移到比较高的左侧分区4或右侧分区5 ;如果用户喜欢俯卧,则可以取掉左侧分区4或者右侧分区5,以适应俯卧姿势;这样在俯卧时可稍微调整枕头位置,使其斜向放置,把较低的部分压在前胸,从而抬高上半身位置,下巴放在头枕区边缘,头部和脸部自然斜靠在左侧分区4或者右侧分区5的边缘,颈椎部分放在颈枕区上,从而均匀分配各部分压力,保证俯卧的舒适性;如果左侧分区4和右侧分区5都选用和颈枕分区3及头枕分区2 —样的功能层7,则相当于一个一体性枕芯,但还是能够独立控制不同分区的高度。
[0026]在图2本实用新型的分区示意图中,分区有一个高度调节层6,具体有两种实施方案,方案一:由一块块长宽和功能层相同的不同高度的普通材料如海绵制造的高度调节块叠加组成,通过增加或者减少高度调节块的数量进行高度调节,也可以通过选择不同高度的闻度调节块进行闻度调节。
[0027]方案二:所述高度调节层6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长宽和功能层相同,可以采用电子的、机械的或者其他方式的装置如手动或电动充气装置,通过相应的调节方式,降低或者增加装置的高度,从而调节整个分区高度。
[0028]所述高度调节层6在需要时可以取消不用,各个分区的高度调节层6的实施方式可以自由选择。
[0029]所述功能层7用以承受头颈部压力,提供枕头的基本功能,通过改变功能层的材料、成份、形状,它还可以提供一些其他的辅助功能,该功能层在需要时可以取消不用,各个分区的功能层7可以自由选择。
[0030]在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分区I位于最底层,颈枕分区2和头枕分区3并列放置在基础分区I的中间区域之上,颈枕分区2在前,头枕分区3在后,左侧分区5和右侧分区4位于颈枕分区2和头枕分区3的左右两侧。
[0031]在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分区I位于最底层,头枕分区3放置在基础分区I的中间位置上面,而颈枕分区2放置在头枕区3的上面,左侧分区5和右侧分区4位于颈枕分区2和头枕分区3的左右两侧。这种方式,所述头枕分区3的高度调节层6和功能层7可以和左侧分区4和右侧分区5的通用,减少模具消耗。
[0032]在图5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中,图中所示:所述基础分区I位于最底层,取消了颈枕分区2,头枕分区3放置在基础分区I的中间区域之上,所述左侧分区5和右侧分区4位于头枕分区3的左右两侧。所述头枕分区3的功能层既有支撑头部的功能,又具有支撑颈部的功能。这样减少了分区数,减少了枕芯的复杂程度,头枕分区3的高度调节层6又可以和左侧分区4和右侧分区5的通用。
[0033]在图6本实用新型的高度调节层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图中所示:所述高度调节层由6.1,6.2,6.3等高度调节块组成,高度调节块的高度不尽相同,通过使用不同高度的高度调节块或者增加减少高度调节块的数量,来达到调整高度的目的。
[0034]如要调整到到4厘米的高度,可以采用2厘米+1厘米+1厘米,或者2厘米+2厘米,或者I厘米+1厘米+1厘米+1厘米,或者2厘米+1厘米+0.5厘米+0.5厘米等不同高度、不同数量的高度调节块,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
[0035]在图7本实用新型的高度调节层第二个实施例中,图中所示:所述高度调节层6是一个整体装置,该装置可采用可充放气的充气袋或者其他机械、电子装置组成,通过相应的机械或者电子方式,升高或者降低装置的整体高度,来达到调整整个分区高度的目的。这种装置可以做到无级调整,调节精细度高于使用高度调节块的方式。如果使用电子装置,甚至可以做到遥控,而不需要打开枕头套进行设置。
[0036]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袋状套体的前视立体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袋状套体的后视立体图,图中所示:袋状套体采用和多分区相适应的分隔结构,为一个完整的薄形套体,其采用有弹性的布料或其他材料制作,每个分区有一个对应的袋区,四周为袋壁,每个袋区有一个袋口,为不完全封闭的袋壁,其中包括和各个分区相对应的基础分区袋口 8.1,颈枕分区袋口 8.2,头枕分区袋口 8.3,右侧分区袋口 8.4,左侧分区袋口 8.5,高度调节层和功能层通过这个袋口放入袋区中,通过袋壁来限止它们的移动,从而保持整个枕芯的形状和位置,所述基础分区I只有高度调节层6,直接通过基础分区袋口 8.1放入,其他分区的高度调节层6直接放在功能层7下面,通过相应的袋口放入,因为高度调节层6和功能层7长宽相同,通过袋壁限定后位置就固定了,不会产生上下错位。由于采用了弹性材料,各个分区间有一定的可移动性,可以保证在使用时压力更均匀,不会因为颈枕分区和头枕分区比较低而造成枕芯较硬的现象。如果要取消功能层或者高度调节层,只要将他们从袋口位置取出即可。
[0037]图8、9所示的袋状套体和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相匹配,其他实施例的袋状套体和其相似,只是分区和袋口的位置不尽相同。
[0038]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袋区局部结构图,图中所示:所述的袋区只是截取的整个袋状套体的局部袋区的图例,是为了更好说明袋状套体的本体结构,该图中所述袋壁8.7是包围在袋口 8.6周围的包围体,其中的开口处就是袋口 8.6。
[0039]综上所述,多分区、高度可调组合枕芯具有多个独立分区,通过不同分区功能材料的组合和高度的调节,可适应仰卧、侧卧和俯卧等卧姿的不同需求,它可独立精细调节各个分区高度,以充分适应个体在不同卧姿下对枕头高度的要求。它也可以通过更换功能层材料、选择功能层形状以提供不同功能,它可以通过选择功能层的材料或者软硬度以适应个体对压力或者价格的敏感度,当某个功能层或者高度层的材料老化或者不适用时,它不需要丢弃整个枕芯,只需要更换该层即可。对于不同的卧姿,它可以使用不同的功能层材料,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功能和选择,同时,对于用高端材料制作的枕芯,由于整个枕芯一半左右的功能材料被普通材料代替,它的制造价格也比用同样材料的一体式枕芯要低。
[0040]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分区、高度可调组合枕芯,它由多个独立分区组成,所述多个独立分区通过外面设有的袋状套体来连接固定,保持各分区位置和形状,其特征是:所述多个独立分区包括基础分区、颈枕分区、头枕分区、左侧分区、右侧分区,每个分区相对独立,可自主决定是否使用该分区,并能独立调节分区高度;除基础分区外,其他分区由高度调节层和功能层组成,所述高度调节层放置在功能层的下面;所述每个分区都有一个高度调节层,该高度调节层可由机械、电子装置组成,通过相应方式调节分区高度,也可以是由一块块的高度调节块叠加而成,通过增加、减少高度调节块的数量,或者更换不同高度的高度调节块以调节分区的高度;所述功能层高度固定,用于承受头颈部重量和压力,所述高度调节层和功能层在特殊情况下可分别取消;所述袋状套体是完整的薄形套体,其设有袋区,所述袋区上设有袋壁,每个分区都有一个对应的袋区,其四周为袋壁,每个袋区设有袋口,其为不完全封闭的袋壁,所述高度调节层和功能层通过该袋口放入袋区,通过袋壁来限止高度调节层和功能层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分区、高度可调组合枕芯,其特征是:所述基础分区在枕芯的最下面,用于保持枕芯的整体形状和高度,承担其他分区传递的压力,所述基础分区只有高度调节层而没有功能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分区、高度可调组合枕芯,其特征是:所述颈枕分区、头枕分区放置在基础分区的上面,所述头枕分区用于仰卧时承受头部的重力,所述颈枕分区则用于仰卧时承担颈部的重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分区、高度可调组合枕芯,其特征是:所述左侧分区和右侧分区位于颈枕区、头枕区的左右两侧,设置为左侧卧和右侧卧时使用。
【文档编号】A47G9/10GK203828548SQ201420228071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6日
【发明者】傅海铭 申请人:傅海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