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相框,涉及装饰件,该相框不易变形,存放时间长,且照片清晰,一种相框,包括:边框和照片框,该边框由四条相互拼接的框边构成,该框边包括密度板,该密度板通过吸塑胶与吸塑材料粘接;该照片框包括照片,该照片通过无影胶与钢化玻璃利用紫外线固化为一体,该边框与该照片框通过结构胶粘接为一体。
【专利说明】一种相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件,尤其涉及一种相框。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相框是以发泡边框或者木质边框作为边框,并在照片上覆膜(覆膜为普通塑料膜),但是,由于发泡边框样式单一,易损,因此该边框使用中易变形,变旧,存放时间短,影响美观,另外,覆膜后的照片影响照片亮度,不清晰。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相框,不易变形,存放时间长,且照片清晰。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相框,包括:边框和照片框,所述边框由四条相互拼接的框边构成,所述框边包括密度板,所述密度板通过吸塑胶与吸塑材料粘接;所述照片框包括照片,所述照片通过无影胶与钢化玻璃利用紫外线固化为一体,所述边框与所述照片框通过结构胶粘接为一体。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相框,由于吸塑结构的边框使得该相框不易变形,且结构简单,存放时间长,并且通过钢化玻璃与照片的粘接,使得照片更加清晰,且不易磨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框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框的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框的照片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相框,如图1至图3所示,图1为该相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该相框的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该相框的照片框的结构示意图,该相框包括:边框10和照片框11,该边框10由四条相互拼接的框边构成,该框边包括密度板12,该密度板12通过吸塑胶13与吸塑材料14粘接;该照片框11包括照片110,该照片110通过无影胶111与钢化玻璃112利用紫外线固化为一体,该边框10与该照片框11通过结构胶粘接为一体。
[0013]其中,该吸塑材料可以是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膜。
[0014]进一步地,该框边的表面覆盖有一层油漆,该四条相互拼接的框边的拼接处设置有装饰部件。
[0015]具体地,可以将密度板制作成四条框边,每条框边的密度板上雕刻有图案(雕刻的图案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雕刻),雕刻后的框边上涂抹有一层吸塑胶,且该涂有吸塑胶的框边上涂覆有吸塑材料,且该涂覆有吸塑材料的框边的表面覆盖有一层油漆,这样,由四条框边相互收尾拼接得到边框,该边框的各条框边的拼接处设置有装饰品。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相框,由于吸塑结构的边框使得该相框不易变形,且结构简单,存放时间长,并且通过钢化玻璃与照片的粘接,使得照片更加清晰,且不易磨损。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相框,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和照片框,所述边框由四条相互拼接的框边构成,所述框边包括密度板,所述密度板通过吸塑胶与吸塑材料粘接;所述照片框包括照片,所述照片通过无影胶与钢化玻璃利用紫外线固化为一体,所述边框与所述照片框通过结构胶粘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框边的表面覆盖有一层油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条相互拼接的框边的拼接处设置有装饰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相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塑材料包括聚氯乙烯PVC 膜。
【文档编号】A47G1/06GK203914263SQ201420241029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3日
【发明者】方俊强 申请人:方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