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壶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544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壶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壶盖结构,包括一半球形罩体,罩体表面开口,压舌的按压部从开口伸出,压舌后端在罩体内,并与罩体内壁转轴连接;罩体下方连接有底座,底座包括由隔板隔开的上腔体和下腔体,隔板上开有通孔;下腔体侧壁开有出水口,底部开口;还包括一开关座,开关座底部为圆形片状,形状与下腔体底部开口形状相同并封住下腔体底部开口,开关座上部为密封柱,密封柱穿过隔板上的通孔,顶端通过压片与压舌顶接;密封柱伸出通孔的部分套设有压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新颖简单,使用方便,出水效果好。
【专利说明】一种壶盖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壶盖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水壶壶盖,结构都比较复杂,使用不方便,倒水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壶盖结构。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 -种壶盖结构,包括一半球形罩体,罩体表面开口,压舌的按压部从开口伸出,压 舌后端在罩体内,并与罩体内壁转轴连接;罩体下方连接有底座,底座包括由隔板隔开的上 腔体和下腔体,隔板上开有通孔;下腔体侧壁开有出水口,底部开口;还包括一开关座,开 关座底部为圆形片状,形状与下腔体底部开口形状相同并封住下腔体底部开口,开关座上 部为密封柱,密封柱穿过隔板上的通孔,顶端通过压片与压舌顶接;密封柱伸出通孔的部分 套设有压簧。
[0006] 其中,罩体两侧对称设有提拉凹位。
[0007] 其中,密封柱底端连接有过滤网。
[0008] 其中,下腔体在出水口下方的侧壁上还套有水封套。
[0009]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0] 结构新颖简单,使用方便,出水效果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壶盖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3] 如图1所不,壶盖结构,包括一半球形罩体1,罩体表面开口,压舌2的按压部21从 开口 11伸出,压舌后端22在罩体内,并与罩体内壁转轴连接;罩体下方连接有底座3,底座 包括由隔板隔开的上腔体31和下腔体32,隔板上开有通孔33;下腔体侧壁开有出水口 34, 底部开口;还包括一开关座4,开关座底部41为圆形片状,形状与下腔体底部开口形状相同 并封住下腔体底部开口,开关座上部为密封柱42,密封柱穿过隔板上的通孔,顶端通过压片 5与压舌顶接;密封柱伸出通孔的部分套设有压簧6。
[0014] 罩体两侧对称设有提拉凹位12,便于使用者拿取。
[0015]密封柱底端连接有过滤网。
[0016] 下腔体在出水口下方的侧壁上还套有水封套7,使下腔体的密封效果更好。
[〇〇17] 使用此壶盖倒水时,按下压舌的按压部,压舌绕转轴向下转动,对开关座施压,使 得开关座向下,底部不再封住下腔体的开口,水得以进入下腔体内,并从下腔体的出水口流 出。松开压舌,在压簧回复的作用下,压舌和开关座均回到原位,下腔体底部开口回到密封 状态。
【权利要求】
1. 一种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半球形罩体,罩体表面开口,压舌的按压部从开 口伸出,压舌后端在罩体内,并与罩体内壁转轴连接;罩体下方连接有底座,底座包括由隔 板隔开的上腔体和下腔体,隔板上开有通孔;下腔体侧壁开有出水口,底部开口;还包括一 开关座,开关座底部为圆形片状,形状与下腔体底部开口形状相同并封住下腔体底部开口, 开关座上部为密封柱,密封柱穿过隔板上的通孔,顶端通过压片与压舌顶接;密封柱伸出通 孔的部分套设有压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罩体两侧对称设有提拉凹位。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密封柱底端连接有过滤网。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下腔体在出水口下方的侧壁上还 套有水封套。
【文档编号】A47G19/14GK203860927SQ201420256806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5日
【发明者】曾坚丹 申请人:曾坚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