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力锅及其非自复位压力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676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电压力锅及其非自复位压力开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压力锅及其非自复位压力开关,该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包括连接柱、第一磁环、第二磁环、第三磁环、第一接线插片、第二接线插片、钢片、固定触片、弹性触片和金属片,弹性触片和固定触片上分别设有位置相对的弹性触片触点和固定触片触点,当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钢片的自由端与金属片的自由端相互分离,此时,弹性触片触点与固定触片触点常闭配合,当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钢片的自由端与金属片的自由端卡扣连接,此时,弹性触片触点与固定触片触点断开并保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可过压断电保护,避免过压掀盖或爆锅,可靠性高且结构简单。
【专利说明】电压力锅及其非自复位压力开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压力锅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和具有其的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电压力锅需要对产品内部的压力进行控制。其中压控式电压力锅普遍采用的是弹性结构,通过弹性体受压变形产生位移来驱动压力开关切断电源,稳定工作压力,但压力开关是可自复位的,当压力开关失效或控制电路出现异常时,则通过限压装置泄压进行保护,而限压装置的通道是窄管式通道,例如泄压阀,很容易堵塞而失效;当以上两项保护措施都失效时,最后就依赖密封圈卸压装置作最后的安全保护,但密封圈卸压装置也只能释放大部分压力,且能再次复位升压,不能彻底释放所有压力,对消费者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3]为此,人们设计了一种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其基本原理就是,一旦该种非自复位压力开关被断开,就不能再自动复位,必须进行专业维修才能重新使用,保证了电压力锅在有故障的情况下不能再使用,从而确保电压力锅的使用安全,具体来说,该种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在电压力锅内锅压力超过断开压力值时利用其金属片产生塑性变形实现对电压力锅主电路的断开,但是,该种非自复位压力开关不具有保持金属片变形的部件,因此,在金属片自身回复力或者外力的作用下,金属片仍可能自动复位,不仅降低了非自复位压力开关感应内锅压力的灵敏度,而且无法保证电压力锅在内锅压力超过断开压力值时不工作,给电压力锅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0004]因此,如何提供能够可靠地保持金属片的弹性变形,且结构简单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及具有其的电压力锅,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金属片和钢片的卡扣连接来可靠地保持断开状态且结构简单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非自复位压力开关的电压力锅。
[0007]为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压力锅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该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包括连接柱、第一磁环、第二磁环、第三磁环、第一接线插片、第二接线插片、钢片、固定触片、弹性触片和金属片。各磁环套置在连接柱上,钢片的固定端固定在连接柱的一端,弹性触片和第一接线插片一起固定在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之间,固定触片和第二接线插片一起固定在第二磁环与第三磁环之间。弹性触片和固定触片上分别设有位置相对的弹性触片触点和固定触片触点,金属片的固定端固定在连接柱的另一端。金属片上设置有顶块和磁柱,磁柱的一端与金属片相接,另一端与弹性触片相接。当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钢片的自由端与金属片的自由端相互分离,当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钢片的自由端与金属片的自由端卡扣连接。
[0008]由以上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电压力锅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当电压力锅的可自复位压力开关或控制电路失效后,电压力锅的内锅内的压力继续升高到某一程度时,外锅变形并推动顶块带动金属片移动,从而在将常闭的弹性触片触点与固定触片触点断开的同时,金属片的自由端与钢片的自由端实现不可自动复位的卡扣连接,因此,起到了过压断电保护的作用,避免过压掀盖或爆锅,电压力锅只有经过人工对非自复位压力开关进行复位才可重新使用,因而可靠性高且结构简单。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钢片的自由端和金属片的自由端分别包括相向延伸的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在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的末端分别设有第钩和第二卡钩。
[0010]进一步地,第一卡钩包括第一引导面和第一卡接面,第二卡钩包括第二引导面、第二卡接面和位于第二引导面与第二卡接面之间的第三引导面,第二卡接面沿第二延伸段延伸方向在第一卡扣的投影与第一卡扣的第一卡接面部分重叠。
[0011]更进一步地,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的相互平行,第二引导面与第三引导面相互垂直。
[0012]更进一步地,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分别与钢片和金属片一体成型。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钢片的自由端为直线段,在直线段的末端设置有开口卡槽,金属片的自由端包括向开口卡槽方向延伸的第三延伸段,在第三延伸段的末端设有卡柱,卡柱用于穿过开口卡槽并与围绕开口卡槽的周面相抵扣。
[0014]进一步地,卡柱包括由第三延伸段的末端向远离开口卡槽方向延伸的第四引导面,并且,第四引导面在直线段的投影与开口卡槽部分重叠。
[0015]更进一步地,卡柱为一对,并且相对设置。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电压力锅,该电压力锅包括外锅,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压力锅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安装在外锅底部,并且,非自复位压力开关串联在电压力锅的主电路之中。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通过设置非自复位压力开关,且通过外锅变形的位移变化来控制非自复位压力开关的压力和电源之间的通断,由此当电压力锅的可自复位压力开关失效时,能够自动进行过压保护,避免过压掀盖或爆锅,由此结构简单且控制方便,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18]进一步地,外锅上设有用于安装非自复位压力开关的安装支架,非自复位压力开关的顶块与外锅相抵靠。
[001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局部放大图;
[0023]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和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00.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10.连接柱;111.第一磁环;112.第二磁环;113.第三磁环;114.第一接线插片;115.第二接线插片;120.钢片;121.第一延伸段;122.第一卡钩;122A.第一引导面;122B.第一卡接面;130.固定触片;131.固定触片触点;140.弹性触片;141.弹性触片触点;150.调节螺丝;160.金属片;161.第二延伸段;162.第二卡钩;162A.第二引导面;162B.第二卡接面;162C.第三引导面;170.顶块;180.磁柱;200.非自复位压力开关;210.开口卡槽;220.钢片;260.金属片;261.第三延伸段;262.卡柱;262A.第四引导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及具有该非自复位压力的电压力锅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8]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压力锅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200,电压力锅包括外锅和内锅,该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200用于当电压力锅原有的压力开关或控制电路出现异常时对该电压力锅的进一步防护。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200,包括有连接柱110、第一磁环111、第二磁环112、第三磁环113、第一接线插片114、第二接线插片115、钢片、固定触片130、弹性触片140和金属片,三个磁环套置在连接柱110上,钢片的固定端固定在连接柱110的一端,弹性触片140和第一接线插片114 一起固定在第一磁环111与第二磁环112之间,固定触片130和第二接线插片115—起固定在第二磁环112与第三磁环113之间,弹性触片140和固定触片130上分别设有位置相对的弹性触点和固定触点,弹性触片140具有弹性以使弹性触片触点141常朝向与固定触片触点131接触的常闭配合的方向。钢片上设有调节螺丝150,调节螺丝150的前端可与弹性触片140抵靠并穿过弹性触片140。该调节螺丝150用于调节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200还未安装到电压力锅上的自然状态下弹性触片140的运动,也就是调节弹性触片触点141和固定触片触点131的断开和闭合。在连接柱110的另一端固定有金属片,金属片上设置有顶块170和磁柱180,磁柱180的一端与金属片相接,另一端与弹性触片140相接,金属片可以采用铝片或铜片。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200可以被安装在电压力锅的外锅底部,顶块170与外锅相抵靠,并且,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200通过与第一接线插片114和第二接线插片115分别相连的导线串联在电压力锅的主电路之中。
[0029]在安装了可自复位压力开关和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200的电压力锅工作过程中,可自复位压力开关工作,正常控制电压力锅的工作压力,电压力锅正常工作时,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200不动作,保持闭合。当电压力锅的可自复位压力开关或控制电路失效后,随着电压力锅内锅压力继续升高,压力会被进一步传导至电压力锅外锅,引起外锅的进一步变形,电压力锅的外锅变形所产生的作用力使得顶块170产生位移,带动金属片朝向钢片弯曲变形,磁柱180受金属片弯曲变形影响产生运动并推压弹性触片140,当内锅压力升高到可预设的断开压力值时,磁柱180推动弹性触片140向远离固定触片130的方向移动,使弹性触片触点141与固定触片触点131分离,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200断开,形成主电路断路,电压力锅停止加热工作,因此,由于顶块170带动金属片产生足够大的弯曲变形量,不仅使弹性触片触点141与固定触片触点131分开,而且也使得钢片的自由端与金属片的自由端卡扣连接在一起,无法自行复位,从而保持弹性触片触点141与固定触片触点131处于分离状态,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200被永久断开,此后虽然内锅压力逐渐降至零压,但电压力锅的主电路处于断路状态,不能重新使用,必须进行专业维修,借助外力解除钢片和金属片的卡扣连接以将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200人工复位,才能重新使用该电压力锅。如此,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200的可靠性高且结构简单,确保了电压力锅的使用安全。
[0030]下面将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多个实施例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200,其中各个实施例中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200的卡扣连接结构不同。所述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200用于因某种原因压力控制或控制电路失效时工作。
[0031]实施例一
[0032]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钢片120的自由端和金属片160的自由端分别包括沿竖直方向相向延伸的第一延伸段121和第二延伸段161,在第一延伸段121和第二延伸段161的末端分别设有可弹性变形的第一卡钩122和第二卡钩162,金属片160采用弹性系数大于钢片120的材料制成,并且金属片160的厚度设置成小于钢片120的厚度,从而当金属片160在顶块170的作用下发生朝向钢片120位移并使得第一卡钩122和第二卡钩162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第一卡钩122基本保持位置不变,第二卡钩162先在第一卡钩122的相对作用力作用下产生朝远离第一卡钩122方向的位移,然后在自身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与第一^^钩122扣合,实现两者良好固定的、不可自动复位的卡扣连接。当钢片120和金属片160卡扣连接后,电压力锅的主电路为断路,电压力锅无法工作。当需要电压力锅重新工作时,需要专业人员将钢片120和金属片160分离以使弹性触片触点141与固定触片触点131常闭,从而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恢复至闭合。
[0033]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 ^钩122设有第一引导面122A和第 ^接面122B,第一引导面122A可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且向远离金属片160的方向延伸,第 ^接面122B可设置为水平的。第二卡钩162设有第二引导面162A、第二卡接面162B和第三引导面162C,第三引导面162C位于第二引导面162A与第二卡接面162B之间,第二引导面162A和第三引导面162C可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且向远离钢片120的方向延伸,第二卡接面162B可设置为水平的。第二卡接面162B沿第二延伸段161的延伸方向在第一^^扣的投影与第一^^扣的第一卡接面122B部分重叠。通过设置上述各引导面,使得第一卡钩122和第二卡钩162的相对运动更为平滑,尤其是第三引导面162C的设置既能使第一卡接面122B和第二卡接面162B的接合更为紧密,也能缓冲第二卡钩162在弹性回复力作用下的回弹,还能在需要维修时便于专业人员将第一^^钩122与第二卡钩162的分离。进一步的,第一引导面122A和第二引导面162A被设置成相互平行,并且,第二引导面162A与第三引导面162C相互垂直,如此设置,随着金属片160朝向钢片120的弹性变形,第二引导面162A与第一引导面122A形成面接触,因此,两者的相对位移较为平稳。较佳的,当第一引导面122A和第二引导面162A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45°时,在金属片160进一步弹性变形过程中,第二卡钩162在面接触处所受力可分解为平行于接触面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因此,第二卡钩162相对于第一卡钩122运动时所受阻力较小,从而提升了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感应外锅变形也就是内锅压力的灵敏度。优选的,上述的第一^^钩122和第二卡钩162分别与钢片120和金属片160 —体成型,既可节约成本,也简化了结构。
[0034]参考图1-图3,根据本实施例一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的工作过程如下:
[0035]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安装在外锅的底部,通过调整调节螺丝150,先调节好断开压力值。
[0036]参考图1,当电压力锅为正常工作时,弹性触片触点141和固定触片触点131闭合,此时第二卡钩162位于第一^^钩122下方并相隔一定距离。
[0037]参考图2,当电压力锅的内锅的压力升高时,外锅产生形变并使顶块170产生位移,并带动金属片160发生弯曲变形,第二延伸段161大致沿竖直方向朝第一延伸段121移动,由于钢片120的刚度大于金属片160的刚度,因此,当第二卡钩162与第一卡钩122接触后,随着第二延伸段161进一步地移动,第一卡钩122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第二卡钩162的第二引导面162A滑过第一卡钩122的第一引导面122A,进而第三引导面162C滑过第一卡接面122B与第一引导面122A相交线,与此同时,磁柱180在金属片160的带动下施加使弹性触片140远离固定触片130的作用力,使得弹性触片触点141和固定触片触点131断开,并且,当内锅的压力达到断开压力值时,第二卡接面162B与第一卡接面122B接合实现第一^^钩122和第二卡钩162的扣合,从而保持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的断开。由此,完成了当内锅压力增大至断开压力值时对电压力锅的过压保护。
[0038]当需要电压力锅重新工作时,需要专业人员对包括第一^^钩122和第二卡钩162的卡扣连接进行手动复位。
[0039]实施例二,
[0040]在本实施例中,钢片220的自由端为直线段,在直线段的末端设置有开口卡槽210,优选的,该开口卡槽210为空心圆柱体。金属片260的自由端包括向开口卡槽210方向延伸的第三延伸段261,在第三延伸段261的末端设有卡柱262,在金属片260弹性变形的过程中,卡柱262穿过开口卡槽210,并且卡柱262的自由末端与围绕开口卡槽210的周面相抵扣,从而在实现弹性触片触点141和固定触片触点131断开的同时保持非自复位压力开关200的断开。更具体的,卡柱262包括由第三延伸段261的末端向远离开口卡槽210方向延伸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第四引导面262A,并且,一部分的第四引导面262A在直线段的投影与开口卡槽210重叠,包括卡柱262自由末端的另一部分第四引导面262A在直线段的投影与围绕开口卡槽210的周面重叠。较佳的,上述的卡柱262为一对且相对设置,这样可以使卡柱262与围绕开口卡槽210周面的抵扣更可靠。
[0041]参考图5和图6,根据本实施例二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200的工作过程如下:
[0042]非自复位压力开关200安装在外锅的底部,通过调整调节螺丝150,先调节好断开压力值。
[0043]参照图5,当电压力锅为正常工作时,弹性触片触点141和固定触片触点131闭合,此时卡柱262位于开口卡槽210下方并相隔一定距离。
[0044]参照图6,当电压力锅的内锅压力升高时,外锅产生形变并使顶块170产生位移,并带动金属片260发生弯曲变形,第三延伸段261大致沿竖直方向向着开口卡槽210移动,卡柱262在第四引导面262A的弓I导下产生弹性形变并滑入开口卡槽210中,卡柱262的自由末端沿开口卡槽210的卡槽面穿过开口卡槽210,与此同时,磁柱180在金属片260的带动下施加使弹性触片140远离固定触片130的作用力,使得弹性触片触点141和固定触片触点131断开,并且,当内锅压力达到断开压力值时,卡柱262的自由末端与围绕开口卡槽210周面相抵扣,从而保持非自复位压力开关200的断开。
[0045]当需要电压力锅重新工作时,需要专业人员对包括开口卡槽210和卡柱262的卡扣连接结构进行手动复位。
[004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电压力锅,包括:外锅、内锅和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压力锅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200。内锅设在外锅内部,且内锅的压力可被传导至外锅,引起外锅的变形。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200安装在外锅底部并且串联在电压力锅的主电路之中。
[004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通过设置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200,且通过外锅的变形来控制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200在主电路之中的通断,由此当电压力锅的可复位压力开关失效时,能够自动进行过压保护,避免过压掀盖或爆锅,由此结构简单且控制可靠,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0048]具体地,外锅300上设有安装支架,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200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电压力锅的底部,在电压力锅的底部还设有一个供正常使用的可自复位压力开关,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200的断开压力值高于可自复位压力开关的断开压力值。当可自复位压力开关失效时,非自复位压力开关100、200起到阻止电压力锅进一步工作、降低安全隐患的作用。
[004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压力锅的其他构成例如底座、外锅和内锅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005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电压力锅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包括连接柱、第一磁环、第二磁环、第三磁环、第一接线插片、第二接线插片、钢片、固定触片、弹性触片和金属片,所述各磁环套置在连接柱上,所述钢片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柱的一端,所述弹性触片和所述第一接线插片一起固定在所述第一磁环与所述第二磁环之间,所述固定触片和所述第二接线插片一起固定在所述第二磁环与所述第三磁环之间,所述弹性触片和所述固定触片上分别设有位置相对的弹性触片触点和固定触片触点,所述金属片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所述金属片上设置有顶块和磁柱,所述磁柱的一端与所述金属片相接,另一端与弹性触片相接,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钢片的自由端与所述金属片的自由端相互分离,当所述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钢片的自由端与所述金属片的自由端卡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片的自由端和所述金属片的自由端分别包括相向延伸的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在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的末端分别设有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钩包括第一引导面和第一卡接面,所述第二卡钩包括第二引导面、第二卡接面和位于所述第二引导面与所述第二卡接面之间的第三引导面,所述第二卡接面沿所述第二延伸段延伸方向在所述第一卡扣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卡扣的第一卡接面部分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导面和所述第二引导面的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引导面与所述第三引导面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分别与所述钢片和所述金属片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片的自由端为直线段,在所述直线段的末端设置有开口卡槽,所述金属片的自由端包括向所述开口卡槽方向延伸的第三延伸段,在所述第三延伸段的末端设有卡柱,所述卡柱用于穿过所述开口卡槽并与围绕所述开口卡槽的周面相抵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柱包括由所述第三延伸段的末端向远离开口卡槽方向延伸的第四引导面,并且,所述第四弓I导面在所述直线段的投影与所述开口卡槽部分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柱为一对,并且相对设置。
9.一种电压力锅,包括外锅,其特征在于: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非自复位压力开关安装在所述外锅底部,并且,所述非自复位压力开关串联在所述电压力锅的主电路之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锅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非自复位压力开关的安装支架,所述非自复位压力开关的顶块与所述外锅相抵靠。
【文档编号】A47J27/09GK203953300SQ201420335107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1日
【发明者】马日春, 赖达英, 柏长升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