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调温杯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207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调温杯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双向调温杯碗,属容器餐具领域,尤其是非用电冷热双向随意调温容器餐具。它解决的是每个人对不同食物入口温度要求都不一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由盛食物的内胆、保温套、隔热把手、制冷调温盒、加热调温盒以及调温盒支架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去厨房,不用电,就可以让自己的或者多人共享的粥、水酒快速冷却到可入口温度,也可以让食物保持温热状态。
【专利说明】—种双向调温杯碗
所属【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属容器餐具领域,涉及能为粥、饭、菜、汤、水、酒、饮料加热、制冷的可调温容器餐具,尤其是非用电冷热双向随意调温容器餐具。

【背景技术】
:
[0002]现有持续调温容器餐具均为用电器;非电器变温容器餐具变温方向单一,效果不持续,如整体进冰箱预冷的“冰杯”;调温介质更换麻烦如“一种可以快速调节水温的杯子”;汤锅和干锅虽可持续加热但只能供多人共用且调温方向单一。目前还没有一种不用电,可冷热双向随意调温且操作简单的个人容器餐具。


【发明内容】

:
[0003]为适应生活节奏加快的要求,解决目前变温餐具操作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可多人共用也可个人单独使用的,既可快速冷却又可加热食物的,非电器冷热双向随意调温杯碗,以满足每个人对不同食物入口温度的不同要求。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实用新型由盛食物的内胆、保温套、隔热把手、制冷调温盒、加热调温盒以及调温盒支架组成。
[0006]保温套含操作窗,制冷调温盒含拉手,加热调温盒含隔热拉手。
[0007]主体可用陶瓷、钢化玻璃、石材、不锈钢、铝合金、铸铁等耐冷热餐具材料一次成型,隔热把手和保温套可外加隔热材料也可直接用隔热材料制作。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1、可以让刚烧好的粥、汤、饭、菜快速冷却到可入口温度;
[0010]2、冬季可以让食物保持温热状态,无需多次去厨房加热,特别适合吃饭慢的人。
[0011]3、不在酒、水、饮料里加冰制冷,杯碗不整体进冰箱,口感更好,更健康;
[0012]4、对食物冷热程度的调控能够按照个人喜好自行掌握,无需迁就其他用餐者,能照顾到各种身体状况和年龄用餐者的不同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13]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14]图中1.内胆、2.保温套、3.操作窗、4.隔热把手、5.制冷调温盒、6.加热调温盒、7.调温盒支架、8.拉手、9.隔热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
[0015]附图中,本实用新型由内胆1、保温套2、隔热把手4、制冷调温盒5、加热调温盒6、调温盒支架7组成。
[0016]所述保温套2立面开有一个操作窗3,所述操作窗3上边与内胆I底部齐平,调温盒支架7与操作窗3下边等高。每套调温餐具配备I个加热调温盒6,以及一至两个制冷调温盒5。
[0017]制冷调温盒5与操作窗3等高,日常盛水放入冰箱制冰。使用时从操作窗3插入保温套2,放在调温盒支架7上,冰与内胆I底部接触进行热交换,为内胆所盛食物降温。冰受热融化成水,部分水从制冷调温盒5溢出,流入保温套2内。操作窗3下边高度必须保证溢出的水不会流出保温套2。进食过程中若无需继续制冷则握住拉手8取出制冷调温盒5,若需继续制冷或加快制冷则可调换另一个备用制冷调温盒5,进食者依自己喜好可灵活掌握制冷过程。
[0018]加热时,在调温盒6中装入固体燃料点火,手握隔热拉手9将其插入操作窗3,为食物加热。加热调温盒6高度低于操作窗3高度,给空气进入和火焰燃烧留出空间,根据环境温度和用餐者对食物温度的要求,可以随时熄火、复燃或续添燃料。
[0019]使用本实用新型进食需选择使用勺子、筷子、吸管等餐具辅助,不适宜将本实用新型直接端起送到嘴边直接饮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向调温杯碗,其特征是:包括内胆、保温套、隔热把手、制冷调温盒、加热调温盒以及调温盒支架,制冷调温盒、加热调温盒可以进出保温套内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向调温杯碗,其特征是:制冷调温盒,抽屉状含拉手,后壁和侧壁高度几乎与操作窗等高,高度以刚好能通过操作窗为准,数量为1到2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向调温杯碗,其特征是:加热调温盒,抽屉状含隔热拉手,高度低于操作窗,以给加热介质留下燃烧空间和进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向调温杯碗,其特征是:调温盒支架位于保温套底内部,高度与操作窗下边等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双向调温杯碗,其特征是:保温套下部开有操作窗,制冷调温盒、加热调温盒通过操作窗进出保温套内外,操作窗上边与内胆底部等高,下边以制冷调温盒满装冰融化后水流入保温套不会溢出操作窗为准。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4133007SQ201420486202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7日
【发明者】詹丰瑞 申请人:詹丰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