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油烟处理收集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74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热处理油烟处理收集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热处理油烟处理收集净化系统,油烟净化装置带有吸风机,油烟净化装置连接有主风道,主风道再连接有分风道,分风道通过多个排风顶罩连接有整体式风罩,整体式风罩的两端封闭,前后两侧设有风幕垂直锁风;排风顶罩设计为锥体式,排风顶罩的吸风口负压区距离油槽液面2-2.5米。本实用新型中整体式风罩,集中收集,相对封闭,油烟收集整体风罩两端封闭,两侧加装两排风幕垂直锁风,用于锁住油烟,防止油烟向前后两侧外溢和风罩外面的空气进入,确保通风换气次数和油烟收集效果;各产尘点多点均匀收集,两端物理封闭,前后两侧风幕锁风,保证了油烟收集效果,油烟收集效果达到95%以上。
【专利说明】热处理油烟处理收集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车间用的油烟收集,特别是热处理油烟处理收集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热处理生产车间对多点分散、易燃易爆工业废气收集一般采用两种方式:分散多点收集和整体风罩。
[0003]分散多点收集:各收集罩为开放式收集方式,需要非常大的风量、风速和负压,且产生的油烟温度高,上升速度快,不易被扑捉,往往收集效果只有20-30% ;同时,工件入油产生的火苗易被吸入通风管道,引燃通风管道中的积油、积碳,造成火灾。
[0004]整体风罩:由于油槽前侧为操作面,后侧为淬火机液压系统和淬火机(工作状态摇摆),无法对油槽约10M2的两侧进行封闭,油烟外溢,往往收集效果也只有60-70%。
[0005]虽然油烟净化装置能够将收集到的油烟能够处理干净,但是油烟收集效果是后续油烟净化的关键,需要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0006]油烟收集的设计在油槽前后不能物理封闭的前提下,如何保证油烟不外溢,确保油烟收集的效果。
[0007]油烟收集的设计在保证油烟收集效果的前提下,如何保证吸风口远离油槽液面和火苗,杜绝因火苗吸入而造成火灾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为了能够将车间的油烟收集效果达到95%以上,特提出热处理油烟处理收集净化系统。
[0009]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热处理油烟处理收集净化系统,包括油烟净化装置,油烟净化装置带有吸风机,油烟净化装置连接有主风道,主风道再连接有分风道,其特征在于:分风道通过多个排风顶罩连接有整体式风罩,整体式风罩的两端封闭或者设有风幕,前后两侧设有风幕垂直锁风。
[0010]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排风顶罩设计为锥体式,排风顶罩的吸风口负压区距离油槽液面2 -2.5米。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中整体式风罩,集中收集,相对封闭,油烟收集整体风罩两端封闭,两侧加装两排风幕垂直锁风,用于锁住油烟,防止油烟向前后两侧外溢和风罩外面的空气进入,确保通风换气次数和油烟收集效果;各产尘点多点均匀收集,两端物理封闭,前后两侧风幕锁风,保证了油烟收集效果,油烟收集效果达到95%以上。
[0013]每个油烟产生点源顶部设排风顶罩,四周通过风幕相对封闭,设计风量达到确定的换气次数,保证油槽油烟多点面源的收集效果。
[0014]排风顶罩设计为锥体式是为了收集油烟的通道更加畅通。
[0015]吸风口负压区距离油槽液面2米以上,保证炙热工件(钢板温度880_920°C)淬火产生的火苗远离吸风口负压区,杜绝了因火苗吸入而造成火灾的安全隐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热处理淬火线油烟收集净化系统立体示意图。
[0017]图中I是油烟净化装置,2是吸风机,3是主风道,4是分风道,5是排风顶罩,6是整体式风罩,7是风幕。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以热处理淬火线油烟收集净化系统为例。
[0019]热处理油烟处理收集进化系统,包括油烟净化装置I,油烟净化装置I带有吸风机2,油烟净化装置I连接有主风道3,主风道3再连接有分风道4,分风道4通过多个排风顶罩5连接有整体式风罩6,整体式风罩6的两端封闭或者设有风幕7,前后两侧设有风幕7垂直锁风。
[0020]多个排风顶罩5为锥体式的,排风顶罩5的吸风口负压区距离油槽液面2 -2.5米。
【权利要求】
1.热处理油烟处理收集净化系统,包括油烟净化装置,油烟净化装置带有吸风机,油烟净化装置连接有主风道,主风道再连接有分风道,其特征在于:分风道通过多个排风顶罩连接到整体式风罩,整体式风罩的两端封闭或者设有风幕,前后两侧设有风幕垂直锁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油烟处理收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排风顶罩为锥体式的,排风顶罩的吸风口负压区距离油槽液面2 -2.5米。
【文档编号】B08B15/00GK204122435SQ201420632787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9日
【发明者】王爱民, 王延平, 管斌华 申请人: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