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豆浆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76716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豆浆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豆浆机,属于小家电领域,解决了无网技术和扰流技术中粉碎效率低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机头和杯体,机头扣置于杯体上,机头包括机头上盖和机头下盖,机头中设有电机,电机轴伸出机头下盖并设有粉碎刀片,机头下盖上可拆卸连接有扰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的内表面光滑无筋,所述扰流罩为倒置的碗状结构,所述机头下盖的前端面与扰流罩的内侧壁围成扰流腔,扰流腔的体积为V,V<50cm3。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制作豆浆。
【专利说明】一种多功能豆浆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特别是一种多功能豆浆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豆浆机大致分为两种技术产品,即无网技术和扰流技术。无网技术自身扰流效果较差,粉碎效率较低,大多依靠附加的杯体内壁的扰流筋等实现提升粉碎效率,但性能仍相差较多,且杯体清洗效果差。扰流技术的豆浆机大都依靠安装有扰流罩来保证粉碎效率,同时可以实现杯体内无扰流筋、易清洗的效果,但扰流罩的空间较大,粉碎效率提升不明显,并且扰流罩拆除后,豆浆机就无法实现粉碎需求。如果扰流技术的粉碎效率还是有所不足,大多数只能依靠提升电机性能来保证粉碎效率,这对于产品来说,成本有所增加,而且粉碎时产生的共振噪音也会增加。另外,市场上还有一种双磨豆浆机,既可以将扰流罩拆除后实现无网制浆,又可以安装扰流罩实现有网制浆,但是杯体的内壁需要设置扰流筋,来保证无网制浆时的粉碎效率,这样就导致杯体不易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豆浆机,粉碎效果好,且易清洗。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机头扣置于杯体上,机头包括机头上盖和机头下盖,机头中设有电机,电机轴伸出机头下盖并设有粉碎刀片,机头下盖上可拆卸连接有扰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的内表面光滑无筋,所述扰流罩为倒置的碗状结构,所述机头下盖的前端面与扰流罩的内侧壁围成扰流腔,扰流腔的体积为V,V < 50cm3。
[0005]进一步的,所述机头下盖的前端面具有向上凹的扰流凹陷,扰流凹陷的边缘到杯体的内底面的距离为Hl,Hl=20?40mm。
[0006]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罩的底端设有多个向下凸出的扰流翼,相邻两个扰流翼之间形成扰流槽,所有扰流翼的底端到杯体的内底面的距离为H2,H2=3?13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扰流槽为弧线形,扰流槽的弧顶到相邻扰流翼的距离相等,扰流槽的两端与扰流翼圆滑过渡连接,扰流槽的弧顶到杯体的内底面的距离为H3,H3=12.5?22.5mmο
[0008]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翼的底端相对顶端竖直向下延伸或者向内弯曲。
[0009]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罩上设有多个扰流孔,所有扰流孔的流通面积总和为SI, V和SI的数值比V/Sl=3cm?4cm。
[0010]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罩置于平面上时,所有扰流槽的流通面积总和为S2,SI/S2=l.0 ?1.6。
[0011]进一步的,所述扰流孔为圆孔或椭圆孔;或者,所述扰流孔为从上向下延伸的条形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粉碎刀片到杯体内底面的距离为Η4,扰流孔的下沿到杯体内底面的距离为H5,H2 < H4 < H5。
[0013]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罩的顶部为筒状结构,所述扰流罩顶部的内侧壁与机头下盖的外侧壁通过旋转卡扣连接,所述扰流罩上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凸环,凸环位于旋转卡扣的下方且位于扰流孔的上方,凸环抵在机头下盖的外壁上。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杯体的内表面光滑无筋,非常有利于清洗;粉碎刀片旋转时,会使扰流腔内的浆液上下翻滚,而扰流罩采用倒置的碗状结构,更有利于扰流腔内浆液产生紊流,促进扰流效果,提高粉碎效率;由于扰流腔的体积较小,物料与粉碎刀片碰撞几率大大提高,能更容易实现小空间粉碎,因此不需要提升电机性能,就可以使得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更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豆浆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18]图3为机头的仰视图;
[0019]图4为第二种扰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第三种扰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第四种扰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粉碎刀片的俯视图;
[0023]图8为扰流罩增加凸环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豆浆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头I和杯体2,机头I扣置于杯体2上,机头I包括机头上盖11和机头下盖12,机头I中设有电机3,电机轴31伸出机头下盖12并设有粉碎刀片4。杯体2的内表面光滑无筋,为了实现杯体2无网无筋可以制作豆浆,在机头下盖12上可拆卸连接有扰流罩5,扰流罩5为倒置的碗状结构,所述机头下盖12的前端面与扰流罩5的内侧壁围成扰流腔,扰流腔的体积为V,V < 50cm3,具体到扰流腔的体积值计算方法,可以参照图1所示,假设扰流罩5的底端位于一个水平面M上,并且假设扰流罩5上没有孔槽结构,即由机头下盖12的前端面、扰流罩5的内侧壁与水平面M围成的封闭空间来计算扰流腔的体积值。在实际产品中,扰流罩5的底端敞口,扰流罩5上设有多个扰流孔53。扰流腔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与杯体2的内腔连通,物料进出于扰流腔与杯体2的内腔之间,由于扰流腔的体积较小,物料与粉碎刀片4碰撞几率大大提高,因此更容易实现小空间粉碎,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更好。在本实用新型中,杯体2的内腔是指机头下盖12和杯体2的内壁围成的空间除去扰流腔后剩余的部分。水平面M垂直机头I的轴向,机头I取出后可以由扰流罩5支撑立在平台上。
[0025]扰流罩5与机头下盖12可拆卸连接,一般是通过卡扣连接,扰流罩5可以是相对机头下盖12旋转进行卡扣连接,也可以是相对机头下盖12沿直线运动进行卡扣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扰流罩5的顶部为筒状结构,所述扰流罩5顶部的内侧壁与机头下盖12的外侧壁通过旋转卡扣连接。
[0026]结合图1和2看,扰流罩5的底端设有三个向下凸出的扰流翼51,扰流翼5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变化,相邻两个扰流翼51之间形成扰流槽52,扰流翼51的作用主要是提高扰流效果,在粉碎刀片4的带动下,杯体2内腔中的物料及浆液处于旋流状态,遇到扰流翼51后会改变流向,要么通过扰流槽52进入扰流腔,要么被扰流翼51反弹向杯体2的内侧壁,而在扰流腔内的物料及浆液遇到扰流翼51后会被反弹向粉碎刀片4,因此在提高扰流效果的同时,还能使扰流腔内的物料与粉碎刀片4接触的机会增加,提高粉碎效果。扰流翼51的底端与杯体2的内底面之间的距离为H2,所有扰流翼51的形状一般是相同的,也可以有所区别,但是所有扰流翼51的参数H2是相等的,机头I取出后可以由扰流罩5支撑立在平台上,其中,H2=3?13mm,例如3臟、4mm、5臟、6臟、7臟、8臟、9臟、10臟、11臟、12臟或13mm。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扰流腔的空间较小,并且扰流翼距离杯体底面的距离较短,因此,在粉碎刀片高速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水流的不断搅动,并且物料在扰流罩内会反复的、不断的与刀片、扰流罩侧壁,以及与杯体的底壁碰撞、翻滚,同时,物料之间也会存在高速的、连续碰撞、挤压,使得物料被刀片切削粉碎的同时,会形成磨削粉碎,从而相比于现有技术进一步提升了物料的粉碎效果,制作的饮品口感也更好。还需要说明的是,若H2的值小于3mm,则可能使物料卡在扰流翼51的底端与杯体2的内底面之间,并且物料进入扰流腔的难度增加,降低了粉碎刀片4对浆液的扰动影响,降低粉碎效率,而H2的值若超过13mm,在粉碎刀片4向上抽动浆液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会大大减少物料被吸入扰流腔的机会,同时,随着粉碎刀片转动,物料被甩出扰流腔的机会也会增加,因此,使粉碎效果大大降低。物料由于重力的关系,都会沉积在杯体2的内底面上,而扰流翼51的底端与杯体2的内底面距离越近,也就是扰流腔到杯体2的内底面的距离越近,使得扰流腔更接近物料,粉碎刀片4更容易带动物料进入扰流腔,使得扰流腔对物料的包覆更全面,因此物料与粉碎刀片4碰撞几率大大提高,更容易实现小空间粉碎,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更好。
[0027]另外,扰流槽52为弧线形,例如半圆弧形或劣弧形,也可以是椭圆弧形,扰流槽的两端与扰流翼圆滑过渡连接,扰流槽52的弧顶到杯体2的内底面的距离为H3,H3=12.5?22.5mm,例如 12.5mm、13.5mm、14mm、15mm、16.5mm.1 7.5mm、18mm、19.5mm、20mm、2L 5mm、22mm或22.5mm。这相当于限定扰流槽52的通过能力,即物料、浆液通过扰流槽52的流量大小,H3是大于H2的,而H3的值过大,会使物料从扰流槽52进入扰流腔后,又从扰流槽52流出扰流腔,无法与粉碎刀片4充分接触,影响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
[0028]此外,见图2,粉碎刀片4到杯体2内底面的距离为H4,扰流孔53的下沿到杯体2内底面的距离为H5,H2 < H4 < H5,粉碎刀片4转动时向上抽动浆液循环粉碎,使得浆液从扰流槽52进入扰流腔,然后从扰流孔53流出扰流腔。这样的参数设计,是为了让进入扰流腔的物料及浆液必须经过粉碎刀片4才能流出扰流腔,因此能够提高粉碎效率。在本实施例中,H3和H4相接近,H3略大一点,使得物料进入扰流腔就可以面对粉碎刀片4的刀刃。
[0029]扰流罩5置于平面上时,例如图1所示的水平面M,即认为扰流罩5的底端被水平面M阻挡,只能通过扰流槽52来连通扰流腔和杯体2的内腔,由此可以计算得到所有扰流槽52的流通面积总和为S2,单位同样是cm 2,由有Sl/S2=l.0?1.6,例如取1.0,1.1、1.2、
1.3、1.4、1.5或1.6,即扰流槽52的流通能力不能超过扰流孔53的流通能力。S1/S2取1.0时,所有扰流槽52的流通能力与所有扰流孔53的流通能力相同,物料进入扰流腔的流量与流出扰流腔的流量相同,杯体2的内腔与扰流腔之间的浆液流动稳定,可以实现一个良性的循环。若S1/S2小于1.0,则会使杯体2的内腔中更多的浆液进入扰流腔,而扰流腔内的浆液无法及时将扰流腔内的浆液排出,导致扰流腔内的压力升高,浆液经过扰流孔53时加速,因此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若S1/S2大于1.6,则扰流腔内的浆液很容易被排出扰流腔,降低了粉碎效率。
[0030]结合图1和图2看,为了使得豆浆机在拆除扰流罩5后仍然能够制作豆浆,因此在机头下盖12的前端面具有向上凹的扰流凹陷120,粉碎刀片4转动时向上抽浆液或向下压浆液循环粉碎,扰流凹陷120的边缘到杯体2的内底面的距离为H1,H1=20?40mm,例如20mm、21mm、23mm、25mm、28mm、30mm、32mm、34mm、35mm、37mm、39mm或40mm。Hl 的值不宜过小,小于20mm后,会影响扰流罩5的正常安装使用,Hl的值也不宜过大,超过40mm后,会由于与杯体2的内底面的距离过远,导致扰流凹陷120无法起到扰流作用,物料会由于离心作用向杯体2的边缘运动,与粉碎刀片4接触的概率变小,制作出来的豆浆口感差,甚至无法制作出豆浆。
[0031]见图3,机头下盖12的前端面除了有温控器122凸出来之外,还设置了几个凸起的扰流凸筋121,在有扰流罩和无扰流罩时,都可以促进扰流效果,提高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另外,从图3中可以看到,粉碎刀片4的旋转直径比扰流凹陷120的直径略大,比扰流罩5上直径最小的部分(与机头下盖连接的部分)的直径要小,这样在粉碎时,浆液在扰流腔内上下翻滚,遇到扰流凹陷120后被反弹流向粉碎刀片4,与向上流动的浆液对冲,形成紊流,减慢浆液经过粉碎刀片4时的流速,增加物料与粉碎刀片4碰撞的机会,而粉碎刀片4产生离心效果,使粉碎刀片4边缘的浆液向外流动,通过扰流孔53流出扰流腔,促进浆液循环流动,若粉碎刀片4的旋转直径过大,不仅要求电机有更高的性能,而且产生的抽力或压力较大,会抵消扰经流凹陷120反弹后的浆液冲击力,使扰流凹陷120的扰流效果降低或消失,若粉碎刀片4的旋转直径过小,则产生的抽力或压力较小甚至不足,无法有效实现浆液循环。
[0032]图1中的扰流孔5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也可以采用接近于圆的椭圆孔,因为在扰流罩5的表面积确定的情况下,设置圆孔相对比较容易满足所有扰流孔53的流通面积总和值与扰流腔的体积值之间的关系要求,而且圆孔的流通面积也便于计算。所有扰流孔53的流通面积总和为SI,具体要求是所述扰流腔的体积值与所有扰流孔53的面积总和值的关系为V/Sl=3cm?4cm(Sl的单位为cm 2,在比较时可以删除单位,只取数值),例如取3、3.1、3.25,3.3,3.44,3.5,3.57,3.63,3.7,3.81,3.89或4等等。由于扰流腔的体积基本确定,因此在加工扰流孔53时参考V/S1的值来确定扰流孔53数量及单个扰流孔53的尺寸,若V/SI的值大于40,即扰流孔53的流通面积总和较小,则会出现浆液经过扰流孔53时被加速,造成噪音大的问题,而单个扰流孔53的流通面积过小,则可能将物料卡住,若V/S1的值小于30,即扰流孔53的流通面积总和较大,物料更容易从扰流孔53中流出扰流腔,因此物料在扰流腔内停留的时间较短,物料与粉碎刀片4接触的机率减少,会降低粉碎效率。图4和图5所示的扰流罩5也采用圆形的扰流孔53,而且在图4所示的扰流罩5中,扰流翼51上也设置了扰流孔53。此外,也可以采用图6所示的扰流孔53,是从上向下延伸的条形孔,条形孔的宽度比完整的物料(例如未经粉碎的黄豆)的尺寸要小,条形孔能够阻止较大块的物料随浆液流出扰流腔,使其能够停留在扰流腔内更长的时间,增加较大块的物料与粉碎刀片4接触的机会,促进粉碎。
[0033]为了使物料随浆液进入扰流腔之后,能够在扰流腔内停留较长的时间,因此扰流翼51的底端相对顶部竖直向下延伸或者向内弯曲,相当于机械结构中的缩口结构,因此不宜向外弯曲。例如图1和2所示,扰流翼51的底端相对顶部竖直向下延伸。又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扰流翼51的底端相对顶部向内弯曲,在图5所示的扰流罩5上,扰流翼51的中部相对两侧向内凹陷的幅度较大,扰流翼51上形成的凹陷相对于扰流腔来讲就是凸筋结构,浆液在扰流腔内流动经过这个凸筋结构时,也会产生扰流效果。
[0034]在本实施例中,粉碎刀片4的结构使得粉碎刀片4正转时,会将粉碎刀片4下方的浆液向上抽动,配合扰流凹陷120起到较好的扰流效果。粉碎刀片4的具体结构见图3和图7,包括带有安装孔410的翼根41和三个环绕翼根均布的刀翼42,安装孔410与电机轴31安装配合,每个刀翼42迎着粉碎刀片4旋转方向的一侧具有刀刃421,刀刃421的上表面具有刀刃面422,翼根41与每个刀翼42的刀背的连接处形成扰流缺口 43。刀刃421除了直线刀刃以外,也可以采用波浪线刀刃或圆弧刀刃或者三者的相互组合。刀翼42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或四个。在粉碎刀片4高速旋转粉碎的过程中,位于扰流缺口 43附近的液体,因受到扰流缺口 43的阻滞、减速,并从扰流缺口 43表面分离,聚集在扰流缺口 43附近区域内形成低压的涡流区,并且该涡流区内的旋转涡流会被之后跟进的刀刃421切削,从而增大了刀刃421与物料接触的概率,提高了粉碎刀片4粉碎物料的效果。刀刃面422的作用就是,在粉碎刀片4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刀刃面422可以对浆液进行抽水作用,使得浆液可以在扰流腔内向上流动,使浆液从杯体2的内腔到扰流腔,再从扰流腔到杯体2的内腔进行循环流动,从而打破了物料原有的单纯离心运动模式,在杯体2内形成紊流运动,从而促进浆液循环流动,加大了物料与粉碎刀片的碰撞概率,也相应地提高了粉碎效果。
[0035]最后,为了便于扰流罩5的安装定位,可以在扰流罩5上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凸环54,如图8所示,凸环54位于旋转卡扣的下方且位于扰流孔53的上方,凸环54抵在机头下盖12的外壁上,可以对旋转卡扣产生预紧力,使旋转卡扣不易脱落,另外,扰流罩5安装在机头下盖12上,扰流罩5与机头下盖12之间会形成夹层,可能会夹入物料,因此增加后凸环54可以防止上述夹层中夹入物料,避免出现粉碎不良或难清洗的问题。
[0036]众所周知的,小空间粉碎容易引起制浆共振,产生极大的噪音,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参数验证、总结,使得物料进入扰流腔的流量及速度、浆液流出扰流腔的流量及速度以及扰流腔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更加均衡,可明显降低机器制浆产生的噪音。而且通过上述参数设定,可以大大提高粉碎效率,实验证明可以减少现有豆浆机的电机3工作时间10%,就能达到同样的粉碎效果,同时可降低电机3的高转速,即降低电机3的性能需求,粉碎效果能达到目前市场上“免滤”粉碎效果。
[0037]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机头扣置于杯体上,机头包括机头上盖和机头下盖,机头中设有电机,电机轴伸出机头下盖并设有粉碎刀片,机头下盖上可拆卸连接有扰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的内表面光滑无筋,所述扰流罩为倒置的碗状结构,所述机头下盖的前端面与扰流罩的内侧壁围成扰流腔,扰流腔的体积为V,V < 50cm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下盖的前端面具有向上凹的扰流凹陷,扰流凹陷的边缘到杯体的内底面的距离为Hl,Hl=20?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罩的底端设有多个向下凸出的扰流翼,相邻两个扰流翼之间形成扰流槽,所有扰流翼的底端到杯体的内底面的距离为H2,H2=3?13_。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槽为弧线形,扰流槽的弧顶到相邻扰流翼的距离相等,扰流槽的两端与扰流翼圆滑过渡连接,扰流槽的弧顶到杯体的内底面的距离为H3,Η3=12.5?22.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翼的底端相对顶端竖直向下延伸或者向内弯曲。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罩上设有多个扰流孔,所有扰流孔的流通面积总和为SI,V和SI的数值比V/Sl=3cm?4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罩置于平面上时,所有扰流槽的流通面积总和为S2,Sl/S2=l.0?1.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孔为圆孔或椭圆孔;或者,所述扰流孔为从上向下延伸的条形孔。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刀片到杯体内底面的距离为H4,扰流孔的下沿到杯体内底面的距离为H5,其中,H2 < H4 < H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罩的顶部为筒状结构,所述扰流罩顶部的内侧壁与机头下盖的外侧壁通过旋转卡扣连接,所述扰流罩上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凸环,凸环位于旋转卡扣的下方且位于扰流孔的上方,凸环抵在机头下盖的外壁上。
【文档编号】A47J31/44GK204218682SQ201420674438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3日
【发明者】王旭宁, 田洪波, 董希光, 辛小祥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