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锅的电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855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电饭锅的电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饭锅的电热结构,其至少包含有一锅体;一导热板,其为一环状片体并且设于锅体的底面;一顶压板,其为一环状片体并且设于导热板的底面,而顶压板具有多个沟道;一底板,其为一环状片体并且设于顶压板的底面,该底板具有多个螺孔;以及一环套片,其环设于锅体、导热板、顶压板与底板的外周侧,并且以螺丝穿设该底板的该螺孔进行固定,其中底板的多个螺孔是以提供螺丝锁附并且迫紧该顶压板以形成支撑,以顶压该导热板紧贴于该锅体的底面,而底板顶面与顶压板底面之间具有一间距。
【专利说明】电饭锅的电热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饭锅的电热结构,尤指一种针对电饭锅内的电热装置结构的改良设计。

【背景技术】
[0002]电饭锅提供人们蒸煮食物的便利性及实用性,是众所皆知的,而一电饭锅的良窳,除构件本身的质量外,如何以较少的时间蒸煮食物及节省电力等关于加热效能者,亦是重要的一环,而如何提高电饭锅的加热效能,则取决于电饭锅中的电热结构的设计。
[0003]请配合参考图7A?7B所示,其绘制现有电饭锅中的电热结构设计,其主要是使用电热管、云母电热片等可通电产生高温的电热构件24,并将该电热构件24以压板22固定于锅体20的底部,而藉由抵贴于锅体20底部的电热构件24通电生热后,以热传导方式对锅内食物以间接加热进行蒸煮作用。
[0004]然而上述电热构件24是藉由压板22配合螺丝固设于锅体20底部,但无论电热构件24是如何紧密的贴抵于锅体20底部,理论上,两者间必然仍会有些许的间隙存在,以致无法以最大接触面作为热传导的接口,更何况,基于成本的考虑下,现有电饭锅中的电热构件24仅以少数压板22固定于锅体20底部,加以电饭锅各组件会因热胀冷缩的影响,以致电热构件24与锅体20之间隙加大,使得加热效能无法达到最佳状态,再者,现有的锅体20多是在其底面直焊螺丝来固定电热构件24或是焊接一片有螺孔的铁板/铝板,而锅体20材质在烧焊过程中焊道周围因高热而产生变化,容易产生锈蚀现象;而且在加热过程中,因为上述各组件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膨胀系数,材料受热后的变形度也不一,因此在长期的热胀冷缩情况下,锅体底部容易产生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提升加热效能的电饭锅的电热结构设计,使电热板组件完全密接于锅体底部,而能将通电后产生的热能直接传导至锅体,故能充分发挥加热效能,进而可缩短加热时间、节省电能,以提升电饭锅的使用效能。
[0006]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电饭锅的电热结构,其至少包含有一锅体;一导热板,其为一环状片体并且设于锅体的底面;一顶压板,其为一环状片体并且设于导热板的底面,而顶压板具有多个沟道;一底板,其为一环状片体并且设于顶压板的底面,该底板具有多个螺孔;以及一环套片,其环设于锅体、导热板、顶压板与该底板的外周侧,并且以螺丝穿设该底板的该螺孔进行固定。
[0007]其中,该底板的该多个螺孔系以提供螺丝锁附并且迫紧该顶压板以形成支撑,以顶压该导热板紧贴于该锅体的底面,而该底板的顶面与该顶压板的底面之间具有一间距。
[0008]基于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一种电饭锅的电热结构,其主要藉由顶压板的特殊设计及其电热结构组成,因顶压板的特殊设计,以及分设螺丝顶压形成多处支撑的设计,当锅体底部因受热产生形变时,可使导热板紧密贴合于锅体底面,能以最大接触面作为热传导的接口,有效解决习知技术的问题;锅体不需要烧焊加工(如直焊螺丝或锅底烧焊铁板等等),避免了锅体因烧焊加工造成材质的变化,导致锅体锈蚀。或是不同的膨胀系数的材质焊在一起,加热过程中的热变形不一而导致的锅体破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电饭锅的电热结构组合示意图;
[0010]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电饭锅的电热结构分离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饭锅的电热结构剖面侧视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结构的底板上视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结构的底板下视图;
[001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结构的固定板上视图;
[001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结构的固定板下视图;
[0016]图7A、7B为习知电饭锅的电热结构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本实用新型】
[0019]10-锅体;11-环套片;12_导热板;13_顶压板;130_衔接孔;131_沟道;14_底板;140-衔接孔;141_螺孔;15_温度感测装置;16_温度过载开关;17_脚架;18_螺丝;
[0020]【现有技术】
[0021]19-间距;20_锅体;22_压板;24_电热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述附图参考仅便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基本教导而已,附图中所表示的数目、位置、关系、及尺寸仅表示作为实施例中的参考说明,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后相关的变化实施属于业界技能;另外,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后,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强度、及类似要求的精确尺寸及尺寸比例的改变亦属业界技能。
[0023]不同附图中以相同标号来标示相同或类似组件;另外请了解文中诸如“前”、“后”、“内”、“外”、“端”、“部”、“段”、”周围”、”侧”等等及类似用语仅便于看图者参考图中构造以及仅用于帮助描述本实用新型而已。
[0024]请参考图1A?IB所示,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电饭锅的电热结构,一锅体10、一导热板12、一顶压板13、一底板14与一环套片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饭锅的外型与型态系为习知技术,在此不另行说明,亦不限定其加热功能、控制方式等等,本实用新型主要在于揭露其内部的电热结构组成。
[0025]请参考图2所示,其绘制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结构的剖视图,锅体10可为一不锈钢材质并透过金属加工方式制成圆状锅体的型态,但不依此为限。
[0026]导热板12为多个薄片环状的片体组件,并且设于锅体10的底面,该导热板12可为一的组件;而于锅体10外部设有一温度感测装置15,该温度感测装置15与电饭锅的控制装置(未图标)电性连接,以控制导热板12进行加热或保温作业。
[0027]请同时配合参考图2、图5?6所示,顶压板13为一环状片体并且设于导热板12的底面,该顶压板13具有多个沟道131,该多个沟道131由顶压板13中心呈放射状向外延伸,其向外延伸端所至位置系等于或大于导热板12的外周缘,其该特殊形态设计的该导热板已增加其受热/冷却变形量,以提供温度变化时能稳定抵压于该导热板12,使其紧贴于锅体底部,而附图中虽表示顶压板13具有8个沟道并彼此形成近似夹角排列,其仅表示为较佳的实施方式,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型态。
[0028]请同时配合参考图2、图3?4所示,底板14为一环状片体并且设于顶压板13的底面,底板14的表面设有多个螺孔141,而该多个螺孔141以底板14中心呈环状向外均匀配置,进一步说明,底板14的底面周围锁固有多个脚架17,以均匀支撑电饭锅整体的重量,而底板14的环状中空位置可设有凸缘,而该凸原处亦具有螺孔,以将一温度过载开关16锁附固定于该底板14,该温度过载开关16以感测锅体10底面的温度,并将回传温度讯息给控制装置以保护锅体10,避免锅体10底面干烧,设备过热而故障。
[0029]进一步说明,底板14、顶压板13于环状中空处的周围设有多个衔接孔130/140,提供导热板12对外连接电线的扁平电缆孔。
[0030]请同时配合参考图1A?IB所示,环套片11为一两侧端具有孔洞的可挠式片状结构,并以螺丝锁附且环套于锅体10、导热板12、顶压板13与底板14的外周侧形成封闭,再以螺丝锁附于底板14的螺孔141进行固定。
[0031]呈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电饭锅的电热结构,主要是经由上述底板14的该多个螺孔141以提供螺丝锁附并且迫紧顶压板13以形成支撑,并迫使导热板12紧贴于锅体10的底面,而底板14顶面与顶压板13底面之间形成有一间距,而因顶压板13的特殊形状设计而有较高的受热变形量,以及分设螺丝顶压形成多处支撑的技术特征,当锅体10底部因受热产生形变时,可使导热板12紧密贴合于锅体10底面,能以最大接触面作为热传导的接口,故能有效解决锅体10底部受热不均,以及长期的热胀冷缩情况下,锅体底部容易产生破裂的问题。
[0032]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用于例释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可实施范畴,于未脱离本实用新型上揭示的精神与技术范畴下,任何运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而完成的等效改变、修饰或是等效组件的数量变更,均仍应为本申请权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电饭锅的电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 一锅体; 一导热板,其为一环状片体并且设于锅体的底面; 一顶压板,其为一环状片体并且设于该导热板的底面,该顶压板具有多个沟道; 一底板,其为一环状片体并且设于该顶压板的底面,该底板具有多个螺孔;以及一环套片,其环设于该锅体、该导热板、该顶压板与该底板的外周侧,并且以螺丝穿设该底板的该螺孔进行固定; 其中,该底板的该多个螺孔是以提供螺丝锁附并且迫紧该顶压板以形成支撑,以顶压该导热板使之紧贴于该锅体的底面,而该底板的顶面与该顶压板的底面之间具有一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锅的电热结构,其中该多个沟道是由该顶压板的中心呈放射状向外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饭锅的电热结构,其中该多个沟道彼此之间所夹角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锅的电热结构,其中该多个螺孔是以该底板中心呈环状向外均匀配置。
【文档编号】A47J36/24GK204192398SQ201420683907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4日
【发明者】李瑞铭 申请人:丸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