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壶出水口的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6200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热水壶出水口的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机构,特别涉及一种电热水壶出水口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电热水壶是一种快速煮水的器具,一般都是在宾馆、酒店里使用,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也开始使用电热水壶。目前市场上的电热水壶大部分壶盖都是不密封的,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不小心侧倒,壶内的水就会倾倒出来,引起事故。电热水壶通常利用壶盖与壶体之间的紧密结合、出水口的密封结构和蒸气室处的密封结构来达到整体的防侧漏。CN201379426Y提出了电热水壶的安全密封装置,其出水口的密封结构包括壶嘴阀门、连杆、杠杆和出水按钮,通过按动位于手柄内侧的出水按钮推动连杆前进,使得杠杆一端顺着连杆的坡面爬升,导致杠杆另一端下压打开壶嘴阀门。该开阀机构的连杆与杠杆、连杆与出水按钮之间的对接配合必须准确,当配合不到位时,整个开阀机构就会失去效用,壶嘴阀门就打不开。JP2009-172109A公开一种电热水壶出水口的密封结构,它在顶盖按钮下连接一连动杆,由连动杆中间板上的密封圈密封出水口,连杆动作既要起上下连接作用,又要起密封防漏作用,但是在按压不到位时,顶盖按钮会下沉与壶盖顶面,打不开出水口,而按压过量时,连杆会被顶开,导致密封不到位而起不到防漏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稳定的电热水壶出水口的密封结构。电热水壶出水口的密封结构,包括顶盖,设在顶盖顶面的按钮,位于按钮下方的限位转动块和导向槽,与限位转动块中间相套合的传动轴,以及设在传动轴外的复位弹簧,其特征是在所述传动轴下端设一连动横杆组件,所述连动横杆组件包括连动横杆、密封盖和扭簧,所述连动横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一固定杆上,出水口密封组件包括连动横杆另一端向上扣紧水壶出水口的密封盖,设在所述密封盖上与水壶出水口相对应的壶口密封圈和固定壶口密封圈与密封盖的固定块,所述固定杆外套接一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弹托在密封盖的底面。所述密封盖为一开口向上的凹形槽,凹形槽大小和形状与相盖合的水壶出水口的大小和形状相对应。所述传动轴的密封组件由传动轴下部中间设的下圆盘限位块和设在传动轴中间下部的密封圈组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按钮、传动轴和连动横杆组件之间的接触连接相互协同完成出水口的开闭,连动横杠组件与传动轴之间相对独立,只有在按钮下按一定距离带动传动轴下压,才能推动连动横杆绕着一端的固定杆转动,使得密封盖离开出水口,当消除按钮的下按力之后,连动横杆在扭簧的回弹力作用下转动复位,传动轴在回复弹簧作用下上抬,密封盖盖紧出水口,从而避免了传动轴越位导致密封盖密封不紧密,且传动轴上抬后使得传动轴下端的下圆盘限位块封住连接孔,即使壶体侧倒,壶体出水口端也不会漏水。


图1为本发明出水口密封结构纵剖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按钮密封部分结构分解示意3为出水口打开状态结构纵剖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阐述。参看图1所示,电热水壶出水口的密封结构包括出水口密封组件、连动横杆组件和传动轴密封组件。连动横杆组件包括联动横杆11、密封盖10和扭簧13。所述连动横杆 11中间为一平底槽结构,传动轴5下端的圆突面通与连动横杆11中间的平底凹槽活动接触以使传动快速又被平底凹槽限位,连动横杆11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中间隔板14下的固定杆12上,固定杆12外套设一扭簧13,所述扭簧13 —端弹托在密封盖10底面,另一端固定在中间隔板14下。连动横杆的另一端为与其连成一体的密封盖10,所述密封盖10为一开口向上的凹形槽,凹形槽的大小和形状与相盖合的出水口 7的大小和形状相对应。出水口密封组件包括所述的壶口密封盖10,设在密封盖10上方的密封圈8和将密封盖与密封圈固定的固定压块9,密封盖10上方通过压块9和固定螺丝固定一与出水口 7相对应的壶口密封圈8,所述壶口密封圈8为四周侧壁倾斜呈角度的燕尾槽型密封圈,使得壶口密封圈8能更紧密的贴合出水口 7。参看图1、图2所示,按钮1的外围设有一按钮孔22,按钮孔22内圆壁均勻设有数个与按钮孔22呈轴向排列的导向槽17,导向槽17开口在按钮孔22底部,相邻导向槽17开口之间设有一锯齿状的卡槽16,所述卡槽16包括第一斜坡面160和第二斜坡面161,在第一斜坡面160与第二斜坡面161之间为一竖直面162。顶盖按钮1通过按钮孔22与顶盖 15嵌合,顶盖按钮1侧壁下端呈锯齿状,每隔数个锯齿20之间设有一上导向柱18,所述上导向柱18为上部呈长方体,下部呈三角突出的结构,且三角突出与顶盖按钮1侧壁下端的锯齿相重叠,顶盖按钮1通过上导向柱18与导向槽17嵌合。顶盖按钮1下方设一限位转动块2,所述限位转动块2为一圆帽状结构,圆帽中间向上的圆形突起与顶盖按钮1下端的内凹孔嵌合,圆帽外檐一周均勻设有八个下导向柱19,所述下导向柱19为顶端呈斜坡面21 的长方体,下导向柱19也与导向槽17嵌合。限位转动块2下方设一传动轴5,所述传动轴 5为上、下两端呈半圆球状的圆柱体,传动轴5上部中间设有一圆盘上限位块3,传动轴5中间下部设有一传动轴密封圈6,传动轴5的密封组件由传动轴5下部中间设的下圆盘限位块 24和设在传动轴5中间下部的传动轴密封圈6组成。复位弹簧4套在传动轴5外,位于上圆盘限位块3与壶盖中间隔板14之间,传动轴5下端垂直穿过壶盖中间隔板14上的连接孔23后与连动横杆11上的连接凹槽相接触。参看图2和3所示,当需要打开出水口时,将顶盖按钮1下按,使得顶盖按钮1两侧的上导向柱18和限位转动块2两侧的下导向柱19顺着导向槽17下滑,当下导向柱19的顶端下降至导向槽18的开口处时,在下导向柱19顶端的斜坡面21、上导向柱18下部的三角突出结构的斜面及复位弹簧4的相互作用下下导向柱19沿着第一斜坡面160顺势进入两个导向槽17之间的卡槽16内,此时限位转动块2停滞,传动轴5下压,使得连动横杆 11绕着固定杆12顺着传动轴5推动的方向转动,当连动横杆11转动至一定距离时,密封盖10离开出水口 7,出水口 7打开,壶内的水可以沿着出水口 7倒出,位于连接孔内的传动轴5中间的传动轴密封圈6被推到位于中间隔板14的连接孔23上方,起密封连接孔23的作用。当倒水完毕后,再次下按顶盖按钮1,使得下导向柱19的顶端离开卡槽16,当下导向柱19的顶端下降至卡槽16的竖直面162最下端时,在回复弹簧4的作用下,下导向柱19 的斜面顺着卡槽16的第二斜坡面161顺势导入下一个导向槽17内,顶盖按钮1和限位转动块2回复至最高位置,传动轴5向上抬起至最初位置,连动横杆11失去传动轴5的下压力,在扭簧13的回弹力作用下绕着固定杆12转动复位,密封盖10重新关闭密封出水口 7, 同时由于传动轴5上抬,传动轴5下部设的下圆盘限位块M封住连接孔23,所以当出水口关闭后,即使侧倒,壶盖前端也不会出现漏水现象。
权利要求
1.电热水壶出水口的密封结构,包括顶盖(15),设在顶盖(15)顶面的按钮(1),位于按钮⑴下方的限位转动块⑵和导向槽(17),与限位转动块⑵中间相套合的传动轴(5), 以及设在传动轴( 外的复位弹簧G),其特征是在所述传动轴( 下端设一连动横杆组件,所述连动横杆组件包括连动横杆(11)、密封盖(10)和扭簧(13),所述连动横杆(11)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一固定杆(1 上,出水口密封组件包括连动横杆(11)另一端向上扣紧水壶出水口(7)的密封盖(10),设在所述密封盖(10)上与水壶出水口(7)相对应的壶口密封圈(8)和固定壶口密封圈与密封盖的固定块(9),所述固定杆(12)外套接一扭簧(13), 所述扭簧(1 的一端弹托在密封盖(10)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出水口的密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密封盖(10)为一开口向上的凹形槽,凹形槽的大小和形状与相盖合的水壶出水口(7)的大小和形状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出水口的密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壶口密封圈(8) 为四周侧壁倾斜呈角度的燕尾槽型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出水口的密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按钮(1)的外围设有一按钮孔(22),按钮孔0 内侧壁均勻设有数个呈轴向排列的开口向下的导向槽 (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出水口的密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轴(5)上、下两端呈半圆球状圆柱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出水口的密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轴(5)上部中间设有一圆盘上限位块(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出水口的密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轴(5)下部中间设封住连接孔03)的下圆盘限位块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出水口的密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轴(5)的密封组件由传动轴( 下部中间设的下圆盘限位块04)和设在传动轴(5)中间下部的传动轴密封圈(6)组成。
全文摘要
电热水壶出水口的密封结构,包括顶盖,按钮,按钮下方的限位转动块和导向槽,与限位转动块中间相套合的传动轴,以及设在传动轴外的复位弹簧,其特征是在传动轴下端设一连动横杆组件,连动横杆组件包括连动横杆、密封盖和扭簧,连动横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中间隔板下的固定杆上,连动横杆的另一端为一向上扣紧出水口的密封盖,密封盖上设一壶口密封圈,固定杆外套接一扭簧,扭簧的一端弹托在密封盖的底面。在按钮下按一定距离带动传动轴下压,推动连动横杆绕着固定杆转动,密封盖离开出水口,传动轴在回复弹簧作用下上抬,密封盖盖紧出水口,避免传动轴越位导致密封盖密封不紧密,传动轴上抬使得传动轴下端的下圆盘限位块封住连接孔,即使壶体侧倒,出水口端也不会漏水。
文档编号F16J15/16GK102349793SQ20111028959
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3日
发明者杨宁恩, 王超 申请人:宁波圣莱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