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筝除尘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4538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古筝除尘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古筝、古琴清洁工具,尤其是一种古筝除尘刷。



背景技术:

古筝是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民族弹拨乐器,音域宽广、音色优美深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古筝通常由面板、琴弦和筝码构成,面板的上部呈弧形,筝码呈直线状斜着排布在面板上。在对古筝进行清洁时,由于面板呈弧形且排布有筝码,导致古筝在清洁时费工费时;还还容易碰到琴弦或筝码,使得古筝的音调被改变导致走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古筝除尘刷,用于解决古筝清洁不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古筝除尘刷,包括手柄和与所述手柄相连的刷体,所述手柄的末端连接有气囊,所述手柄内设有与所述气囊的出气口相连的通气孔;所述刷体包括支撑部和镶嵌在所述支撑部上的刷毛,所述支撑部上还镶嵌有穿插在所述刷毛中的通气软管,所述通气软管上设有出气孔,所述支撑部内设有连通所述通气软管和所述通气孔的管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古筝除尘刷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的上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支撑部的下表面镶嵌有所述刷毛和所述通气软管,所述通气软管的末端封闭,所述出气孔设在所述通气软管的管壁上;所述刷毛和所述通气软管的长度大于古筝的筝码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的宽度是古筝的筝码的宽度的3倍、4倍、5倍或6倍,所述出气孔垂直于所述支撑部且朝向所述刷体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呈与古筝的面板适配的弧状且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刷毛和所述通气软管镶嵌在所述支撑部的弧形面上,所述通气软管的末端封闭,所述出气孔设在所述通气软管的管壁上,所述刷体的高度小于古筝的筝码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为弧状的软管本体,所述软管本体内形成有所述管道,所述通气软管镶嵌在所述软管本体上且与所述管道相同,所述刷毛镶嵌在弧状的所述软管本体的内弧面上。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通气软管上设有3至5个所述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在所述刷体上布置呈倒U形以适配古筝筝码的形状。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通气软管上设有3至5个所述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设置在所述通气软管上靠近末端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上还设有与所述气囊的进气口相通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内设有单向阀以防止所述气囊内的气体自所述进气孔倒流。

进一步地,所述刷毛和所述通气软管的长度是古筝筝码高度的2倍至3倍。

进一步地,所述刷毛的长度大于所述通气软管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具有刷毛和通气软管的刷体,手柄上设有与通气软管和气囊相连的通气孔,使用该古筝除尘刷对古筝进行清洁时,可通过挤压气囊使得气体自通气软管上的出气孔排出对古筝的面板、筝码进行清洁,使得面板、筝码上的灰尘与古筝分离;刷毛可与通气软管共同作用可快速、高效地对古筝进行清洁;通过设置具有出气孔的通气软管,对古筝进行清洁时,主要通过高速气流和较长的刷毛使得灰尘与古筝的面板、筝码分离,不需要像现有清洁刷清理时对筝码施加较大的作用力,不会造成筝码移动而导致走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古筝除尘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为图1中的古筝除尘刷的仰视图;

图4为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5为图1中的古筝除尘刷的出气孔的布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古筝除尘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古筝除尘刷的实施例中,该古筝除尘刷包括手柄10和与手柄10相连的刷体20,手柄10的末端连接有气囊30,手柄10内设有与气囊30的出气口相连的通气孔;刷体20包括支撑部21和镶嵌在所述支撑部上的刷毛22,支撑部21上还镶嵌有穿插在刷毛21中的通气软管23,通气软管23上设有出气孔24,支撑部21内设有连通通气软管23和所述通气孔的管道。该实施例中的古筝除尘刷,通过采用具有刷毛和通气软管的刷体,手柄上设有与通气软管和气囊相连的通气孔,使用该古筝除尘刷对古筝进行清洁时,可通过挤压气囊使得气体自通气软管上的出气孔排出对古筝的面板、筝码进行清洁,使得面板、筝码上的灰尘与古筝分离;刷毛可与通气软管共同作用可快速、高效地对古筝进行清洁;通过设置具有出气孔的通气软管,对古筝进行清洁时,主要通过高速气流和较长的刷毛使得灰尘与古筝的面板、筝码分离,不需要像现有清洁刷清理时对筝码施加较大的作用力,不会造成筝码移动而导致走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如图1至图5所示,该古筝除尘刷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支撑部21的上端与手柄10连接,支撑部21的下表面镶嵌有刷毛22和通气软管23,通气软管23的末端封闭,出气孔24设在通气软管23的管壁上;刷毛22和通气软管23的长度大于古筝的筝码的高度;由此使得气体从通气软管23的管壁上喷出对古筝的筝码进行清洁,不需要像现有清洁刷清理时对筝码施加较大的作用力,不会造成筝码移动而导致走音;刷毛22和通气软管23的长度大于古筝的筝码的高度,使得清扫过程中支撑部21位于琴弦的上方而不会与琴弦接触,避免支撑部损伤琴弦。支撑部21的宽度是古筝的筝码的宽度的3倍、4倍、5倍或6倍,出气孔24垂直于支撑部21且朝向刷体20外部;即支撑部21的宽度是古筝的筝码的宽度的整数倍,由此可以同时清扫多根琴弦及多个筝码,提高清扫效率。每个通气软管23上设有3至5个出气孔24,由此可保证自出气孔24喷出的气体具有较高的流速,使得灰尘在高速气体的冲击下能够与古筝分离,提高清扫效果;出气孔24在刷体20上布置呈倒U形以适配古筝筝码的形状,由此可提高对筝码的情形效果。在该实施例中,每个通气软管23上的出气孔的数量也可根据需要设置,可设置为2个、8个、9个、10个。在该实施例中,出气孔24也可以设置在通气软管23上靠近末端的位置,由此使得出气孔24集中于靠近古筝的面板的位置,提高清扫效果。在该实施例中,手柄10上还设有与气囊30的进气口相通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内设有单向阀以防止气囊30内的气体自所述进气孔倒流,同时还使得该古筝除尘刷外观简洁,使用方便;当然,气囊30上的进气口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例如,气囊30上的进气口设置在气囊上远离手柄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支撑部21呈与古筝的面板适配的弧状且支撑部21的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刷毛22和通气软管23镶嵌在支撑部21的弧形面上,通气软管23的末端封闭,出气孔24设在通气软管23的管壁上,刷体20的高度小于古筝的筝码的高度,由此使得支撑部与古筝面板表面的弧度适配,提高对面板表面的清扫效果;出气孔设置在通气软管的管壁上,使得气体从通气软管23的管壁上喷出对古筝的筝码进行清洁,不需要像现有清洁刷清理时对筝码施加较大的作用力,不会造成筝码移动而导致走音。该实施例中的支撑部21为弧状的软管本体,所述软管本体内形成有所述管道,通气软管23镶嵌在所述软管本体上且与所述管道相通,刷毛22镶嵌在弧状的所述软管本体的内弧面上,采用软管本体作为支撑部,使得该古筝除尘刷可根据不同的古筝的面板的弧度进行微调,扩大该古筝除尘刷的适用范围。刷毛22和通气软管23的长度是古筝筝码高度的2倍至3倍,由此避免刷体20在清扫过程中碰触琴弦。刷毛22的长度大于通气软管22的长度,具体而言,刷毛的比通气软管长2毫米以上,由此可利用刷毛材质较软的特点对通气软管进行保护,防止通气软管的末端磨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