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6289发布日期:2019-01-05 10:22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牙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牙刷。

本申请要求基于2016年5月23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6-102298号的优先权,并在这里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对于重视牙周病预防的消费者而言,具有尽可能不伤害牙龈的温柔的接触感并且牙颈部的清扫力高的牙刷是较理想的。此外,近年来,明显地“对牙龈温柔的按摩感”也受到了消费者的重视。然而,以往的牙周病预防牙刷中,紧凑型刷头是重点,在通常的刷扫中碰触牙龈的毛量少,因而无法获得充足的按摩效果。因此,正在寻求一种毛束碰触大范围的牙龈并且具有高牙颈部清扫力的牙刷。

以往,作为用于兼具温柔的接触感与牙颈部清扫力的技术,有人提出了下述牙刷:外侧部为大孔径且高植毛密度,外侧与内侧的植毛密度比非常大的牙刷(参见专利文献1),和由非常细的毛束构成外周植毛区域的牙刷(参见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特开2012-0348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特开2011-10395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上所述的以往技术中存在下述问题。

为了使毛束碰触大范围的牙龈,需要将刷头制成宽尺寸,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牙刷中,植毛部的外侧由粗毛束构成,因此如果将其制成宽尺寸的话,则毛束的干涉大,毛会不挠曲。因此,会变成仅毛前端接触牙龈,效率良好的按摩变得困难。另外,在将毛束植入孔径大的植毛孔中时,由于毛束的前端为笔状(山的形状),故而接触牙龈的毛变少,导致按摩的低效化。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牙刷中,外周植毛区域由非常小的毛束构成,故而容易挠曲,存在无法抑制有助于牙周袋清扫性的中央植毛区域的毛束的挠曲,无法确保毛前端刚性的问题。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牙刷中,中央植毛区域相对于外周植毛区域之比率小,存在同时刷扫牙齿与牙龈时的牙颈部的清扫力缺乏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项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大范围的牙龈具有温柔的按摩感同时确保牙颈部的高清扫性的牙刷。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牙刷,其具备前端设置有刷头部的手柄体,形成在所述刷头部的植毛面上的多个植毛孔中植入有刷毛的毛束,其中,所述植毛面具有内侧植毛区域和外侧植毛区域:所述内侧植毛区域中,多束内侧毛束在所述手柄体的轴线方向上并行设置,并植入与所述轴线垂直相交的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处,所述外侧植毛区域中,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夹着所述内侧毛束地植入有多束外侧毛束,所述宽度方向上植入有所述多束内侧毛束和所述多束外侧毛束的全部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为12.0mm以上且16.0mm以下,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外侧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为6.5mm以上且9.5mm以下,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内侧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为4.0mm以上且5.5mm以下,所述外侧毛束的毛束直径为1.4mm以上且1.8mm以下,所述内侧毛束的毛束直径为1.0mm以上且1.4mm以下。

另外,根据上述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将构成所述多束外侧毛束的刷毛的总根数除以所述外侧植毛区域的面积而得到的值作为外侧植毛密度,将构成所述多束内侧毛束的刷毛的总根数除以所述内侧植毛区域的面积而得到的值作为内侧植毛密度时,由外侧植毛密度/内侧植毛密度表示的植毛密度比为1.4以上且2.5以下。

另外,根据上述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毛束在所述植毛面上的长度比所述外侧毛束在所述植毛面上的长度长。

另外,根据上述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毛束和所述外侧毛束中的至少任一方中,包含向着毛前端其直径逐渐变小的刷毛。

另外,根据上述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毛束和所述外侧毛束分别配置成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相邻的毛束彼此之间的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错位的交错状;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全部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为12.0mm以上且15.0mm以下;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外侧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为7.0mm以上且9.5mm以下;将构成所述多束外侧毛束的刷毛的总根数除以所述外侧植毛区域的面积而得到的值作为外侧植毛密度,将构成所述多束内侧毛束的刷毛的总根数除以所述内侧植毛区域的面积而得到的值作为内侧植毛密度时,由外侧植毛密度/内侧植毛密度表示的植毛密度比为1.4以上且2.0以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对大范围的牙龈具有温柔的按摩感同时确保牙颈部的高清扫性的牙刷。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牙刷的刷头部的平面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牙刷1的刷头部的左视图。

[图3]为显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牙刷的刷头部的平面视图。

[图4]是显示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规格与评价的图。

[符号说明]

1、1a…牙刷,2…手柄体,4…刷头部,5…植毛面,11…内侧植毛区域,12…内侧毛束,21…外侧植毛区域,22…外侧毛束,o…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4,对本发明的牙刷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以下实施方式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而不是在限定本发明,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任意变更。此外,以下附图中,为了使各结构易于理解,实际结构与各结构中的比例尺或数量等会有所不同。

参照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的牙刷进行说明。图1是显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牙刷1的刷头部的平面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牙刷1的刷头部的左视图。

如图1所示,牙刷1具备手柄体2,手柄体2大致由长条状的握持部(未图示)与设置于该握持部的前端的刷头部4构成。图1中,符号o为手柄体2的轴线,即在手柄体2的长度方向上且通过手柄体2的中心的线。

刷头部4设为在平面视图中为以轴线o方向为长度的近似矩形,其任意面设为植入毛束的植毛面5。在植毛面5上,轴线o上以及沿着轴线o,图1中形成有有底圆筒状的多个(图1中,作为一例为27个)的内侧植毛孔10。多个内侧植毛孔10配置成在轴线o方向上相邻的内侧植毛孔10彼此之间的位置在刷头部4的宽度方向(其为与轴线o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错位的交错状。在多个内侧植毛孔10中分别植入将多个内侧刷毛13束成近似圆柱状而成的内侧毛束12,构成内侧毛束群14。因此,多束内侧毛束12配置成在轴线方向上相邻的内侧毛束12彼此之间的位置在刷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错位的交错状。

另外,在植毛面5上,在其宽度方向上夹着内侧植毛孔10、沿着轴线o形成有有底圆筒状的多个(图1中,作为一例为30个)外侧植毛孔20,在该外侧植毛孔20中植入有将多个外侧刷毛23束成近似圆柱状的外侧毛束22。然后,在植毛面5上,由沿着刷头部4的侧边缘6设置的15个外侧毛束22构成第一外侧毛束群24a,由沿着刷头部4的侧边缘7设置的15个外侧毛束22构成第二外侧毛束群24b。多个外侧植毛孔20配置成在轴线o方向上相邻的外侧植毛孔20彼此之间的位置在刷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错位的交错状。因此,多束外侧毛束22配置成在轴线o方向上相邻的外侧毛束22彼此之间的位置在刷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错位的交错状。作为内侧毛束12在植毛面5上的长度的毛长t1被形成为比作为外侧毛束22在植毛面5上的长度的毛长t2长。

在植毛面5上,形成有显示设置有内侧毛束群14的区域的内侧植毛区域11。内侧植毛区域11为,用连接植入有位于内侧毛束群14的最外周的内侧毛束12的内侧植毛孔10的外边缘的环线围成的区域。另外,其环线构成邻接的内侧植毛孔10彼此之间的公切线。

在植毛面5上,形成有显示设置有第一外侧毛束群24a的区域的第一外侧植毛区域21a。第一外侧植毛区域21a为,由连接植入有构成第一外侧毛束群24a的外侧毛束22的外侧植毛孔20的外边缘的环线围成的区域。另外,该环线构成在第一外侧毛束群24a内邻接的外侧植毛孔20彼此之间的公切线。

另外,在植毛面5上,形成有显示设置有第二外侧毛束群24b的区域的第二外侧植毛区域21b。第二外侧植毛区域21b为,由连接植入有构成第二外侧毛束群24b的外侧毛束22的外侧植毛孔20的外边缘的环线围成的区域。另外,该环线构成在第二外侧毛束群24b内邻接的外侧植毛孔20彼此之间的公切线。由第一外侧植毛区域21a和第二外侧植毛区域21b,构成在刷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夹着内侧毛束12地植入有多束外侧毛束22的外侧植毛区域21。

手柄体2的材质可根据牙刷1所需的刚性或机械特性等来决定,例如通过使用弯曲弹性模量(jisk7203)在500~3000mpa范围内的高硬度树脂,可以获得牙刷1所必需的机械特性。作为这样的高硬度树脂,可举例如,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环己撑二亚甲基酯(pct)、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丙酸纤维素(cp)、聚芳酯、聚碳酸酯、丙烯腈-苯乙烯树脂(as)等,它们可使用1种或多种。

刷头部4的大小可根据刷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内侧植毛区域11和外侧植毛区域21的最大长度或在口腔内的操作性等来决定,例如宽度(最大宽度)w可为14mm以上,例如可为14~18mm,厚度t可为4~8mm。

优选地,包括内侧植毛区域11和外侧植毛区域21的全部植毛区域的刷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最大长度l为12.0mm以上且16.0mm以下。全部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l小于12.0mm时,存在无法获得充足的按摩效果的可能性。全部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l超过16.0mm时,存在使刷头部4进入口腔内时的阻力变大,操作性降低的可能性。

另外,如图1所示的牙刷1所示,内侧毛束12和外侧毛束22分别配置成交错状时,包括内侧植毛区域11和外侧植毛区域21的全部植毛区域的刷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最大长度l进一步优选为12.0mm以上且15.0mm以下。内侧毛束12和外侧毛束22分别配置成交错状时,由于可以分别高密度地将内侧毛束12和外侧毛束22设置在刷头部4,因此即使最大长度在15.0mm以下,也可以确保对牙龈的按摩效果以及对牙颈部良好的清扫性。

优选地,刷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内侧植毛区域11的最大长度为4.0mm以上且5.5mm以下。宽度方向上内侧植毛区域11的最大长度小于4.0mm时,存在无法充分获得对牙颈部良好的清扫性,同时使刷头部4进入牙颈部时的实感变稀薄的可能性。宽度方向上内侧植毛区域11的最大长度超过5.5mm时,存在难以确保外侧毛束22的长度,无法充分确保对牙龈的按摩效果的可能性。

优选地,刷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外侧植毛区域21的最大长度,即刷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第一外侧植毛区域21a的最大长度与第二外侧植毛区域21b的最大长度之和为6.5mm以上且9.5mm以下。宽度方向上外侧植毛区域21的最大长度小于6.5mm时,存在无法充分确保对牙龈的按摩效果、对牙颈部良好的清扫性的可能性。宽度方向上外侧植毛区域21的最大长度超过9.5mm时,存在外侧毛束22对牙龈的碰触变强,温柔的碰触受损的可能性。

另外,内侧毛束12和外侧毛束22分别配置成交错状时,刷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外侧植毛区域21的最大长度优选为7.0mm以上且9.5mm以下。内侧毛束12和外侧毛束22分别配置成交错状时,由于可以分别高密度地将内侧毛束12和外侧毛束22设置在刷头部4,因此可以将外侧植毛区域21的最大长度设在7.0mm以上,可以提高对牙龈的按摩效果和对牙颈部良好的清扫性。

内侧植毛孔10的直径d1,可根据内侧毛束12的直径(即与内侧毛束12的长度方向垂直相交的截面的直径)来决定,例如可为1.0~1.4mm。本实施方式中,全部内侧植毛孔10的直径d1可设定为大致相同。大致相同是指,全部的直径d1都包括在±5%的范围。

另外,外侧植毛孔20的直径d2可根据外侧毛束22的直径决定,例如可为1.4~1.8mm。本实施方式中,全部外侧植毛孔20的直径d2可设定为大致相同。大致相同是指,全部的直径d2都包括在±5%的范围。

内侧毛束12的毛长t1可根据内侧刷毛13的材质、粗细等决定,例如可为6~15mm。优选地,内侧毛束12的毛束直径d1,即与内侧毛束12的长度方向垂直相交的截面的直径为1.0mm以上且1.4mm以下。内侧毛束12的毛束直径d1小于1.0mm时,作为内侧毛束12的毛刚度会变得过低,牙颈部的清扫性变低,同时使牙颈部进入刷头部4时的实感变稀薄。内侧毛束12的毛束直径d1超过1.4mm时,内侧毛束12的前端部变得难以进入牙周袋或牙间部等微细部分,清扫性降低,同时使刷头部4进入牙颈部时的碰触感变得过强。内侧毛束12的毛束直径d1为1.0mm以上且1.4mm以下时,可以提高使刷头部4进入牙颈部时的实感。

本实施方式中,全部内侧毛束12的毛束直径d1可设定为大致相同。大致相同是指,全部的直径d1都包括在±5%的范围。

每1个内侧毛束12所对应的内侧刷毛13的根数可根据内侧刷毛13的刷毛直径等决定,例如可为10~40根。

另外,内侧毛束12的毛束直径d1为在与植毛面5的边界部上的直径,与内侧植毛孔10的直径d1大致相同。大致相同是指±5%内的差异。

内侧毛束群14的植毛密度,即构成内侧毛束群14的内侧刷毛13的总根数除以内侧植毛区域11的面积而得到的值(内侧植毛密度)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4~11根/mm2,进一步优选为6~9根/mm2。内侧植毛密度小于4根/mm2时,在刷扫时内侧毛束12彼此之间无法相互支撑,毛刚度变低,牙颈部的清扫性降低。内侧植毛密度超过11根/mm2时,在刷扫时,邻接的内侧毛束12彼此之间的干涉变大,过度抑制内侧毛束12的挠曲等的移动,阻碍内侧刷毛13进入牙颈部。

内侧刷毛13为毛前端设定为前端逐渐变细的st刷毛(超级锥形(supertapered)刷毛)。内侧刷毛13的刷毛直径可根据内侧刷毛13的材质等决定,例如可为6~9mil(1mil=1/1000inch=0.025mm)。其在6mil以上时,能够确保可以良好清扫牙颈部的毛刚度,其在9mil以下时,能够确保可以缓和对牙龈等的刺激的柔软性。另外,st刷毛的刷毛直径为基部的直径。

外侧毛束22在植毛面5上的长度即毛长t2可根据外侧刷毛23的材质、粗细等决定,例如可为6~13mm。

内侧毛束12的毛长t1与外侧毛束22的毛长t2的毛长差t3优选在2.0mm以下,更优选为0.5~1.5mm。t1>t2时,即内侧毛束12的毛长t1大于外侧毛束22的毛长t2时,能更进一步提高牙颈部的清扫性、对牙龈的接触感。另外,通过使内侧毛束12在植毛面5上的长度比外侧毛束22在植毛面5上的长度长,可以提高刷头部4进入牙颈部时的实感。

优选地,外侧毛束22的毛束直径d2,即与外侧毛束22的长度方向垂直相交的截面的直径为1.4mm以上且1.8mm以下。外侧毛束22的毛束直径d2小于1.4mm时,存在对牙龈的接触面积少,无法获得充足的按摩效果的可能性。外侧毛束22的毛束直径d2超过1.8mm时,尤其是,使刷头部4变宽时,外侧毛束22的干涉大,毛变得不会挠曲。因此,会变成仅外侧毛束22的毛前端接触牙龈,效率良好的按摩变得困难。另外,外侧毛束22的毛束直径d2超过1.8mm时,存在下述可能性:毛束外周侧的毛长变得比毛束中心的毛长低,变成山形毛束,仅毛束中心附近的刷毛的毛前端接触牙龈,导致按摩的低效化。

另外,外侧毛束22的毛束直径d2超过1.8mm时,在刷扫时,无法分散从外侧毛束22的前端施加到牙龈的压力,对牙龈的刺激变强,对牙龈的接触感降低。外侧毛束22的毛束直径d2超过1.8mm时,外侧刷毛23与构成相同外侧毛束22的其它外侧刷毛23的干涉变得过大,移动的自由度受损,温柔的接触感降低。

本实施方式中,全部外侧毛束22的毛束直径d2可设定为大致相同。大致相同是指,全部的直径d2都包括在±5%的范围。每1个外侧毛束22所对应的外侧刷毛23的根数可根据外侧刷毛23的刷毛直径等决定,例如可为40~100根。

另外,外侧毛束22的毛束直径d2为在与植毛面5的边界部上的直径,与外侧植毛孔20的直径d2大致相同。

第一外侧毛束群24a的植毛密度,即构成第一外侧毛束群24a的外侧刷毛23的总根数除以第一外侧植毛区域21a的面积而得到的值优选在10根/mm2以上,更优选在12根/mm2以上。第一外侧毛束群24a的植毛密度小于10根/mm2时,在刷扫时,变得难以分散从外侧毛束22的前端向牙龈施加的压力。

第二外侧毛束群24b的植毛密度,即构成第二外侧毛束群24b的外侧刷毛23的总根数除以第二外侧植毛区域21b的面积而得到的值与第一外侧毛束群24a的植毛密度相同。

第一外侧毛束群24a的植毛密度与第二外侧毛束群24b的植毛密度可相同,可不同。其中,从在刷扫时对口腔内的上下左右中任一方的牙龈均确保温柔的接触感的角度考虑,优选第一外侧毛束群24a的植毛密度与第二外侧毛束群24b的植毛密度大致相同。另外,大致相同是指,由[第一外侧毛束群的植毛密度]/[第二外侧毛束群的植毛密度]表示的比为0.95~1.05。

构成第二外侧毛束群24b的外侧刷毛23的总根数与构成第一外侧毛束群24a的外侧刷毛23的总根数相同。构成第一外侧毛束群24a的外侧刷毛23的总根数与构成第二外侧毛束群24b的外侧刷毛23的总根数可相同,可不同。其中,从在刷扫时对口腔内的上下左右中任一方的牙龈均确保温柔的接触感的角度考虑,优选地,构成第一外侧毛束群24a的外侧刷毛23的总根数与构成第二外侧毛束群24b的外侧刷毛23的总根数大致相同。另外,大致相同是指,由[构成第一外侧毛束群的外侧刷毛的总根数]/[构成第二外侧毛束群的外侧刷毛的总根数]表示的比为0.95~1.05。

构成第一外侧毛束群24a的外侧刷毛23的总根数与构成第二外侧毛束群24b的外侧刷毛23的总根数之和除以第一外侧植毛区域21a的面积与第二外侧植毛区域21b的面积之和而得到的值(外侧植毛密度),例如优选在10根/mm2以上,更优选在12根/mm2以上。外侧植毛密度小于10根/mm2时,在刷扫时,变得难以分散从外侧毛束22的前端向牙龈施加的压力。

优选地,由[外侧植毛密度]/[内侧植毛密度]表示的植毛密度比为1.4以上且2.5以下。植毛密度比小于1.4时,存在下述担忧:因外侧毛束群的压力分散降低而导致温柔的接触感下降,或因内侧毛束的密度过大而导致牙颈部的清扫性下降。植毛密度比超过2.5时,内侧毛束群14的毛刚度会变低,牙颈部的清扫性会降低。即,其在上述范围内时,能够实现对牙龈的温柔的接触感与牙颈部的良好清扫性的两全。

另外,内侧毛束12和外侧毛束22分别配置成交错状时,由[外侧植毛密度]/[内侧植毛密度]表示的植毛密度比优选为1.4以上且2.0以下。内侧毛束12和外侧毛束22分别配置成交错状时,可以分别高密度地将内侧毛束12和外侧毛束22设置在刷头部4,因此即使植毛密度比在2.0以下,也可充分确保温柔的接触感和牙颈部的良好清扫性。

外侧刷毛23与内侧刷毛13一样地,为毛前端逐渐变细的st刷毛(超级锥形毛)。外侧刷毛23的刷毛直径可根据外侧刷毛23的材质等决定,例如可为4~7mil(1mil=1/1000inch=0.025mm)。其在4mil以上时,无法获得充足的自立性,其在7mil以下时,可以充分地缓和对牙龈的刺激。此外,优选地,外侧刷毛23的刷毛直径比内侧刷毛13的刷毛直径小。通过设定为这样的结构,可以在刷扫中一边通过容易接触牙龈的外侧刷毛23来缓和对牙龈的刺激,一边通过内侧刷毛13来提高牙颈部的清扫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刷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植毛面5的大致中央处设置宽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为4.0mm以上且5.5mm以下的内侧植毛区域11,同时在刷头部4的宽度方向的内侧植毛区域11的两侧设置宽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为6.5mm以上且9.5mm以下的外侧植毛区域21,宽度方向上全部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为12.0mm以上且16.0mm以下,外侧毛束22的毛束直径d2为1.4mm以上且1.8mm以下,内侧毛束12的毛束直径d1为1.0mm以上且1.4mm以下,因此可以通过大范围配置的内侧毛束12和外侧毛束22,赋予牙龈以柔软的接触感的温柔的按摩感,同时可以确保刷头部4进入牙颈部的实感与良好的清扫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由外侧植毛密度与内侧植毛密度之比表示的植毛密度比为1.4以上且2.5以下,故而在刷扫时容易接触牙龈的外侧毛束群24a、24b变成高植毛密度,分散从外侧毛束22的前端向牙龈施加的压力,能够缓和对牙龈的刺激,因此能够获得柔软且温柔的接触感,同时通过构成植毛密度低的内侧毛束群14的内侧刷毛13,可以良好地清扫牙颈部。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内侧毛束12被设定为比外侧毛束22长的毛长,因此可以提高使刷头部4进入牙颈部时的实感,同时内侧刷毛13变得容易进入牙周袋或牙间部,可以进一步提高牙颈部的清扫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内侧毛束12和外侧毛束22分别配置成交错状时,与内侧毛束12和外侧毛束22分别配置成在轴线o方向上相邻的毛束彼此之间的位置在刷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相同的格子状的情况相比,可以高密度地设置在植毛面5上,因此与内侧毛束12和外侧毛束22分别配置成格子状的牙刷相比,全部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即使较小,也可以获得对牙龈柔软的接触感的温柔的按摩感、刷头部4进入牙颈部的实感与良好的清扫性。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中,内侧毛束被设定为近似圆柱状,但是也可为在平面视图中为椭圆形的椭圆柱状,可为在平面视图中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的多角柱状(多棱柱状)。另外,在将内侧毛束的形状设定为近似圆柱状以外时,其毛束直径被定义为外接于平面视图中的形状的正圆的直径。

另外,外侧毛束与内侧毛束一样地,可为在平面视图中为椭圆形的椭圆柱状,可为在平面视图中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的多角柱状(多棱柱状)。

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内侧植毛孔被设定为有底圆筒状,但是内侧植毛孔的形状可根据内侧毛束的形状决定,例如可将内侧植毛孔设定为在平面视图中为椭圆形的有底筒状,可为在平面视图中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的有底多角筒状(多边筒状)等。另外,外侧植毛孔与内侧植毛孔一样地,可为在平面视图中为椭圆形的有底筒状,可为在平面视图中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的有底多角筒状(多边筒状)等。

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全部内侧植毛孔的直径被设定为大致相同,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全部内侧植毛孔的直径可相互不同,一部分内侧植毛孔的直径与其它内侧植毛孔的直径可不同。另外,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全部外侧植毛孔的直径被设定为大致相同,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全部外侧植毛孔的直径可相互不同,一部分外侧植毛孔的直径与其它外侧植毛孔的直径可不同。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内侧刷毛被设定为st刷毛,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内侧刷毛可以是在其整个长度方向上直径均一的刷毛,也可以将前端设定为半球面或平行于植毛面的面。其中,从容易进入牙周袋或牙间部的角度考虑,优选地内侧毛束的一部分的内侧刷毛为st刷毛或者锥形刷毛,更优选地内侧毛束的全部的内侧刷毛为st刷毛或者锥形刷毛。另外,与内侧刷毛一样地,外侧刷毛可以是在其整个长度方向直径均一的刷毛,也可以将前端设定为半球面或平行于植毛面的面。其中,从使对牙龈的接触感变温柔的角度考虑,优选地外侧毛束的一部分的外侧刷毛为st刷毛或者锥形刷毛,更优选地外侧毛束的全部的外侧刷毛为st刷毛或者锥形刷毛。此外,还可用st刷毛或者锥形刷毛仅构成内侧刷毛或外侧刷毛中的任一方。

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内侧刷毛和外侧刷毛被设定为近似圆柱状的锥形刷毛,但是内侧刷毛和外侧刷毛可为在平面视图中为椭圆形的椭圆柱状、在平面视图中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的多角柱状(多棱柱状)等。另外,内侧刷毛或外侧刷毛为近似圆柱状以外的形状时,其刷毛直径被定义为外接于其平面视图的形状的正圆的直径。

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内侧毛束的毛长被设定为比外侧毛束的毛长长,但例如,内侧毛束的毛长与外侧毛束的毛长可相同,即毛长差可为0mm,内侧毛束的毛长也可比外侧毛束的毛长短。另外,可按照连接本毛束的前端的形状成为在手柄体的轴线方向上重复山部与谷部的凹凸面的方式,设定内侧毛束和外侧毛束的毛长。

其中,从良好地进行牙颈部的清扫的角度考虑,优选地,内侧毛束的毛长比外侧毛束的毛长长。

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内侧毛束群由27个内侧毛束构成,但是构成内侧毛束群的内侧毛束的数量可在26个以下,另外也可在28个以上。

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外侧毛束群或第二外侧毛束群由15个外侧毛束构成,但是例如,构成第一外侧毛束群或第二外侧毛束群的外侧毛束可在14个以下,另外也可在16个以上。

另外,构成第一外侧毛束群的外侧毛束的数量与构成第二外侧毛束群的外侧毛束的数量可相同,可不同。

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内侧毛束和外侧毛束分别在手柄体的轴线方向上并排设置为交错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如图3所示的牙刷1a,为将内侧毛束12和外侧毛束22配置成格子状的结构。

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内侧植毛区域的外侧植入有外侧毛束,但是可夹着内侧毛束地设置外侧毛束,例如,外侧毛束的一部分可位于内侧植毛区域内。

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全部内侧毛束的毛束直径被设定为大致相同,但是例如,内侧毛束的毛束直径可相互不同。其中,从适当控制内侧毛束的毛刚度的角度考虑,优选地,全部内侧毛束的毛束直径大致相同。另外,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全部外侧毛束的毛束直径被设定为大致相同,但是例如,外侧毛束的毛束直径可相互不同。其中,从使从外侧毛束的前端向牙龈施加的压力在各外侧毛束上变均一,使外侧毛束群整体的接触感变温柔的角度考虑,优选地,全部外侧毛束的毛束直径大致相同。

实施例

(评价方法)

对各例的牙刷,按照下述方法评价“按摩实感”(接触感)与牙颈部的清扫性。另外,牙颈部的清扫性由“牙颈部进入实感”、“牙颈部清扫力”评价。

<按摩实感的评价>

关于按摩实感,评论员10人使用各例的牙刷,按照下述评价基准评价牙龈的按摩实感。评论员10人的平均分在2.5分以上为“◎”,平均分在2.0分以上且小于2.5分为“○”,平均分在1.5分以上且小于2.0分为“△”,平均分小于1.5分为“×”。

《评价基准》

3分:强烈感觉到牙龈的按摩感。

2分:感觉到牙龈的按摩感。

1分:不太感觉到牙龈的按摩感。

0分:没有感觉到牙龈的按摩感。

<牙颈部进入实感的评价>

关于牙颈部进入实感,评论员10人使用各例的牙刷,按照下述评价基准评价进入牙颈部的实感。评论员10人的平均分在2.5分以上为“◎”,平均分在2.0分以上且小于2.5分为“○”,平均分在1.5分以上且小于2.0分为“△”,平均分小于1.5分为“×”。

《评价基准》

3分:强烈感觉到毛前端到达牙齿与牙龈之间的间隙的触感。

2分:感觉到毛前端到达牙齿与牙龈之间的间隙的触感。

1分:不太感觉到毛前端到达牙齿与牙龈之间的间隙的触感。

0分:没有感觉到毛前端到达牙齿与牙龈之间的间隙的触感。

<牙颈部清扫力的评价>

关于牙颈部清扫力,使用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的牙刷,实施以下模型清扫力试验。首先准备如下:在成人上颚模型(500au,株式会社日新制造)的右侧面颊侧第一大臼齿的牙颈部,涂布红色涂料(樱花(sakura)白板记号笔#19红,株式会社樱花色彩制品(sakuracolorproductscorporation)制造)作为模型牙垢而得者。对形成有模型牙垢的牙齿,沿45度以200g的负荷按压牙刷,同时在连接刷头部前端与刷头部基端的方向上以20mm的行程往复移动10次,进行清扫。清扫后,通过下述方法测定牙垢除去率。

《牙垢除去率的计算》

在清扫力试验之前,通过图像解析测定第一大臼齿的牙颈部的模型牙垢占有面积,在清扫力试验之后,再次测定相同部位的模型牙垢占有面积,根据下述(1)式计算。按照下述判断基准将计算得到的牙垢除去率进行分类,评价牙颈部清扫力。将70%以上记作“◎”,50%以上且小于70%记作“○”,30%以上且小于50%记作“△”,小于30%记作“×”。

牙垢除去率(%)=((清扫力试验前的牙垢占有面积-清扫力试验后的牙垢占有面积)/(清扫力试验前的牙垢占有面积))×100…(1)

(实施例1~实施例3、比较例1~比较例6)

根据图4所示的规格,与图1的牙刷1一样地,制作植入st刷毛(由pbt制成)的牙刷。该牙刷1具备:由交错状植入的内侧毛束构成的内侧毛束群,和夹着内侧毛束群、由分别交错状植入的外侧毛束构成的一对外侧毛束群。第一外侧毛束群与第二外侧毛束群各自由相同数目的外侧毛束构成。

表中,“每束内侧毛束所对应的内侧刷毛数目”是指构成1束内侧毛束的内侧刷毛的数目,“每束外侧毛束所对应的外侧刷毛数目”是指构成1束外侧毛束的外侧刷毛的数目。外侧毛束群所涉及的规格记作第一外侧毛束群和第二外侧毛束群的组合。对于所获得的各例的牙刷,评价按摩实感、牙颈部进入实感、牙颈部清扫力。

(实施例4~实施例6)

根据图4所示的规格,与图3的牙刷1a一样地,制作植入st刷毛(由pbt制成)的牙刷。该牙刷1a具备:由格子状植入的内侧毛束构成的内侧毛束群,和夹着内侧毛束群、由分别格子状植入的外侧毛束构成的一对外侧毛束群。第一外侧毛束群与第二外侧毛束群各自由相同数目的外侧毛束构成。对于所获得的各例的牙刷,评价按摩实感、牙颈部进入实感、牙颈部清扫力。

如图4所示地,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实施例6中,按摩实感、牙颈部进入实感、牙颈部清扫力的评价均为“◎”或“○”。

另一方面,外侧毛束的毛束直径为2.0mm且外侧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为9.9mm的比较例1中,牙颈部进入实感为“○”,牙颈部清扫力为“◎”,但是按摩实感为“×”。

外侧毛束的毛束直径为1.1mm且外侧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为6.3mm的比较例2中,牙颈部进入实感为“◎”,牙颈部清扫力为“○”,但是按摩实感为“×”。

内侧毛束的毛束直径为1.5mm且内侧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为5.6mm的比较例3中,按摩实感为“○”,但是牙颈部进入实感和牙颈部清扫力为“△”。

内侧毛束的毛束直径为0.9mm且内侧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为3.8mm的比较例4中,按摩实感和牙颈部进入实感为“○”,但是牙颈部清扫力为“×”。

植毛密度比为3.03的比较例5中,按摩实感为“◎”,但是牙颈部进入实感和牙颈部清扫力为“×”。

植毛密度比为1.25的比较例5中,按摩实感、牙颈部进入实感和牙颈部清扫力均为“△”。

根据上述结果可知,通过采用本发明,可以获得伴随对牙龈温柔的接触感的按摩感、牙颈部进入实感和牙颈部的清扫性均得到满足的牙刷。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适宜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自不必言本发明并不限于所涉及的这些例子。上述例子中所示的各结构部件的各种形状或组合等只是一例,在不偏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基于设计要求等进行各种变更。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以适用于牙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