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槽清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6912发布日期:2018-12-05 19:03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窗槽清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窗槽清洁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家居窗户大都选用铝合金窗户,但铝合金窗槽容易积灰且尺寸较窄,很难清理,尤其是刚刚装修完的时候,铝合金窗槽中经常会积攒很多水泥砂浆颗粒和腻子涂料灰尘,清理起来特别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佳。现有的窗槽清洁工具基本由简单的小尺寸平板刷子和小型簸箕组成,但使用效果不好,主要是平板刷子与簸箕配合不佳,平板刷子无法解决侧边角清洁,无法有效处理粉状灰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窗槽清洁器,本窗槽清洁器可以清洁窗槽的底面和侧面,且具有手动吸尘功能,解决粉状灰尘,且清洁刷装置和手动吸尘簸箕装置能组装起来,便于收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窗槽清洁器,包括清洁刷装置和手动吸尘簸箕装置,所述清洁刷装置包括刷柄和中侧刷毛,所述刷柄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L型长槽且刷柄的前侧面和顶部均为开口状态,所述刷柄的底部固定有中侧刷毛,所述刷柄的后侧面的底部连接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的一端连接有左侧刷毛且左侧刷毛位于中侧刷毛的左侧,所述伸缩筒的另一端连接有右侧刷毛且右侧刷毛位于中侧刷毛的右侧,所述手动吸尘簸箕装置包括簸箕杆和手动吸尘簸箕,所述簸箕杆的一端与手动吸尘簸箕固定连接,所述簸箕杆的另一端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有凸起且该端通过凸起插入L型长槽内从而使簸箕杆滑入到刷柄的内侧,所述手动吸尘簸箕包括簸箕和手动吸尘器,所述手动吸尘器与所述簸箕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刷柄和簸箕杆均为长方体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左侧刷毛与右侧刷毛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所述中侧刷毛与左侧刷毛不在同一垂直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左侧刷毛和右侧刷毛均包括毛尖和L型毛根,所述L型毛根的外表面固定有毛尖,所述中侧刷毛包括毛尖和条型毛根,所述条型毛根的底部固定有毛尖,所述L型毛根的底部与条型毛根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左侧刷毛和右侧刷毛相互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伸缩筒包括内筒、外筒和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与外筒内部的一端连接且伸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内筒内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内筒的另一端从外筒的另一端伸进外筒的内部从而实现内筒与外筒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筒的外壁与刷柄的后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或所述外筒的外壁与刷柄的后侧面的底部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手动吸尘器采用手动抽气器,所述手动抽气器的抽气口与簸箕连通,所述抽气口安装有过滤网,所述簸箕上表面的前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与簸箕的垃圾入口侧边活动卡扣密封连接从而使盖板与簸箕的垃圾入口侧形成一条缝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盖板的侧边和簸箕的垃圾入口侧边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条,所述盖板和簸箕分别相应设置锁紧用配套卡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密封条设置在盖板的侧边上的凹槽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清洁刷装置和手动吸尘簸箕装置可以组装在一起使用,也可以分开单独使用。便于收纳,减少收纳占用空间。

(2)本实用新型的刷柄底部有中侧刷毛,主要用于清理窗槽底面,刷柄的左右两侧面也有左侧刷毛和右侧刷毛,主要用于清理窗槽两侧面和角落,左侧刷毛和右侧刷毛先扫过窗槽侧面,窗槽侧面落下的灰尘和窗槽底面的垃圾由中侧毛刷一并扫除,清洁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的左侧刷毛和右侧刷毛分别装在两个互相嵌套在一起的外筒外侧和内筒外侧,外筒和内筒的中间装有伸缩弹簧,通过伸缩弹簧的伸缩可以适应不同宽度的窗槽;且伸缩筒两端的左侧刷毛和右侧刷毛在伸缩弹簧的作用下可以紧紧贴在窗槽内侧面上,可以更好的清洁窗槽内侧面。

(4)本实用新型的簸箕有两种使用状态,既可以作为普通簸箕清洁窗槽内的垃圾,又可以对于粉状细小灰尘通过手动吸尘器吸净,解决粉状灰尘,使用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洁刷装置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洁刷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手动吸尘簸箕装置的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手动吸尘簸箕装置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窗槽清洁器,包括清洁刷装置和手动吸尘簸箕装置,所述清洁刷装置包括刷柄1和中侧刷毛2,如图4所示,所述刷柄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L型长槽12且刷柄1的前侧面和顶部均为开口状态,所述刷柄1的底部固定有中侧刷毛2,参见图2,所述刷柄1的后侧面的底部连接有伸缩筒11,所述伸缩筒11的一端连接有左侧刷毛6且左侧刷毛6位于中侧刷毛2的左侧,所述伸缩筒11的另一端连接有右侧刷毛7且右侧刷毛7位于中侧刷毛2的右侧,所述手动吸尘簸箕装置包括簸箕杆3和手动吸尘簸箕4,所述簸箕杆3的一端与手动吸尘簸箕4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簸箕杆3的另一端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有凸起5且该端通过凸起5插入L型长槽12内从而使簸箕杆3滑入到刷柄1的内侧,所述手动吸尘簸箕4包括簸箕17和手动吸尘器16,所述手动吸尘器16与所述簸箕17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刷柄1和簸箕杆3均为长方体形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侧刷毛6与右侧刷毛7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所述中侧刷毛2与左侧刷毛6不在同一垂直平面上,即前后设置。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述左侧刷毛6和右侧刷毛7均包括毛尖9和L型毛根8,所述L型毛根8的外表面固定有毛尖9,所述中侧刷毛2包括毛尖9和条型毛根10,所述条型毛根10的底部固定有毛尖9,所述L型毛根8的底部与条型毛根10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侧刷毛6和右侧刷毛7相互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述伸缩筒11包括内筒13、外筒15和伸缩弹簧14,所述伸缩弹簧14的一端与外筒15内部的一端连接且伸缩弹簧14的另一端与内筒13内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内筒13的另一端从外筒15的另一端伸进外筒15的内部从而实现内筒13与外筒15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筒15的外壁与刷柄1的后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或所述外筒15的外壁与刷柄1的后侧面的底部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6和图7,所述手动吸尘器16采用手动抽气器,所述手动抽气器的抽气口与簸箕17连通,所述抽气口安装有过滤网19,所述簸箕17上表面的前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盖板18,所述盖板18与簸箕17的垃圾入口侧边活动卡扣密封连接从而使盖板18与簸箕17的垃圾入口侧形成一条缝隙20。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6,所述盖板18的侧边和簸箕17的垃圾入口侧边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条,所述盖板18和簸箕17分别相应设置锁紧用配套卡扣。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密封条设置在盖板18的侧边上的凹槽上。

本实用新型的清洁刷装置和手动吸尘簸箕装置可以组装在一起使用,也可以分开单独使用。刷柄1底部有中侧刷毛2,主要用于清理窗槽底面,刷柄1的左右两侧面也有左侧刷毛6和右侧刷毛7,主要用于清理窗槽两侧面和角落,两侧面的左侧刷毛6和右侧刷毛7分别装在两个互相嵌套在一起的外筒15外侧和内筒13外侧,外筒15和内筒13的中间装有伸缩弹簧14,通过伸缩弹簧14的伸缩可以适应不同宽度的窗槽。刷柄1两侧毛刷(左侧刷毛6和右侧刷毛7)与刷柄1底部的中侧刷毛2前后布置,不在同一垂直面上。手动吸尘簸箕装置一端的前侧设有簸箕17,簸箕17后部有抽拉式手动吸尘器16。

收纳时,手动吸尘簸箕装置插入清洁刷装置内卡紧。即簸箕杆3的凸起5沿着刷柄1的L型长槽12的延伸方向插入L型长槽12内,使簸箕杆3滑入到刷柄1的内侧,收纳后的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

使用时,清洁刷装置的底部放入窗槽中,伸缩筒11根据窗槽的宽度通过伸缩弹簧14调整自身的长度,伸缩筒11两端的左侧刷毛6和右侧刷毛7在伸缩弹簧14的作用下可以紧紧贴在窗槽内侧面上,左侧刷毛6和右侧刷毛7位于中侧毛刷后面,向后面清扫时,左侧刷毛6和右侧刷毛7先扫过窗槽侧面,窗槽侧面落下的灰尘和窗槽底面的垃圾由中侧毛刷一并扫除。左侧刷毛6和右侧刷毛7设置的时候可以呈一定角度排布,与中侧毛刷组成尖角,可以清洁窗槽的边角灰尘。灰尘清扫完毕后,将手动吸尘簸箕装置拉出清洁刷装置,打开并掀起簸箕17上的盖板18,可以使用清洁刷装置将垃圾扫入簸箕17内从而清理出窗槽。而对于粉状细小灰尘,可以将盖板18通过卡扣密封盖合在簸箕17的垃圾入口侧边上,盖板18与簸箕17的垃圾入口侧形成一条缝隙20,簸箕17前端口的缝隙20对准窗槽内有粉状细小灰尘的位置,手动抽拉手动吸尘簸箕4后端的抽拉柄(手动吸尘器16的抽拉柄),利用内外压力差将灰尘吸入簸箕17中,然后从窗槽中拿出手动吸尘簸箕装置,将抽拉柄推出,排出粉尘垃圾,解决窗槽边角、粉状灰尘的清洁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