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条扫帚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72503发布日期:2022-11-05 03:12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条扫帚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扫帚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条扫帚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2.竹扫帚是农村较为普遍的一种扫地除尘工具,其具有制作较为简单、成本较低、环保性好等优点,然而,现有的竹扫帚大多采用人工进行生产,尤其在对竹扫帚进行捆扎时容易出现捆扎不紧和竹枝杂乱无章的现象发生,这就容易导致在使用竹扫帚时容易导致竹条脱落,从而影响竹扫帚的使用寿命。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竹条扫帚加工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够方便竹扫帚的流水线生产,能够提高竹扫帚的捆绑效率,能够使捆绑成型的竹扫帚更加整齐美观,同时能够保证竹扫帚的使用寿命的竹条扫帚加工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竹条扫帚加工装置,包括:架体;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安装在所述架体上;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安装在所述架体上;第三夹具,所述第三夹具安装在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三夹具正对所述第二夹具;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夹具和第三夹具上;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均与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6.优选的,还包括三个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为所述第一夹具、所述第二夹具和所述第三夹具提供动力。
7.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为气缸、电液推杆、电动缸和液压缸的一种。
8.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第一安装板、两个第一固定板、两个支撑板、两个第一转轴、四个第一夹爪、两个第一齿轮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上,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均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连接板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的顶部设置为开口。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夹具包括第二安装板、两个第二转轴、两个第二夹爪、两个第二齿轮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爪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板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三夹具包括第三安装板、两个第二固定板、两个第三转轴、两个第三夹爪、两个第三齿轮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三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固定套设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三转
轴的外侧,所述第三夹爪与所述第三转轴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第三夹爪的顶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制动孔。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竹条扫帚加工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竹条扫帚加工装置,能够将竹扫帚的捆扎工作放置在一个设备上进行操作,从而能够方便竹扫帚的流水线生产,从而能够提高竹扫帚的生产效率,通过第一夹具中的两对第一夹爪之间的距离设置,能够将竹竿的竹节、竹条和芯丫的竹节进行定位捆扎,从而能够提高竹竿和芯丫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防止芯丫松动,从而能够保证竹扫帚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第二夹具中第二夹爪和第三夹具中第三夹爪时间的距离设置,能够对面丫、底丫和竹条进行定位捆扎,能够提高竹竿、底丫、芯丫和面丫的稳定性,从而能够保证竹扫帚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竹条扫帚加工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所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1所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1所示的另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图1所示的第一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图5所示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图1所示的第二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图7所示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图1所示的第三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竹条扫帚加工装置的竹竿和芯丫的捆扎示意图;
25.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竹条扫帚加工装置的面丫制作示意图;
26.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竹条扫帚加工装置第二实施例中第三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竹条扫帚加工装置第二实施例中第三夹具安装钢丝绳后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标号:1、架体,2、第一夹具,201、第一安装板,202、第一固定板, 203、支撑板,204、第一转轴,205、第一夹爪,206、第一齿轮,207、第一连接板,3、第二夹具,301、第二安装板,302、第二转轴,303、第二夹爪,304、第二齿轮,305、第二连接板,4、第三夹具,401、第三安装板,402、第二固定板,403、第三转轴,404、第三夹爪,405、第三齿轮,406、第三连接板,407、固定块,408、安装孔,409、制动孔,5、承载板,6、支撑柱, 7、动力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0.第一实施例:
31.请结合参阅图1-11,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竹条扫帚加工装置包括:架体1;第一夹具2,所述第一夹具2包括第一安装板201、两个第一固定板202、两个支撑板203、两
个第一转轴204、四个第一夹爪205、两个第一齿轮206和第一连接板207,所述第一安装板201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1上,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202均与所述第一安装板20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 203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202相互远离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轴 204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02和所述支撑板203,所述第一夹爪205与所述第一转轴20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04与所述第一夹爪相焊接,所述第一齿轮206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204的外侧,两个所述第一齿轮206相啮合,所述第一连接板207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轴20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03的一侧开设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的顶部设置为开口,通过顶部为开口的弧形孔设置配合第一夹爪205能够快速方便的将两个成捆的竹条和竹竿进行捆扎处成型,能够方便竹条与竹杆相连接,如图10所示,同时通过两对第一夹爪205,能够方便操作人员将竹竿的竹节、竹竿上的竹条和竹枝上的竹节均放置在两对第一夹爪205内,然后操作人员用铁丝在两对第一夹爪205相互远离的一侧对竹枝和竹竿进行捆扎,从而能够使竹竿的竹节、竹竿上的竹条和竹枝上的竹节均位于两个铁丝之间,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竹枝与竹竿的稳定性,能够防止竹枝松动,从而能够保证竹扫帚的使用寿命;第二夹具3,所述第二夹具3包括第二安装板301、两个第二转轴302、两个第二夹爪303、两个第二齿轮304和第二连接板305,所述第二安装板301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1上,所述第二转轴302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0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爪303与所述第二转轴30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304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302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板305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轴30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05和所述第二齿轮304上均开设有呈环形分布的螺纹孔,通过螺栓将第二连接板305和第二齿轮304进行固定,能够提高第二连接板305和第二齿轮 304之间的稳定性;第三夹具4,所述第三夹具4包括第三安装板401、两个第二固定板402、两个第三转轴403、两个第三夹爪404、两个第三齿轮405 和第三连接板406,所述第二固定板402与所述第三安装板4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403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402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406固定套设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三转轴403的外侧,所述第三夹爪404与所述第三转轴403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两个第一固定板202和两个第二固定板402能够提高第一转轴204和第三转轴403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第一夹爪205和第三夹爪 404的稳定性;承载板5,所述承载板5安装在所述第二夹具3和第三夹具4 上;两个支撑柱6,两个所述支撑柱6的顶端均与所述承载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
32.还包括三个动力机构7,所述动力机构7用于为所述第一夹具2、所述第二夹具3和所述第三夹具4提供动力。
33.所述动力机构7为气缸、电液推杆、电动缸和液压缸的一种,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7为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上开设有转动孔,所述第一连接板 207、所述第二连接板305和所述第三连接板406均通过销轴与三个气缸的输出轴相铰接,所述气缸的底部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转动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第四安装板,所述第四安装板与所述架体1固定连接。
34.本实施例中:
35.为了满足竹扫帚生产过程中客户对竹扫帚的扎坎角度要求(与水平角度为 80~55度)、有扎坎外形要求(长半径为33mm~45mm,短半径为25mm~33mm 的椭圆),面丫需用绒丫自编,内外共捆扎5~6道,底丫6~10枝,面丫8~ 14枝,质量1.65kg~3.0kg等要求的竹材质扫帚,具体操作为:
36.一、选丫
37.1.1粗选丫
38.粗选丫主要集中在竹林完成。
39.要求:竹丫不可有腐蚀、断头、折枝等;竹丫需要有绒丫、长度不低于6 尺;不符合上述两条的竹丫必须单独打包成捆,不可与符合上述两条的竹丫混放。
40.1.2精选
41.把符合粗选丫要求的竹丫按要求分类,主要集中在指定场地,通常是面积交大,光线较好的厂房内,精选后的竹丫用于扫帚的底丫或面丫。
42.要求:按照不同客户要求由竹丫顶部至底部截取一定长度,长度通常有五尺四寸,四尺五寸,四尺等几个规格,截取剩下竹丫每45枝~55枝扎成一把,另放;按客户要求数量捆成捆,通常有240枝一捆,180枝一捆,160枝一捆等几个规格。
43.1.3补选
44.对不符合粗选丫要求的进行选取,这类竹丫用于芯丫,不可用于面丫。按客户要求每45枝~55枝扎成一把,另放。
45.二、压枝
46.按客户要求由竹丫顶部至一定尺寸(主要有四尺八、三尺七等几个规格) 用空气锤压裂,不可压碎。
47.三、编丫
48.把精选的竹丫分拣、用绒丫交叉编织固定。
49.3.1底丫面丫分拣
50.底丫是指放在扫帚底面的竹丫,一般对竹丫外径要求不严。
51.面丫是指放在扫帚上表面的竹丫,竹丫外径一般在5~9mm、要求绒丫丰富、枝丫条形左右不可弯曲重力方向允许小于10度的弯曲。
52.底丫面丫分拣就是把符合上述要求的竹丫分拣开并归类放置,不可混淆。
53.3.2面丫编丫
54.面丫编丫是指把面丫用自身的绒丫编织固定。面丫分左丫(根部第一枝绒丫生长方向向左)和右丫(根部第一枝绒丫生长方向向右)且按客户要求有14 枝(左绒丫7枝加右绒丫7枝,下同)、10枝、8枝等规格,现以7枝右丫说明如图11所示。
55.要求:
56.根部第一支绒丫一律在竹丫表面,不可放在竹丫底面,并且右边第二枝压在第一枝绒丫表面,第三枝压在第二枝表面,第四枝压在第三枝表面
……
第七枝压在第六枝表面;
57.根部第二枝竹丫一律放在竹丫底面,不可放在竹丫表面,并且右边第二枝压在第一枝绒丫表面,第三枝压在第二枝表面,第四枝压在第三枝表面
……
第七枝压在第六枝表面;
58.根部第三、五、七枝竹丫如第二枝丫操作,根部四、六、八枝竹丫如第二枝竹丫操作。
59.合并左右面丫,把根部第二、四、六枝绒丫相互交织固定且竹节稀的放在上面。
60.当对扫帚进行捆扎时,首先将竹竿和两捆芯丫均匀放置在两对第一夹爪 205之间,并使竹竿上的竹条位于第一安装板201的正上方,然后将竹条贯穿两个捆芯丫,使两捆
芯丫分别位于竹竿的两侧,且芯丫的底端与靠近第一夹爪 205一侧的距离控制在10-25mm,上述操作,能够便于芯丫和竹竿之间的捆扎、同时能够使芯丫和竹竿之间捆扎的更紧,且能够方便后期面丫捆扎成型,能够更容易控制面丫与水平角度55
°‑
80
°
,然后启动气缸,气缸推动第一连接板207转动,第一连接板207带动第一转轴204转动,第一转轴204通过齿轮带动另外一个第一转轴204转动,从而使两对第一夹爪205运动,对竹竿和两捆芯丫进行夹紧,然后操作人员利用铁丝和钳子将竹竿和两捆芯丫进行捆扎,捆扎完毕后,关闭气缸即可;
61.然后将底丫铺设在第三安装板401上,将捆扎好的竹竿和两捆芯丫放在底丫上面,将面丫铺设在上面,此过程将面丫的尾端较近竹节和底丫的尾端较近竹节垂直对齐并放置在第二夹爪303和第三夹爪404之间,使竹条位于第二夹爪303和第三夹爪404之间,然后同时启动气缸,气缸通过第二连接板305、第二转轴302和第二齿轮304带动两个第二夹爪303运动,气缸通过第三连接板406、第三转轴403和第三齿轮405带动两个第三夹爪404运动,使两个第二夹爪303对竹竿、芯丫、底丫和面丫进行夹紧,两个第三夹爪404对竹竿、底丫和面丫进行夹紧,然后操作人员对用铁丝进行捆扎,捆扎完毕后就完整了对整个竹扫帚的捆扎工作。
6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竹条扫帚加工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6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竹条扫帚加工装置,能够将竹扫帚的捆扎工作放置在一个设备上进行操作,从而能够方便竹扫帚的流水线生产,从而能够提高竹扫帚的生产效率,通过第一夹具2中的两对第一夹爪205之间的距离设置,能够将竹竿的竹节、竹条和芯丫的竹节进行定位捆扎,从而能够提高竹竿和芯丫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防止芯丫松动,从而能够保证竹扫帚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第二夹具3中第二夹爪303和第三夹具4中第三夹爪404时间的距离设置,能够对面丫、底丫和竹条进行定位捆扎,能够提高竹竿、底丫、芯丫和面丫的稳定性,从而能够保证竹扫帚的使用寿命。
64.第二实施例:
65.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竹条扫帚加工装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竹条扫帚加工装置。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的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6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67.请结合参阅图12和图13,竹条扫帚加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夹爪 404顶部的固定块407,所述固定块407上开设有安装孔408,所述安装孔408 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制动孔409,所述第三夹具4正对所述第二夹具3。
68.所述制动孔409为螺纹孔,所述制动孔409的直径大于安装孔408的直径,所述两个安装孔408内设置有同一根钢丝绳,所述制动孔409内设有蝶形螺栓,所述蝶形螺栓与所述钢丝绳相接触(如图13所示),当通过第三夹具4对竹竿、面丫和底丫进行夹紧时,启动气缸,气缸最终带动第三夹爪404运动,从而带动钢丝绳运动,从而使钢丝绳对竹竿、面丫和底丫进行捆绑,然后按照第一实时例中的同样操作进行捆绑即可,通过钢丝绳能够对使捆绑后的竹竿、面丫和底丫更加圆润,能够使面丫和底丫更紧贴竹竿,同时能够提高竹扫帚的美观性,且根据不同客户对面丫和底丫数量要求不同时,通过蝶形螺栓能够快速方便的调节两个固定块407之间的钢丝绳的距离,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
6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