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自动清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86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鞋底自动清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鞋底自动清洁器,是对鞋底进行主动清扫的卫生器具。
目前使用的门垫,如棕垫、草垫、橡胶垫,金属格架垫等等,均是利用垫体支撑人体,在鞋底与地面间形成一定的空间,依靠浮尘的自然下落,达到清洁鞋底,减少鞋底携尘的目的,其工作方式为被动工作方式。
为提高鞋底的清洁效率,更新传统的门垫清洁鞋底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在人体的脚踏上垫体的片刻时间里,利用人本身的重量作为动力,推动鞋刷(或鞋擦等)主动清扫鞋底的鞋底自动清洁器。
本实用新型由踏板和底座两大部分组成(分见


图1、2)。踏板(见
图1)包括面板格架(1),面板格架下方藏有活动鞋刷(2)(或鞋擦,以下同)。底座(见图2)由底框板(17)和安装其上的用于转换动力方向的活动支撑联杆架组成,以支撑平放其上的踏板。底框板开有纵向活动槽(8)和斜向活动槽(9),活动支撑联杆架又由踏板托杆(10)、折叠支撑架(12)、活动支撑轮(13)、支撑架拉簧(14)和鞋刷活动推杆(11)组成。整个清洁器由2块踏板和连体装设2付底座构成,以满足左右2只脚先后踏上清洁器的需要。
下面仅以其中的一边为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工作原理。
平时,面板格架四角下面的限位槽(6)(见
图1)对准踏板托杆(10)(见图2)平行放置,折叠支撑架(12)在拉簧(14)的作用力下向上举起,并分别通过两边踏板托杆(10)将踏板托起。以上为无重力时的非工作状态。
当踏板受到脚的重力时,(该力大于支撑架拉簧(14)的拉力),迫使折叠支撑架(12)平展。由于折叠支撑架(12)的一边受纵向活动槽(8)的限制,只能向下运动,因而在向下运动的同时推动支撑轮(13)向前移动,故整个折叠支撑架呈单方向平伸状,其前端转迹为斜向活动槽(9)的实际方向。与该端相连的鞋刷活动推杆(11)在踏板下移的同时进行了横向运动。这一横向动力,通过鞋刷下方的固定卡(5)(见
图1、3)与活动鞋刷相连,使鞋刷随之动作。鞋刷(2)为两组条刷,分别由弓形连接板(16)固定为两组可交错动作的整体,每一整体依弓形连接板(16)两头的刷销(3)限定于两板格架两侧的活动槽(4)中。鞋刷刷面平时低于面板格架(1),因而似藏于面板格架以下。当受到横向动力时,鞋刷随刷销(3)沿流线形活动槽(4)上升并平移,伸出面板格架接触鞋底,清刷鞋底一次。踏板下落停止,一切动作停止。
当脚离开面板时,踏板受力逐渐小于支撑架拉簧(14)拉力时,在拉簧作用力下,以上动作反方向运行,鞋刷反向再清刷鞋底一次,最后再藏于面板格架下。直至重力消失,拉簧复位,完成一次动作周期。(两头的折叠支撑架因安装方向不同,可推动两组鞋刷作相对交错运动,以减少脚底受力感觉。
刷下的灰尘落入底板(15)上,避免了再次飞扬。如有吸尘器,可取下踏板直接吸除。如无吸尘装置,可事先卸下底板(15),使灰尘直接落到底座下的地面上,清扫时移开底座即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无源工作方式,节省能源;直接接触鞋底主动清扫,清洁效率高。对于解决鞋底携尘问题,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且工作方式文明、礼貌,方便,十分适用。
权利要求1.一种鞋底自动清洁器,由底座和踏板组成,其特征是踏板部分由面板格架(1)和活动鞋刷(2)组成,其底座由底框板和活动支撑联杆架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自动清洁器,其特征是底框板上有限位槽(8)和(9),活动支撑联杆架由踏板托杆(10),折叠支撑架(12),活动支撑轮(13),弹簧(14)和鞋刷活动推杆(11)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自动清洁器,它由底座和踏板两部分组成。踏板部分由面板格架和活动鞋刷组成。底座由底框板和活动支撑联杆架组成。当踏板受到脚的重力时,重力使折叠支撑架平展,从而带动活动鞋刷运动对鞋底进行清擦。脚离开踏板时,鞋刷反向运动起同样作用。本装置采用无源工作方式,节省能源,清洁效率高、方便、适用。
文档编号A47L23/22GK2044868SQ8920278
公开日1989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9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9日
发明者王明哲 申请人:王明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