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水瓶胆内漂浮式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92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压水瓶胆内漂浮式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气压水瓶,特别是一种能够保持取用水洁净而无任何杂质沉淀的装置,适合于任何气压水瓶使用。
现有的气压水瓶胆内进水口均是采用一根硬直管道通到瓶胆底的装置,每次压水操作都是瓶胆底及周围的水首先进入导水直管,所取水均是瓶胆内水质最差的水,市场上现售的气压水瓶就是这种类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现有的气压水瓶提供一种胆内进水装置,该装置能够保持气压水瓶压出水始终是无杂质沉淀的洁净水。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下方式完成的将普通气压水瓶胆内的导水直管去掉,而用由一根塑料螺纹可小范围伸缩的塑料软管或橡胶软管和一个空心园球进水口组成的装置代替,在正常取水操作时,空心园球随瓶胆内水位的变化而上下飘浮移动,而与空心园球相连的进水口也随之上下移动而保持在水面稍下的位置。这样,进入进水口的水始终是上层清洁水,塑料螺纹可伸缩软管的长度设计恰好使瓶底的杂质沉淀水不能进入进水口。采用下面详述的实施例结构时,所用的材料和成本均是低廉的。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设计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气压水瓶胆内的纵向剖面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飘浮式进水装置的纵向剖面图参照
图1、图2,盛了半瓶水(1)的水瓶胆内(2)中有一空心薄壳园球(7)飘浮在水面(6)上,园球直径约3CM,其下端与一进水口导管上端(19)相连。该导管的侧壁被切去二个三角区(18)开成二个孔径约0.5CM大的进水孔,导管的长度(21)约1.5CM,导管的下端(17)与一根塑料软管接口(4)相连,该塑料软管(3)是一种螺纹状可小范围伸缩的软管,它的另一端(8)与瓶胆口(9)的出水硬质导管(11)相连,其塑料软管的长度刚好是使瓶胆内无水时空心园球(7)几乎接触到瓶胆底部(15)。

图1所示的一般状态操作,当气体通过箭头(12)所示压入瓶胆时,胆内的水(1)将由箭头(5)所示的进水口(18)进入空心园球下的硬质导管流入软管(3),从箭头(14)所示的出水口(13)流出瓶体,由于空心园球(7)在水面(6)的飘浮作用,使得进水口(13)始终保持在水面(6)下1.0--1.5CM的位置,因此,压出瓶胆的水始终是水面(6)及表层1.5CM区域内的洁净水,当瓶胆内的水位降到一定位置时(约离胆底3.5CM高),进水口将露出水面而使压水操作终止,这样就保证有3.5CM深的杂质沉淀胆底水不被取用,而压出瓶胆的水始终是洁净的水。
权利要求1.一个由空壳园球(7),硬质导管进水口(17--19),螺纹状可小范围伸缩的塑料软管(3)或橡胶软管组成的气压水瓶胆内进水装置,其特征是飘浮在瓶胆内水面(6)的空心园球(7)下部与硬质导管进水口相连,导管下端(17)与塑料软管接口(4)相连,塑料软管(3)的另一端(8)与瓶口硬质导水管(11)相连。
2.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装置,其特征是当瓶胆内无水时,塑料软管(3)或橡胶软管的长度刚好使空心园球(7)几乎接触到瓶胆底部(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保持气压水瓶压出水始终是无杂质沉淀的洁净水而瓶胆中的杂质沉淀不被取用的瓶胆内进水装置。适合于任何气压水瓶使用。它是由一个空心圆球,硬质导管进水口,一根螺纹状可伸缩的塑料软管或橡胶软管连接起来代替现在通用的一根硬质导管而完成的。通过空心圆球随胆内水面的漂浮作用,使得进水口在压水过程中始终保持在接近水面的下方而取得洁净无杂质沉淀的表面水。通过控制软管的长度使得瓶胆内留有一定水位的杂质沉淀水不被压出瓶体。
文档编号A47J41/00GK2131416SQ9122492
公开日1993年5月5日 申请日期1991年9月9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9日
发明者廖坚伯 申请人:廖坚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