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化水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02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化水水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化水水壶。它是以永磁体为磁力来源,以普通水壶为容器制造磁化水的装置。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饮用水中含有钙离子,镁离子成为硬水,一旦加热硬水,水中释放出二氧化碳,便有碳酸钙、碳酸镁分子形成,在水壶底部沉积成坚硬的水垢。此水被人饮用后,容易产生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等结石病症,威胁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证明磁化水能溶解人体内的结石、降低血液粘度,增强人体生物膜的通透性;能够有效地预防结石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为解决磁化水的制造问题,专利ZL88205378.7提出H型强场磁化杯制造磁化水。但该杯盛放的水不能上、下自然流动,水的磁化速度慢且不均匀。专利89207803.0提出管道式磁水器。该装置安装在自来水管道上,其水流虽能切割磁力线产生磁化水,但水流速度快,水的磁化率偏低。同时,自来水磁化后通过铁管时消磁现象相当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磁化水的水壶,它不但能够制造磁化水,而且能有效地防止水垢硬结在水壶底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普通水壶的壶把左右两端内侧铆接二块永磁体,形成磁场。当加热水壶时,水分子受热后加快运动,上下之间不断流动,切割磁力线形成磁化水。同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碳酸根离子亦受磁力线的作用,产生的碳酸钙,碳酸镁分子的晶形发生变化,形成的水垢松散,不易在壶底硬结。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见附图所示。



图1是磁化水水壶的剖面图。
以下结合附
图1详细说明磁化水水壶的结构及工作过程。
图中所示1壶盖,2壶嘴,3壶体,4壶把,5永磁体铆钉,6永磁体N极,7永磁体S极。
由壶盖(1),壶嘴(2),壶体(3),壶把(4)组成水壶,盛放饮用水。将永磁体N极(6),永磁体S极(7)用永磁体铆钉(5)铆接在水壶壶体(3)内侧壶把(4)左右两端处,形成磁场。当加热水壶时,水分子在壶体内剧烈运动、上下流动,切割磁力线。受磁场的影响,水分子的缔合现象发生变化,使水分子充分磁化,形成了磁化水。同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受热的影响,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形成碳酸根离子并与钙离子、镁离子相结合,产生了碳酸钙、碳酸镁分子。上述二种分子也受磁力线的影响,其分子晶形发生变化,产生的水垢松散,极易破坏。所以难以沉淀在水壶底部结成硬块对水壶产生危害。
本发明的着眼点是利用水壶加热后,水分子上下流动切割磁力线,制造磁化水。故只需在原水壶内侧壶把左右两端处铆接二块永磁体,所以制作极其简单。
权利要求一种制造磁化水的水壶,它是由壶体(3),永磁体铆钉(5),永磁体N极(6),永磁体S极(7)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N极(6),永磁体S极(7)必需是高强永磁体,且相对铆接在壶体(3)内侧壶把(4)左右两端处,永磁体N极(6)及永磁体S极(7)应铆接在水壶的五分之三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化水水壶。该水壶是在壶体内侧壶把左右两端处铆接二块永磁体,形成磁场。当加热水壶时,水分子不断地在壶体内上下流动,切割磁力线,形成磁化水。同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及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亦受磁力线的影响,其分子晶形发生变化,形成的水垢松散不易硬结在壶底。磁化水水壶只需在普通水壶内铆接二块永磁体,即形成磁场。它充分利用水壶内的水分子不断地自然运动,切割磁力线。故制作简单,无需特殊加工。
文档编号A47J27/21GK2115735SQ91226950
公开日1992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18日
发明者张永久 申请人:张永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