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塑料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883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色塑料茶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色茶具,属于生活用具的技术领域。
目前陶瓷的茶具价稍贵,不易携带,易摔破,玻璃茶具的缺点是易碎,甚至在灌注高温液体时也会因受热不匀而炸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变色塑料茶具,它可以克服上述的不足,易于保管和携带,不怕摔破,而且变色塑料茶具还有因液体温度之作用,而使塑料茶具变色,由此可以识别茶具中的水或液体的温度情况,不致因水温过高烫伤唇舌,避免了饮用过冷或过热的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就是利用高压聚苯乙稀通过注塑料方法制成由茶杯和茶壶茶盘组成的一套茶具,再利用丝网印染的工艺方法,在茶具表面涂印一层图案,它以有色的油墨为原料,印成,在杯(或壶)中注满(60~80℃)热水或液体时,杯体受热的作用,在日光照射以后,杯面(或壶面)逐渐变色(例如由微黄色竟变为深的橙黄色)从色的深浅,可以估计杯内水的温度,这样避免了随手喝饮沸热的水,以致烫伤唇舌,另外杯子表面的图案随着变色,也增加了艺术的美感。



图1 塑料茶壶的外形图附图2 塑料茶壶壶盖的剖视图附图3 塑料茶壶壶盖的俯视图附图4 茶杯的示意图兹结合附图对变色塑料茶具的结构进一步详细叙述由
图1,茶壶的壶体(1)是一园筒形,其表面涂以有色油墨层(2),例如,粉红色浅黄色等等,在油墨层(2)的表面还可以用丝网印染印成各种图案,例如花草或动物等等,壶体(1)的上部其直径逐渐缩小,形成一过渡性园筒形(3)、(4),壶体(1)的上部又有一个直径较壳体(1)略小的园筒形,其左端向外突伸形成一个壶咀(5),茶壶过渡性园筒形(4)右侧连有一个肘形壶把(6),壶把(6)只是一端与茶壶相连,另一端不相连,便于悬挂茶壶,也便于制造。
图2是壶盖的剖视图,图3是壶盖的俯视图,壶盖本体(8)的一端向外延伸,正好与壶咀之长度形状相配合,壶盖盖上壶体以后,在壶咀处有一缺口,用于倾倒热水,本体(8)的下部有一短园柱体的止口(7),此止口正好与壶体上部的内孔相吻合,本体(8)上部有一园柱体(9)连接一个方形壶帽(10),便于用手揭盖。
图4,为色茶杯的示意图,茶杯杯体(11)用塑料制成,共外表面有一层有色油墨的涂层,用丝网印染工艺涂成,可印出各种图案。
整套茶具由6个茶杯,1个长方形茶盘,1个茶壶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变色塑料茶具具有下列的优点1、使用时,茶具受热水温度的作用,其表面涂层逐渐变色,根据变色的深浅可以估定水温。
2、表面之图案在变色时增加其艺术特色。
3、便于携带,不会摔破炸裂。
权利要求1.一种变色塑料茶具,其特征在于茶具由茶壶、茶盘和茶杯所组成,茶壶的壶体(1)是园筒形,其上部直径逐渐缩小形成一过渡性园筒形(3)、(4),其顶部也是园柱形,而一端向左延伸形成一个壶咀(5),园筒形(4)的右侧连有肘形壶把(6),茶杯杯体(11)和茶壶的表面均涂有一层用有色油墨涂成的涂层,壶盖本体(8)一端向外延伸,与壶咀相配合,壶盖(8)下部有一止口(7)与壶体内孔相配合,壶盖本体上部连有一园柱体和方形壶帽(10)。
专利摘要一种变色塑料茶具,包括茶壶,6个茶杯和茶盘,其茶杯和茶壶表面涂有一层有色油墨,采用丝网印染工艺可绘成各种图案,在灌柱60~80℃热水以后,由于温度的作用,茶具逐渐变色,根据茶色的深浅可使估测壶水的温度,饮用时不致烫伤,变色也增加其工艺性能。
文档编号A47G19/00GK2112340SQ9220294
公开日1992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1992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2年2月25日
发明者李平, 傅丹 申请人:傅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