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成品密封式离心搅涤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67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成品密封式离心搅涤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成品的清理装置,即在该制成品(例如IC板等)诸多元件组成后,借置料架排列置入一密封容器内由一控制装置操控清洗的药液及水液,在设定的时间内顺序进出该密封容器内,由动力装置传动该置料架在液体内回转,以药液和水液的浸洗,喷洗及回动的离心力和搅动的摩擦力,完全地清理该制成品上的杂物或连结剂的残留物。
现有技术制成品的清理装置(如


图1所示)是在一窑道式箱体(A)内设置一网状输送带(B)和直列的数清洗站构成,该箱体(A)两端设有输送带(B)出入口(A1),(A2),使制成品(R)由输送带(B)送入箱体(A)即沉入一药液槽(C)内浸泡移动,途中在输送带(B)两侧设有上下数喷咀(C1),循环地抽取药液(C2)喷流制成品,及经槽底设置的超音波发生器(C3)协助清理,在爬升出该药液槽(C)由喷气嘴(C4)将药液(C2)吹离制成品(R)后,即经过多个水槽喷洗,该数个水槽是为通流方式,由后端部水槽(D0)上方的喷嘴(D1)抽取清洁水源(D)压力喷洗后流入前槽(D2),使用水泵(D3)循环地抽取该槽(D2)内水液再经喷嘴(D4)于输送带(B)两侧喷洗,该水源(D)供给不断而由水槽(D2)溢流入前端部水槽(D5),亦使用水泵(D6)循环地抽取水液经喷嘴(D7)喷洗制成品(R),并有管路(D8)将槽内废水排入一回收装置(E)分离杂物和药液,或回收水液经处理后再供使用或废弃。该制成品(R)经过水液喷洗后,经过和输送带(B)逆向喷气的热风闸(F)干燥,由出口(A2)离开箱体(A),该药液槽和各水槽内皆设有加热装置(G)使较易于清洗制成品(R)。
然而该窑道式清理装置的箱体(A)两端设有出入口(A1),(A2)供制成品(R)进出,易使蒸发和压力喷流的水气泄出流失及污染工作环境,尤其清洗的药液和清洗后溶入液体内的连结剂都是化学药物,久之极易伤害人体;又,该各槽为提供足够的喷洗量及液体内保持足够的清洁度,必须要有很大的体积容量,且不论有无制成品在清洗都是连续式的药液和水液大量喷洗,浪费能源,及纵长形排列需占有很大的空间,致提高设备及场地成本;还有,因体积的大型化,使各槽的加热装置(G)相对地提高能量消耗;再者,网状输送带(B)的网线会阻碍水流的喷洗而不能确实洗净;更者,该输送带(B)和每一喷水或喷气都是逆向的单侧喷洗,对于制成品(R)的组成元件背面或遮盖的空隙,或元件的插脚凹槽,壁脚等极难清理,尤其该数热风闸(F)和输送带(B)是逆向斜对制成品(R)喷流干燥,更难清除积水,常有制成品(R)经过清理程序后仍需依靠人力再作最后的清洁作业,浪费时间及人力,提高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制成品密封式离心搅涤清理装置,在清理过程中完全以密封状态作业,不使化学药物的蒸发流失致污染环境和伤及人体。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制成品密封式离心搅涤清理装置,使制成品能由任一方向和清洗液体搅流摩擦洗涤,以确实地清洁各处的杂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制成品密封式离心搅涤清理装置,因以密封设备清理而不流失药液和水液,使贮放的容器体积减小,减少场地使用面积,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制成品密封式离心搅涤清理装置,以离心回转甩除液体而能确实达到干燥的效果,使免除人工再作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次品机率及节省人工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传统设备的简单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顶视剖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展开剖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置料架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参阅图2-5所示,主要包括一机体(1),一搅涤容器(2),一升降机构(3),一动力机构(4),一清理总成(5),一干燥装置(6),一控制装置(7)等部份。
如图3,4所示,该机体(1)包容各组件,其顶面穿设一孔(11)连设该搅涤容器(2)上部,且凸伸出该搅涤容器(2)顶缘(21)粘设一密封环(22),其底板(23)呈中心凹陷易于排泄的形状,并穿设数个排泄孔(24)各连设可控制开或关的阀门(251),(252),(253),该升降机构(3)构架(31)固设于该机体(1)顶面,且设有传动装置(32)传动该机架(31)上滑设的支撑臂(33)升降。
该动力机构(4)机座(41)上定置一动力装置(42)而连设在该升降机构(3)支撑臂(33)上,使动力装置(42)的回转中心在升降中都对合该搅涤容器(2)的中心轴线移动,该机座(41)底缘设一盘板(411)能操作地压封该搅涤容器顶缘(21)的密封环(22),其内挖设一套接孔(412),能装卸地结合一置料架(43)的转轴(431),该转轴(431)装合定位时正连结该动力装置(42)的传动轴(421),当该盘板(411)由升降机构(3)下移压封该搅涤容器顶缘(21)时,该传动轴(421)经转轴(431)回转该置料架(43)在该搅涤容器(2)内悬空回转,该置料架(43)可根据不同的制成品(R)做不同的架体设计来定置制成品(R),而转轴(431)则为同一性的连结设计,且该动力装置(42)亦可因应不同制成品(R)的清理程度做不同的速度及时间控制。
该清理总成(5)包含药液筒,水洗筒,分离筒等密封式容器,可依据制成品(R)的清洗程度及程y度做不同数量设置,及相应的管路和控制阀;即如图3,4所示的实施例该药液筒分设有一予洗筒(51)及一洗净筒(52)分别设有连通管(511),(521)一端沉入各筒内适当深度,另端分接该搅涤容器(2)底板的一阀门(251),(252),该预洗筒(51)的药液常时由一泵(512)抽取经过滤器(513)滤清,而该洗净筒(52)则连通一管路(522)及阀门(523)能补充新的药液,并由惰性气体源管路(53)经控制阀(531)及管道(532),(533)各连通该预洗筒(51)及洗净筒(52),常时供给惰性气体(如氮气)隔绝药液面。
两水位筒(514),(524)上部各设阀门(515),(525)连接一排泄管路(520),底部各设通管(516),(526)分连该预洗筒(51)和洗净筒(52)底部,该预洗筒(51)和洗净筒(52)由压力空气源管路(54)各经控制阀(541),(542)的管路(543),(544)连通其药液面供给压力空气压迫经其连通管(511),(521)顺序进入该搅涤容器(2)内。
该水洗筒(55)连接连通管(551)一端沉入该筒内水液适当深度,另端连接该搅涤容器(2)底板的阀门(253),该水洗筒(55)上部位设有溢流槽(552)和管(553)连通该排泄管路(520),经控制阀门(554)操控该槽(552)内的液体泄流或不泄流到该排泄管路(520),并由一控制阀(545)管路(546)连通其水液面供给压力空气,压迫水液由其连通管(551)进入该搅涤容器(2)内,第一次使用本装置时,由喷洗管路(56)阀门(561)供给清水后即可关闭,且该喷洗管路(56)上设有一泵(562)连接该搅涤容器(2)壁上轴向设置的诸多喷咀(563),以供给压力水流喷洗容器(2)内的制成品(R),该水洗筒(55)顶部连设有一排气管(555)。
该分离筒(57)引接该排泄管路(520)贮放由预洗筒(51),洗净筒(52)和水洗筒(55)泄流的液体,且连设有药液排出管(571)和水液排出管(572)分别连接到药液和水液的再处理进行回收或废弃处理(该再处理装置为现有的技术不予赘述,图未绘示),该发离筒(57)液面由控制阀(547)及管路(548)连通压力空气源(54),可操作压力空气协助排出药液。
该惰性气体源管路(53)在该搅涤容器(2)洗涤制成品(R)时,能由控制阀(534)管路(535)供给惰性气体隔绝药液,同时该管路(535)分歧管(536)连接压力空气管路(54)控制阀(549),在压力空气供给时混入惰性气体,该搅涤容器(2)底板的各阀门分别连接管路经控制阀门(254)引入压力空气顺序控制其开或关,亦可由其他的控制方法操作(如电气线路等)。
该预洗筒(51),洗净筒(52)和水洗筒(55)下部位的液体中皆设有加热器(58),其中予洗筒(51)和洗净筒(52)的加热器(58)是由密封壳体(581),(582)包容和两筒内的药液隔绝,且由喷洗管路(56)连接一管路(583)设有防逆流的止回阀(584)串连流入到该两密封壳体(581),(582)内,间接加热该两筒(51),(52)内的药液,并引出一泄压管路(585)设有缓压容器(586)和泄压阀(587)连通该水液排出管(572)。
该干燥装置(6)由一鼓风机(61)抽取空气经一加热器(62)管路(63)连通该搅涤容器(2),在制成品(R)洗涤完成后喷吹,并经该水洗筒(55)排出,同时加热该水洗筒(55)内的水液,该预洗筒(51),洗净筒(52),分离筒(57)都设有液位检出器(517),(527),(573)以测知各筒的液位高度。
该控制装置(7)操作及打入数据的面板(71)是设置在机体(1)的顶面上,能依不同制成品(R)所需的清理条件打入不同的流程资料,以操控制成品(R)在药液或水液内的回转速度,甚至回转的次数和时间,及操控各控制阀的顺序动作,并可依制成品(R)的需求做简易的修改,使能确实,省时的清理制成品。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置放诸多制成品(R)的置料架转轴(431)自动或手动的插入该动力机构(4)的机座套接孔(412)内连结该动力装置传动轴(421),操作控制装置(7)使升降机构(3)缓降将该置料架(43)及其固持的制成品(R)沉置入该搅涤容器(2)内适当位置,且同时使该动力机构的机座盘板(411)压封容器(2)顶缘的密封环(22),而该两水位筒阀门(515)(525)是关闭的。
首先开启预洗筒连通管(511)和搅涤容器(2)连接的阀门(251),同时打开控制阀(541)使压力空气由管路(543)进入预洗筒(51)内压迫药液(510),经连通管(511)及阀门(251)入搅涤容器(2)内适当的高度后,切断压力空气并关闭阀门(251)和控制阀(541),及该动力装置(42)传动该置料架(43)回转,使制成成品(R)在药液(510)内搅动,在搅动中和药液发生摩擦以清理制成品(R)表面及元件间隙内的杂物,更有回转的离心力和药液的相对运动,能确实洗涤和清除杂物。
在控制的时间搅涤后,开启阀门(251)及控制阀(549)引入压力空气,加速药液(510)流回预洗筒(51)内,而置料架(43)仍回转中以甩出药液,杂物及避免杂物沉淀,当药液(510)全部流回时,关闭阀门(251)和切断压力空气,并打开洗净筒连通管(521)和搅涤容器(2)连接的阀门(252),及控制阀(252)经管路(544)供给压力空气进入洗净筒(52)内,迫使洗净筒(52)内的药液(530)进入该搅涤容器(2)内,即关闭阀门(252)及控制阀(542),继续由动力装置(42)传动置料架(43)在药液(530)中回转再洗涤,使清理更确实。
如同预洗筒(51)的操作状况,顺序地打开各阀门及置料架(43)继续回转等动作使药液(530)流回洗净筒(52)后,关闭溢流槽阀门(554),及排气管阀门(555)再开启水洗筒连通管(551)和搅涤容器(2)连接的阀门(253),同时打开控制阀(545)引入压力空气经管路(546)进入水洗筒(55)内,压迫水液(550)入搅涤容器(2)内,亦如同该预洗筒(51)及洗净筒(52)的洗涤及排液操作顺序,再一次的确实洗涤清除制成品(R)上的杂物或残留的药液。
在水液(550)排出后,其连通管阀门(253)并不关闭,由泵(562)抽取清水经轴向设在搅涤容器(2)壁上的诸多喷咀(563),喷洗旋转中的制成品(R)表面和间隙,并由旋转的离心力甩除残留物,使制成品(R)真正地达到清洁洗净,而喷洗过的水液由阀门(253)排入水行筒(55)内,在设定的喷洗时间后,关闭水泵(562)并启动干燥装置鼓风机(61)及加热器(62),经管路(63)将热风引入容器(2)内喷吹回转的制成品(R)加速干燥,且热风经阀门(253)排入水洗筒(55)内经水液中冒出,帮助水液的加热节省能源,该流入水洗筒(55)内的水液由溢流槽(552)和管(553)流入该分离筒(57)。
该预洗筒(51)及洗净筒(52)在药液进出该搅涤容器(2)时难免会混入水液(550),致沉积在其筒底(一般的清洗药液的比重比水轻,如图4所示),而由两筒底部各连通的水位筒(514),(524)贮放,当预洗筒(514)或洗净筒(524)内到达一水位时,由液位检出器(517),(527)测知,使控制装置(7)操控其对应的水位筒阀门(515),(525)开启及两筒(51),(52)引入压力空气排入分离筒(57),而该水洗筒(55)同理,在药液清洗后残留在制成品(R)或容器(2),于水液清洗中亦有药液混流,致浮积在水洗筒(55)的液面上而经溢流槽(552)及管(553)排入分离筒(57)。
该分离筒(57)贮放由水位筒(514),(524)及水洗筒(55)排出的水液和药液,当水液达到排出管(572)的设定水位时即排出,而药液浮积达设定高度由液位检出器(573)测知时,关闭阀门(515),(525),(554),(574),并由控制阀(547)和管路(548)引入压力空气,将浮积在水液上的药液压迫由药液排出管(571)排出。
各筒内液体补充时,该水洗筒(55)因有清水喷洗的流入而不匮乏,而洗净筒(52)因有液位检出器(528)测知操控阀门(523)由管路(522)供给药液;至于预洗筒(51)则在其液位检测出器(517)测知最低量时,由控制装置(7)记忆操控该洗净筒(52)的药液(530)在进入搅涤容器(2)洗涤后,行打开阀门(251)使部份药液流入预洗筒(51)内补充适量的药液后再关闭,其余仍经阀门(252)流回洗净筒(52)内。
该惰性气体控制阀(531)常时开启,使惰性气体进入该预洗筒(51)及洗净筒(52)内充填于筒内药液面上,而阀门(534)则于该搅涤容器(2)内进入药液清洗时开启,或在压力空气进行压迫药液时开启混入,使隔绝低燃点的药液挥发或发生意外变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较之现有技术具有下列诸优点1.本实用新型在清洗制成品的操作中,皆在封闭式容器内实施,且洗涤用的药液或水液,及干燥热风等亦在封闭的容器及管路内运作,减少能源消耗,环境不受污染或伤及人体,不象传统开放式作业经加热蒸发喷吹,易消耗浪费能源及污染工作环境。
2.本实用新型于药液,水液及清水喷洗和热风干燥皆在封闭式容器内进行,不易蒸发而容器小,相对地体积小不占空间,不像传统连续输送逐站作业的设备需庞大的空间,以降低场地成本。
3.本实用新型各项操作是在制成品清理时,才提供药液或水液及热风的喷流清理作业,不做无谓的喷流,节省能源。
4.本实用新型将制成品浸泡在液体内回转,使制成品的每一角落或间隙都能和喷液或热风接触,且和液体相对运动摩擦使清理确实,更有旋转的离心力易于甩除杂物或液体,使干燥能确实省事省时,不像传统的静置移动,单向喷洗及干燥,且有元件凹槽壁或输送带网线部份的遮挡而不能清理完全。
5.本实用新型清洗彻底,顺序操作后勿需再以人工清理作业,而传统的输送带清洗后必须再依靠人工作最后的清洁作业,更能省时省工,以降低人成本,并且提高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制成品密封式离心搅涤清理装置,主要包括一机体,一搅涤容器,一升降机构,一动力机构,一清理总成,一干燥装置,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容各组件的机体,其顶面穿设一孔;其搅涤容器上部连设在该机体顶面孔内缘,且凸出在粘设有密封环的顶缘,其底板制成向中心凹陷易排泄的形状,并穿设数个排泄孔各连设一阀门;其升降机构机架固设在该机体顶面,并设有一传动装置连动滑设在机架上的一上下升降的支撑壁;其动力机构机座设一动力装置固置在该升降机构的支撑臂上,且其底缘连设一盘板可操作的压封该搅涤容器顶缘密封环密封该搅涤容器,该机座穿设有一套接孔可装卸的结合一置料架的转轴;其清理总成含有药液预洗筒,药液洗净筒,水洗筒,分离筒等密封容器及喷洗管路,其中该药液预洗筒,药液洗净筒及水洗筒各设有一连通管,各连通管一端沉设在适当深度的各筒内,另端则分别连接该搅涤容器底板的一排泄孔阀门,该药液预洗筒及药液洗净筒底部各设有一通管分别连接一水洗筒,使沉积在筒底的水液可操控地经管路与分离筒连接,而该水洗筒近顶部设有能将筒内浮积在水液面上的药液或过量的水液排入该分离筒内的一溢流槽及管,并于连通有压力空气的各筒顶部依洗涤程序将该药液预洗筒和药液洗净筒的药液,及水洗筒的水液配合其对应连接的开关操作该容器底板的阀门,该喷洗管路连接着轴向设置在该搅涤容器壁上的设有喷洗回转中的制成品的诸多喷咀,该喷流过的水液则经仍打开的该水洗筒连通管阀门与该水洗筒相接;其干燥装置以热风流经管路连通该搅涤容器内,在该清理总成清理完成后继续旋转甩除制成品上的残留物,喷吹烘干,并由仍打开的水洗筒连通管阀门连接加热水液的该水洗筒;其控制装置设置在该机体顶面,能依制成品的清理程序和程度预先设定,并操控顺序作业的各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成品密封式离心搅涤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药液予洗筒的药液消耗至最低量时,由控制装置检知操控该药液洗净筒液,在进入该搅涤容器内清洗后,先打开该药液预洗筒连通管连接该搅涤容器底板的阀门补充药液,而该药液洗净筒的药液补充亦由控制装置检知操控连通药液贮存器供应的一管路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成品密封式离心搅涤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制成品的洗涤,清理和干燥时该动力机构的置料架转轴结合定位时正卡合该传动装置的传动轴,能在该机座的套接孔内受传动回转,以连动该置料架在该搅涤容器内浸泡在药液或水液中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成品密封式离心搅涤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分离筒贮放由该清理装置的药液预洗筒,药液洗净筒,水洗筒排出的水液和药液,在其筒底部连接一水液排出管路,设定水位高度能随时的排出水液,而浮积在水液面上的药液到达检出液位时,引入压力空气压迫经由伸入药液中适当深度的排出管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成品密封式离心搅涤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药液预洗筒,药液洗净筒,水洗筒的下部位都设置有加热器,而该药液预洗筒,药液洗净筒的加热器是各使用一密封壳体包容,且串连由该清理装置的喷洗管路引接水液管路进入该两密封壳体内受热,使传导热能间接加热该药液洗筒、药液洗净筒内的药液,并由该密封壳体引出泄压管路连通该分离筒的水液排出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成品密封式离心搅涤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水洗筒的顶部没有排气管,平常排除筒内蒸发的水气和在该搅洗容器内喷吹后排经该水洗筒的干燥装置的热风,当操作高压空气进入该水洗筒内压迫水液进入该搅洗容器内时,为使水液确实的流入该搅洗容器内关闭排气管阀门和该水洗筒近筒顶部设置的溢流槽管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成品密封式离心搅涤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药液预洗筒和药液洗净筒由该喷洗管路串连引入加热器前的水液管路上设有一防止水液受热逆流的止回阀,而加热器串连引出的泄压管路则设有一缓压容器和一泄压阀。
专利摘要一种制成品密封式离心搅涤清理装置,将制成器置入一密封容器内操控清洗的药液及水液在设定的时间内顺序进出该密封容器,由动力装置传动该制成品在液体内回转,以药液及水液的浸洗,任一方向的喷洗和搅动摩擦力,及回转的离心力甩除,能完全地清除杂物或连结剂的残留物,使制成品在密封的总成内完成清理作业,不虑清洗的药液蒸发散流损失,不致污染环境及浪费能源。
文档编号B08B3/00GK2187079SQ93212238
公开日1995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7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7日
发明者邱显星 申请人:邱显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