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方便拆装的被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757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方便拆装的被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上用品,是一种可方便拆装的被子。
现今人们普遍使用的被子,其被面、被里和被套的结合方式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手工缝制,通过穿针引线将被面和被里、被套串连在一起,拆洗和缝装被子费时费力而且比较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可方便拆装的被子,它毋需再用手工拆线和引线针缝就可以很方便地把被面、被里、被套等进行拆离与组装。
为解决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在普通被子上需拆线与缝线的部位加装能拆开也能封合的连接组件。具体讲,本实用新型所说的被子包括被面、被里、被头和被套,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缝在被套上的衬体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使被里内面连接在衬体的对应重叠面上,从而使被里依附于被套成为一体,使被里和被面、被头连接构成被套的外罩。
上述缝在被套上的衬体,既可以是2-5根条带形式样的衬条,也可以是与被套长宽等同或小于被套长宽的整块布料。
上述连接组件可以选择拉链、尼龙搭扣、按扣、纽扣中的任何一种,也可以将它们混合使用,比较理想的选择是以拉链为好。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被套上缝纫衬体并在被面、被里、被套等需要手工拆线与手工引线针缝的部位上使用连接组件的技术解决方案,这样,人们就能很方便地将被面、被里与被套拆离与组装,毋需再用手工拆线针缝即可对被子进行拆装清洗,具有省时省力方便迅速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被子的展开平面示意图。
图2是沿
图1中A-A线剖视图,也是整个被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被面1一般选用我国传统的绸缎被面。被里2一般选用棉纺织品或的棉织品。在被面1周边的正面和被里2周边的内面分别固定有相互配合的连接组件3,它们把被面1和被里2连接在一起构成可拆卸的封闭被罩。
鉴于被子的端部经常接触人体的头颈部位,容易脏,本实用新型增设有被头4。在上述封闭被罩一端被里2的上下两个面上和被头4周边的内面也分别固定有相互配合的连接组件3,它把被里2和被头4结合为一体。
连接组件3有两层含意,一是它包括连接件和辅助件;二是连接件分别固定在不同被连接体上,组合起来实现连接。连接件一般是指拉链、尼龙搭扣、按扣、纽扣等物品,辅助件一般是指衬条或衬块等物品。拉链或尼龙搭扣之类的连接件,一般不需要衬条而直接缝在被里、被面等被连接的预定位置上。按扣或纽扣之类的连接件则需要借助于衬条或衬块以增加缝纫的牢固程度,如
图1中标记了所代表的按扣或纽扣就需要衬条或衬块。当选用纽扣时,宜将纽扣缝在被面周边正面,在被里周边的对应部位开挖扣眼。
被套5是被子起保暖作用的重要部件,一般可选用棉花制品,也可选用太空棉、鸭绒等保暖制品。对棉花制品的被套来讲,为了使被里2与被套5整体上连接为一体,也为了保护棉絮的完整和强度,本实用新型增设有缝纫在被套5上的衬体6,它既可以是若干根条带式样的衬条,也可以是与被套5长宽等同或小于被套长宽的整块布料。制作中,在条带(或整块布料)上设置拉链(或尼龙搭扣、按扣、纽扣),使被里和条带式样的衬条(或整块布料)连接在一起,从而使被里2依附于被套5成为一体。
对完全使用拉链这种连接件的被子而言,在制作中,待把这种被子所有应该连接的部位加工上相互配合的拉链后,先把被套5平放于被里2的内面后,再分别将置于衬体6与被里2内面的拉链封合,使被里2与被套5连接,然后将分别置于被面1与被里2上的拉链封合,最后再将被头4与被里2上的拉链封合,这样即可构成一床完整的被子。
权利要求1.一种可方便拆装的被子,由被面(1)、被里(2)、被头(4)和被套(5)组成,其特征是它还包括缝纫在被套(5)上的衬体(6)和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使被里(2)内面连接在衬体(6)的对应重叠面上,从而使被里(2)依附于被套(5),使被里(2)与被面(1)、被头(4)连接构成被套外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衬体(6)是一种2-5根条带形式样的衬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衬体(6)是一种与被套5长宽相等或小于被套5长宽的整块布料。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被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连接组件至少包括拉链、尼龙搭扣、按扣、纽扣中的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方便拆装的被子,它包括被面1、被里2、被头4和被套5,特别是它还包括缝纫在被套5上的衬体6和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使被里2的内面连接在被套5的衬体6上,从而使被里2依附于被套5而成一体,使被里2与被面1、被头4连接构成被套外罩。这种被子能方便地将被头、被里、被面及被套拆离与组装,毋需再用手工拆线针缝即可拆装清洗,具有省时省力方便迅速的优点。
文档编号A47G9/00GK2162162SQ9321388
公开日1994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24日
发明者路晨旭 申请人:路晨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