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保温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758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保温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真空套的容器,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保温瓶。
现有的保温瓶,大都为圆筒状瓶胆,立式瓶壳,除气压瓶使用较方便外,一般保温瓶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倒水时需要提起,费事、费力;其容积亦因其结构受到限制;瓶体较高容易翻倒,造成损坏和对人的烫伤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普通保温瓶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倒水时勿需提起,瓶体容积可大可小的新型保温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将保温瓶的瓶胆制成带真空夹套的球形,瓶壳与瓶胆的形状相匹配。在瓶咀两侧相对应的瓶壳上分别装上一个滚珠轴承;两个轴承连接在保温瓶底座的支撑板上,保温瓶呈悬挂状态,使保温瓶能作左右旋转运动而倒水,从而达到倒水不必提起;且保温瓶容积增大时,也不存在其重心偏高而翻倒的现象。
所述的瓶胆为圆球形、扁球形、橄榄形。
所述的瓶咀两侧的瓶壳上所安装的滚珠轴承最好是在瓶胆轴线对应的瓶壳上。
在与瓶咀对应的瓶壳下部装有一块平衡铁块。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①倒水时不用将保温瓶提起,省事、省力;②瓶胆容积可大可小、容积大时,也不存在其重心偏高而使保温瓶翻倒损坏,避免了对人的烫伤事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图2为
图1中Ⅰ-Ⅰ断面图,并作为说明书摘要附图;图3为
图1中去掉瓶胆和瓶壳的底座俯视图。
下面以附图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1、瓶胆和瓶壳的结构如
图1、2所示,在球形瓶胆1的右上方为瓶咀5;瓶胆1的双层玻璃夹套内为真空,镀汞。瓶壳2为雏鸡形。瓶咀5两侧瓶胆1的轴线相对应的瓶壳2上分别连接着一个轴承盒12;轴承盒12内装有滚珠轴承13。在瓶壳2通过球心的圆截面7处,将瓶壳2分为上下两半;上部的直径边上设有凹槽8,下部的直径边上充有凸乳头9。上部的凹槽8和下部的凸乳头9相互卡接成整体瓶壳2。在瓶壳2下半部的轴心处,作成向上凸出的半圆11,供安装轴承盒12之用。在瓶壳2的左下部装有一块可以升降的防震小底座4,支撑着瓶胆1。对应于瓶咀5的瓶壳2的下方固定有一声平衡铁块6,用以平衡瓶咀5的重量。平衡铁块6的位置和重量要能使保温瓶装满水时,保温瓶下部稍重于上部,并能维持瓶咀5的正常位置。
瓶盖14与灌水喇叭15做成雏鸡形,两者通过绕铰16连接和开关。在瓶咀5的出口放有瓶塞17。
2、底座和支撑板的结构如图3所示,框式底座3内装有加撑板19,在底座3两侧的上面连有支撑板18,每块支撑板18与底座3之间固有二块加劲板20。在每块支撑板18的中轴线上开有细通孔21。支撑板18顶部的轴线处有一凹槽。
3、瓶壳和底座及底座上面支撑板的连接
在支撑板18的轴线上所开的细长通孔21内放有一个与通孔21直径紧密配合的弯头螺丝22,弯头螺丝22顶部的弯头10插入瓶壳2上。所安装的滚珠轴承13的内孔,弯头螺丝22的另一端连接在底座3上,用螺母固定,从而将瓶壳2、底座3连为一体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保温瓶,包括瓶胆、瓶壳,其特征在于保温瓶的瓶胆(1)为球形,瓶壳(2)与瓶胆(1)的形状相匹配;在瓶咀(5)两侧的瓶壳(2)相对应的两边分别固定一个滚珠轴承(13),两个滚珠轴承(13)连接于底座(3)上的支撑板(18)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保温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形瓶胆(1)为圆球形、扁球形、橄榄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保温瓶,其特征在于固定在瓶壳(2)上的滚珠轴承(13)最好是在瓶胆(1)轴线相对应的瓶壳(2)的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保温瓶,其特征在于在瓶咀(5)对应的瓶壳(2)下部装有一块平衡铁块(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保温瓶,其特征在于在瓶壳(2)下部装有一块可升降的防震小底座(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瓶,其特征是该保温瓶的瓶胆为球形,瓶壳与瓶胆的形状相匹配。在瓶嘴两侧相对应的瓶壳上分别装有一个滚珠轴承,滚珠轴承连接于底座上的支撑板上,保温瓶呈悬挂状态,使保温瓶能作左右旋转运动而倒水。该保温瓶倒水不必提起,容积大时也不会翻倒损坏,使用安全,且瓶壳为雏鸡形,不但实用而且可作为室内装饰观赏品。
文档编号A47J41/02GK2164770SQ93213900
公开日1994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29日
发明者梅景沅 申请人:梅景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