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挤压装置的拖把清洗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013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挤压装置的拖把清洗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洗涤拖把用的器具。
众所周知,现在家庭、旅馆、车站以及人们活动的其它公共场所用拖把擦拭地面,是先将拖把洗涤,然后用手或其它专门的挤压装置将拖把上的水挤压掉,再去拖擦地面。用手挤压,既不卫生,又增加了人们的劳动强度;用专门的挤压装置,既增加了使用费用,又不方便。
鉴於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既能清洗拖把,又能把拖把上的水挤入水桶的水桶与挤压装置为一体的拖把清洗桶。
本实用新型是由清洗用的水桶和挤压装置两部分组成。水桶由桶体、提手构成。桶体为倒圆锥台式的容器,以含桶体轴线的纵平面为基准,桶口上对称配置两个等腰梯形平面的托台,托台上有放置辊子小於半圆形辊座,紧挨桶口纵平面两侧对称配置四个圆锥台,且纵平面同侧的锥台同轴线,每个锥台中心上有螺孔,在纵平面内桶体的一侧有两个悬耳,悬耳上有同轴线的圆孔。其挤压装置由一对辊子、轴、转臂、转轴、滑槽、滑销、拉杆、垫圈、压簧和踏板构成,辊子可在轴上灵活转动。桶体、辊子为硬工程塑料制作,其余零件为金属材料制作。
使用带挤压装置的拖把清洗桶,只要将拖把放入水桶洗涤,再把拖把放在挤压装置上将多余的水挤入水桶内,这样既卫生,又减轻了用手挤压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很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为桶体的主观图图4为桶体的俯视图
图1-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完整实施例。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由水桶和挤压装置(2)两部分组成。水桶由桶体(1)和提手(3)构成。挤压装置(2)由辊子(9)、轴(8)、转壁(7)与(14)、滑销(5)、滑槽(4)、拉杆(10)、垫圈(11)、压簧(12)和踏板(13)构成。桶体(1)为园锥台式的容器;以含桶体(1)轴线的纵平面A-A为基准,桶口上对称配置两个等腰梯形的平面托台(18),托台(18)上有放置辊子(9)的半圆形辊座(19);纵平面A-A的两侧,对称为四个锥台(17),其高度高出桶口的外缘,锥台(17)上有螺孔,A-A平面同侧的螺孔同轴线;A-A平面与桶体(1)壁一侧的交线上有两个悬耳(15)、(16),其上有两个同轴线的圆孔。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只需将拖把放在水桶里清洗后,把拖把头放在两辊子(9)间,脚踏踏板(13)通过拉杆(10)将滑槽(4)拉下,滑销(5)滑向中间,带动转臂(7)与(14),将辊子(9)举起,即可将拖把头上的多余水挤入桶体(1)。脚从踏板上去除后,借助压簧(12)的力量,就可使整个挤压系统恢复原状。
权利要求1.一种由水桶和挤压装置组成的具有挤压装置的拖把清洗桶,其特征在於水桶由桶体(1)和提手(3)构成,桶体(1)为倒圆锥台式的容器,桶口上有两个托台(18),紧挨桶口有四个圆锥台(17),桶体一侧有两个悬耳(15)与(16);挤压装置(2)由一对辊子(9)、轴(8)、转臂(7)与(14)、转轴(6)、滑槽(4)、滑销(5)、拉杆(10)、垫圈(11)、压簧(12)和踏板(13)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清洗桶,其特征在於以含桶体轴线的纵平面A-A为基准,两个托台(18)为对称配置的两个等腰梯形平面,其上有轴线平行於等腰梯形底的小於半圆形的辊座(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清洗桶,其特征在於以含桶体(1)轴线的纵平面A-A为基准,对称配置四个锥台(17),其轴线平行於纵平面A-A,同侧的两个锥台同轴线,且锥台(17)高出桶口边,其上有螺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清洗桶,其特征在於在含桶体(1)轴线的纵平面A-A内,桶体(1)的壁与其交线上有两悬耳(15)、(16),悬耳(15)、(16)上有同轴线的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清洗桶,其特征在於桶体(1),辊子(9)为硬工程塑料材料制造,其余零件为金属材料制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涤拖把用的器具。它是由清洗用的水桶和挤压装置两部分组成。水桶由倒圆锥台形的桶体(1)和提手(3)构成,挤压装置由一对辊子(9)、轴(8)、转臂(7)与(14)、滑销(5)、滑槽(4)、拉杆(10)、垫圈(11)、压簧(12)及踏板(13)等构成。使用本拖把清洗桶,只要把拖把放入桶内清洗,然后经挤压装置将多余水挤入桶内,这样既卫生,又减轻了人们用手挤压拖把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很方便。
文档编号A47L13/60GK2175574SQ93218469
公开日1994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7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7日
发明者马忠敬, 张友新 申请人: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塑料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