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相器烹调器的消耗电力测定装置和方法

文档序号:138288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相器烹调器的消耗电力测定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相器烹调器,特别涉及烹调器操作时能自动且迅速和精确地测定保温功能的消耗电力、从而对保温加热器是否正常进行更准确地判断的反相器烹调器的消耗电力测定装置和方法。
一般的反相器烹调器顺序进行做饭功能和焖饭功能及保温功能的操作。
在上述做饭功能、焖饭功能和保温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是保持一定温度的保温功能。
例如,在不能维持保温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存在密闭容器内的饭变味而难于长时间保存的问题。
因此,为了防止这样问题的发生,在操作时,操作者通过测定保温功能的消耗电力而确认保温加热是否正常。
作为上述反相器烹调器操作时保温功能的消耗电力测定方法,操作维持待机状态,即顶部加热器和侧部加热器直接发热使保温温度一直升到一定水平后到上升过的保温温度下降到基准温度以下时为止。在上述保温温度的维持时间内保温温度一旦下降到基准温度之下,操作者就使用功率表直接测定保温加热器的消耗电力并判断保温加热器有无异常。因此在保温温度高的情况下,因为在达到基准温度前的长时间内必须待机,所以存在时间浪费和使烹调器的生产性能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相器烹调器的消耗电力测定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和装置即使在烹调器操作时实际温度一会高一些一会低一些的状态下也能自动、迅速、准确地测定保温时的消耗电力,从而使烹调器的生产性能提高并可以容易判断出保温加热器是否被损坏。
本发明的这样的目的是通过下述的反相器烹调器的消耗电力测定方法来实现的,它包括对第一和第二定时器初始清零并检测有无消耗电力测定开关输入的步骤;如果上述消耗电力测定开关有输入时,借助第一定时器使顶部加热器发热直到发热达到第一设定时间为止,并测定此时的消耗电力以判断顶部加热器有无异常的步骤;在所述第一设定时间内借助第二定时器使顶部加热器和侧部加热器发热直到达到第二设定时间为止,并测定此时的消耗电力以判断侧部加热器有无异常的步骤;当经过了上述第一、第二设定时间时,就中断顶部加热器和侧部加热器的发热,并检测此时的保温温度以同基准温度进行比较检测的步骤;根据上述比较检测结果,如果保温温度比基准温度低时,则使顶部加热器和侧部加热器发热,如果保温温度比基准温度高时,则中断上述加热器发热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通过下述的反相器烹调器的消耗电力测定装置来实现的,它包括选择是否测定保温加热器的消耗电力的消耗电力测定开关部件;检测根据上述保温加热器的发热保温温度并将其变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的保温温度检测部件;演算上述消耗电力测定开关部件的开关信号和保温温度检测部件检测的保温温度以便依次输出保温加热器发热控制信号的系统控制器;根据上述系统控制器依次输出的保温加热器发热控制信号来设置时间差、通过接通/断开操作使顶部加热器和侧部加热器发热的切换部件。


图1为本发明反相器烹调器的消耗电力测定系统的构成图;
图2为图1的系统控制器的详细电路构成图;
图3为图2中根据保温控制信号的消耗电力的定时图,其中(A)为侧部加热器的接通/断开驱动定时图;
(B)为顶部加热器的接通/断开驱动定时图;
(C)为根据侧部加热器和接通/断开控制的消耗电力测定波形图;
图4为说明图1操作的信号流程图。
(实施例)图1为本发明的反相器烹调器的消耗电力测定系统构成图,如图所示该系统包括选择是否测定保温加热器的消耗电力的消耗电力测定开关部件101;检测根据上述保温加热器的发热的保温温度并将其变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的保温温度检测部件102;演算上述消耗电力测定开关部件101的开关信号和由保温温度检测部件102检测的保温温度以便依次输出保温加热器发热控制信号的系统控制器100;根据上述系统控制器100依次输出的保温加热器发热控制信号来设置时间差、通过接通/断开操作使顶部加热器104和侧部加热器105发热的切换部件103。
如图2所示,上述系统控制器100包括在上述消耗电力测定开关部件101选择时设置一定时间差并进行计数以便产生第一和第二设定时间的保温控制时间发生器10;将相应于由上述保温温度检测部件102检测的保温温度的电压同基准电压(Vref)进行比较而输出结果电压的电压比较器11;通过设置来自上述电压比较器11的结果电压和保温控制时间发生器10的一定时间差而将产生的第一和第二设定时间进行逻辑组合并按一定顺序产生保温加热器发热控制信号以便由上述控制信号控制上述切换部件103的接通/断开的逻辑组合单元12。
上述保温控制时间发生器包括使来自上述消耗电力测定开关部件101输入的开关信号分别反相的第一和第二反相器10a、10b;根据上述第一和第二反相器10a、10b的输出信号而启动和禁止并只计数到各自设定的时间为止的第一和第二定时器10c、10d。
上述逻辑组合单元12包括对由上述第一和第二定时器10c、10d计数输出的第一和第二设定时间进行或逻辑运算,然后使其反相输出的第一或门12a和第三反相器12b;对上述第三反相器12b的输出信号和电压比较器11的输出信号进行与逻辑运算的与门12c;将上述与门12c的输出信号和上述第一定时器10c的第一设定时间进行或逻辑运算并将其作为结果信号通过开关部件103而控制顶部加热器104的发热的第二或门12d;将上述与门12c的输出信号和上述第二定时器10d的第二设定时间进行或逻辑运算并将其作为结果信号通过切换部件103而控制侧部加热器105的发热的第三或门12f。
未说明的符号R1、R2是电阻,AC是供给顶部加热器104和侧部加热器105的交流电源。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反相器烹调器的操作和效果。
在开始操作时,操作者将电源开关(未图示)一接通,电源端(Vcc)的电压通过在系统控制器100内构成的保温控制时间发生器10的第一、第二反相器10a、10d被反相为低信号以使第一、第二定时器10c、10d清零。
在这种状态下操作者为了测定保温功能的消耗电力而将消耗电力测定开关部件101接通,这样上述电源端(Vcc)的电压就通过电阻(R1)和上述电力测定开关部件101而被接地傍路,因此低信号就输入到保温控制时间发生器10的第一、第二反相器10a、10b中。
上述第一、第二反相器10a、10b将输入的低信号反相为高信号从而分别使第一、第二定时器10c、10d启动。
在第一反相器10a的反向瞬间,即如图3(C)所示从将消耗电力测定开关部件101接通的t0时开始到第一设定时间t2为止上述第一定时器10c进行上升计数并输出如图3(B)所示的高脉冲。此后一旦达到第一设定时间(t2)就输出低脉冲并将其输入到逻辑组合单元12的第一、第二或门12a、12d中。
因此,上述逻辑组合单元12的第二或门12d在同由另一输入端输入的电压比较器11的输出信号(即由保温温度检测部件102检测的保温温度)无关的状态下在第一设定时间(t2)期间激励切换部件103的第一继电器(RY1)而使顶部加热器104发热。如图3(C)所示,在第一设定时间(t0-t2)期间因为对顶部加热器104发热的消耗电力(50W)进行测定以判断顶部加热器104有无异常,所以可以判断保温时的消耗电力是否无异常地被供给。
然后,上述保温控制时间发生器10的第二定时器10d在从消耗电力测定开关部件101接通的(t0)时开始的一定时间即第一定时器10C经过五秒后的第二设定时间(t1)期间进行上升计数并输出如图3(A)所示的高脉冲。一达到第二设定时间(t1),就输出低脉冲并将其输入到逻辑组合单元12的第一、第三或门12a、12f中。
因此,上述逻辑组合单元12的第三或门12f在同由另一输入端输入的电压比较器11的输出信号(即由保温温度检测部件102检测的保温温度)无关的状态下在第二设定时间(t1)期间激励切换部件部件103的第二继电器(RY2)而使侧部加热器105发热。如图3(C)所示,在第二设定时间(t0-t1)期间对侧部加热器105的消耗电力(100W)进行测定并根据这个消耗电力判断侧部加热器105有无异常,这样可以判断保温时的消耗电力的供给是否异常。
另外,当经过了上述第一、第二定时器10c、10d的第一、第二设定时间(t1)、(t2)时,因为逻辑组合单元12的第二、第三或门12d、12f输出低信号而使切换部件103的第一、第二继电器(RY1)、(RY2)断开,所以中断了顶部加热器104和侧部加热器105的发热。
然后,在上述顶部加热器104和侧部加热器105断开后如果将消耗电力测定开关部件101断开,则第一、第二定时器10c、10d被禁止而输出低脉冲。
上述第一、第二定时器10c、10d输出的低脉冲在逻辑组合单元12的第一或门12a中由低信号进行或逻辑运算后通过第三反相器12b而反相为高信号而输入到与门12c的一个输入端。
这时保温温度检测部件102检测顶部加热器104和侧部加热器105加热后产生的保温温度并将相应的电信号输入到电压比较器11的负端(一)。
上述电压比较器11将由正端(+)输入的基准电压(Vref)同由负端(一)输入的保温温度电压进行比较。如果由保温温度检测部件102检测的保温温度高,则上述比较结果输出低信号;如果保温温度低,则输出高信号并将其输入到与门12C的另一输入端。
在保温温度比基准温度低的情况下,即电压比较器11输出高信号的情况下,上述与门12c将输入的高信号同第三反相器12b的高信号进行与逻辑运算并输出高信号。从上述与门12c输出的高信号通过第二、第三或门12d、12f而使顶部加热器104和侧部加热器105同时接通。
在保温温度比基准温度高的情况下,即在电压比较器11输出低信号的情况下,在与第三反相器12b的输出无关的状态下输出低信号而使顶部加热器104和侧部加热器同时中断加热。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因为在烹调器操作时即使实际保温温度一会高一些一会低一些也能自动、迅速、准确地测定保温时的消耗电力,所以可以判断顶部加热器和侧部加热器有无异常,进而可以判断消耗电力是否被无异常地供给,这样提高了烹调器的生产性能并可以容易判断保温加热器是否损坏。
权利要求
1.一种反相器烹调器的消耗电力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对第一和第二定时器初始清零并检测有无消耗电力测定开关输入的步骤;(B)如果上述消耗电力测定开关有输入时,借助第一定时器使顶部加热器发热直到达到第一设定时间为止,并测定此时的消耗电力以判断顶部加热器有无异常的步骤;(C)在所述第一设定时间内借助第二定时器使顶部加热器和侧部加热器发热直到达到第二设定时间为止,并测定此时的消耗电力以判断侧部加热器有无异常的步骤;(D)当经过了上述第一、第二设定时间,就中断顶部加热器和侧部加热器的发热,并检测此时的保温温度以同基准温度进行比较检测的步骤;(E)根据上述比较检测结果,如果保温温度比基准温度低时,则使顶部加热器和侧部加热器发热;如果保温温度比基准温度高时,则中断上述加热器发热的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相器烹调器的消耗电力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选择消耗电力测定开关的同时对上述第一设定时间开始上升计数进行设定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相器烹调器的消耗电力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经过第一设定时间一半的状态下对上述第二设定时间开始上升计数进行设定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相器烹调器的消耗电力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上述第一设定时间设定为十秒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相器烹调器的消耗电力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上述第二设定时间设定为五秒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相器烹调器的消耗电力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上述消耗电力测定开关无输入、且保温温度比基准温度低时,对此时的消耗电力进行测定的步骤。
7.一种反相器烹调器的消耗电力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选择是否测定保温加热器的消耗电力的消耗电力测定开关部件;检测根据上述保温加热器的发热的保温温度并将其变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的保温温度检测部件;演算上述消耗电力测定开关的开关信号和由保温温度检测部件检测的保温温度以便依次输出保温加热器发热控制信号的系统控制器;根据上述系统控制器依次输出的保温加热器发热控制信号来设置时间差,通过接通/断开操作使顶部加热器和侧部加热器发热的切换部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相器烹调器的消耗电力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系统控制器包括在上述消耗电力测定开关部件选择时设置一定时间差并进行计数以便产生第一和第二设定时间的保温控制时间发生器;将相应于由上述保温温度检测部件检测的保温温度的电压同基准电压进行比较而输出结果电压的电压比较器;通过设置来自上述电压比较器的结果电压和保温控制时间发生器的一定时间差而将产生的第一和第二设定时间进行逻辑组合并按一定顺序产生保温加热器发热控制信号以便根据上述发热控制信号控制上述切换部件的接通/断开的逻辑组合单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相器烹调器的消耗电力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保温控制时间发生器包括使来自上述消耗电力测定开关部件输入的开关信号分别反相的第一和第二反相器;根据上述第一和第二反相器的输出信号而启动和禁止并只计数到各自设定的时间为止的第一和第二定时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相器烹调器的消耗电力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逻辑组合单元包括对上述第一和第二定时器计数输出的第一和第二设定时间进行或逻辑运算,然后使其反相输出的第一或门和第三反相器;对上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出信号和电压比较器的输出信号进行与逻辑运算的与门;将上述与门的输出信号和上述第一、第二定时器的第一、第二设定时间分别进行或逻辑运算并按照结果信号依次控制顶部加热器和侧部加热器的第二、第三或门。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相器烹调器的消耗电力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温控制时间发生器在选择消耗电力测定开关的同时由第一定时器进行上升计数并产生第一设定时间。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相器烹调器的消耗电力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温控制时间发生器在第一设定时间经过了一半的状态下由第二定时器进行上升计数并产生第二设定时间。
全文摘要
一种反相器烹调器的消耗电力测定装置包括测定保温加热器的消耗电力的消耗电力测定开关部件;检测根据上述保温加热器的发热的保温温度并将其变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的保温温度检测部件;演算上述消耗电力测定开关部件的开关信号和由保温温度检测部件检测的保温温度以便依次输出保温加热器发热控制信号的系统控制器;根据上述系统控制器依次输出的保温加热器发热控制信号来设置时间差、通过接通/断开操作使顶部加热器和侧部加热器发热的切换部件。(图3)
文档编号A47J27/00GK1108388SQ94113709
公开日1995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94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16日
发明者朴钟仁 申请人:株式会社金星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