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盘夹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031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碗盘夹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碗盘夹持器,是一种夹持碗盘的装置。
手是传播各种细菌,引起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根据北京市防疫站消毒科对41人次手的细菌检测平均每人手上带有细菌4245.14菌落(1菌落=330个细菌)。目前,在全国各宾馆、饭店和食堂内,服务员多用手将盛有饭菜的碗盘端送到客人桌上。由于手和碗盘直接接触,容易传播各种细菌,并引起疾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手与碗盘直接接触的方便卫生的碗盘夹持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为在一″凵″形件下端的两侧边各设有一位于同一轴线上、并互相对称的开放孔,开放孔口部上下均设有爪。利用二开放孔的爪,便可将碗盘卡住并很容易地端起,方便卫生。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手与碗盘的直接接触,可大大减少经由手作为媒介传播疾病的可能性。适合于宾馆、饭店、食堂以及家庭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假想平面示意图。
参照
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由凵″形件(1)和把手(2)组成。在″凵″形件(1)下端(10)的两侧边(11、12)各设有一个位于冋一轴线(4)上并互相对称的开放孔(3)。两开放孔(3)的口部(30)均设有对称的上钩爪(34)和底爪(32)。从开放孔(3)底部(31)翘向开放孔(3)口部(30)设有一凸起,为底爪(32)。开放孔(3)的园曲形上部(33),在其未端向内旋转,形成上钩爪(34)。利用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二上钩爪(34)和二底爪(32)与碗盘(5)的园曲线之差,以及利用二上钩爪(34)和二底爪(32)形成的假想平面(6)与碗盘的园曲面之差,就可以很容易地将碗盘(5)卡住端起。″凵″形件可用金属材料制作,如不锈钢等。亦可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如ABS塑料等。″凵″形件(1)与把手(2)的连接可以采取螺钉连接,也可将加工成型后的″凵″形件(1)放入把手(2)的模具中整体注塑成型。
权利要求1.一种碗盘夹持器,由“凵”形件(1)和把手(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凵”形件(1)下端(10)的两侧边(11、12)各设有一个位于同一轴线(4)上并互相对称的开放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碗盘夹持器,其特征在于两开放孔(3)的口部(30)均设有对称的上钩爪(34)和底爪(3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碗盘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凵″形件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作。
专利摘要一种碗盘夹持器,它主要由“凵”形件和把手组成,在“凵”形件下端的两侧边各设有一位于同一轴线上,并互相对称的开放孔,开放孔口部上下均设有爪。利用二开放孔的爪,便可将碗盘卡住并很容易地端起,方便卫生,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手与碗盘的直接接触,大大减少了经由手作为媒介传播疾病的可能性。适合于宾馆、饭店、食堂以及家庭使用。
文档编号A47G19/00GK2188897SQ9420002
公开日1995年2月8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3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3日
发明者马崇志 申请人:马崇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