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滤盖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323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滤盖水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杯,特别是一种带过滤盖的水杯。
目前的水杯,大都不带过滤装置,使用这种水杯沏茶时,部分茶沫浮于水面,影响正常饮茶,使用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带滤盖水杯,这种水杯沏茶时,即使是水温不高,茶沫也不会浮于水面,用以克服现用水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由杯体、杯盖和滤盖组成,杯体同现用杯体,只是在杯体内壁的接近口部等分有三个凸台,凸台下面有环形斜棱沿,凸台和环形斜棱沿的作用是上滤盖。杯盖也和现用杯盖大致相同,杯盖内上部也分有三个凸台2,其大小和杯体内凸台的大小相同,其作用是当滤盖不用时放于杯盖中卡紧。滤盖为园薄片形,其边沿等分有三个凹缺,大小为略大于凸台,其中间有一小奶头形把手,用于方便将滤盖使用时安在杯体中,不用时安在杯盖上。滤盖上还有凸园柱,和若干个小通孔,凸园柱的作用是限位,小通孔的作用是通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超出了现有水杯的使用功能,沏茶时防茶叶上浮,喝茶时防茶叶入口,且不用滤盖时可随时拆放于杯盖内,并不影响杯盖的使用。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杯体剖视图图2为滤盖俯视图图3为杯盖剖视图如
图1-3,杯体(1)在接近口部等分有三个凸台(3),凸台(3)下面有环形斜棱沿(2),凸台(3)和环形斜棱沿(2)的作用是上滤盖。杯盖(4)也和现用杯盖大致相同,杯盖(4)内上部也等分有三个凸台2(5),其大小和杯体内凸台(3)的大小相同,其作用是当滤盖(11)不用时放于杯盖(4)中卡紧。杯盖(4)上有与杯体(1)配合的空环腔(6)。滤盖(11)为园薄片形,其边沿等分有三个凹缺(7),大小为略大于凸台(3)和凸台2(5),其中间有一小奶头形把手(9),用于方便将滤盖(11)使用时安在杯体(1)中,不用时安在杯盖(4)上。滤盖(11)上还有三个凸园柱(8)和若干个小通孔(10),凸园柱(8)的作用是限位,小通孔(10)的作用是通水。
使用时,放入茶叶,手持奶头形把手(9)使滤盖(11)三个凹缺(7)与三个凸台(3)吻合后按下滤盖(11),使之于环形斜棱沿(2)接触,顺时针转动把手(9),滤盖(11)安装完毕,冲水即可。不用时,手持奶头形把手(9)逆时针转动,待凸台(3)与凸园柱(8)接触不能转动,这时可提出滤盖(11),用同样的方法,可将滤盖(11)安装于杯盖(4)内存放。
本实用新型杯体(1)杯盖(4)的材料同现用水杯,滤盖(11)的材料可使用陶瓷、玻璃、铜、不锈钢、塑料等。
权利要求1.一种带滤盖水杯,由杯体、杯盖和滤盖组成,其特征在于杯体(1)内壁在接近口部等分有三个凸台(3),凸台(3)下面有环形斜棱沿(2);杯盖(4)内上部等分有三个凸台2(5);滤盖(11)为薄片形,其边沿等分有三个凹缺(7),其中间有一小奶头形把手(9),其上还有三个凸园柱(8)和若干个小通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杯体(1)、杯盖(4)的材料同现用水杯,滤盖(11)材料可使用陶瓷、玻璃、铜、不锈钢、塑料及其它材料。
专利摘要一种带滤盖水杯,由杯体、杯盖和滤盖组成。其特点是杯体内壁在接近口部有凸台和环形斜棱沿,杯盖内上部等分有三个凸台2,滤盖为薄片形,其边沿等分有三个凹缺,其中间有一小奶头形把手,其上还有三个凸圆柱和若干个小通孔。该水杯的优点是,沏茶时防茶叶上浮,喝茶时防茶叶入口,且不用滤盖时可随时拆放于杯盖内,并不影响杯盖的使用。
文档编号A47G19/22GK2193095SQ9422415
公开日1995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8日
发明者陈希龙 申请人:陈希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