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709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品茗壶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品茗壶具。
当前人们使用的品茗壶具种类较多,其中有一种免提壶品茗茶具,十分新颖、实用、受到消费者的好评,然而此种品茗壶具下设有一置台,使用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不设置台、移动壶盖向左或向右旋转,即可控制壶内茶水流出或停止的品茗壶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品茗壶具是由壶体和壶盖所组成的,壶体上面壶口有一“L”形环形承缘,放置壶盖;壶底内、外侧分设一茶水流出孔和壶嘴;壶体壶口承缘一内缘向内突设有一宽凸缘;且在茶水流出孔与壶嘴间的壶体一侧壁内有一虹吸管道。虹吸管道的倒U形最高点位置在壶口承缘处,且壶嘴的口缘直径比虹吸管道直径至少小10%以上。壶体内设过滤网板。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免提茶壶,可直接在壶体下面两侧延伸或装置两脚架,将茶坏放在两脚架间,盖上壶盖后,将壶盖向左右向或旋转,即可控制茶水流入茶杯与否,操控使用十分简便、迅速,并增添一种饮茶新情趣。
下面通过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顶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纵剖面。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壶体内的茶水不致自壶嘴流出时的顶视图。
图5是壶体内的茶水不致自壶嘴流出时的纵剖图。
图6是壶体内的茶水能自壶嘴流出时的顶视图。
图7是壶体内的茶水能自壶壶嘴流出时的纵剖图。
图中1壶体,2壶盖,3茶杯,4茶水、水,10壶体本体,11壶口承缘,12茶水流出孔,13壶嘴,14内缘的凸缘,15虹吸管道,15’U形最高点,16较小直径口缘,17两脚架,20圆形板体,21提钮,22圆形突环,23空气注入孔,24假想线。
参见
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品茗壶具包括一壶体1和一壶盖2;壶体1上面壶口有“L形环形承缘11,用作盖置壶盖2用,在下面壶底内、外侧分设一茶水流出孔12和一壶嘴13;壶体本体10的外形除可方形外,也可设计成圆形、椭圆形、蛋圆形和扁圆形。本实用新型施例在壶口承缘11一内缘向内突设有一控制茶水流出与否用的颇宽凸缘14;且在其茶水流出孔12与壶嘴13间的壶体本体10一侧壁内装一虹吸管道15,其倒U形最高点位置15设置在壶口承缘11的位置,且将壶嘴13的口缘设置为比虹吸管道15至少小10%以上的较小直径口缘16,使盖上壶盖2在其壶口承缘11上时,水位1能满过倒U形最高点15’,自然产生“虹吸”作用;使壶体本体10内的茶水从茶水流出孔12流径虹吸管道15,而从壶嘴13顺利源源流出。在壶体本体10的下面两侧延伸设置或装两脚架17,使茶杯3能放在壶嘴13下方,承接流出的茶水。为防止较小茶叶堵住茶水流出孔12,在壶体内侧装一过滤网板18(图2),以免影响虹吸效果。壶盖2上中央有提钮21,提钮下为圆形板体20,其下侧为圆形突环22,在其外侧的圆形板体20上有一空气注入孔23。壶盖2置于壶体1上侧的“L”形环形承缘11上,如空气注入孔23恰位于承缘11内缘的凸缘14范围内时(图4、5)即能通过圆形板体20的外缘下侧平面,紧贴在承缘11上,外界空气无法进入壶体1内,其中的茶水4不会从壶嘴13流漏出;如空气注入孔23位于凸缘14范围外的左或右侧时(图6、7、1、2),只要壶体1内的茶水或水4的水位满至假想线24(图5)以上时,由壶体1底内侧茶水流出孔12导入虹吸管道15中的茶水或水4即可越过虹吸管道15的最上端弯曲部15’再往下流至壶嘴13,由其口缘16汇流出落入茶杯3中(图7);用手将壶盖2向左或向右旋转,使盖上的空气注入孔23移至凸缘14范围内,即可使壶体内的茶水4停止从壶嘴13流出;如若继续倒茶水,则再用手将壶盖2向左或向右旋转,使盖体上的空气注入孔23移至凸缘14左或右侧范围外即可。
本实用新型可用作“茶道”泡茶,也可用于一般泡茶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品茗茗具,它是由壶体和壶盖所组成的,壶体上面壶口有一“L”形环形承缘,放置壶盖;壶底内、外侧分设一茶水流出孔和壶嘴;其特征在于壶体壶口承缘一内缘向内突设有一宽凸缘;且在茶水流出孔与壶嘴间的壶体一侧壁内有一虹吸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品茗壶具,其特征在是虹吸管道的倒U形最高点位置在壶口承缘处,且壶嘴的口缘直径比虹吸管道直径至少小10%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品茗壶具,其特征是壶体内设过滤网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品茗壶具,它由壶体与壶盖所组成,其特点是壶体壶口承缘内缘向内突有一宽凸缘;在茶水流出孔和壶嘴间一侧壁内设有虹吸管道。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免提茶壶,只需用手将壶盖作向左或向右旋转,即可使壶内茶水从壶嘴流入茶杯或停止流出,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47G19/00GK2223052SQ95214160
公开日1996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21日
发明者陈清河 申请人:陈清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