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座便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708阅读:16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座便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在卫生间蹲便器上使用的折叠式坐便支架。
现有的楼房在卫生间使用的排便器有蹲便和坐便二种结构。
目前,楼房卫生间设置的蹲便器居多,但老年入,儿童和病人使用不方便。坐便器使用方便,但是价格高,占地较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坐便支架,不仅可以方便地在蹲便器上实现坐便,而且占地少,价格低。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折叠式坐便支架由盖板,坐圈,坐便框和支腿组成,带有连接臂的坐便框的两端通过铰链联结着前支腿和后支腿,前支腿和后支腿通过坐便框两端的框架限位撑开后呈八字形,固结在坐便框连接臂端部的支座上设有联结孔,坐便器连接臂的支座通过联结孔联结着盖板和坐圈。
使用时,将该实用新型的前支腿和后支腿撑开呈八字形支撑在蹲便池上,揭开盖板,即可使用,使用完毕后,将前支腿和后支腿折叠在坐便框内,靠墙立放,不占地方。
该实用新型使用完毕后能够折叠存放,不占地方,前支腿和后支腿通过坐便框限位,所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坐便框俯视图,图3为前支腿主视图,图4为后支腿主视图。在带有连接臂的坐便框(3)的两端通过铰链联结着前支腿(4)和后支腿(5),前支腿(4)和后支腿(5)通过坐便框(3)的两端的框架限位,撑开后呈八字形,固结在坐便框(3)连接臂端部的支座(8)上设有联结孔,坐便框(3)连接臂的支座(8)通过联结孔联结着盖板(1)和坐圈(2),坐便框(3)是尾部带连接臂的方框形框架,在坐便框(3)的前部和侧部分别设有支承面(6),前支腿(4)为U形支架,其U形开口的两个端头设有与坐便框(3)铰接的通孔,后支腿(5)为两个支杆的下端与底座(7)铰接呈U形支架,在底座(7)上设有通孔,两个支杆的上端设有与坐便框(3)铰接的通孔,为了增加折叠式坐便支架使用时的稳定性,底座(7)的通孔可以与地脚螺栓联结。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坐便支架,由盖板,坐圈,坐便框和支腿组成,其特征是带有连接臂的坐便框(3)的两端通过铰链联结着前支腿(4)和后支腿(5),前支腿(4)和后支腿(5)通过坐便框(3)两端的框架限位撑开后呈八字形,固结在坐便框(3)连接臂端部的支座(8)上设有联结孔,坐便器连接臂的支座(8)通过联结孔联结着盖板(1)和坐圈(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坐便支架,其特征是坐便框(3)可以是尾部带连接臂的方框形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坐便支架,其特征是前支腿(4)为U形支架,其U形开口的两个端头设有与坐便框(3)铰接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坐便支架,其特征是后支腿(5)为两个支杆的下端与底座(7)铰接呈U形支架,在底座(7)上设有通孔,两个支杆的上端设有与坐便框(3)铰接的通孔。
专利摘要一种在卫生间蹲便器上使用的折叠式座便支架由盖板,座圈,座便框和支腿组成,带有连接臂的座便框铰结着前支腿和后支腿,前后支腿呈U形支架,撑开后呈八字形安放在蹲便池上,使用后,将前后支腿折叠在座便框内,靠墙立放,不占地方。利用该实用新型在蹲便器上可实现座便,而且使用方便,造价低,占地少,解决了老年人、儿童和病人上厕所难的问题。
文档编号A47K17/02GK2223608SQ9521412
公开日1996年4月3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3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3日
发明者李锋 申请人:李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