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常压清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946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常压清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器械,用于汽车等表面清洗。
目前汽车表面清洗常用三种方法一是操作者一手持刷一手握水管,边刷边清洗,这种最原始的方法的优点是就地取材,不需专用设备,缺点是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二是用高压冲洗,清洗快省时间,但需增压泵,且工作条件差,水资源浪费大。当待清洗表面油污严重时,上述两种方法均难以将其清洗干净,还得先用清洗剂;三是使用大型清洗机,将车行驶到清洗台上,清洗机在行进过程中边淋水边用特制毛帚在车体表面旋转,这是一种现代化的高效清洗法,不过需要成套设备,费用大,要求汽车外形规则,且底盘和轮胎等处难以清洗,只适用于大中城市的汽车清洗场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集刷洗、冲洗和去污为一体结构简单的常压清洗器,以改善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和工作条件。
该实用新型的任务是用以下方法完成的变径水管组件下端连盒体组件,中间装有贮剂筒组件,自来水经变径水管后流速逐渐加大至喷嘴喷出,一则可进行冲洗,二则为盒体提供水源进行刷洗,同时给贮剂筒造成负压把清洗剂带出,以便清除油污。
以下结合附图对该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多功能常压清洗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贮剂筒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盒体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多功能常压清洗器由变径水管组件(9a)盒体组件(11a)和贮剂筒组件(4a)组成。变径水管组件(9a)由软管接头(6)、开关(5)、水管(9)和喷嘴(13)构成,它们均通过螺纹连成一体,便于拆装。水管(9)上焊有剂管(7),剂管(7)中的通孔与水管(9)的内孔相通,使贮剂筒组件(4a)内的高效清洗剂(1)经剂管(7)中的通孔流入水管(9),多功能常压清洗器通过软管接头(6)用增强软管与自来水连通,常压自来水经开关(5)流入水管(9),由于水管(9)的内径自上而下由大变小,根据流体动力学中的液流的连续性原理,水流速度逐渐变大,提高4~5倍后由喷嘴(13)喷出,达到高速冲洗之目的。
盒体组件(11a)位于变径水管组件(9a)的下端,它由盒体(11)、铰座(14)、胶挡垫(12)、矩形毛刷(10)、防护套(8)组成,通过铰座(14)与变径水管组件(9a)的喷嘴(13)铰接,根据清洗表面位置不同可以使盒体组件(11a)的工作面与变径水管组件(9a)成不同角度。矩形毛刷(10)除了用于刷洗外,还能阻挡高速水流对操作者的飞溅,从而改善了工作条件。防护套(8)紧箍于盒体(11)的外下缘,清洗时可有效地防止碰伤物体。胶挡垫(12)套于喷嘴(13)上,可随其摆动,防止水从盒体(11)与喷嘴(13)的缝隙中渗透出来。
贮剂筒组件(4a)由贮剂筒(4)、堵盖(3)和锥阀杆(2)组成。旋开堵盖(3),高效清洗剂(1)从该处灌入贮剂筒(4)内。当需要高效清洗剂(1)刷洗油污表面时,旋松锥阀杆(2),使贮剂筒(4)内的高效清洗剂(1)通过锥阀杆(2)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自来水经水管后流速变大,根据流体动力学的伯努利定律可知,在剂管(7)处产生负压,贮剂筒(4)内的高效清洗剂(1)在大气压力作用下(同时也有自重作用),经剂管(7)的通孔流入水管(9),与水充分混合后由喷嘴(13)喷出,高效清洗剂(1)的流量可通过锥阀杆(2)进行调节。当待清洗表面只有泥污而无油污不需要高效清洗剂(1)时,可旋紧锥阀杆(2),或卸下贮剂筒组件(4a),同时将堵盖(3)装于剂管(7)的螺纹孔内把该孔堵住。
该实用新型集刷洗,冲洗和去污于一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改善了操作者的工作条件和劳动强度,同时,由于使用了螺纹连接,拆装容易,便于携带,是一种较好的清洗器械。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汽车表面清洗的多功能常压清洗器,其特征是变径水管组件(9a)通过下端的喷嘴(13)与盒体组件(11a)上的铰座(14)铰接,在中部剂管(7)处与贮剂筒组件(4a)螺纹连接,盒体(11)内装矩形毛刷(10),外下缘箍有一防护套(8),贮剂筒组件(4a)中有一个用于调节清洗剂(1)流量的锥阀杆(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常压清洗器,其特征是变径水管组件(9a)中的水管(9)和喷嘴(13)的内径由大变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器械,它由变径水管组件(9a)、盒体组件(11a)和贮剂筒组件(4a)构成。该清洗器的主要特征是水管(9)和喷嘴(13)的内径由大变小可加速水流;使用矩形毛刷(10)刷洗并防溅,防护套(8)紧箍于盒体(11)的外下缘;贮剂筒(4)内的清洗剂(1)在负压作用下,经剂管(7)吸入水管(9)的水流中;变径水管组件(9a)与盒体组件(11a)铰接,与贮剂筒组件(4a)螺纹连接。该清洗器集冲洗、刷洗和去污等功能于一体,适用于汽车表面清洗。
文档编号B08B1/00GK2253142SQ9523787
公开日1997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27日
发明者周耀儒 申请人:周耀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