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线遥控窗帘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8386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红外线遥控窗帘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自动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用红外线控制窗帘启闭的装置。
现有的窗帘盒主要采用手动,需操作人亲自拉动窗帘线,久而久之拉线容易损坏。还有一些封闭式电动窗帘盒采用操作开关直接切换220伏交流电源,但不够安全,正反向操作机构复杂,成本高,且有时窗帘运动过快(约0.5米/秒)。起动也较突然,噪音大。此外还有可见光控窗帘盒,其能耗较高,更换灯泡也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各种窗帘启闭装置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工作可靠,设计合理,成本低,易于批量生产、操作简便、寿命长的红外线遥控窗帘盒,使窗帘的启闭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采用继电器、磁控开关及集成电路自动完成窗帘的打开与闭合。该窗帘盒包括盒体1、同步减速可逆电机3、主动轮4、从动轮10、牵引绳8、牵引板7a、7b、吊钩9、红外遥控器14和红外接收与驱动电路13等,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电路13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红外接收与放大电路12,它由红外接收和放大一体化的集成电路IC1组成,用于红外信号的接收,将其转变为电信号并放大,送往电机启动电路11;(2)电机启动电路11,包括单稳态集成电路IC2、IC3,三极管BG2、BG3,可控硅SCR及同步减速可逆电机3;(3)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15,包括双稳态触发器集成电路IC3-1,磁控开关S1、S2,装于牵引板7a上的磁铁6、三极管BG4、BG5,二极管D3和继电器J,用于控制电机3的正反转;
(4)自停电路16,包括三极管BG1、二极管D1、D2、磁控开关S1、S2和磁铁6,用于控制电机3开、闭窗帘后自动停止。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红外线遥控窗帘盒的总体框图。
图2是红外线遥控窗帘盒的一种具体线路图。
图3是窗帘盒机械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
图1,红外线遥控器14采用普通38KHZ型或其它红外线遥控器均可。当红外遥控器14产生的信号到达红外接收与驱动电路13中的红外接收与放大电路12,它将红外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加以放大至标准电平,然后送至电机启动电路11,从而驱动电机3工作。同时输入电机启动电路11的还有正反转电路15及自停电路16。正反转电路15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继电器J的释放与吸合控制同步减速可逆电机3正反转,从而使窗帘能够自动打开与闭合。自停电路16的信号可使窗帘在打开或闭合完成后,电机3自动停止。
参见图2,在盒体1上部有控制盒2,红外接收与驱动电路13即安装于控制盒2内。在盒体内有长滑道17,下部有轨道口。牵引板6和挂窗帘吊钩9的滚轮在滑道内,由牵引绳8带动。同步减速可逆电机3上的主动轮4是双槽轮;牵引绳8分别固结于两个槽内,并套紧在主动轮4和从动轮10上;牵引板7a、7b分别连于作相反运动的两侧牵引绳上。一侧牵引绳处于内轨道上,另一侧牵引绳处于外轨道上。装绳时,双槽轮的一个槽内绕有窗帘运行全程长度的牵引绳,而另一槽内无绳。当可逆电机3转动时,双槽轮的一个槽放绳,另一个槽收绳。反之亦然,从而完成窗帘的关闭。这样可以方便地实现两扇窗帘的打开与闭合,并且在轮与绳之间不会发生打滑,这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点。在牵引板7a上装有一个磁铁6,相应在盒体1上固定有两个磁控开关S1、S2,它们处于磁铁运行的两个终点附近,用于控制电机正反转和自动停止。
参见图3,当红外遥控器14发出信号时,即由红外接收与放大电路12接收。它包括红外接收和放大一体化的集成电路IC1,如LM567型,其主要功能是将红外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放大至标准输出电平,然后输往电机启动电路11中的单稳态集成电路IC2的2端,其输出端3应为高电平。此信号通过限流电阻R6,使三极管BG3导通,使可控硅SCR导通,从而驱动可逆电机3工作。为使窗帘的开、闭过程完整,此单稳态电路的延时时间应略大于窗帘运行所需的全部时间。集成电路IC2可选用CT4123型等。
窗帘盒1中的正反转电路15包括双稳态触发器集成电路IC3-1、磁控开关S1、S2、三极管BG4、BG5、二极管D3和继电器J。当电机启动运转时,牵引板7a上的磁铁6行至接近磁控开关S1或S2时,比如接近S1,双稳态触发器集成电路IC3-1的复位端4接电源正极,故其输出端变为低电平,三极管BG4截止,继电器J释放,驱动可逆电机3反转。反之若是磁铁6靠近磁控开关S2时,双稳态触发器集成电路IC3-1的置位端6接电源正极,故其输出端为高电平,BG4得电,继电器J吸合,电机3正转。IC3将单、双稳态触发器集成电路合到一个集成块上,如74LS123型,其中IC3-1是双稳态,IC3-2是单稳态。
图中自停电路16包括三极管BG1,二极管D1、D2以及与正反转电路共用的磁铁6、磁控开关S1、S2等,用于电机3驱动窗帘到位后自动停止。当磁铁6靠近磁控开关S1或S2时,电源的正极都会通过二极管D1或D2,经限流电阻R5推动三极管BG1,使单稳态集成电路IC2的复位端4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电路强行复位,这时可逆电机3停转而处于等待状态。由于在等待状态时,磁铁6一直靠近磁控开关,所以使启动电路11中的单稳态集成电路IC2一直处于复位状态。只有当红外接收与放大电路12收到工作信号,使单稳态集成电路IC3-2的输出端13为高电平时,才能经限流电阻R4驱动三极管BG2导通,使自停电路16中的三极管BG1截止,此时单稳态集成电路IC2的输出端3为高电平,从而使可逆电机3得以启动。驱动电路13中的单稳态集成电路IC2上接有电容器C5,用于通电后自动复位。
上述驱动电路13中的电源由变压器BT、桥式整流器IC5及稳压集成电路IC4组成。IC4可选用7805型等。
为了提高窗帘运行时抗干扰信号的能力,驱动电路13中的集成电路IC1上接有电容器C1,三极管BG1的基极上接有电容器C6。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成本较低易于生产所用红外遥控器使用现成市售38KHZ红外遥控器或一般彩色电视机、录相机、组合音响的红外遥控器均可。其它电路大都为标准集成电路。有二位操作工人,即可批量生产。
(2)操作简便,节省电力使用红外遥控窗帘的启闭操作简单,且可在较远距离操作。采用红外发生器和集成电路大大节约了能源。
(3)灵敏度高,噪声低由于控制部分大都是集成电路,分立元件大都也是晶体管等,噪声低,防止了误动作。此外该装置用一个遥控器可控制多个窗帘。对大会客厅、礼堂等高大窗帘的启闭十分理想。本装置中的控制电路还可用于其它类似的开启装置中。
权利要求1.一种红外线遥控窗帘盒,包括盒体(1)、同步减速可逆电机(3)、主动轮(4)、从动轮(10)、牵引绳(8)、牵引板(7a、7b)、吊钩(9)、红外遥控器(14)和红外接收与驱动电路(13),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电路(13)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红外接收与放大电路(12),它由红外接收和放大一体化的集成电路(IC1)组成,用于红外信号的接收,将其转变为电信号并放大,送往电机启动电路(11);(2)电机启动电路(11),包括单稳态集成电路IC2、IC3-2,三极管BG2、BG3,可控硅SCR及同步减速可逆电机(3),(3)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15),包括双稳态触发器集成电路IC3-1,磁控开关S1、S2,装于牵引板(7a)上的磁铁(6)、三极管BG4、BG5,二极管D3和继电器J,用于控制电机(3)的正反转;(4)自停电路(16),包括三极管BG1、二极管D1、D2、磁控开关S1、S2和磁铁(6),用于控制电机(3)开闭窗帘后自动停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盒,其特征在于驱动电路(13)中的电源由变压器BT、桥式整流器IC5及稳压集成电路IC4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盒,其特征在于驱动电路(13)中单稳态集成电路IC2上接有电容器C5,用于通电后自动复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盒,其特征在于驱动电路(13)中的集成电路IC1上接有电容器C1,用于窗帘运行时抗干扰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动轮(4)是双槽轮;牵引绳(8)分别固结于两个槽内,并套紧在主动轮(4)和从动轮(10上);双槽轮的一个槽内绕有窗帘运行全程长度的牵引绳,另一槽内无绳;牵引板(7a、7b)分别连于作相反运动的两侧牵引绳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红外线遥控窗帘盒,包括红外遥控器和红外接收与驱动电路,该电路由红外接收与放大电路,电机启动电路,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和自停电路组成。本装置可采用各种现有的红外线遥控器,有关电路均为标准集成电路,它可使操作人员在几米外自动控制窗帘的拉开与闭合,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噪音及耗电小,并且可靠性高,成本低,易于批量生产。是大会客厅、家庭、礼堂等高大窗帘启闭的理想装置。
文档编号A47H5/02GK2246976SQ9524540
公开日1997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16日
发明者杨麦收 申请人:杨麦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