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780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枕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类生活需要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枕头。
现有市场上销售的枕头,其结构通常是由枕体和枕芯组成,其形状为扁平的长方体。此类枕头虽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优点,但同时也还存在如下缺点一是其使用时,人体的头部与其枕体接触面积小,且始终是一个平面,枕着欠舒适;二是其只有一个高度,不适应人体睡姿不同所需高度不同的要求,影响人体颈椎的平衡,容易使颈椎的正常功能发生变化,导致颈椎的骨质增生或微小变位等疾病的发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渴望有一种新型枕头的上市,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枕头,它既能适应人体睡姿变化需要,枕着舒适,又能有效地防止和减少颈椎疾病的发生,以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在枕体12的中央位置上设有头凹3,其下方设有颈凹2,其两侧设有颈凸1;枕体12的下方设有与之相对应配合的上、下底板11、10;枕体12内的中上部设有药袋13。
其结构的特点是在上底板11上设有上滑道4和导向块8,在下底板10上设有与之相对应配合的下滑道7和导向槽9;滚珠5安装于滚珠卡6内,滚珠卡6装在上滑道4与下滑道7间,导向块8可在导向槽9内滑动。其药袋13内装有通七窍、疏经络、醒神志为主要成份的中草药粉末。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枕体中央位置上设有头凹、颈凹,其两侧设有颈凸的结构设计,所以其具有设计合理,结构新颖,人体的头部、颈部与枕头接触面积大,枕着舒适;其高度的不同符合人体睡姿不同的要求,能保持和恢复颈椎平衡,减少因颈椎失去平衡而造成的各种疾病的发生;同时由于在枕体内设有药袋,其袋内装有中草药粉末,可作用于人体的头、颈部位,所以其具有通七窍、疏经络、醒神志的功效,对某些疾病有治疗和理疗作用,使用其枕,可提高人们的睡觉质量,以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再是由于其枕适应范围广,男女老少皆宜,所以其具有市场潜力大,易于推广普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枕头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枕头的结构俯视图。
图3是
图1的A-A剖视图。
下面结合
图1、图2、图3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枕头的细节及使用其枕头的情况。
该枕头包括枕体12,在其中央位置上设有头凹3,其下方设有颈凹2,其上的两侧设有颈凸1,枕体12的下方连接上底板11,下底板10,且二者与之相对应配合;枕体12内的中上部设有药袋13。本实施例中,上底板11上的上滑道4、导向块8和下底板10上的下滑道7、导向槽9,分别相对应且配合,滚珠卡6安装于上、下滑道4、7间,滚珠5装于其滚珠卡6内,导向块8可在导向槽9内往复滑动,以便使其枕头适应人体睡姿不同的要求。其枕体12内的药袋13,其内装有通七窍、疏经络、醒神志为主要成分的中草药粉末,利于人体皮肤的吸收,对颈椎的骨质增生或微小变化等疾病,对于一些睡觉打呼噜、头痛、头昏者,经临床观察证明有效率在90%以上,且安全无副作用,具有保健和治疗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新型枕头。
权利要求1.一种含有枕体、枕芯的新型枕头,其特征在于在枕体(12)的中央位置上设有头凹(3),其下方设有颈凹(2),其两侧设有颈凸(1);枕体(12)的下方设有与之相配合的上、下底板(11)、(10),枕体(12)内的中上部设有药袋(1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枕头,其特征在于在上底板(11)上设有上滑道(4)和导向块(8),在下底板(10)上设有与之相对应且配合的下滑道(7)和导向槽(9),在上滑道(4)与下滑道(7)间装有滚珠卡(6),其内装有滚珠(5)。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枕头,其特征在于其药袋(13)内装有通七窍、疏经络、醒神志为主要成分的中草药粉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枕头,涉及人类生活需要领域。其结构的特点是在枕体(12)的中央位置上设有头凹(3),其下方设有颈凹(2),其两侧设有颈凸(1);枕体(12)的下方设有与之相配合的上、下底板(11)、(10), 枕体(12)内的中上部设有药袋(13)。其设计合理,结构新颖,枕着舒适,对某些疾病具有治疗和理疗作用,使用其枕可提高人们的睡觉质量,以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其市场潜力大,易于推广普及。
文档编号A47G9/00GK2295407SQ9721716
公开日1998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12日
发明者朱启旭 申请人:朱启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