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间组合洁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472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手间组合洁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手间用的洁具,特别是集洗手盆与座便之功能为一体的洗手间组合洁具。
目前,公知的洗手间的洁具均为洗手盆与座便分开摆放,并且座便的位置固定不动。其主要缺点是占地空间大,洗手盆中的废水不能用来冲洗便池,直接排入下水道,不仅使洗手间有限的空间得不到充分利用,而且浪费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洗水间组合洁具,它不仅占地空间明显减小,而且可以节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该洗水间组合洁具是由洗手盆(4)、水箱(3)和便池(35)组合而成,洗手盆(4)置于水箱(3)上,水箱底(9)下面设有分水管(11),分水管(11)的上部为双孔,该孔分别与洗水盆(4)的排水管(8)和水箱(3)相通,分水管(11)的下部通过管(10)和支撑架(7)的内腔与固定在支撑架(7)上的便池(35)相通,支撑架(7)由支架(21)、调节架(20)、转盘(23)和底座(29)支撑,支架(21)、调节架(20)与支撑架(7)、转盘(23)固定联接,转盘(23)通过套(24)与底座(29)活动联接,便池(35)通过踏板旋转机构控制转动,并通过管(33)、装在底座(29)上的转盘(23)和底座(29)与下水道相通。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洗手盆与水箱组合在一起,并将便池设计成可以旋转,当小便后,无须用水箱内的大流量水冲洗便池,只需用洗手的废水冲洗即可。当大便时,通过踏板旋转机构将便池转出,便后用水箱内的水加洗手盆内的少量洗手水冲洗便池,用完后,再通过踏板旋转机扬将便池旋转到水箱下。具有结构紧凑,占地空间明显减小,节水效果显著,便池旋转方便自如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
图1的局部俯视图。
图3是罩板(18)的立体图。
图4是图2的左视旋转视图。
图5是图2的右视旋转视图。
图6是图5的A-A向视图。
图7是图2中架(46)的仰视图。
图8是调节架(20)的结构视图。
图9是支撑架(7)的结构视图。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图11是垫板(6)的主视图。
图12是
图11的俯视图。
图中1.立柱 2.加强板 3.水箱 4.洗手盆 5.过滤网 6.垫板 7.支撑架8.排水管 9.水箱底 10.管 11.分水管 12.波纹管 13.环形垫片 14.管 15.密封圈 16.套 17.立柱 18.罩板 19.压板 20.调节器 21.支架 22.螺栓23.转盘 24.套 25.环型垫片 26.密封圈 27.加强板 28.连接件 29.底座30.支板 31.支板 32.加强筋 33.管 34.管 35.便池 36.罩板 37.罩板 38.螺栓 39.柔性绳 40.螺栓 41.螺栓 42.柔性绳 43.踏板 44.板 45.踏板46.架 47.滑轮 48.滑轮 49.架 50.弹簧 55.拖 56.半球形垫 57.钢球。

图1中,底座(29)置于下水道上方,转盘(23)和套(24)紧配合后同底座(29)活动联接。在套(24)与底座(29)之间装有密封圈(26)和环形垫片(25)。转盘(23)与支撑架(7)之间是通过两个对称支架(21)和调节架(20)用螺栓联接。便池(35)与支撑架(7)和管(34)钎焊。便池底部的套(34)与底座(29)上的转盘(23)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塑料管(34)连接,转盘(23)中心为通孔。管(14)与支撑架(7)钎焊。垫板(6)与管(14)之间间隙配合。管(10)与套(16)之间紧配合后同管(14)之间活动联接,其间装有密封圈(15)和环形垫片(13)。环形垫片(13)、(25)和套(16)、(24)可采用F-46材料制作以保证套(16)与管(14)之间、套(24)与底座(29)之间实现自润滑分水管(11)焊接在水箱底(9)上,并与管(10)采用波纹管(12)联接。分水管(11)的两个孔一个通水箱(3),一个接管(8),管(8)接洗手盆(4),在管(8)与洗手盆(4)之间装一过滤网(5),洗手盆(4)置于水箱(3)的上部。水箱(3)上边设有加强板(2),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壁上。水箱(3)的下面有四个立柱。左边两个立柱(1)加一罩板(37),右侧罩板(18)的形状参阅图3。罩板(36)的上边与支撑架(7)焊接,下部设有加强筋(32),加强筋(32)通过支板(30)和支板(31)固定在转盘(23)的下部,具体联接方式参阅图4。罩板(36)的右边设一加强板(27),加强板(27)固定在调节架(20)上。水箱(3)下面的四个立柱中的立柱(17)与底座(29)通过联接件(28)联接,用以限定水箱(3)的位置并保证分水管(11)和管(10)的相对位置。
便池(35)的转动是通过踏板旋转机构实现的。具体实施例参阅图2、图4、图5、图6。水池(35)的转动是由转盘(23)的旋转带动的,转盘(23)的旋转是由踏板(43)、(45)控制的。本实施例中的踏板控制机构是这样设计的它由转盘(23)、滑轮、踏板组成,在转盘(23)的边槽内固定两根柔性绳(39)、(42),柔性绳(39)、(42)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滑轮(47)、(53)和滑轮(48)、(52)与踏板(43)、(45)联接。如图所示可用螺栓(38)和螺栓(40)将两根柔性绳(39)、(42)的一端分别固定在转盘(23)周边槽内的不同位置。柔性绳(39)绕过滑轮(47)、(53)与踏板(43)下面的板(51)相连;柔性绳(42)绕过滑轮(48)、(52)与踏板(45)下面的板(50)相连。踩下踏板(43),便池(35)转90度角从水箱(3)下面转出;踩下踏板(45),便池(35)反转90度角又转回水箱(3)的下面。踩下踏板(43)时,踏板(45)升起;反之踩下踏板(45)时,踏板(43)升起,其动作参阅图5、图6。便池(35)转动时,靠装在转盘(23)下面的两个定位块和底座(49)边缘的凸起部分限位。滑轮(47)、(48)安装在架(49)上,架(49)安装在架(46)上。架(46)的具体结构参阅图2、图4和图7。
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架(7)的结构参阅图9、
图10。其材料最好选用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材料铸造。支撑架(7)环腔壁上的出水孔应为具有一定倾角的斜孔,以形成旋转水流以增强冲刷便池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垫板(6)即座垫的结构参阅
图11、12。垫板(6)的圆孔套在管(14)上。垫板(6)下部凸起的U形部分与支撑架(7)间隙配合。当便池(35)从水箱(3)下面转出时,支撑架(7)将垫板一起带出。如不用垫板(6),将其右端抬起,使之与支撑架(7)分离推至水箱(3)下面。当便池转至水箱底下时,垫板(6)又落到支撑架(7)的上面。垫板(6)转至水箱(3)下面的位置靠调节螺栓(41)限位。
调节架(20)是为保证便池转动时相关部件均匀摩擦,以及人坐在垫板(6)上时力矩平衡而设计的,其结构参阅图8调节架上设有上端开孔的腔,其内依次装有钢球(57)、半球形垫(56)、拖(55)、弹簧(54)和螺栓(22),开孔的直径小于钢球(57)的直径。压板(19)上开有长条孔(参阅图4),调节压板(19)在架(46)上的位置,合压板(19)和调节架(20)上端面的距离尽可能小,同时调节螺栓(22)使转动部分的重心落在通过底座(29)的轴线上。
权利要求1.洗手间组合洁具是由洗手盆(4)、水箱(3)和便池(35)组合而成,特征在于洗手盆(4)置于水箱(3)上,水箱底(9)下设有分水管(11),分水管(11)的上部为双孔,该孔分别与洗手盆(4)的排水管(8)和水箱(3)相通,分水管(11)的下部通过管(10)和支撑架(7)的内腔与固定在支撑架(7)上的便池(35)相通,支撑架(7)由支架(21)、调节架(20)、转盘(23)和底座(29)支撑,支架(21)、调节架(20)与支撑架(7)、转盘(23)固定联接,转盘(23)通过套(24)与底座(29)活动联接,便池(35)通过踏板控制机构控制转动,并通过管(33)装在底座(29)与下水道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水间组合洁具,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踏板旋转机构是由转盘(23)、滑轮、踏板组成,在转盘(23)周边槽内固定两根柔性绳(39)、(42),柔性绳(39)、(42)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滑轮(47)、(53)和滑轮(48)、(52)与踏板(43)、(45)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手间组合洁具,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调节架(20)上设有上端开孔的腔,其内依次装有钢球(57)、半形垫(56)、拖(55)、弹簧(54)和螺栓(22),开孔的直径小于钢球(57)的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手间组合洁具。它是将洗手盆和便池组合在一起,洗水盆置于水箱上,水箱底部设有分别与洗手盆的排水管和水箱相通的分水管。便池由转轮、滑轮、踏板组成的踏板旋转机构控制从水箱底部转入转出。该组合洁具具有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节水等特点。
文档编号A47K4/00GK2387847SQ9920260
公开日2000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25日
发明者孙宝杉 申请人:孙宝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