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开开水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65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瞬间开开水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平时不需加热保温,而在使用者将杯子放在杯盘上通电后可以将水快速烧开送出的饮水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几乎家家都备有随时可以取用开水的饮水机。但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饮水机,主要是由一加热器与一个或多个储水桶组成,由加热器将水烧开,并将烧开的水分送到各储水桶内储存备用。由于饮水机必须保证随时提供热水使用,因此需用一温控开关来控制加热器,当热水储水桶内的热水温度低于事先所设定的温度时,温控开关则启动加热器,自动加热,将水烧开后关闭加热器。这种饮水机在使用者欲取热水时,储水桶内的水并不是恰好才烧开的,因此使用者必须另外按下加热键启动加热器工作,并等待加热器将水烧开后才能顺利取用。这对于一直需要添加热开水来泡茶的人来说相当不便,另一方面,有些人并非需要常常取用热水,甚至一天才取用一、二次。但开水饮水机仍然会为保持适当温度而不断反复地加热,消耗电力。为保持热水储水桶内的水温,目前一般均使用功率为50-80W的加热器来保温,平均每天耗电量约为1.8度。因此,每年一个家庭的开水饮水机为达到保温所消耗的电力高达650度左右。这不仅使家庭多支付费用,而且造成能源浪费。另外,还常常因饮水机质量问题导致生水混入开水内,令使用者喝到生水。一些厂家为解决此问题,采用多设储水桶及控制阀加以解决,然而这会增加饮水机体积和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需要开水时,能快速提供开水的饮水机,且耗能少,可确保饮用者不会喝到混入的生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即瞬间开开水饮水机,包括外壳主体、水箱、加热器箱、热水漏斗盘、杯盘和水快速加热装置。
外壳主体的上端设有带提手的箱盖。外壳主体的上部为水箱。水箱底部有多个出水口,出水口内设置有逆止阀。在水箱内设置有多个热水导管,热水导管的下端从水箱底部伸出,热水导管的上端与一个带出水口的集流管连接,该出水口伸入设置在水箱外侧上端的热水漏斗盘内,热水漏斗盘下端有出水口。外壳主体内水箱下方为加热器箱。在加热器箱内设置有水快速加热装置。
水快速加热装置,包括多个快速加热器和包设在快速加热器上的保温层。水快速加热器包括超高温电热管,加热箱、外盖和多个水流螺旋隔板。加热箱上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加热箱的入水口与水箱底部的出水口相连接,而加热箱的出水口与热水导管的下端连接。水流螺旋隔板中部有热管通孔,在水流螺旋隔板上热管通孔之外围,间隔环绕设有多个导流孔。外盖中央有螺孔,外盖固定在加热箱的开口端。超高温电热管相间隔地套装上水流螺旋隔板后从外盖螺孔插入加热箱内,并以螺纹与外盖螺孔之内螺纹联接。
为了快速在超高温电热管上装水流螺旋隔板,水流螺旋隔板外缘有倾斜面。
为了使开水不能回流入水箱,在水箱底部的出水口内设置有逆止阀。逆止阀由浮球和阀体组成,在逆止阀中央之贯穿孔的外缘下方设有多个支脚,以限制浮球在阀体内活动。
可在上述水箱外侧,热水漏斗盘的下方设置重力开关箱、杯盘和重力开关机构。重力开关机构,包括杯盘柱、横吊杆、横杆、二个拉伸弹簧、通电板和重力开关。重力开关箱底板与外壳主体的底板为一整体结构,托盘柱贯穿重力开关箱顶板伸入箱内,可上下移动。托盘柱上端与杯盘固定连接。横杆两端分别与杯盘柱连接。横吊杆吊设于重力开关箱顶板的下端面上。二个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横吊杆和横杆连接。重力开关设置在重力开关箱的一侧壁上,重力开关的中央设有凹沟,凹沟中间部位相对方向设有通电板。一中间通电板的一端插入重力开关的中央凹沟内,其另一端固定在中间通电板支承杆上,中间通电板支承杆垂直固定在横杆的中部。
为了使杯盘柱上下移动平稳,在杯盘柱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凸块,杯盘柱两侧凸块分别伸进设于杯盘柱两侧的固定柱的凸块滑槽内。固定柱的两端分别与重力开关箱的顶板和底板固定连接。
在水箱一侧可设置水位测量装置,水位测量装置,由浮球、圆柱形外墙体、开关棒、水位微动开关组成。在水箱外侧上端有一弹性元件室,在该弹性元件室内设置一弹性元件。浮球设在圆柱形外墙体内,并通过一吊线与开关棒的前端连接,圆柱形外墙体下端有通孔。开关棒枢设于外壳主体的上端,开关棒的后端有一凸缘,该凸缘可与水位微动开关顶端的开关压板接触。
本实用新型可在需要时快速提供开水。其过程是当需要开水时,将热水杯放在杯盘上,重力开关机构中的拉伸弹簧受热水杯的压力而向下伸长一定距离,带动中间通电板沿重力开关中间之凹沟下滑与重力开关之通电片接触而通电,启动超高温电热管加热,由经水箱出水口和逆止阀进入加热器箱内的水,由于水经多个套装在超高温电热管上的水流螺旋隔板上的导流孔,使水流在超高温电热管上产生紊流,超速加热,仅15秒左右便可提供开水,开水沿热水导管进入热水漏斗盘,再流入杯内。由于在进水口内设置逆止阀,当水开时,浮球上移,塞住阀体的进水孔,使热水不能进入水箱,同时水箱内之冷水也不能进入加热器,可确保饮用的是完全的开水。当热水杯快满杯时,中间导电板已下降到与导电板不接触状态,自动切断电源,热水停止流出。当热水杯拿开时,拉伸弹簧脱离加压向上回复原有位置。
本实用新型之水位测量装置,是当水箱内有水时,浮球上浮,开关棒受弹性元件顶起使另一端底部之凸缘压水位微动开关顶端之开关压板,接通电源。当水箱内之水位降低到设定最低水位时,浮球下落,将开关棒靠浮球一端向下拉,使开关棒另一端底部之凸缘与开关压板脱离接触而断电。从而可避免干烧,损坏饮水机。
本实用新型只要把杯子放在杯盘上就有热水进杯,杯内水满便会自动断电,不用人去开或关电源,不仅十分方便而且节省电力。由于本实用新型开水出口比水箱内之水位高,因此只有水温达到100℃时才能冲进出水口,可确保饮用的是开水。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新颖、制造容易,操作方便、体积小、成本低、加热速度快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A视图,图3是
图1的B-B视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前端剖视图,图5是本实施例之后端水箱,加热器箱剖视图,图6是快速加热器分解示意图,图7是沿超高温电热管前进之水流状态示意图,图8是水流螺旋隔板及超高温电热管剖面图,图9是水流螺旋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水位开关与逆止阀装配示意图,
图11是重力开关侧面剖视图,
图12是重力开关正面剖视图,
图13是杯盘上没放杯重力开关没通电示意图,
图14是重力开关通电状态示意图,
图15是杯盘上放的水杯内水快满了,重力开关自动切电源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瞬间开开水饮水机,包括外壳主体1、水箱2、加热器箱3、热水漏斗盘4、水快速加热装置、杯盘21、重力开关箱22、重力开关机构和水位测量装置。外壳主体1有箱盖5。外壳主体1的上部为水箱2,外壳主体1的下部为加热器箱3。水箱2底部有二个出水口7,在每一个出水口7内设置有逆止阀6,逆止阀6由阀体8和浮球9组成,阀体8之中心设有贯穿孔,在该贯穿孔之外缘下方设有多个支脚10。在水箱2内设置有二个热水导管11,二个热水导管11的下端分别从水箱2底部伸出,其上端分别与一集流管12的两端连接,集流管12的出水口13伸入设置在水箱2一侧上端的热水漏斗盘4内。在加热器箱3内设置有二个水快速加热装置。
水快速加热装置,包括二个水快速加热器和设置在二个水快速加热器外面的保温层50。水快速加热器由加热箱15、超高温电热管16、外盖17和四个水流螺旋隔板18组成。加热箱15有入水口19和出水口20。水流螺旋隔板18中部有热管通孔47,在水流螺旋隔板18上的热管通孔47之外围,间隔环绕设有多个导流孔48,水流螺旋隔板18的外缘有倾斜面49。外盖17装入且固定在加热箱15的开口端,四个水流螺旋隔板18套装在超高温电热管16上后,通过外盖17的热管通孔装入加热箱15内,其后端以螺纹与外盖17联接。水流螺旋隔板18用不锈钢板制成。二个加热箱15的入水口19分别与水箱2底部的二个出水口7连接,二个加热箱15的出水口20分别与水箱2内的二个热水导管11的下端连接。重力开关箱22设置在外壳主体1的左侧,重力开关箱22的箱底与外壳主体1的箱底23为一整体结构。重力开关机构包括杯盘柱24、横吊杆25、横杆26、二个拉伸弹簧27、中间通电板28和重力开关29。杯盘21设置在杯盘柱24的上方,且与杯盘柱24的顶板30固定连接。在杯盘21上可放上水杯41。杯盘柱24从重力开关箱22的顶板31伸入重力开关箱22内,位于杯盘柱24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带滑槽的固定柱35,在杯盘柱24的两侧分别有凸块36,凸块36插入固定柱35的滑槽内,可上下移动。横杆26的两端分别与杯盘柱24连接,二个拉伸弹簧27的下端分别与横杆26连接,二个拉伸弹簧27的上端分别与横吊杆25连接,横吊杆25吊固于重力开关箱22顶面的下端面上,重力开关29设置在重力开关箱22的一侧壁上,重力开关29的中央设有凹沟32,在凹沟32中间部位相对方向有通电板33。中间通电板28的一端插入重力开关29的凹沟32内,其另一端固定在支承杆34上,支承杆34垂直固定在横杆26的中部。水位测量装置,由浮球37、圆柱形外墙体38、开关棒39、水位微动开关40组成。圆柱形外墙体38设置在水箱2内的一侧,其下端有孔14。在水箱2外侧上端有一弹性元件室42,在弹性元件室42内设置一弹性元件43,该弹性元件43为弹簧,该弹簧的上端抵顶在开关棒39上,开关棒39枢设于外壳主体1的上端,开关棒39的后端有一凸缘44,凸缘44可与水位微动开关40顶端的开关压板46接触,水位微动开关40固定在外壳主体1上。浮球37设置在圆柱形外墙体38内,通过一吊线45与开关棒39前端连接。浮球37下端固定有配重。
权利要求1.瞬间开开水饮水机,包括外壳主体(1)、水箱(2)、加热器箱(3)、热水漏斗盘(4)和多个水快速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主体(1)的上部为水箱(2),下部为加热器箱(3),水箱(2)底部有多个出水口(7),在水箱(2)内设置有多个热水导管(11),热水导管(11)的下端分别从水箱(2)底部伸出,其上端分别与集流管(12)连接,集流管(12)的出水口(13)伸入设置在水箱(2)一侧,位于外壳主体(1)的箱盖(5)的下方的热水漏斗盘(4)内;所述的水快速加热器,由加热箱(15)、超高温电热管(16)、外盖(17)和多个水流螺旋隔板(18)组成,加热箱(15)有入水口(19)和出水口(20),外盖(17)有内螺纹,水流螺旋隔板(18)中部有热管通孔(47),在水流螺旋隔板(18)上的热管通孔(47)之外围间隔环绕设置有多个导流孔(48),外盖(17)固定在加热箱(15)的开口端,多个水流螺旋隔板(18)套装在超高温电热管(16)上后通过外盖(17)的热管通孔插入加热箱(15)内,其后端以螺纹与外盖(17)联接;多个水快速加热器设置在加热器箱(3)内,多个水快速加热器的加热箱(15)的入水口(19)分别与水箱(2)底部的与之相对应的出水口(7)连接,多个水快速加热器的加热箱(15)的出水口(20)分别与从水箱(2)底伸出的与之相对应的热水导管(11)连接,在多个水快速加热器的加热箱(15)的外面设有保温层(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间开开水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水快速加热器为二个水快速加热器,所述的多个水流螺旋隔板(18)为四个水流螺旋隔板(1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瞬间开开水饮水机,其特征是水流螺旋隔板(18)外缘有倾斜面(4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间开开水饮水机,其特征是在水箱(2)之一侧设置有水位测量装置,水位测量装置由浮球(37)、圆柱形外墙体(38)、开关棒(39)、水位微动开关(40)组成;圆柱形外墙体(38)设置在水箱(2)内的一侧,其下端有孔(14),在水箱(2)外侧上端有一弹性元件室(42),弹性元件室(42)内设置有弹性元件(43),弹性元件(43)的上端抵顶在开关棒(39)上,开关棒(39)枢设于外壳主体(1)的上端,开关棒(39)的后端有一凸缘(44),凸缘(44)可与水位微动开关(40)顶端的开关压板(46)接触,水位微动开关(40)固定在外壳主体(1)上,浮球(37)设置在圆柱形外墙体(38)内,通过一吊线(45)与开关棒(39)前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间开开水饮水机,其特征是在水箱(2)底部的出水口(7)内设置有逆止阀(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瞬间开开水饮水机,其特征是在所述的逆止阀(6)由阀体(8)和浮球(9)组成,浮球(9)设置在阀体(8)内,阀体(8)之中心设有贯穿孔,在贯穿孔之外缘下方设有多个支脚(1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瞬间开开水饮水机,其特征是在水箱(2)的外侧,位于热水漏斗盘(4)的下方,设置有重力开关箱(22)、杯盘(21)和重力开关机构;重力开关箱(22)的箱底与外壳主体(1)的箱底(23)为一整体结构;重力开关机构,包括杯盘柱(24)、横吊杆(25)、横杆(26)、二个拉伸弹簧(27)、中间通电板(28)和重力开关(29),杯盘(21)设置在杯盘柱(24)的上方,且与杯盘柱(24)的顶板(30)固定连接,杯盘柱(24)从重力开关箱(22)的顶板(31)伸入箱内,可上下移动,横杆(26)的两端分别与杯盘柱(24)连接,二个拉伸弹簧(27)的下端分别与横杆(26)连接,二个拉伸弹簧(27)的上端分别与横吊杆(25)连接,横吊杆(25)吊固于重力开关箱(22)顶板的下端面上,重力开关(29)设置在重力开关箱(22)的一侧壁上,重力开关(29)的中部设有凹沟(32),在凹沟(32)中间部位相对方向有通电板(33),中间通电板(28)的一端插入重力开关(29)的凹沟(32)内,其另一端固定在支承杆(34),支承杆(34)垂直地固定在横杆(26)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瞬间开开水饮水机,其特征是在重力开关箱(22)内,位于杯盘柱(24)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固定柱(35),固定柱(35)有滑槽,在杯盘柱(24)的两侧分别有凸块(36),凸块(36)插入固定柱(35)的滑槽内。
专利摘要瞬间开开水饮水机,包括外壳主体,外壳主体的上部为水箱,水箱底有多个出水口,水箱内设有多个热水导管,热水导管下端伸出水箱底,其上端与设置在水箱外侧的热水漏斗盘连接。水快速加热器设置在外壳主体下部。加热器由超高温电热管、加热箱组成,超高温电热管上套装上多个水流螺旋隔板后装入加热箱内。加热箱的入水口与水箱出水口连接,其出水口与热水导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可迅速得到开水,不用时停止加热,节电效果好。
文档编号A47J31/00GK2368420SQ9922377
公开日2000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13日
发明者刘柄枝 申请人:刘柄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