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锅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32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压力锅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锅,特别是一种结构新颖的压力锅橡胶密封圈。
日用压力锅在锅内压力增大时,如果限压阀被堵塞,容易造成锅内压力过高而“炸锅”。因此,厂家想办法在锅盖上“开窗”或在锅口沿上沿开设泄压槽,如中国专利96106530.3提供的铰链式弹性连接超压自泄式压力锅,就是在锅口上沿开设若干个泄压槽,使压力锅在非正常超压工作时,密封圈的超量位移破坏了密封,多余的压力从密封圈下沿与锅体泄压槽之间的缝隙中泄出,达到超压自泄之目的。但这种在锅体上开设泄压槽的工艺相当复杂,给制造带来不便,使成本提高。至于在锅盖上“开窗”的类型,在超高压的情况下,密封圈被挤出“小窗”,破坏了密封,它对密封圈的形状及材料设计要求较高,否则在超压临界值时不能自动泄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压力锅橡胶密封圈,当锅内压力超常时可实现自动泄压,并能自行复位。
本密封圈是与带挂圈的锅盖配合使用的,它的上唇与锅盖配合形成密封,中部有个凸圈可嵌入锅盖内的挂圈内,密封圈下唇与锅体密封,下唇边呈波形;当锅内压力升高后,密封圈在压力作用下,向外扩张,它与锅体形成的密封线产生位移,当位移超过一定值后,波形唇边移至原密封线处,锅内多余的压力经波形唇边与锅体间的缝隙中泄出,锅内压力下降,并使密封圈复位,锅内重新形成密封。
本实用新型由于下唇有波形唇边,可在使用中起自动泄压、保持锅内压力恒定的作用,不需对锅体或锅盖加设泄压槽,简化了制作工艺,又能确保使用安全,是当前压力锅密封圈中的理想产品。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所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案的工作状态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方案的工作状态局部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与带挂圈的锅盖配合使用的,盖内密封圈所在的位置比现行的密封圈更合理,不易受炉火熏烤而老化。本密封圈上唇边2与锅盖1配合形成密封,中部有凸圈3可嵌入锅盖的挂圈4内,不易脱落,并可随弹性锅盖移动,密封圈的下唇边7呈波形或齿形。实施例一本密封圈可以设计成如
图1所示形状,密封圈与锅体沿口内侧形成轴向密封,波形唇边在密封线下方;实施例二本密封圈可以设计成如图2所示形状,密封圈与锅体沿口形成径向密封,波形唇边位于密封线内侧;实施例三本密封圈可以设计成如图3所示形状,密封圈与锅体沿口形成角向密封,波形唇边位于密封线内侧。当锅内压力升高后,密封圈在压力作用下向外扩张,与锅体5形成密封线6,当压力过高时,密封线6产生位移,在波形唇边7移至原密封线处时,锅内密封受到破坏,锅内压力可经波形唇边7与锅体5间的缝隙中泄出,使锅内压力下降;随着锅内压力下降,密封圈可复位,锅内重新形成密封,如此反复,可达到压力锅超压自泄和压力恒定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压力锅密封圈,其特征在于该圈有上、下唇边(2、7),中间有个凸圈(3),下唇边(7)呈波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该下唇边呈齿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锅的密封圈,该密封圈的外径上有上唇边,中部有凸圈,下唇边呈波形或齿形,当锅内压力超常时,原密封线位移,多余的压力可经波形唇边与锅体的缝隙中泄出,达到自动泄压、确保压力锅使用安全之目的。它省略了现有压力锅需在锅盖、锅体上增设泄压槽的制作工艺,可降低制作成本,是当前压力锅密封圈的理想产品。
文档编号A47J27/08GK2421920SQ9925463
公开日2001年3月7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24日
发明者卢晨熙 申请人:卢晨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