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高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057阅读:20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高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娱乐健身工具,具体是一种安全高跷。
踩高跷,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观的一种娱乐形式,人人都有试一试的欲望。特别是青少年朋友,登高望远,毕竟是一件快乐事。如果能用踩高跷来健身,更是一举多得。现有的高跷,一般由主杆和踏板组成,其腿部需要捆绑,这种结构的高跷存在较大的危险性,使大众可望而不可及,其主要原因有1、高度过高,高跷一般在1米或1米以上,让人望而生畏,不敢涉足;2、技术性强,除了运用技巧外,还需要较强的技术性,非一般人可以掌握;3、穿、卸困难,穿、卸均要有高台或高凳,还要捆绑,费时费力;4、危险性大,行走或表演过程中,若遇打滑、磕绊等意外时,由于表演者的脚固定在木棍(即高跷的支杆)上,无法及时脱离木棍,人就可能随棍高高地倒下,后果不堪设想,一般需1-2名专人保护,单独一个人行走或表演,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性;5、局限限性大,基于上述原因,原来的高跷,只能被极少数人使用,也只能用于表演,不能成其为大众的娱乐健身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为公众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灵活、坚韧安全的新型安全高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高跷主要由手柄(1)、升降杆(2)、主杆(5)、弯脚(8)、踏板(12)组成,主杆(5)上端与升降杆(2)相连,下端与弯脚(8)相连,升降杆(2)上端套有手柄(1),踏板(12)固定在主杆(5)的下部。上述各元件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卡接、螺纹连接、套接、粘结、焊接等现有技术中的各种连接方式。
上述方案中,较好是在弯脚(8)下端套上脚垫(9)。
上述方案中,较好是主杆(5)上设立多个档孔(如方孔(11)和圆孔(6)),以便调节踏板高度。
上述方案中,较好是升降杆(2)上开有凹槽(3),与主杆(5)采用凹凸配合,这样,升降杆利用其凹槽(3)与主杆(5)连接,自身不能产生旋转,同时,升降杆(2)上设计了极限弹簧卡块(15),主杆(5)上设计了极限弹簧卡孔(10),防止升降杆(2)在升降螺栓(4)未拧紧的情况下,从主杆(5)中脱出,从而保证使用者的安全。极限弹簧卡孔(10)也可以是上述档孔(如方孔(11)或圆孔(6))之一。
上述方案中,较好是踏板(12)采用双固定方式固定在主杆(5)的下部,踏板(12)的上端用螺杆(19)穿过主杆(5)上的方孔(11)和圆孔(6),再用踏板螺栓(7)固定在主杆(5)上,踏板(12)的下端用卡块(14)卡入紧邻的方孔(11)中,使踏板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旋转,连接更牢固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设计的安全高跷,利用质轻坚韧的合金管或其它轻质材料制成,采用在主杆上安装踏板的方式,保障使用者的安全,使用时,双脚直接踩在踏板上,双手扶住手柄,手脚协调用力,即可自由行走、跑动等,达到锻炼坚强意志、强健体魄、灵活头脑的目的,使人的心、智、体全面发展,其优点有1、脚垫采用橡胶垫,增大摩擦,避免打滑,保护硬质地面,同时也起到减震的作用,使行走更安全;2、弯脚着地,减小了手柄的侧向作用力,使使用者更容易把握和操作;3、可调踏板,踏板采用双固定方式,上端通过方孔和圆孔,用螺栓扣紧,下端支架上的卡块卡入紧邻的方块中,使踏板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旋转,连接更牢固耐用。主杆设立多个档孔,能调节踏板高度,使使用者能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高度,从而克服畏缩恐惧心理,轻松踩踏,同时也能满足“更上一层楼”的愿望;4、升降杆和手柄,升降手柄的高低和使用者的身高状况相适应,能连续升降。使用者感觉舒适,更容易协调手、脚动作。升降杆利用其凹槽与主杆连接,自身不能产生旋转,同时,升降杆设计了极限弹簧卡,防止其在升降螺栓未拧紧的情况下,从主柱中脱出,从而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5、手柄采用橡胶套,增大手握的摩擦力和创造更好的手感效果。
6、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灵活、坚韧安全。
安全高跷,重在安全、它彻底突破了原有的固定方式,采用直接踏板方式,更自由更安全;彻底改革了原来单纯的只用脚行走,而采取的是手脚并用;彻底消除了原有的安全隐患,使用者如遇意外,可以迅速跳离踏板,从而保证自身的绝对安全。安全高跷把祖国悠久的民间舞蹈,转化为全民键身的工具。它实现了从固定方式到自由方式,从不安全到安全,从极少数人能用到全民健身的转化。是对原有高跷的一次根本革命。“安全高跷,高高在上,其乐无穷。”但愿它能成为全民健身的工具,服务大众,健康人类,把祖国的悠久文化发扬光大。
下面通过附图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副高跷(即两根高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踏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升降杆与极限弹簧卡块连接示意图。
图中1、手柄;2、升降杆;3、凹槽;4、升降螺栓;5、主杆;6、圆孔;7、踏板螺栓;8、弯脚;9、脚垫;10、极限弹簧卡孔;11、方孔;12、踏板;13、踏板支架板;14、卡块;15、极限弹簧卡块;16、弹簧片;17、装饰孔;18贴板;19、螺杆。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高跷,主要由手柄(1)、升降杆(2)、主杆(5)、弯脚(8)、踏板(12)组成,主杆(5)上端与升降杆(2)相连,下端与弯脚(8)相连,升降杆(2)上端套有手柄(1),弯脚(8)下端套有脚垫(9),踏板(12)固定在主杆(5)的下部。上述各元件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卡接、螺纹连接、套接、粘结、焊接等现有技术中的各种连接方式。
如图所示较好是在升降杆(2)上开设凹槽(3),与主杆(5)采用凹凸配合,这样,升降杆利用其凹槽(3)与主杆(5)内侧的凸块连接,自身不能产生旋转,一方面可采用升降螺栓(4)穿过主杆(5)卡入凹槽(3)以固定升降杆(2),同时,升降杆(2)上设计了极限弹簧卡块(15),主杆(5)上设计了极限弹簧卡孔(10),防止升降杆(2)在升降螺栓(4)未拧紧的情况下,从主杆(5)中脱出,从而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如在升降杆(2)的底部连接一弹簧片(16),弹簧片(16)的一端有极限弹簧卡块(15),当升降螺栓(4)未拧紧时,升降杆(2)下滑,极限弹簧卡块(15)卡入极限弹簧卡孔(10)中,防止升降杆(2)从主杆(5)中脱出。
极限弹簧卡孔(10)也可以是上述档孔之一,如主杆(5)上端的方孔(11)或圆孔(6)。

图1~2所示踏板(12)的一侧焊接或用其它方式连接有螺杆(19),底部设有支架板(13),贴板(18)固定在踏板(12)和支架板(13)的一侧,贴板(18)类似半圆形,其半圆的内径可扣在主杆的外径上,使二者贴合在一起。踏板(12)采用双固定方式固定在主杆(5)的下部,踏板(12)的上端用螺杆(19)穿过主杆(5)上的方孔(11)和圆孔(6),再用踏板螺栓(7)固定在主杆(5)上,踏板(12)的下端用卡块(14)卡入紧邻的方孔(11)中,使踏板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旋转,连接更牢固耐用。踏板(12)上设立踏板支架板(13)可以进一步增加踏板的牢固度。支架板(13)上开有装饰孔(17)。
如图所示较好是在主杆(5)上设立多个档孔(如方孔(11)和圆孔(6)),以便调节踏板高度。
如图所示较好是手柄(1)和脚垫(9)均采用弹性材料如橡胶制作。
上述元件的形状和连接方式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材料可采用质轻坚韧的合金管或其它轻质材料制成。
权利要求1.安全高跷,由主杆(5)和踏板(12)组成,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手柄(1)、升降杆(2)、弯脚(8),主杆(5)上端与升降杆(2)相连,下端与弯脚(8)相连,升降杆(2)上端套有手柄(1),踏板(12)固定在主杆(5)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高跷,其特征在于所述弯脚(8)下端套有脚垫(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高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5)上设立多个档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高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2)上开有凹槽(3),主杆(5)内侧设有凸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高跷,其特征在于升降杆(2)上设有极限弹簧卡块(15),主杆(5)上设有极限弹簧卡孔(1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高跷,其特征在于踏板(12)的上端设有螺杆(19),下端设有卡块(14),底部设有支架板(13),侧边设有类似半圆形的贴板(1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安全高跷,由手柄(1)、升降杆(2)、主杆(5)、弯脚(8)、踏板(12)组成,主杆(5)上端与升降杆(2)相连,下端与弯脚(8)相连,升降杆(2)上端套有手柄(1),弯脚(8)下端套有脚垫(9),踏板(12)固定在主杆(5)的下部,升降杆(2)与主杆(5)采用凹凸配合,各元件还可采用卡接、螺纹连接、套接、粘结、焊接等各种连接方式,其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灵活、坚韧安全,将成为人们欢迎的娱乐健身工具,服务大众,健康人类。
文档编号A63B25/00GK2472758SQ01214530
公开日2002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23日
发明者袁双奎 申请人:袁双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