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058阅读:7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娱乐器材,尤其是一种高跷。
目前,人们所熟知的高跷是马戏团表演时使用的高跷。这种高跷没有扶手,只有脚下跷体部位。该部位不能按需要上下调节高度,没有经过训练的人,不能使用,因此,它不能作为娱乐器材广泛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娱乐或健身运动的高跷。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高跷由手柄、上支撑杆、弯曲连接板、脚踏板、下支撑杆、底座、防滑套组成,其中弯曲连接板上端与上支撑杆连接,上支撑杆经另一上支撑杆与手柄连接;弯曲连接板的下端与下支撑杆连接,下支撑杆的顶面装脚踏板,下方经另一下支撑杆与底座连接,在底座的底面装有防滑套。
采用上述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可根据人的高度和所需的难易程度上下调节高度,它不仅能健身,而且,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
图1的左视图,也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它是支撑杆间采用螺纹连接的一种情况;图3也是
图1的左视图,它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它是支撑杆间采用定位销钉的一种情况。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手柄1、上支撑杆2和3、弯曲连接板4、脚踏板5、下支撑杆6和7、底座8、防滑套9组成,其中弯曲连接板4上端与上支撑杆3连接,上支撑杆3经另一上支撑杆2与手柄1连接;弯曲连接板4的下端与下支撑杆6连接,下支撑杆6的顶面装脚踏板5,下方经另一下支撑杆7与底座8连接,在底座8的底面装有防滑套9。
如图2所示上支撑杆2、3之间和下支撑杆6、7之间及下支撑杆7与底座8之间为螺纹连接。
如图3所示上支撑杆2、3之间和下支撑杆6、7之间及下支撑杆7与底座8之间为滑动连接由止动销钉10定位固定。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人的高矮调节上支撑杆2、3之间的距离,也可根据所需要的难易程度调节下支撑杆6、7之间的距离。
权利要求1.一种高跷,其特征在于它由手柄(1)、上支撑杆(2、3)、弯曲连接板(4)、脚踏板(5)、下支撑杆(6、7)、底座(8)、防滑套(9)组成,其中弯曲连接板(4)上端与上支撑杆(3)连接,上支撑杆(3)经另一上支撑杆(2)与手柄(1)连接;弯曲连接板(4)的下端与下支撑杆(6)连接,下支撑杆(6)的顶面装脚踏板(5),下方经另一下支撑杆(7)与底座(8)连接,在底座(8)的底面装有防滑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跷,其特征在于上支撑杆(2、3)之间和下支撑杆(6、7)之间及下支撑杆(7)与底座(8)之间为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跷,其特征在于上支撑杆(2、3)之间和下支撑杆(6、7)之间及下支撑杆(7)与底座(8)之间为滑动连接由止动销钉(10)定位固定。
专利摘要一种高跷,由手柄1、上支撑杆2和3、弯曲连接板4、脚踏板5、下支撑杆6和7、底座8、防滑套9组成,其中弯曲连接板4上端与上支撑杆3连接,上支撑杆3经另一上支撑杆2与手柄1连接;弯曲连接板4的下端与下支撑杆6连接,下支撑杆6的顶面装脚踏板5,下方经另一下支撑杆7与底座8连接,在底座8的底面装有防滑套9。各支撑杆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或滑动连接由止动销钉10定位固定。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可根据人的高度和所需的难易程度上下调节高度,它不仅能健身,而且,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文档编号A63B25/00GK2472759SQ0121460
公开日2002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29日
发明者田景伟 申请人:田景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