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玩具车二段变速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859阅读:8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遥控玩具车二段变速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遥控玩具车,尤其涉及一种可使加速或减速提升扭力的性能表现得更为优异的遥控玩具车二段变速机构。
习用的汽油引掣式遥控玩具车,当动力由引擎输出后,必须再经由变速机构以提升扭力。但由于传统的玩具车变速机构均只是一段式的结构设计,因而当玩具车在加速行进时,其加速的效果并不太显著,而低速时的扭力也不能提升。
虽然习用的玩具车二段式变速机构可以克服前述一段式变速机构的缺点,但其体积较大,会占用玩具车的底盘空间,导致玩具车的体积也必须制造得较大,重量也较重,故其制造成本较高,不符合经济效益,也容易损坏;又因为其精密度较高,结构也较复杂,均使得传统的二段式变速机构制造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遥控玩具车二段变速机构,其在引擎加速与减速的过程中,利用齿轮机构的配合而达到进一步的加速或减速的二段变速效果,让加速或减速提升扭力的性能表现得更为优异。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遥控玩具车二段变速机构,其加速与减速的自动转换是利用齿轮机构的巧妙转换来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遥控玩具车二段变速机构,其整体的结构较传统的二段式变速机构精简,且体积小,不会占用过多的底盘空间,不容易损坏,因而制造成本较低,具有更佳的经济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遥控玩具车二段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第一齿轮、一第二齿轮、一输出轴、一离合器、一惰齿轮、一被动齿轮、一引擎;所述第一齿轮具有凹入空间,该凹入空间的侧壁设有突块;所述输出轴串设有所述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且在该输出轴与第一齿轮之间设有双向轴承,在输出轴与第二齿轮之间设有单向轴承;所述离合器是结合于该输出轴,该离合器位于该第一齿轮的凹陷空间内;所述惰齿轮具有第一轮齿与第二轮齿,该第一、二轮齿分别啮合于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所述被动齿轮是与该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引擎结合有一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啮合于该被动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遥控玩具车二段变速机构,其中该离合器的结构是以一枢轴枢设一摆动元件,摆动元件的一端受到一顶掣元件顶掣,顶掣元件与离合器本体之间设置一弹簧。
本实用新型在引擎加速与减速的过程中,利用齿轮机构的配合而达到进一步的加速或减速的二段变速效果,让加速或减速提升扭力的性能表现得更为优异,而且其加速与减速的自动转换是利用齿轮机构的巧妙转换来完成,其整体的结构较传统的二段式变速机构精简,且体积小,不会占用过多的底盘空间,不容易损坏,因而制造成本较低,具有更佳的经济价值。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各元件组合关系的平面剖视分解示意图。
图2为
图1所示各元件组合结构的平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结构的平面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离合器的动作示意图。
参阅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由一壳体1与一盖体1A所组成的本体、一结合有主动齿轮31的引擎3、一被动齿轮2、一第一齿轮4、一离合器5、一第二齿轮6、一惰齿轮7、一单向轴承8与一输出轴9。
前述的壳体1内的底面设有一洞孔13与一凹孔11;盖体1A内的底面也同样设有一对应于该凹孔11位置的凹孔11A,借由盖体1A覆盖与壳体1而构成一本体。第一齿轮4的一侧面具有凹入空间,该凹入空间的侧壁设有突块45(如图3所示)。在第一齿轮4的外径设有轮齿41,且在第一齿轮4的一端设有外螺纹42;第一齿轮4的中心孔44内设有一个可以在两个方向旋转的轴承43。第二齿轮6的外径设有轮齿61,且具有中心孔62,在其中心孔62内配合设置一单向轴承8。
离合器5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以一枢轴511枢设一摆动元件51,使摆动元件51可以如翘翘板般地摆动;摆动元件51的一端受到一顶掣元件53顶掣,顶掣元件53与离合器5本体之间设置一弹簧52,利用弹簧52的弹力作用于摆动元件51的一端,而使摆动元件51的另一端不会伸出离合器。前述的弹簧52是可以被调整的,借由调整弹簧52作用于摆动元件51的弹力大小,可以控制离合器5在一定值的转速下所产生的离心力才能让摆动元件51的一端甩出离合器外。离合器5的中央设有一夹环54,夹环54延设有夹片541,夹环54用于套设在输出轴9,并利用螺丝55锁于夹片541而将夹环54缩紧,进而利用夹环54将输出轴9夹紧固定,使得离合器5固定在输出轴9,并且使离合器5置入第一齿轮4的凹陷空间中。前述的输出轴9在串设于第一齿轮4与第二齿轮6时,同时令输出轴9与轴承43与单向轴承8相结合。
惰齿轮7具有相对较大外径的第一轮齿71与相对较小外径的第二轮齿72,是利用一中心轴12穿过惰齿轮7的轴孔后,再将中心轴12的两端分别套入壳体1与盖体1A的凹孔11、11A内,并使其第一轮齿71啮合于第一齿轮4的轮齿41,而第二轮齿72则啮合于第二齿轮6的轮齿61。
前述的第一齿轮4在组合于壳体1内后,使其外螺纹42穿出壳体1的洞孔13,并使其外螺纹42锁合于一被动齿轮2的内螺纹21,使得被动齿轮2与第一齿轮4结合为一体,被动齿轮2则啮合于结合在引擎3的主动齿轮31。
前述的元件组合在一起后,将盖体¨与壳体1对合覆盖并锁固,其组合后的结构如图2所示。
借由前述的机构,当引擎3初始运转时,主动齿轮31驱动被动齿轮2与第一齿轮4同步旋转,第一齿轮4则因为啮合于第一轮齿71而驱动惰齿轮7旋转,由于第二轮齿72是结合于第一轮齿71,因而惰齿轮7再驱动第二齿轮6旋转,第二齿轮6经由单向轴承8的作用而驱动输出轴9以低速状态旋转,输出轴9的第一端部91与第二端部92则分别连接至玩具车的后轮及前轮系统而驱动前、后轮旋转。输出轴9在旋转的同时,是让离合器5随着输出轴9旋转。当引擎3的动力不断输出而加速,致使输出轴9的转速增加到达离合器5所预定的设定值时,离合器5受到离心力作用会使摆动元件51克服弹簧52的弹力而甩出离合器外(如图4所示)。此时旋转中的第一齿轮4的突块45会接触摆动元件51突出的一端部而嵌合,因此可以使得引擎动力直接经由被动齿轮2的第一齿轮4传达到输出轴9而达到不减速作用,让输出轴9的加速进一步获得提升。当引擎3所输出的动力降低进而使输出轴9的转速降低至预期的设定值后,则弹簧52的弹力又克服离心力而令摆动元件51原本嵌合于突块45的一端缩入离合器5内,因而引擎3的动力可以再经由第一齿轮4、惰齿轮7及第二齿轮6再由输出轴9减速输出,让输出轴9的扭力表现更为优异,借此达到二段自动变速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遥控玩具车二段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第一齿轮、一第二齿轮、一输出轴、一离合器、一惰齿轮、一被动齿轮、一引擎;所述第一齿轮具有凹入空间,该凹入空间的侧壁设有突块;所述输出轴串设有所述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且在该输出轴与第一齿轮之间设有双向轴承,在输出轴与第二齿轮之间设有单向轴承;所述离合器是结合于该输出轴,该离合器位于该第一齿轮的凹陷空间内;所述惰齿轮具有第一轮齿与第二轮齿,该第一、二轮齿分别啮合于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所述被动齿轮是与该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引擎结合有一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啮合于该被动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玩具车二段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的结构是以一枢轴枢设一摆动元件,摆动元件的一端受到一顶掣元件顶掣,顶掣元件与离合器本体之间设置一弹簧。
专利摘要一种遥控玩具车二段变速机构,包括第一、第二齿轮、一输出轴、一离合器、一惰齿轮、一被动齿轮、一引擎;第一齿轮具有凹入空间,凹入空间侧壁设有突块;输出轴串设有第一、第二齿轮;离合器是结合于输出轴,该离合器位于第一齿轮的凹陷空间内;惰齿轮具有第一、第二轮齿,第一、二轮齿分别啮合于第一、第二齿轮;被动齿轮是结合于第一齿轮;引擎结合有一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啮合于被动齿轮。其可使加速或减速提升扭力的性能表现得更为优异。
文档编号A63H31/00GK2474203SQ0121830
公开日2002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27日
发明者吕可为 申请人:吕可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