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式踏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956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体式踏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同时训练脚部与腰部的自体式踏步机,其主要是由供运动者踩踏于上方的脚踏平台,以及固设于脚踏平台底端的底座所组成,且底座上设有分别固设于脚踏平台前、后端的前撑杆及后撑杆又前撑杆的半径是略小于后撑杆,且前、后撑杆以杆体与地面接触的每一相切部位为支点,行不同于翘翘板方式的平衡作动;是以踩踏时,运动者以自身的重量为负载,使得身体会自然略微往前倾,以达到平衡度与稳定度者;又走步机于双脚交替踩踏时,因下压的一脚会略往前倾,而可提供运动者腰部可一并扭动,为此,据以达到结构简单、组装简便且不占空间的自体式踏步机。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体式踏步机,该踏步机可使运动者能够运动腿脚的同时达到运动腰部,并且其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维修简便,可供运动者随意置放于家中任意角落。
由底座的前撑杆半径是略小于后撑杆,且运动者踩踏时,前、后撑杆以杆体与地面接触的每一相切部位为支点,行不同于翘翘板方式的平衡作动;为此,因为前、后撑杆与地面的相切点各自不同,使得脚踏平台踩踏时会形成由前往后上倾的状态,而运动者身体会自然略微往前倾,以达到平衡度与稳定度;从而构成结构简单、组装简便且不占空间的自体式踏步机。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当踏步机被运动者踩踏时,是以运动者自身的重量为负载,且走步机于双脚交替踩踏时,因下压的一脚会略往前倾,而可提供运动者腰部可一并扭动,以提供运动者于踩踏运动的同时,可兼达腰部运动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组装简便且不占空间,并且提供运动者于踩踏运动的同时,可兼达腰部运动的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
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通过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可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号说明脚踏平台1,踏板11,凹部111,凸粗112,底座2,横架杆21,前撑杆22,后撑杆23,前撑杆22A,后撑杆23A,前撑杆22B,后撑杆23B,前撑杆22C,后撑杆23C。
在该自体式踏步机被运动者踩踏时,是以运动者自身的重量为负载,且前撑杆22的半径又略小于后撑杆23半径的结构特徵,以提供运动者于踩踏运动的同时,可兼达腰部运动的功效,由此以构成结构简单、组装简便且不占空间的自走式踏步机。
请再配合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的前、后撑杆22C、23C呈同半径、同轴心的形态,使得脚踏平台1被撑起时,是呈水平的状态,又该走步机结构于使用者踩踏时,是单纯运动使用者的脚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自体式踏步机,以其特有的结构特征,能够达其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各项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自体式踏步机,其是由供运动者踩踏于上方的脚踏平台,以及供脚踏平台前后摆动的底座结构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是包含有固设于脚踏平台底端的横架杆、以及分别位于横架杆底面前、后端的前撑杆与后撑杆,且前撑杆与后撑杆底端皆贴抵于地面上;又前撑杆的半径是略小于后撑杆的半径,且前、后撑杆以杆体与地面接触的每一相切部为支点,使得前、后撑杆与地面的相切点各自不同,以行不同于翘翘板方式的平衡作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体式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平台于两侧略形成凹部的踏板,以提供脚底置放时,且凹部恰可形成与脚底略为伏贴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体式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的前撑杆与后撑杆可呈不同轴心不同半径的形态,使得前、后撑杆的顶面两端是呈一高一低的状态,而于撑拖起脚踏平台时,形成由前往后上倾(前低后高)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体式踏步机,其特征在于其较小半径的前撑杆顶部两端分别垂直往上设有延伸段,而延伸段又与后撑杆的顶面两端等高,使得撑拖起脚踏平台时,该脚踏平台是呈一水平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体式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的前撑杆与后撑杆是呈同半径、同轴心的形态,使得脚踏平台被撑起时,是呈水平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体式踏步机,其特征在于其脚踏平台的踏板上方设有若干凸粒,以提供脚底于踩踏的同时,可一并达到脚底按摩的功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同时训练脚部与腰部的自体式踏步机,其主要是由供运动者踩踏于上方的脚踏平台,以及固设于脚踏平台底端的底座所组成,且底座上设有分别固设于脚踏平台前、后端的前撑杆及后撑杆;又前撑杆的半径是略小于后撑杆,且前、后撑杆以杆体与地面接触的每一相切部位为支点,行不同于翘翘板方式的平衡作动;是以踩踏时,运动者以自身的重量为负载,使得身体会自然略微往前倾,以达到平衡度与稳定度;又走步机于双脚交替踩踏时,因下压的一脚会略往前倾,而可提供运动者腰部可一并扭动,为此,据以达到结构简单、组装简便且不占空间的自体式踏步机。
文档编号A63B22/00GK2500338SQ0126770
公开日2002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16日
发明者陈淑宜, 谢宛蓁 申请人:陈淑宜, 谢宛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