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951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球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设计属于一种运动工具的改良结构,尤其指一种球拍结构。
一般公知使用的球拍结构,其为具有较一般球拍厚度较厚的外框,该外框内缘设有一以夹板层叠而成的拍击部,于拍击部上贯穿设有多个贯穿孔,且于外框的底端连设有一握把。
但,其公知的球拍结构上仍有其缺失,因此在使用实施上至少存在有以下缺弊1.公知的球拍拍击部为夹板所构成,因此拍击部的整体硬度较硬,而在使用者挥拍击球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及震动力会由使用者的手腕直接承受,容易造成使用者手腕受伤,形成运动伤害。
2.公知的球拍拍击部因夹板层叠而成,因此拍击部重量重,导致使用者长时间握击球时,造成使用者手腕负荷大,而容易造成手部的不舒服。
实用新型目的本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球拍,其结构能大幅降低球拍的重量,达到减少使用者手腕的负荷及震动力,降低运动伤害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设计提供的一种球拍,其设有一外框,该外框底端连伸设有一连伸部,于连伸部末端设有一握把,且该外框内设有一拍击部,该拍击部包含一设于该外框内部的软性内层,而该内层外侧面各设有一硬质外层,以使该内层及该外层形成为一拍击部,且该拍击部贯穿布设有多个排列的贯穿孔,该贯穿孔均贯穿该内层及两外层者。
其中该外框与该拍击部两侧的外层呈一体连伸型态。
其中该外层与该外框设呈分开状,使该外框包覆于该内、外层的外周侧。
为进一步了解本设计的结构特征及实用功效,以具体实施方式
配合附图
作详细说明
图2为本设计球拍于一侧缘的部份放大剖面图。
图3为本设计的使用立体图。
其中,该外层与该外框亦可呈分开状(图中未示),使该外框包覆于该内、外层的外周侧。
当使用时,如图2及图3所示,使用者(40)能握持于握把(12)处,且将球拍握持呈倾斜角度以击球,当球拍击中球(41)时,该拍击部(14)的贯穿孔(15)能减少球拍挥动及击球(41)时的空气阻力,使空气能由贯穿孔(15)排出,且利用该拍击部(14)外层(30)为硬质材质,能提供该球(41)反弹击出的力量,而该拍击部(14)内层(20)为软质材质能有效吸收击球所产生的震动力及反动用力,以减少使用者手腕受伤的危险性。
由上述的结构,本设计球拍结构具有下列的优点1.由球拍的内层设呈软性材质,而达到使用者在挥拍击球时,使球面能有效吸震,减少手部的反作用力及震动力,以大幅降低运动伤害的发生。
2.本设计的球拍拍击部因内部设有软性材质等重量较轻的材质,因而能大幅降低球拍拍击部的重量,减少手的负荷力。
权利要求1.一种球拍,其设有一外框,该外框底端连伸设有一连伸部,于连伸部末端设有一握把,且该外框内设有一拍击部,该拍击部包含一设于该外框内部的软性内层,而该内层外侧面各设有一硬质外层,使该内层及该外层形成为一拍击部,且该拍击部贯穿布设有多个排列的贯穿孔,该贯穿孔均贯穿该内层及两外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框与该拍击部两侧的外层呈一体连伸型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层与该外框设呈分开状,使该外框包覆于该内、外层的外周侧。
专利摘要一种球拍,为一外框底端设有一握把,且于外框内设有一软性内层,内层的两外侧面于外框内侧连伸设有一硬性外层,而使内层及外层以形成为一拍击部,且拍击部贯穿布设有多个贯穿孔,使贯穿孔分别贯穿内层及两外层,由球拍的内层设呈软性材质,而达到能有效吸震,降低手部的反作用力,同时能大幅减少重量,减少手腕的负荷。
文档编号A63B59/00GK2503938SQ0126737
公开日2002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10日
发明者林书伟 申请人:林书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