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487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尔夫球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高尔夫球杆,特别是关于设有在偏心击打(オフセンタ-ショット)时也不会减少飞行距离、且击球面不易破损的高尔夫球杆头的高尔夫球杆。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高尔夫球杆头的第1例,在特开平9~168613号公报中有记载。在该公报中公布了这样一种高尔夫球杆头,在中空构造的高尔夫球杆头上,在击球面中心部设有耐撞击强度的击打部,在其周围设置具有小弹簧常数的部分。
在现有高尔夫球杆的第2实例、即特开平9~192273号公报中公布了这样一种高尔球杆头,在金属制高尔夫球杆头上,击球面中央一个部位的厚度足以耐受球的撞击,其周围部位的厚度比中心部位薄。
现有高尔夫球杆的第3实施例、即特开平9~299519号公报中公布了这样一种木头型高尔夫球杆头,在击球面壁部的内面设有包围其内面中央部分的环状沟部。
作为高尔夫球杆所要求的重要项目是飞行距离。飞行距离越远,后面的击球就越轻松,并影响到成绩的好坏。飞行距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尔夫球杆头上的击打点位置。但是,职业高尔夫球运动员以及顶级选手另当别论,普通人多用高尔夫球杆头击球面的上下、左右等各个部位击打高尔夫球。因此,当高尔夫球撞击高尔夫球杆头中心点(SS,スイ~トスポット)时,球飞得远,而如果中心点,飞行距离将极大地缩短。
作为影响高尔夫球杆头飞行距离的重要因素,还有球杆头的反弹性能。
为提高球杆头的反弹性能,必须减小击球面的刚性,也就是说,击球面的垂直挠性必须大。下面对此进行说明。
图20为显示头反弹系数与弹簧常数的关系的图。选择几个高尔球杆头,使高尔夫球撞击木头型杆头的中心点(SS),测量其撞击前后的速度,并通过下述公式(1)得出反弹系数。
Vout/Vin=(eM~m)/(M+m)…(1)在上述公式(1)中,Vout为撞击后的高尔夫球速度,Vin为撞击前的高尔夫速度,M为杆头的重量,m为高尔夫球的重量,e为反弹系数。
弹簧常数是用对杆头击球面的中心点附加垂直负荷(5kN)时击球面的垂直挠曲量除以垂直负荷后的值。
如图20所示,弹簧常数与反弹系数关系非常紧密,击球面的垂直挠曲量越大,反弹系数越高。
因此,要提高反弹系数,重要的是努力加大击球面的挠曲量。
但是,正如刚才所阐述的那样,普通人用高尔球杆头击球面的上下、左右等各个部位击打高尔夫球。因此,仅使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中心易挠曲是不够的,必须充分提高偏心击打(在偏离中心点的位置上击打)时的反弹性能。
在现有第1例(特开平9~168613号公报)中,没有配合选手的击球点分布而设置有小弹簧常数的部分,所以使用球杆头击球面中心击打时飞行距离远,但偏心击打时的飞行距离明显下降。
如果象现有第1例那样在击打部的周围设置弹簧常数比击打部中央小的部分,则如果要将击球面的中央与周围的弹簧常数不同的金属构件接合,则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
如果象现有第1例那样使所述击打部周围的厚度比击打部的厚度薄,或在击球面的内面设置包围击打部的环状沟,则应力易集中于有厚度差的部分和环状沟部,在偏心击打的撞击力下,击球面容易破损。
在现有第2例(特开平9~192273号公报)中,由于没有配合选手的击球点分布来配置周围部位,所以虽然在中心击打时飞行距离远,但在偏心击打时飞行距离明显下降。并且,应力易于厚度有差别的部分,在偏心击打的撞击力下,击球面易破损。
即使是现有第3例(特开平9~299519号公报),也与现有第1及第2例一样,偏心击打的飞行距离明显下降。并且,由于环状沟部和中央板厚部分存在很大的厚度差,应力易集中于此部分。因此,由于偏心击打时的撞击力以及击球时的损伤以及凹陷,杆头易裂开。
发明的公开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高尔夫球杆,击球面中央位置击打时的飞行距离自不待言,即使是偏心击打,也可尽量避免飞行距离下降,而且击球面也不易破损。
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设有具有击球面部的金属制杆头部;在击球面部,垂直于该击球面部方向的挠曲量为击球面部垂直最大挠曲量的45%以上。并且配合选手在击球面部的击打点分布范围来配置该挠曲范围。在这里,所谓的挠曲范围是指对击球面部附加规定值以上的垂直负荷时产生规定量以上挠曲的击球面部的部分区域。
通过如上述那样配合选手在击球面部的击打点分布范围来配置挠曲范围,可在偏心击打时,在上述挠曲范围内切实击球。此时,挠曲范围的挠曲量在击球面部垂直最大挠曲量的45%以上,所以,可有效控制飞行距离的下降。
上述挠曲量范围中垂直于击球面部的方向的挠曲量最好在垂直最大挠曲量的70%以上,如果在垂直挠曲量的90%以上则更好。由此,可更加有效地控制飞行距离的下降。
中心点位于上述击打点分布范围内。挠曲范围也可为位于中心点周围的击打点分布范围内的部分区域。此外,挠曲范围也可与击打点分布范围一致。挠曲范围的面积最好在150~1500mm2范围内。
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设有具有击球面部的金属制杆头部;在击球面部中心点的附近存在弹簧常数为2kN/mm以上、4kN/mm以下的挠曲范围。在这里,所谓的弹簧常数是指用对击球面部附加垂直负荷时击球面部的挠曲量除以垂直负荷后的值。
通过如上述那样在中心点附近设置弹簧常数小(2kN/mm以上、4kN/mm以下)的挠曲范围,在偏心击打时,可在该挠曲范围内击球,可有效控制偏心击打时飞行距离的下降。
弹簧常数最好在2kN/mm以上、3.5kN/mm以下,2kN/mm以上、3kN/mm以下则更好。
挠曲范围的面积在75mm2以上、1260mm2以下,最好在75mm2以上、707mm2以下,75mm2以上、314mm2以下则更好。
由于挠曲范围的面积大,所以在偏心击打时,可切实地在挠曲范围内击球,有效控制偏心击打时飞行距离的下降。
上述挠曲范围的面积最好为击球面部面积的3%以上、50%以下,如果在击球面部面积的5%以上、30%以下则更好。
上述任一种高尔夫球杆最好设有下述至少一种构造。
上述挠曲范围可为椭圆形状,此时,挠曲范围的长轴的倾斜角度最好相对地面为0度至40度的范围。上述长轴最好向杆头部的杆头尖部的上部延伸。并且挠曲范围的纵横尺寸比最好为1~4。挠曲范围的中心最好距离中心点0~5mm以内。
挠曲范围的形状可为四边形,也可为多边形,也可为除此以外的任意形状。
挠曲范围的厚度几乎相等,也可从挠曲范围的外周向击球面部的边缘逐渐减少击球面部的厚度。另外,也可以是挠曲范围的中央部最厚,从该中央部向挠曲范围的边缘逐渐减少厚度,并从挠曲范围的外周向着击球面部的边缘,击球面部的厚度减少的比例大于挠曲范围的边缘部。
从挠曲范围的中心至击球面部的外周的长度越长,击球面部厚度的减少比例越小。另外,从挠曲范围的中心通过挠曲范围的外周至击球面部外周的长度越长,击球面部的厚度减少的比例越小。从挠曲范围的中心至挠曲范围的外周的长度越长,挠曲范围的厚度减少比例越小,从挠曲范围的外周至击球面部的外周的长度越长,击球面部的厚度减少比例越小。
也可将从挠曲范围的外周至击球面部的外周的区域分割成多个周边区域。此时,挠曲范围的厚度大于周边区域的厚度。另外,从挠曲范围的外周至击球面部的外周的长度相对较长的周边区域的厚度大于从挠曲范围的外周至击球面部外周的长度相对较短的周边区域的厚度。
当击球面部上自杆头底部起的最大高度部分位于杆头尖部侧时,位于杆头尖部侧的周边区域的厚度大于位于杆头根部侧的周边区域的厚度。而当击球面部上自杆头底部起的最大高度部分位于杆头根部侧时,位于杆头根部侧的周边区域的厚度大于位于杆头尖部侧的周边区域的厚度。
周边区域也可包括第1及第2周边区域。此时,可将第1与第2周边区域设于挠曲范围的上下。也可将挠曲范围配置于杆头底部的附近,并将第1与第2周边区域配置于杆头尖部侧与杆头根部侧。
周边区域也可包括第1、第2以及第3周边区域。此时,挠曲范围延伸至杆头底部侧,第1、第2以及第3周边区域从杆头根部侧起并列配置于杆头尖部。
周边区域也可包括第1、第2、第3以及第4周边区域。此时,将第1、第2、第3以及第4周边区域配置成包围挠曲范围的状态。
将从挠曲范围的外周至击球面部外周的区域划分成多个周边区域时,位于杆头底部侧的周边区域的厚度也可大于位于杆头隆起部侧的周边区域的厚度。
此时,当击球面部上自杆头底部起的最大高度部分位于杆头尖部侧时,位于杆头尖部侧的周边区域的厚度大于位于杆头根部侧的周边区域的厚度。而当击球面部上自杆头底部起的最大高度部分位于杆头根部侧时,位于杆头根部侧的周边区域的厚度大于位于杆头尖部侧的周边区域的厚度。
周边区域也可包括第1、第2、第3以及第4周边区域。第1以及第4周边区域位于杆头底部侧,第2及第3周边区域位于杆头隆起部侧。从挠曲范围的外周至击球面部的外周的第1周边区域的长度比从挠曲范围的外周至击球面部的外周的第4周边区域长时,第1周边区域的厚度大于第4周边区域的厚度。而当从挠曲范围的外周至击球面部外周的第3周边区域的长度比从挠曲范围的外周至击球面部外周的第2周边区域长时,第3周边区域的厚度大于第2周边区域的厚度。
也可在上述挠曲范围与周边区域之间的边界部设置向击球面部的外周方向厚度逐渐减少的第1锥形部,并在周边区域的边缘部设置向击球面部的外周方向厚度逐渐减少的第2锥形部。
挠曲范围的厚度也可从挠曲范围的中央部向挠曲范围的外周逐渐变小。
在杆头的杆头隆起部与杆头杆头底部中至少一方,位于击球面部附近的第1部分的平均厚度最好小于位于杆头部的背后部附近的第2部分的平均厚度。
在上述第1部分,最薄部分的厚度最好在0.3mm以上、0.5mm以下。第1部分最好位于从击球面部的边缘部向背后部的方向9mm以上、15mm以下的范围内。
从杆头部的杆头尖部向杆头根部方向的第1部分的长度最好在10以上、80mm以上(击打点分布范围),如果在30mm以上、60mm以下更好。
并且,第1部分包括从击球面部的边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连续向杆头部的背后部延伸的伸出部。从杆头部的杆头尖部向杆头底部向杆头根部延伸的上述伸出部的长度在10mm以上、80mm以下,最好在30mm以上、60mm以下。此时,击球面的中央部与击球面的边缘部可用另外构件制成。
本发明可适用于有下述杆头的球杆中空型高尔夫球杆头(中空型木头型杆头、中空型铁质杆头)以及实心高尔夫球杆头(实心木头型杆头、叶片式铁质杆头、空腔式铁质杆头)。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A为本发明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局部的模式图;图1B为沿图1A的A~A线的剖视图;图1C为沿图1A的B~B线的剖视图。
图2A为本发明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局部的模式图;图2B为沿图2A的A~A线的剖视图;图2C为沿图2A的B~B线的剖视图。
图3A为本发明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局部的模式图;图3B为沿图3A的A~线的剖视图;图3C为沿图3A的B~B线的剖视图。
图4A为本发明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局部的模式图;图4B为沿图4A的A~A线的剖视图;图4C为沿图4A的B~B线的剖视图。
图5为距中心点的距离与“冯米杰斯(von Mises)”应力的关系图。
图6为普通选手在杆头击球面上的击打点分布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金属制木头型高尔夫球杆头部一例的击球面背面侧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金属制木头型高尔夫球杆头部另一例的击球面背面侧的剖视图。
图9~图19以及图21~图50为本发明金属制木头型高尔夫球杆头部再一例击球面背面侧的剖视图。
图20为弹簧常数与反弹系数的关系图。
图51为本发明铁质高尔夫球杆头部一例的击球面背面侧的剖视图。
图52为本发明铁质高尔夫球杆头部另一例的击球面背面侧的剖视图。
图53~图80图为本发明铁质高尔夫球杆头部再一例的击球面背面侧的剖视图。
图81与图82为击球面部挠曲量测量方法的说明图。
图83为显示击球部挠曲量测量用压头的立体图。
图84为本发明金属制木头型高尔夫球杆头部再一例击球面内侧的剖视图。
图85为本发明铁质高尔夫球杆头部再一例击球面内侧的剖视图。
图86为本发明金属制木头型高尔夫球杆头部的击球面部的剖视图。
图87为说明高尔夫球撞击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时击球面的变形的模式图。
图88为表示高尔夫球撞击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时,击球面的变形与挠矩的模式图。
图89为说明高尔夫球撞击边缘部厚度减薄的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时击球面的变形的模式图。
图90为说明高尔夫球撞击在图89所示的击球面部的边缘部分设有锥形部的击球面时击球面的变形的模式图。
图91为图86所示的击球部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92为本发明金属制木头型高尔夫球杆头部再一例的仰视图。
图93表示图92的杆头部的变形测量位置。
图94表示图92的杆头部击球时的变形值与距离击球面边缘的距离的关系。
图95为显示本发明击球面构件形状的立体图。
图96为将图95的击球面构件装入后的杆头部的立体图。
图97为从击球面内侧所见的图95的击球面构件。
图98为沿图96所示杆头部的100~100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99为图95所示击球面部构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00为组装有图95所示击球面构件其他变形例的杆头部的立体图。
图101为从击球面内侧看图100所示击球面构件的图。
图102~图106为显示本发明击球面构件其他实例的立体图。
发明的最佳实施形态图1A~图1C为本发明的说明图。在这些图中,显示了计算机模拟模型,假设为钛制高尔夫球杆头,为比重4.5、弹性模量103Gpa、泊松比0.3、长径(D1)40mm、短径(D2)20mm的椭圆形,曲率半径254mm(凸起曲率半径Rb和滚动曲率半径Rr为254mm)。
关于表1所示的3种厚度的模型中,在长径方向设三个点,a点(中心0mm)、b点(偏心击打10mm)、c点(偏心击打20mm),通过计算机计算(ParametricTechnology Corporation公司制软件“Pro/MECHANICA 200i”)得到在此位置上施加9800N的负荷时的挠曲量冯米杰斯(フオンミ~ゼス)应力。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在击球面厚度均匀的模型上,对a点附加负荷后进行比较时,如表1所示,厚度越薄,挠曲量越大。因此,越薄,击球面中心部的反弹性能越高,但由于冯米杰斯应力变大,所以易破损。
而改变厚度分布后计算的模型则如图2~图4所示。图2A~图2C的模型1的中心击打的击打点部分的长径(D3)为10mm,短径(D4)为5mm,面积157mm2。也就是说,击球面中心厚度t2为3mm(等厚部分长径10mm,短径5mm,面积157mm2),是从椭圆边缘开始厚度逐渐变薄的模型。
图3A~图3C的模型2的中心击打的击打点部分的长径(D3)为10mm,短径(D4)为5mm,面积157mm2。也就是说,击球面中心厚度t2为3mm(等厚部分长径10mm,短径5mm,面积157mm2),是从椭圆边缘开始其边缘迅速变薄的模型。
图4A~图4C的模型3的中心厚度t2为2.6mm,周围厚度t1为3mm,厚度逐渐变薄。下述表2~表4显示了模型1~3的厚度分布。
<表2>

<表3>

<表4>

挠曲量的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在表5中,显示了在短径方向的0mm位置上沿长径方向改变负荷位置a点、b点、c点时的挠曲量(mm)。
<表5>单位(mm)

如表5所示,模型3在击球面中心有0.478mm的变位量,但在20mm位置只有0.172mm的变位量,只有中心位置时的变位量的37%。其结果,偏心击打时反弹性能不太好。
但是,厚度从击球面的中心向周边逐渐变薄的模型1及模型2,击球面中心的挠曲量为0.428mm、0.443mm,极大地大于表1所示厚度3mm的模型。与击球面中心的挠曲量相比,20mm偏离位置上的挠曲也有约48%,为击球面中心挠曲量的一半左右。因此,如果击球面厚度从击球面中心向四周逐渐变薄,偏心击打时的反弹性好。
然而模型2的厚度是从3mm骤减为2.6mm,所以在其邻接部附近集中很大的应力。图5显示了在长径0mm位置上沿短径方向分别附加规定负荷(9800N)时的冯米杰斯应力的大小。
根据该图,模型2在短径3~5mm位置上的冯米杰斯应力约比模型1大10%,应力集中在模型2的厚度急剧变化部分。
因此,从表5中可知道,模型1与模型2的反弹性能都没有太大变化,但由于模型2没有足够的强度,所以在击打高尔夫球时容易破损。因此,改变厚度时不要急剧变化,而应逐渐变化,这样才能有效反弹,且不易破损。而增加包括击打点的中央部的厚度,可提高击球部的撞击强度,具有增强效果,所以更不易破损。
图6为球杆上普通选手的击打点分布示意图。从图6中可知道,普通选手在中心点SS的上下左右各个位置上击打。获得这一数据的选手高尔夫记分在100左右,图中○符号表示高尔夫球杆头击球面部2上的击打痕,击打点中心以 点标注,通过求得95%的可靠区间,用实线来表示形状与击打点的分布近似的椭圆(击打点分布范围)。
以实线表示通过击球面部2的击打点中心8并与击球面部2和地面10的交叉线平行的X轴以及近似于击打点分布的椭圆9的长轴7。
从其结果可知道,击打点沿从杆头尖部5的上部向到杆头根部6的下部的方向分布。因此,即使反弹性能高的部位在杆头尖部5的下部或杆头根部6的上部,对于选手来说,也无法提高球的飞行距离。
因此,要预先在击球面部2上配合选手的击打点分布设放置击球时超出规定量的挠曲区域(以下称挠曲范围)。更具体来说,垂直于击球面部2方向的挠曲量为击球面部2的最大垂直挠曲量的45%~90%(最好在70~90%,90~95%更好),配合击球面部2上选手的击打点分布范围9来配置该挠曲范围。这样,即使在偏心击打的情况下,也可在挠曲范围内切实击球,有效地控制飞行距离的下降。
也可在击球面部2上的中心点(SS)附近设置弹簧常数2kN/mm~4kN/mm的挠曲范围。即使在中心点的附近设置小弹簧常数的区域,在偏心击打时也可在该小弹簧常数区域切实击打,能有效控制飞行距离的下降。
在这里,所谓弹簧常数,是指对击球面部2附加垂直负荷,使该击球面部2挠曲,并用此时的挠曲量除以垂直负荷后的值。
以下利用图81~图83来说明弹簧常数的测量方法。如图81及图82所示,将球杆头部1的击球面部2平行于地面,将高尔夫球杆头部1置于基座18中,使击球面2的中央部从环氧树脂制基座18的上面伸出高度H(5~40mm)。
然后,将图83所示的长方体形状的压头(钨合金制)19置于击球部2的中央部,通过压缩试验机施加垂直负荷,按压击球面部2,使击球面部2挠曲。压头19的长度L1为25mm,长度L2为30mm,长度L3为15mm。用压头19上的按压面19a按压击球面部2。
在此次实验中,对击球面部2施加5kN的垂直负荷,测量此时产生的垂直挠曲量,用该垂直挠曲量除以垂直负荷后得到弹簧常数。还计算出负荷点偏离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位于中央部外围的部分的弹簧常数。对现有例也使用相同的方法计算弹簧常数。其结果如表6所示。
<表6>单位(kN/mm)

在上述表6中,“SS”栏为对中心点附加负荷时的值,“杆头尖部侧”栏为压头19从中心点向杆头尖部5附近偏离10mm时的值,“杆头根部侧”栏为压头19从中心点向杆头根部6附近偏离10mm时的值,“上侧”栏为将压头19从中心点向杆头隆起部3附近(上侧)偏离10mm时的值,“下侧”栏为将压头19从中心点向杆头底部4附近(下侧)偏离10mm时的值。
如表6所示,本发明不仅是中心点,而且其周围区域的弹簧常数均小于现有品。具体来说,弹簧常数在2kN/mm~4kN/mm。这样,如图20所示,中心点及其周围区域(挠曲范围)的反弹系数大于现有例,可控制偏心击打时飞行距离的下降。
在此次测量中,是用图83所示压头19的按压面19a按压击球面部2,故通过将压头19从中心点向上下左右偏离10mm,应该可测出以中心点为中心的半径10mm~20mm区域内的弹簧常数。
因此,拥有上述弹簧常数的挠曲范围的面积为75mm2~1260mm2,最好在75mm2~707mm2,75mm2~314mm2则更好。挠曲范围的面积最好为击球面部2面积的3~50%,如果在击球面部2的面积5~30%范围内则更好。
上述弹簧常数最好在2kN/mm~3.5kN/mm范围内,如果在2kN/mm~3.0kN/mm范围内则更好。
在这里,再次参照图6,普通选手的击打点分布为以击打点中心8为中心呈椭圆形,其长轴7向杆头尖部5的上部倾斜。即如图6所示,近似于击打点分布形状的椭圆(击打点分布范围)9的长轴7与X轴的角度为5度,所以相对于挠曲范围的X轴的倾斜最好在0~40度。
椭圆9的纵横尺寸比为1.3,所以挠曲范围的纵横尺寸比最好为1~4。椭圆9的中心距中心点2mm,所以挠曲范围的中心距中心点的长度最好在0~5mm范围内。
让分赛选手的击打点分布面积约为150mm2,普通选手的击打点分布面积为1500mm2,所以,挠曲范围的面积最好在150~1500mm2范围内从击球面部2中央的等厚部向周围逐渐减小厚度的部分(以下称“锥形部”)的长度最好在3mm以上,如果在5mm以上则更好。
从上述挠曲范围的中心至击球面部2的外周的长度根据击球面部2的外形变化。如果该长度长,在击打力下击球面部2易变形,即易挠曲,如果上述长度短,则击球面部2不易变形,击球面部2不易挠曲。这些在构件力学上有明确表述。
为使挠曲范围内的挠曲量均匀,应该是从挠曲范围的中心至击球面部2外围的长度越长,击球面部2的厚度减小比例越小,而其长度越短,击球面部2的厚度减少比例越大。
如要从整体上改变击球面部2的厚度,将耗费制造成本,所以将从挠曲范围的外周至击球面外周的区域分割成多个周边区域,根据不同的周边区域改变厚度。
例如,将周边区域分为上侧区域、下侧区域、杆头尖部区域、杆头根部区域等4个区域,当挠曲范围的中心位于击球面部2的上部时,上侧区域的厚度比下侧区域的厚度薄,并且比挠曲范围的厚度薄。这样,可实现挠曲范围的挠曲量基本均匀化。
如果将周边区域分割成多个区域,则不一定分割成4个区域,也可分割成2个、3个或5个以上的区域。
当击球面部2自杆头底部4起的最大高度位于杆头尖部5附近时,使杆头尖部5附近区域的厚度比杆头根部6附近区域厚,且比挠曲范围的厚度薄。另一方面,当击球面部2的自杆头底部4起的最大高度位于杆头根部6附近时,使杆头根部6附近区域的厚度比杆头尖部5厚,且比挠曲范围厚度薄。这时也可实现挠曲范围内的击球面部2挠曲量的均匀化。
在厚的区域与薄的区域的邻接处设置宽3~5mm的锥形部,可防止应力集中。
以下利用图7~图80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击球面部2的形态。在下述具体实例中,将中心部12作为挠曲范围。
首先,利用图7~图50,说明将本发明适用于中空外壳构造金属制木头型高尔夫球杆头的情况。在下述说明中,仅显示高尔夫球杆头部1,省略了杆部及手握部。
杆头部1本体的击球面部2、杆头底部4、杆头隆起部3用β类钛合金(Ti-15V-3Cr-3Sn-3Al)锻造而成,颈部为纯钛。
但是,如果用一般制造高尔夫球杆经常使用的构件、即铁和不锈钢系列,则可以用奥氏体的SUS301、303、304、304N1、304N2、305、309S、310S、316、317、321、347、XM7;马氏体的SUS410、420、431、440;析出硬化体的SOS630;铁素体的SUS405、430、444;如用低碳钢,可用S15C、S20C、S25C、S30C、S35C;如用特殊钢,可用高张力钢、超高张力钢、奥氏体轧制成形钢、高强度热处理钢、弹簧钢,如用钛合金,可用钝钛1种、2种、3种、4种、α合金5Al-2.5V、α-β合金3Al-2.5V、6Al-4V、4.5Al-3V-2Fe-2Mo、β合金15V-3Cr-3Sn-3Al、10V-2Fe-3Al、13V-11Cr-3Al、15Mo-5Zr、15V-6Cr-4Al、15Mo-5Zr-3Al、20V-4Al-1Sn、22V-4Al、3Al-8V-6Cr-4Mo-3Zr,如用铝,可用纯铝,2017、2024、7075、3003、5052、5056、6151、6053、6061(Aluminum Association规格),如用镁,可用AZ63A、AZ81A、AZ91A、AZ91C、WE54、EZ33A,如用复合体,则可用上述各材质的组合板、钨、铜、镍、锆、钴、锰、锌、锂、锡、铬、FRP、合成树脂、陶瓷、橡胶等单一构件或从这些构件中选出2种以上进行组合,制成高尔夫杆头。
作为制造方法,精密铸造方法成本低、且尺寸精度高,所以可利用。此外,杆头本体也可利用模铸、冲压及铸造进行制造。也可采用下述方法,即通过冲压、锻造、精密铸造、金属喷注、模铸、切断加工、粉末冶金等制造各零件,然后通过焊接、粘接、压入、嵌合、压接、螺钉固定、钎焊等连接,制作高尔夫球杆头。上述材质及制造方法也适用于后面所述的铁质高尔夫球杆头。
在图7所示例子中,挠曲范围为椭圆形状,中心点15与椭圆16、17的中心(击打点中心)8一致。挠曲范围为椭圆16所包围的区域。但是,如果是至少包含椭圆16,那么挠曲范围的形状及大小就可任意选择。这一点,在下述例子中也相同。
用椭圆16限定的中心部12的厚度为3.0mm,椭圆16的长径D5为10mm,短径D6为5mm。椭圆16的长轴从杆头根部6的下部向杆头尖部5的上部延伸,相对X轴成5度倾斜。该椭圆16的纵横尺寸比为2.3。
用椭圆17限定的锥形部13的厚度朝着其边缘部逐渐减少。椭圆17的长径D7为30mm,短径D8为15mm。
位于椭圆17周围的周边区域14的厚度为2.6mm。但是,周边区域14的厚度也可随着接近击球面部2的外周而逐渐减小。此时,周边区域14的厚度减小比例也可大于锥形部13的厚度减小比例。在图7中,11为椭圆16、17的短轴。
图8为本发明1号木头的构造。在本例中,挠曲范围也为椭圆形状,中心点15与椭圆16、17的中心(击打点中心)8一致。
椭圆16、17与X轴成5度倾斜。椭圆16的长径为10mm,短径为5mm(面积157mm2),中心部12的厚度为2.4mm2。
椭圆17的长径为25mm,短径为15mm。位于椭圆17周围的周边区域14的厚度为2.1mm。锥形部13的厚度向着其边缘部逐渐减少。表7为图8所示例中击球面部2的厚度分布例。
<表7>

表8将本发明实施形态的高尔夫球杆头与现有高尔夫球杆头的反弹系数作对比。
<表8>

如表8所示,在偏心击打时本发明的反弹系数高于现有产品。也就是说,利用本发明,可控制偏心击打时飞行距离的下降。
如表8所示,本发明的击球面部中心部的反弹系数与现有产品相同,因此,即使在击球面中心击打时也可确保与以往相同的飞行距离。并且,由于击球面2的厚度逐渐变薄,所以可得到击球面部2难以破损、且耐用持久的木头型高尔夫球杆头。
以下利用图9说明木头型球杆上中心点15位于击球面部2的大致中央部、自杆头底部4起的的击球面部2的高度在杆头尖部5侧最高(在杆头尖部5侧,击球面部2最宽)的情况。
此时,如图9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各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由锥形部13分隔。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周边区域140的厚度t1与周边区域142的厚度t3相等,周边区域141的厚度t2与周边区域143的厚度t4相等。具体来说,中央部12的厚度tc为2.4mm,周边区域140的厚度t1及周边区域142的厚度t3为2.2mm。周边区域141的厚度t2及周边区域143的厚度t4为2.1mm。
以下利用图10说明木头型球杆上中心点15位于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上方、击球面部2自杆头底部4起的高度在杆头尖部5侧最高的情况。
此时,如图10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是t1<t3<tc、t2<t4<tc。作为厚度tc、t1、t2、t3、t4的具体例,可为tc=3.0mm、t1=2.7mm、t2=2.6mm、t3=2.8mm、t4=2.8mm。
以下利用图11说明木头型球杆上中心点15位于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上方、击球面部2自杆头底部4起的高度在杆头根部6侧高于杆头尖部5侧的情况此时,如图11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是t3<t1<tc、t2<t4<tc。作为厚度tc、t1、t2、t3、t4的具体例,可为tc=3.0mm、t1=2.9mm、t2=2.6mm、t3=2.7mm、t4=2.8mm。
以下利用图12说明木头型球杆上中心点15位于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上方、击球面部2自杆头底部4起的高度在击球面中心附近最高的情况。
此时,如图12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是t1=t3<tc、t2<t4<tc。作为厚度tc、t1、t2、t3、t4的具体例,可为tc=2.8mm、t1=2.6mm、t2=2.5mm、t3=2.6mm、t4=2.7mm。
以下利用图13说明木头型球杆上中心点15位于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下方的情况。
此时,如图13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1个周边区域14,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的厚度tp。锥形部13中位于中央部12上方的部分的宽度W2大于位于中心部12下方的部分的宽度W1。
并且,宽度W2部分的锥形部13的厚度减少比例小于宽度W1部分的锥形部13的厚度减少比例。也就是说,根据从中心点(挠曲的中心)15至击球面部2外周的长度而使锥形部13的厚度减少比例变化。
作为上述厚度tc、tp的具体例,可为tc=3.0mm、tp=2.6mm。作为减少锥形部13厚度的例子,在宽度W2部分可为0.1mm/1.0mm(每1mm减少厚度0.1mm)。在宽度W1部分可为0.2mm/1.0mm。
以下利用图14说明平坦球路用木头球杆上中心点15位于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击球面部2自杆头底部4起的高度在杆头尖部5侧最高的情况。
此时,如图14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是t1<t3<tc、t2=t4<tc。作为厚度tc、t1、t2、t3、t4的具体例,可为tc=2.4mm、t1=2.1mm、t2=2.1mm、t3=2.2mm、t4=2.1mm。
以下利用图15说明平坦球路用木头球杆上中心点15位于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上方、击球面部2自杆头底部4起的高度在杆头尖部5侧最高的情况。
此时,如图15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是t1<t3<tc、t2<t4<tc。作为厚度tc、t1、t2、t3、t4的具体例,可为tc=3.0mm、t1=2.7mm、t2=2.6mm、t3=2.8mm、t4=2.8mm。
以下利用图16说明平坦球路用木头球杆上中心点15位于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上方、击球面部2自杆头底部4起的高度在杆头根部6侧高于杆头尖部5侧的情况。
此时,如图16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是t3<t1<tc、t2<t4<tc。作为厚度tc、t1、t2、t3、t4的具体例,可为tc=3.0mm、t1=2.9mm、t2=2.6mm、t3=2.7mm、t4=2.8mm。
以下利用图17说明平坦球路用木头球杆上中心点15位于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上方、击球面部2自杆头底部4起的高度在击球面中央附近最高的情况。
此时,如图17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是t3=t1<tc、t2<t4<tc。作为厚度tc、t1、t2、t3、t4的具体例,可为tc=2.8mm、t1=2.6mm、t2=2.5mm、t3=2.6mm、t4=2.8mm。
以下利用图18说明平坦球路用木头球杆上中心点15位于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下方的情况。
此时,如图18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1个周边区域14,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的厚度tp。锥形部13中位于中央部12上方的部分的宽度W2大于位于中心部12下方的部分的宽度W1。
并且,宽度W2部分的锥形部13的厚度减少比例小于宽度W1部分的锥形部13的厚度减少比例。
作为上述厚度tc、tp的具体例,可为tc=3.0mm、tp=2.6mm。作为减少锥形部13厚度的例子,在宽度W2部分可为0.1mm/1.0mm。在宽度W1部分可为0.2mm/1.0mm。
以下利用图19说明木头型球杆上中心点15位于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击球面部2自杆头底部4起的高度在杆头尖部5侧最高的情况。
此时,如图19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2个周边区域140、141,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0、141的厚度t1、t2。
厚度tc、t1、t2间的关系是t1<t2<tc。作为厚度tc、t1、t2的具体例,可为tc=3.0mm、t1=2.6mm、t2=2.8mm。
以下利用图21说明平坦球路用木头球杆上中心点15位于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上方、击球面部2自杆头底部4起的高度在杆头尖部5侧最高的情况。
此时,如图21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是t1<t3<tc、t4<t2<tc。作为厚度tc、t1、t2、t3、t4的具体例,可为tc=2.8mm、t1=2.5mm、t2=2.6mm、t3=2.7mm、t4=2.8mm。
以下利用图22说明平坦球路用木头球杆上中心点15位于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的较下方、击球面部2自杆头底部4起的高度在杆头尖部5侧最高的情况。
此时,如图22所示,中央部12到达杆头底部4附近,在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1个周边区域14。并且,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的厚度tp。
锥形部13的厚度减少比例与图13所示相同,根据中心点15至击球面部2外周的距离而变化。作为厚度tc、tp的具体例,可为tc=2.6mm、tp=2.2mm。锥形部13的厚度减少方法与图13所示相同。
以下利用图23说明平坦球路用木头球杆上中心点15位于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的较下方、击球面部2自杆头底部4起的高度在杆头尖部5侧最高的情况。
此时,如图23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3个周边区域140、141、142,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的厚度t1、t2、t3。
厚度tc、t1、t3间的关系是t1<t3<tc。作为厚度tc、t1、t2、t3的具体例,可为tc=2.8mm、t1=2.4mm、t2=2.5mm、t3=2.6mm。
以下利用图24说明平坦球路用木头球杆上中心点15位于杆头底部4附近、击球面部2自杆头底部4起的高度在杆头尖部5侧最高的情况。
此时,如图24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3个周边区域140、141、142,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的厚度t1、t2、t3。
厚度tc、t1、t3间的关系是t1<t3<tc。作为厚度tc、t1、t2、t3的具体例,可为tc=2.5mm、t1=2.1mm、t2=2.3mm、t3=2.4mm。
以下利用图25~图34说明球杆及平坦球路用木头球杆上击球面部2自杆头底部4起的高度在杆头尖部5侧最高的情况。在图29、31所示例中,中心点15位置较低,在其他例子中,中心点15位于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
如图25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3个周边区域140、141、142,中央部12的厚度tc也可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的厚度t1、t2、t3。
中央部12包含椭圆16,中央部12的上部为椭圆形状,中央部12的下方为任意形状。
厚度tc、t1、t3间的关系是t3<t1<tc。作为厚度tc、t1、t2、t3的具体例,可为tc=2.8mm、t1=2.4mm、t2=2.5mm、t3=2.7mm。
如图26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中央部12的厚度tc也可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中央部12与上述情况相同,包含椭圆16,中央部12的上方为椭圆形状,下方为任意形状。
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是t3<t1<tc、t4<t2<tc。作为厚度tc、t1、t2、t3、t4的具体例,可为tc=2.7mm、t1=2.2mm、t2=2.4mm、t3=2.6mm、t4=2.5mm。
如图27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3个周边区域140、141、142,中央部12的厚度tc也可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的厚度t1、t2、t3。
中央部12与上述情况相同,包含椭圆16,为多边形。
厚度tc、t1、t3间的关系是t1<t3<tc。作为厚度tc、t1、t2、t3的具体例,可为tc=3.0mm、t1=2.5mm、t2=2.8mm、t3=2.9mm。
如图28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中央部12的厚度tc也可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中央部12与上述情况相同,包含椭圆16,为多边形。
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是t1<t3<tc、t4=t2<tc。作为厚度tc、t1、t2、t3、t4的具体例,可为tc=2.9mm、t1=2.4mm、t2=2.5mm、t3=2.6mm、t4=2.5mm。
如图29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3个周边区域140、141、142,中央部12的厚度tc也可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的厚度t1、t2、t3。
中央部12与上述情况相同,包含椭圆16,为梯形。
厚度tc、t1、t3间的关系是t1<t3<tc。作为厚度tc、t1、t2、t3的具体例,可为tc=2.9mm、t1=2.4mm、t2=2.7mm、t3=2.6mm。
如图30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中央部12的厚度tc也可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中央部12与上述情况相同,包含椭圆16,为梯形。
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是t1<t3<tc、t4=t2<tc。作为厚度tc、t1、t2、t3、t4的具体例,可为tc=2.9mm、t1=2.5mm、t2=2.7mm、t3=2.8mm、t4=2.7mm。
如图31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3个周边区域140、141、142,中央部12的厚度tc也可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的厚度t1、t2、t3。
中央部12与上述情况相同,包含椭圆16,形状与击球面部2的外形相同。
厚度tc、t1、t3间的关系是t1<t3<tc。作为厚度tc、t1、t2、t3的具体例,可为tc=2.8mm、t1=2.2mm、t2=2.6mm、t3=2.4mm。
如图32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中央部12的厚度tc也可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中央部12与上述情况相同,包含椭圆16,形状与击球面部2的外形相同。
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是t1<t3<tc、t4=t2<tc。作为厚度tc、t1、t2、t3、t4的具体例,可为tc=2.9mm、t1=2.5mm、t2=2.8mm、t3=2.7mm、t4=2.8mm。
如图33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3个周边区域140、141、142,中央部12的厚度tc也可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的厚度t1、t2、t3。
中央部12与上述情况相同,包含椭圆16,可为任意形状。
厚度tc、t1、t3间的关系是t1<t3<tc。作为厚度tc、t1、t2、t3的具体例,可为tc=2.9mm、t1=2.5mm、t2=2.8mm、t3=2.6mm。
如图34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中央部12的厚度tc也可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中央部12与上述情况相同,包含椭圆16,可为任意形状。
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是t1<t3<tc、t4=t2<tc。作为厚度tc、t1、t2、t3、t4的具体例,可为tc=2.8mm、t1=2.2mm、t2=2.5mm、t3=2.3mm、t4=2.5mm。
以下利用图35~图50,对周边区域的杆头底部4侧比杆头隆起部3侧厚的情况进行说明。不过,关于击球面部2自杆头底部4起的高度在杆头尖部5侧最高的情况,在图35~图42中,中心点15位于比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高的位置,在图43~图50中,中心点15位于击球面部2中较低的位置。
如图35所示,在椭圆形中央部12的上下设有2个周边区域101、141,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0、141的厚度t1、t2。
厚度tc、t1、t2的关系是t2<t1<tc。这样,位于杆头底部4侧的周边区域140的厚度t1大于位于杆头隆起部3侧的周边区域141的厚度t2。
作为tc、t1、t2的具体例,可为tc=2.5mm、t1=2.3mm、t2=2.1mm。
以下利用图36~图38,对图35所示例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如这些图所示,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12的形状不限于四边形以及多边形,可为任意形状。
如图39所示,椭圆形的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中央部12的厚度tc也可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是t2≤t3<t1≤t4<tc。作为厚度tc、t1、t2、t3、t4的具体例,可为tc=3.0mm、t1=2.6mm、t2=2.2mm、t3=2.4mm、t4=2.8mm。
位于杆头根部6侧的击球面部2的高度高于位于杆头尖部5侧的击球面部2的高度时,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也可为t3≤<t2<t4≤t1<tc。
以下利用图40~图42说明图39所示例的变形例。如这些图所示,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12的形状不限于四边形、多边形,也可为任意形状。
如图43所示,中央部12到达杆头底部4的附近,可在中央部12的周围设2个周边区域140、141。此时,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0、141的厚度t1、t2。并且,由于杆头尖部5侧的高度高,所以厚度t2大于厚度t1。作为厚度tc、t1、t2的具体例,可为tc=2.7mm、t1=2.3mm、t2=2.5mm。
以下利用图44~图46说明图43所示例的变形例。如这些图所示,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12的形状不限于四边形、多边形,也可为任意形状。
如图47所示,中央部12到达杆头底部4的附近,可在中央部12的周围设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并且,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是t2≤t3<t1≤t4<tc。作为厚度tc、t1、t2、t3、t4的具体例,可为tc=2.7mm、t1=2.4mm、t2=2.1mm、t3=2.3mm、t4=2.5mm。
当位于杆头根部6侧的击球面部2的高度高于位于杆头尖部5侧的击球面部2的高度时,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也可为t3≤<t2<t4≤t1<tc。
以下利用图48~图50说明图47所示例的变形例。如这些图所示,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12的形状不限于四边形、多边形,也可为任意形状。
以下利用图51~图80说明适用本发明的铁制高尔夫球杆头。
首先,利用图51说明中心点15位于击球面部2中央部下方的情况。
此时,如图51所示,在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并且,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是t1<t3<tc、t4<t2<tc。作为厚度tc、t1、t2、t3、t4的具体例,可为tc=3.5mm、t1=3.0mm、t2=3.4mm、t3=3.3mm、t4=3.1mm。
以下利用图52说明中心点设于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的较下方的情况。
此时,如图52所示,中央部12到达杆头底部4附近,在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1个周边区域14。并且,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的厚度tp。
锥形部13的厚度减少比例与图13所示相同,根据中心点15至击球面部2外周的距离而变化。作为厚度tc、tp的具体例,可为tc=3.4mm、tp=3.0mm。锥形部13的厚度减少方法与图13所示相同。
以下利用图53说明中心点15位于击球面部2中央部的较下方的情况。
此时,如图53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3个周边区域140、141、142,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的厚度t1、t2、t3。
厚度tc、t1、t3间的关系是t1<t3<tc。作为厚度tc、t1、t2、t3的具体例,可为tc=3.4mm、t1=3.0mm、t2=3.2mm、t3=3.3mm。
以下利用图54,说明中心点15位于杆头底部4附近的情况。
此时,如图54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3个周边区域140、141、142,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的厚度t1、t2、t3。
厚度tc、t1、t3间的关系是t1<t3<tc。作为厚度tc、t1、t2、t3的具体例,可为tc=3.7mm、t1=2.9mm、t2=2.4mm、t3=3.6mm。
以下利用图55~图64,说明击球面部2的其他构造例。在图55~图58、图60、图62~图64中,中心点15的位置比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高,图59及图61中,中心点15位于击球面12的较低处。
如图55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3个周边区域140、141、142,中央部12的厚度tc也可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的厚度t1、t2、t3。
中央部12包含椭圆16,中央部12的上部为椭圆形,中央部12的下部为任意形状。
厚度tc、t1、t3间的关系是t1<t3<tc。作为厚度tc、t1、t2、t3的具体例,可为tc=3.6mm、t1=2.8mm、t2=3.2mm、t3=3.3mm。
如图56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中央部12的厚度tc也可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中央部12与上述情况相同,包含椭圆16,中央部12的上部为椭圆形,中央部12的下部为任意形状。
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是t1<t3<tc、t2<t4<tc。作为厚度tc、t1、t2、t3、t4的具体例,可为tc=3.8mm、t1=3.2mm、t2=3.3mm、t3=3.6mm、t4=3.7mm。
如图57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3个周边区域140、141、142,中央部12的厚度tc也可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的厚度t1、t2、t3。
中央部12与上述情况相同,包含椭圆16,为多边形。
厚度tc、t1、t3间的关系是t1<t3<tc。作为厚度tc、t1、t2、t3的具体例,可为tc=3.6mm、t1=3.0mm、t2=3.2mm、t3=3.4mm。
如图58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中央部12与上述情况相同,包含椭圆16,为多边形。
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是t1<t3<tc、t2<t4<tc。作为厚度tc、t1、t2、t3、t4的具体例,可为tc=3.8mm、t1=3.1mm、t2=3.2mm、t3=3.4mm、t4=3.5mm。
如图59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3个周边区域140、141、142,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的厚度t1、t2、t3。
中央部12与上述情况相同,包含椭圆16,为梯形。
厚度tc、t1、t3间的关系是t1<t3<tc。作为厚度tc、t1、t2、t3的具体例,可为tc=3.6mm、t1=3.0mm、t2=3.2mm、t3=3.4mm。
如图60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中央部12的厚度tc也可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中央部12与上述情况相同,包含椭圆16,为梯形。
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是t1<t3<tc、t2<t4<tc。作为厚度tc、t1、t2、t3、t4的具体例,可为tc=3.8mm、t1=3.0mm、t2=3.1mm、t3=3.3mm、t4=3.4mm。
如图61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3个周边区域140、141、142,中央部12的厚度tc也可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的厚度t1、t2、t3。
中央部12与上述情况相同,包含椭圆16,形状与击球面部2的外形相同。
厚度tc、t1、t3间的关系是t1<t3<tc。作为厚度tc、t1、t2、t3的具体例,可为tc=3.5mm、t1=2.9mm、t2=3.4mm、t3=3.3mm。
如图62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中央部12的厚度tc也可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中央部12与上述情况相同,包含椭圆16,形状与击球面部2的外形相同。
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是t1<t3<tc、t2<t4<tc。作为厚度tc、t1、t2、t3、t4的具体例,可为tc=3.8mm、t1=3.0mm、t2=3.2mm、t3=3.4mm、t4=3.6mm。
如图63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3个周边区域140、141、142,中央部12的厚度tc也可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的厚度t1、t2、t3。
中央部12与上述情况相同,包含椭圆16,中央部12的形状可为任意形状。
厚度tc、t1、t3间的关系是t1<t3<tc。作为厚度tc、t1、t2、t3的具体例,可为tc=3.9mm、t1=3.1mm、t2=3.6mm、t3=3.5mm。
如图64所示,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中央部12的厚度tc也可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中央部12与上述情况相同,包含椭圆16,中央部12的形状可为任意形状。
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是t1<t3<tc、t2<t4<tc。作为厚度tc、t1、t2、t3、t4的具体例,可为tc=3.8mm、t1=3.1mm、t2=3.3mm、t3=3.5mm、t4=3.7mm。
以下利用图65~图80说明周边区域中杆头底部4侧比杆头隆起部3侧厚的情况。在图65~图72中,中心点15位置比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高,图73~图80中,中心点15位于比击球面部2中较低处。
如图65所示,椭圆形中央部12的上下设有2个周边区域140、141,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0、141的厚度t1、t2。
厚度tc、t1、t2间的关系是t2<t1<tc。位于杆头底部4侧的周边区域140的厚度t1比位于杆头隆起部3侧的周边区域141的厚度t2厚,可增加击球面部2中杆头底部4附近的强度。
作为厚度tc、t1、t2的具体例,可为tc=3.6mm、t1=3.0mm、t2=2.8mm。
以下利用图66~图68说明图65所示例的变形例。如这些图所示,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12的形状不仅为四边形、多边形,还可为任意形状。
如图69所示,在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并且,中央部12的厚度tc也可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是t2≤t3<t1≤t4<tc。作为厚度tc、t1、t2、t3、t4的具体例,可为tc=3.8mm、t1=3.4mm、t2=3.0mm、t3=3.2mm、t4=3.6mm。
以下利用图70~图72说明图69所示例的变形例。如这些图所示,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12的形状不限于四边形、多边形,也可为任意形状。
如图73所示,中央部12到达杆头底部4的附近,中央部12的周围设有2个周边区域140、141。且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0、141的厚度t1、t2。
并且,由于杆头尖部5侧击球面部2的高度高,所以厚度t2大于厚度t1。作为厚度tc、t1、t2的具体例,可为tc=3.5mm、t1=3.1mm、t2=3.3mm。
以下利用图74~图76,说明图73所示例的变形例。如这些图所示,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12的形状不限于四边形、多边形,也可为任意形状。
如图77所示,也可在中央部12的周围设4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此时中央部12的厚度tc大于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t1、t2、t3、t4。
厚度tc、t1、t2、t3、t4间的关系是t2≤t3<t1≤t4<tc。作为厚度tc、t1、t2、t3、t4的具体例,可为tc=3.9mm、t1=3.5mm、t2=3.0mm、t3=3.2mm、t4=3.7mm。
以下利用图78~图80,说明图77所示例的变形例。如这些图所示,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12的形状不限于四边形、多边形,也可为任意形状。
以下利用图84~图91,说明本发明的其他例子。如图84所示,本例在击球面部2的边缘部设有2mm~10mm左右的锥形部31,但最好在击球面部2的边缘部设有2mm~5mm左在的锥形部31。关于其他构造,与图9所示例相同。
图86为上述击球面部2的截面形状例。如图86所示,中央部12与周边区域间的邻接处设有锥形部13,还在周边区域的边缘部设有锥形部31。锥形部13、31的厚度如图86所示,都朝着击球面部2的外圆周方向逐渐减少。在图86中,32为击球面。
如上所述,通过在周边区域的边缘部设锥形部31,可得到下述效果。现利用图87~图90说明其效果。
可以认为,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部2在高尔夫球30撞击下的弯曲变形与固定四周边的板材的弯曲变形相同。图87为击球面部2、杆头隆起部3以及杆头底部4的模式图。
高尔夫球30撞击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时,对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附加图88中箭头所示方向的力,此时击球面部2的挠矩如图88所示(参照B.M.DBending Moment Diagram)。
如图88所示,高尔夫球30撞击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时,最大挠矩位于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挠矩朝着击球面部2的外周方向逐渐减小。因此,击球面部2发生如图88虚线所示的变形。击球面部2的最大挠曲量为如图88所示,成为从点划线所示的中性点至最大挠曲位置的长度x1。
以下在图89中,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与图88所示情况相同,击球面部2边缘部的厚度比图88所示例薄。挠矩仅决于力的大小与距击球面部2边缘部的距离,所以,此时的挠矩分布与图88所示情况相同。
在图89所示例中,击球面部2边缘部的弯曲刚度小,所以,如果对击球面部2中央部施加图89中箭头所示的力,那么,击球面部2中央部的挠曲量x2将大于图88所示的情况。因此,击球面部2的反弹性高于图88所示的情况。
由于击球面部2边缘部的挠矩小,所以,即使击球面部2边缘部的弯曲刚度象上述那样小,也能避免击球面部2的破损。
图90显示了在图89所示例的边缘部设置锥形部31的情况。由于设置锥形部31,击球面部2的边缘部的弯曲刚度更小于图89所示例。
因此,如图90所示,击球面部2中央部的挠曲量x3大于上述挠曲量x2。这样,与图89所示例相比,可进一步提高击球面部2的反弹特性。
即使在本例中,由于击球面部2边缘部的挠矩小,所以也可避免击球面部2的破损。
以下利用图91说明图86所示例的变形例。如图91所示,击球面部2中央部12的厚度可从该中央部12的中央部开始朝着中央部12的边缘方向逐渐变薄。即在中央部12,挠矩最大的中央部分最厚,从该中央部分向四周,中央部12的厚度逐渐变薄。
这样可避免击球面部2的破损,同时可增大击球面部2的挠曲量,提高击球面部2的反弹特性。
又如图85所示,也可在铁制高尔夫球杆头的击球面部2设置与上述同样的锥形部31。由此,也可得到同样的效果。在图85中,除锥形部31以外,其余结构与图51所示例相同。
在除图84及图85所示例以外的实施例中,也可设置上述锥形部31。
以下利用图92至图101说明本发明的其他例子。
在下述例子中,杆头隆起部3与杆头底部4中至少一方的击球面部2侧的厚度减小,在击球时,不仅击球面部2,连杆头隆起部3与杆头底部4也变形。由此可进一步增加反弹系数。
图92为本例木制高尔夫球杆杆头部1的仰视图。如图92所示,杆头底部4设有位于击球面部2侧的第1部分40和比该第1部分40更靠近背后部42的第2部分41。并且,第1部分40的平均厚度要小于第2部分41的平均厚度。
在杆头隆起部3侧,第1部分40的平均厚度也可小于第2部分41的平均厚度。最好杆头底部4及杆头隆起部3双方的第1部分40的平均厚度均小于第2部分41的平均厚度。
如图92所示,如果用击球面部2击打高尔夫球30,最大挠曲位置46将位于击打点45的附近。此时,由于第1部分40的厚度薄,所以击球时第1部分40容易变形,从而提高反弹系数。
以下利用图93及图94说明杆头底部4在击球时变形的测量结果。
测量变形时使用钛制平坦球路用球杆(球杆头的倾斜角度为13.5度),在该杆头底部4上,如图93所示,从击球面中央线开始向杆头根部侧前进5mm的位置上,从CH1至CH7,在从前沿起的6mm、8mm、10.5mm、13mm、15.5mm、17.5mm、19.5mm处贴7个变形量规,测量高尔夫球以规定的速度撞击击球面部2时各部位的变形大小。第1部分40的厚度为1.1mm,第2部分41的厚度为3mm。
图94为上述变形测量结果。如图94所示,距击球面约8mm处的变形最大。也就是说,从击球面部2向背后部42方向前进约8mm处在击打时变形最大。
因此,可以说,第1部分40最好设置于从击球面部2朝背后部42方向前进5~15mm(9~15mm更好)的位置。
这样,可减小最大变形部位附近的厚度,增大击打时杆头底部4的变形量。而在杆头隆起部3设置与上述一样的第1部分40,也可得到同样的效果。
杆头隆起部3及/或杆头底部4的第1部分40的最薄部分的厚度最好在0.3mm~1.5mm。
从杆头部1的杆头尖部5向杆头根部6方向的第1部分40的长度最好在10mm~80mm范围内(击打点分布范围)。如果第1部分40的上述长度在30mm~60mm范围内则更好。
最好将第1部分40设于与包含中心点15的击球面部2中央部对应的位置(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的后方侧)。这样,使可使杆头隆起部3及/或杆头底部4在击打时切实变形,提高反弹系数。
测量如图93所示的本发明品的反弹系数后,与第1部分40未变薄的产品(整个杆头底部厚度为3mm)相比较,反弹系数从0.761提高到0.771。
上述反弹系数的测量是利用击球面部2的厚度未变化的杆头部1进行的,而若用按本发明改变击球面部2厚度的杆头部1进行测量,则反弹系应当更高。
以下利用图95~图101说明本例的具体构造。
图95为表示本例击球面构件44的形状例的立体图,图96为装有图95所示击球面构件44的杆头部1的立体图,图97为从击球面部2后方所见的击球面构件44。
如图95所示,击球面构件44具有击球面部2以及1对伸出部43。伸出部43从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边缘部开始连续向背后部(后方)延伸,并如图96所示,构成杆头隆起部3以及杆头底部4的一部分。
图98为沿图96的100~100线的杆头部1的局部剖视图。如图98所示,伸出部43从击球面部2的上下端向后方延伸,在比伸出部43更靠近背后部42处设有第2部分41。并且,伸出部43的厚度比第2部分41的厚度薄。具体来说,伸出部43的厚度在0.3mm~1.5mm,第2部分41的厚度为3mm。
图95所示的伸出部43的长度(从杆头部1的杆头尖部5向杆头根部6方向的长度)L与击球面的击打点分布部的长度相等(10mm~80mm,至少在30mm~60mm)。
通过设置上述伸出部43,可切实使杆头隆起部3及杆头底部4在击球时发生变形,提高击球面部2的反弹系数。
通过设置上述伸出部43,也可防止击球时杆头部1断裂。
如果将击球面部2的外周与杆头隆起部3以及杆头底部4焊接,有时会由于焊接不良以及溶接强度不够导致击球面部2的外周出现裂纹。特别是,在击球面部2的击球部附近,击球时所受的撞击力最大,所以,击球面部2的外周部分易发生断裂。
但是,如图95及图96所示,成为杆头隆起部3的一部分的伸出部43与击球面部2成为一体,并且成为杆头底部4的一部分的伸出部43也与击球面部2成一体,所以可使焊接部离开击球面部2的击球部。这样,就不大会发生上述断裂情况。
通过设置上述伸出部43,更易于将击球面构件44与杆头隆起部3以及杆头底部4嵌合在一起。
设有伸出部43时,在包括杆头隆起部3以及杆头底部4的背后部构件上设置与伸出部43对应的切口部。这样,只要将伸出部43嵌入该切口部,便可将击球面构件44与背后部构件组合在一起,易于安装。其结果,提高了击球面构件44与背后部构件的组装效率。
通过设置上述伸出部43,还可控制焊道导致的反弹性能下降。
如果将未设有上述伸出部43的击球面部2与背后构件料焊接,会在击球面部2的外周出现内焊道,会削弱图86等所示的锥形部31和其附近的薄的部分所产生的效果。
但是,通过设置上述伸出部43,可使上述焊道离开击球面部2的边缘部,保持锥形部31及其附近薄部分的效果。这样,便不会产生由于焊接而导致的反弹性能下降的问题。
通过设置上述伸出部43,可控制击球面部2的击球部(中央部)边缘附近由于焊接时受热而产生的组织变化。
如果在击球面部2的外周进行焊接,其周边将产生高热,会导致金属组织发生变化。其结果,结晶组织肥大,强度下降。因此,有时击球面部2的外围接合部会出现裂纹。
但是,通过设置上述伸出部43,击球面部2的击球部与杆头隆起部3以及杆头底部4的接合部位于杆头隆起部3与杆头底部4的内侧(远离击球面部2)。因此,在焊接而导致结晶组织肥大的部分,击球时该部分不会产生大的变形(即大的应力)。其结果,不必担心杆头1断裂。
如图99所示,也可在设有一体化杆颈部47的击球面构件44上设置上述伸出部43。
如图100及图101所示,也可切除击球面构件44的两侧端部(击球面部2的杆头尖部5侧以及杆头根部6侧),用击球面构件44以外的构件(背后部构件)构成击球面部2的边缘部。也就是说,击球面部2的击球部(中央部)与击球面部2的边缘部可用不同构件构成。此时,也可得到与上述情况相同的效果。
以下利用图102~图106说明本发明击球面构件44的其他实例。
如图102所示,也可仅在击球面构件44的顶部边缘侧设置伸出部43。此时,在杆头本体的杆头隆起部3侧,形成与伸出部43嵌合的凹部。由此,在将击球面构件44与杆头本体接合时,易于将击球面构件44与杆头本体嵌合,提高作业性,同时也可提高反弹性。
如图103所示,也可仅在击球面构件44的杆头底部4侧设置伸出部43。此时,在杆头本体的杆头底部4侧形成与伸出部43嵌合的凹部。由此,在将击球面构件44与杆头本体接合时,易于将击球面构件44与杆头本体嵌合,提高作业性,同时提高反弹性。
如图104所示,除击球面构件44的杆头根部6侧外,也可将伸出部43设到顶部边缘侧、杆头尖部5侧以及杆头底部4侧。由此,在将击球面构件44与杆头本体接合时,由于焊接部位在击球面部2后方,所以可防止杆尖侧部的焊接裂纹,易于制出杆尖前端部的形状。并且提高作业性,同时提高反弹性。
如图105所示,也可从击球面构件44的杆头根部6穿过顶部边缘侧,再从杆头尖部5侧直至杆头底部4侧设置伸出部43。也就是说,可沿击球面构件44的一周设置伸出部43。由此,在将击球面构件44与杆头本体接合时,由于焊接部位于击球面部2的后方,所以可防止杆尖侧部的焊接裂纹,易于制出杆尖前端部的形状。并提高作业效率及反弹性。
如图106所示,也可从击球面构件44的杆头根部6穿过顶部边缘侧且从杆头尖部5侧至杆头底部4侧沿一周设置伸出部43,杆头隆起部3侧及杆头底部4侧的伸出部43的伸出长度比其他部分长。此时,在杆头本体的杆头隆起部3侧及杆头底部4侧形成与杆头隆起部3侧以及杆头底部4侧的伸出部43嵌合的凹部。
由此,在将击球面构件44与杆头本体接合时,易于嵌合击球面构件44与杆头本体,可提高作业性以及反弹性。由于击球面构件44与杆头本体间的焊接部位位于击球面部2的后方,所以,可防止杆尖侧部的焊接裂纹,易于制出杆尖前端部的形状。
在如述那样沿击球面构件44一周设置伸出部43时,也可只使杆头隆起部3侧及杆头底部4侧中一方的伸出部43的伸出长度比其他部分长。此时,在杆头本体的杆头隆起部3侧与杆头底部4侧中任一方形成与上述伸出部43嵌合的凹部。
这样,在将击球面构件44与杆头本体接合时,易于嵌合击球面构件44与杆头本体,提高作业性以及反弹性。由于击球面构件44与杆头本体间的焊接部位位于击球面部2的后方,所以,可防止杆尖侧部的焊接裂纹,易于制出杆尖前端部的形状。
如上所述,本发明一个方案是配合击球面部的击打点分布范围配置挠曲范围,所以可有效控制偏心击打时飞行距离的下降。
另一方案是将弹簧常数小的(2kN/mm~4kN/mm)挠曲范围设于中心点的附近,所以可有效控制偏心击打时飞行距离的下降。
上述任一方案都是平缓地改变譬如击球面部的厚度来设置挠曲范围,由此可控制击球面部的破损。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了说明,但公开的实施形态的全部为例子,本发明并不限于例示部分。本发明的范围如权利要求的范围所示,也包括与权利要求范围意思相同及其范围内的所有变化。
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本发明能有效地运用于高尔夫球杆。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设有带击球面部(2)的金属制杆头部(1),在所述击球面部(2)设有挠曲范围,其垂直于该击球面部(2)的方向的挠曲量为所述击球面部(2)的垂直最大挠曲量的45%以上95%以下,且所述挠曲范围配合选手在击球面部(2)上的击打点分布范围(9)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中垂直于所述击球面部(2)的方向的挠曲量为所述垂直最大挠曲量的70%以上95%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中垂直于所述击球面部(2)的方向的挠曲量为所述垂直最大挠曲量的90%以上95%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中心点(15)位于所述击打点分布范围(9)内,所述挠曲范围是位于所述中心点(15)周围的所述击打点分布范围(9)内的一部分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与所述击打点分布范围(9)一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为椭圆形状,所述挠曲范围的长轴(7)对地面倾斜成0~40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轴(7)向所述杆头部(1)的杆头尖部(5)的上部延伸。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的纵横尺寸比为1~4。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的中心位于距中心点(15)0~5mm以内的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的形状为四边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的形状为多边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面积为150~1500mm2。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的厚度基本相同,且所述击球面部(2)的厚度从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向所述击球面部(2)的边缘逐渐减少。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的中央部最厚,且从该中央部向所述挠曲范围的边缘逐渐减少厚度,从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向着所述击球面部(2)的边缘,所述击球面部(2)的厚度减少比例大于所述挠曲范围的边缘部。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挠曲范围的中心至所述击球面部(2)的外周的长度越长,所述击球面部(2)的厚度减少比例越小。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挠曲范围的中心通过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至所述击球面部(2)的外周的长度越长,所述击球面部(2)的厚度减少比例越小。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挠曲范围的中心至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的长度越长,所述挠曲范围的厚度减少比例越小,且从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至所述击球面部(2)的外周的长度越长,所述击球面部(2)的厚度减少比例越小。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将从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至所述击球面部(2)的外周的区域分割多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所述挠曲范围的厚度大于所述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从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至所述击球面部(2)的外周的长度相对较长的所述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大于从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至所述击球面部(2)的外周的长度相对较短的所述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球面部(2)中从杆头底部(4)起的最高部分位于杆头尖部(5)侧,位于所述杆头尖部(5)侧的所述周边区域的厚度大于位于所述杆头根部(6)侧的所述周边区域的厚度。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球面部(2)中从杆头底部(4)起的最高部分位于杆头根部(6)侧,位于所述杆头根部(6)侧的所述周边区域的厚度大于位于所述杆头尖部(5)侧的周边区域的厚度。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区域(140、141、142、143)包括第1以及第2周边区域(140、141),所述第1及第2周边区域(140、141)配置于所述挠曲范围的上下方。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区域(140、141、142、143)包括第1和第2周边区域(140、141),所述挠曲范围配置于杆头底部(4)附近,所述第1和第2周边区域(140、141)配置于杆头尖部(5)侧与杆头根部(6)侧。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区域(140、141、142、143)包括第1、第2及第3周边区域(140、141、142),所述挠曲范围延伸到杆头底部(4)附近,所述第1、第2及第3周边区域(140、141、142)从杆头根部(6)侧排列到杆头尖部(5)侧。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区域(140、141、142、143)包括第1、第2、第3以及第4周边区域(140、141、142、143),所述第1、第2、第3以及第4周边区域(140、141、142、143)配置成包围所述挠曲范围的状态。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将从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至所述击球面部(2)的外周的区域分割成多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所述挠曲范围的厚度大于所述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位于杆头底部(4)侧的所述周边区域(140、143)的厚度大于位于杆头隆起部(3)侧的所述周边区域(141、142)的厚度。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球面部(2)中从杆头底部(4)起的最高部分位于杆头尖部(5)侧,位于所述杆头尖部(5)侧的所述周边区域的厚度大于位于所述杆头根部(6)侧的所述周边区域的厚度。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球面部(2)中从杆头底部(4)起的最高部分位于杆头根部(6)侧,位于所述杆头根部(6)侧的所述周边区域的厚度大于位于所述杆头尖部(5)侧的所述周边区域的厚度。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区域包括第1、第2、第3及第4周边区域(140、141、142、143),所述第1及第4周边区域(140、143)位于所述杆头底部(4)侧,所述第2及第3周边区域(141、142)位于所述杆头隆起部(3)侧,从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至所述击球面部(2)的外周的所述第1周边区域(140)的长度比从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至所述击球面部(2)的外周的所述第4周边区域(143)长,所述第1周边区域(140)的厚度大于所述第4周边区域(143)的厚度,从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至所述击球面部(2)外周的所述第3周边区域(142)的长度比从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至所述击球面部(2)外周的所述第2周边区域(141)的长度长,所述第3周边区域(14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2周边区域(141)的厚度。
2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挠曲范围与所述周边区域(140、141、142、143)间的边界部、以及所述周边区域(140、141、142、143)之间的边界部形成宽度3mm以上5mm以下的锥形部(13)。
3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挠曲范围与所述周边区域(140、141、142、143)间的边界部设有朝所述击球面部(2)外周逐渐减少厚度的第1锥形部(13),在所述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边缘部设有朝所述击球面部(2)的外周逐渐减少厚度的第2锥形部(13)。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的厚度从所述挠曲范围的中央部向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逐渐减少。
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杆头部(1)的杆头隆起部(3)和杆头底部(4)中至少一方,位于所述击球面部(2)侧的第1部分(40)的平均厚度大于位于所述杆头部(1)的背后部(42)侧的第2部分(41)的平均厚度。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部分(40)最薄部分的厚度在0.3mm以上1.5mm以下。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部分(40)沿着从所述击球面部(2)的边缘部向所述背后部(42)的方向位于9mm以上15mm以下的范围内。
35.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杆头部(1)的杆头尖部(5)向杆头根部(6)方向的所述第1部分(40)的长度在10mm以上80mm以下。
36.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部分(40)包括从所述击球面部(2)的边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连续向所述杆头部(1)的背后部(42)延伸的伸出部(43)。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杆头部(1)的杆头尖部(5)向杆头根部(6)方向延伸的所述伸出部(43)的长度在10mm以上80mm以下。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和所述击球面部(2)的边缘部用不同构件构成。
39.一种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设有带击球面部(2)的金属制杆头部(1),在所述击球面部(2)上的中心点(15)附近设有弹簧常数为2kN/mm以上4kN/mm以下的挠曲范围。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的面积为75mm2以上1260mm2以下。
4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的面积为75mm2以上707mm2以下。
42.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的面积为75mm2以上314mm2以下。
43.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面积为所述击球面部(2)的面积的3%以上50%以下。
44.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面积为所述击球面部(2)的面积的5%以上30%以下。
45.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常数为2kN/mm以上3.5kN/mm以下。
46.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常数为2kN/mm以上3.0kN/mm以下。
47.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为椭圆形,所述挠曲范围的长轴(7)对地面倾斜成0~40度。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轴(7)朝所述杆头部(1)的杆头尖部(5)的上部延伸。
49.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的纵横尺寸比为1~4。
50.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的中心位于从中心点(15)起0~5mm以内。
5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的形状为四边形。
52.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的形状为多边形。
53.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的厚度基本相同,所述击球面部(2)的厚度从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向所述击球面部(2)的边缘逐渐减少。
54.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的中央部最厚,厚度从该中央部向所述挠曲范围的边缘逐渐减少,且所述击球面部(2)的厚度从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向所述击球面部(2)的边缘减少的比例大于所述挠曲范围的边缘部。
55.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挠曲范围的中心至所述击球面部(2)的外周的长度越长,所述击球面部(2)的厚度减少比例越小。
56.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至所述击球面部(2)的外周的长度越长,所述击球面部(2)的厚度减少比例越小。
57.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挠曲范围的中心至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的长度越长,所述挠曲范围的厚度减少比例越小,从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至所述击球面部(2)的外周的长度越长,所述击球面部(2)的厚度减少比例越小。
58.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将从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至所述击球面部(2)的外周的区域分割多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所述挠曲范围的厚度大于所述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从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至所述击球面部(2)的外周的长度相对较长的所述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度大于从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至所述击球面部(2)的外周的长度相对较短的所述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
59.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球面部(2)中从杆头底部(4)起的最高部分位于杆头尖部(5)侧,位于所述杆头尖部(5)侧的所述周边区域的厚度大于位于所述杆头根部(6)侧的所述周边区域的厚度。
60.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球面部(2)上从杆头底部(4)起的最高部分位于杆头根部(6)侧,位于所述杆头根部(6)侧的所述周边区域的厚度大于位于所述杆头尖部(5)侧的周边区域的厚度。
61.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区域(140、141、142、143)包括第1和第2周边区域(140、141),所述第1和第2周边区域(140、141)配置于所述挠曲范围的上下方。
62.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区域(140、141、142、143)包括第1和第2周边区域(140、141),所述挠曲范围配置于杆头底部(4)附近,所述第1和第2周边区域(140、141)配置于杆头尖部(5)侧与杆头根部(6)侧。
63.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区域(140、141、142、143)包括第1、第2以及第3周边区域(140、141、142),所述挠曲范围延伸到杆头底部(4)附近,所述第1、第2以及第3周边区域(140、141、142)从杆头根部(6)侧排列至杆头尖部(5)侧。
64.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区域(140、141、142、143)包括第1、第2、第3以及第4周边区域(140、141、142、143),所述第1、第2、第3以及第4周边区域(140、141、142、143)配置成包围所述挠曲范围的状态。
65.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将从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至所述击球面部(2)的外周的区域分割成多个周边区域(140、141、142、143),所述挠曲范围的厚度大于所述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厚度,位于杆头底部(4)侧的所述周边区域(140、143)的厚度大于位于杆头隆起部(3)侧的所述周边区域(141、142)。
66.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球面部(2)中从杆头底部(4)起的最高部分位于杆头尖部(5)侧,位于所述杆头尖部(5)侧的所述周边区域的厚度大于位于所述杆头根部(6)侧的所述周边区域的厚度。
67.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球面部(2)上从杆头底部(4)起的最高部分位于杆头根部(6)侧,位于所述杆头根部(6)侧的所述周边区域的厚度大于位于所述杆头尖部(5)侧的所述周边区域的厚度。
68.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区域包括第1、第2、第3及第4周边区域(140、141、142、143),所述第1及第4周边区域(140、143)位于所述杆头底部(4)侧,所述第2及第3周边区域(141、142)位于所述杆头隆起部(3)侧,从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至所述击球面部(2)的外周的所述第1周边区域(140)的长度比从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至所述击球面部(2)的外周的所述第4周边区域(143)长,所述第1周边区域(140)的厚度大于所述第4周边区域(143)的厚度,从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至所述击球面部(2)外周的所述第3周边区域(142)的长度比从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至所述击球面部(2)外周的所述第2周边区域(141)的长度长,所述第3周边区域(14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2周边区域(141)的厚度。
69.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挠曲范围与所述周边区域(140、141、142、143)间的边界部设有朝所述击球面部(2)的外周逐渐减少厚度的第1锥形部(13),在所述周边区域(140、141、142、143)的边缘部设有朝所述击球面部(2)的外周逐渐减少厚度的第2锥形部(31)。
70.如权利要求69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曲范围的厚度从所述挠曲范围的中央部向所述挠曲范围的外周逐渐减少。
7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杆头部(1)的杆头隆起部(3)和杆头底部(4)中至少一方,位于所述击球面部(2)侧的第1部分(40)的平均厚度小于位于所述杆头部(1)的背后部(42)侧的第2部分(41)的平均厚度。
72.如权利要求7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部分(40),最薄部分的厚度在0.3mm以上1.5mm以下。
73.如权利要求7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部分(40)沿着从所述击球面部(2)的边缘部向所述背后部(42)的方向位于9mm以上15mm以下的范围内。
74.如权利要求7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杆头部(1)的杆头尖部(5)向杆头根部(6)方向的所述第1部分(40)的长度为10mm以上80mm以下。
75.如权利要求7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部分(40)包括从所述击球面部(2)的边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起连续向所述杆头部(1)的背后部(42)延伸的伸出部(43)。
76.如权利要求75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沿着从所述杆头部(1)的杆头尖部(5)向杆头根部(6)方向的所述伸出部(43)的长度在10mm以上80mm以下
77.如权利要求76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球面部(2)的中央部和所述击球面部(2)的边缘部用不同构件构成。
全文摘要
一种高尔夫球杆,设有带击球面部(2)的金属制杆头部(1),在击球面部(2)设有挠曲范围,其垂直于该击球面部(2)的方向的挠曲量为击球面部(2)的垂直最大挠曲量的45%以上。且挠曲范围配合选手在击球面部(2)上的击打点分布范围(9)配置。另外,在击球面部(2)中,存在着弹簧常数为2kN/mm以上4kN/mm以下的挠曲范围。
文档编号A63B59/00GK1372482SQ01801145
公开日2002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2日
发明者岩田元孝, 小野田健次, 酒井浩司, 寺西幸弘, 鸣尾丈司, 大森一宽, 藤川良宏 申请人:美津浓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