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空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267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腾空滚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游乐装置,特别是一种腾空滚轮。
目前在各类游乐场所都有滚轮游乐装置,一般用型钢焊接或螺栓联接的一个大型的圆状滚轮架子,在其圆周上均匀分布有供游客乘坐的座位,座位与滚轮架子之间为轴联接,该滚轮被支撑在地面,滚轮的轮轴接旋转动力装置,当动力装置带动滚轮以一定速度转动时,游客可沿滚轮圆周运动。游客的升空和下降只靠滚轮的转动完成的,比较单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转动又可直线上升的腾空滚轮,进一步改善游乐设施,使游客有一种新鲜的感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腾空滚轮,它包括滚轮10,滚轮10接旋转动力装置9,其特征在于滚轮10装在升降体6上,升降体6套在主支承2外并与主支撑2顶部的升降动力装置5相接。
所述的主支撑2与升降体6之间设有轨道13和轮14。
所述的升降动力装置5为曳引机,其配重部分位于筒状的主支承2的内侧。
所述的升降动力装置5可为卷扬装置。
所述的旋转力装置9装在升降体6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多种功能,既可转动,又可直线升空,给游客一种新鲜的感觉,进一步改善了游乐设施。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左视示意图;图3是本装置中滚轮10、升降体6、主支撑2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装置中主支撑2、升降体6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2为主支撑,呈筒状,采用钢板卷制并焊接加工成形。底部焊接有底盘,以方便用螺栓将主支撑2固定于地面的基础上。
升降体6是用型钢焊接的方形框架结构,套在主支撑2外侧。在升降体6的内侧用轴联接有轮14,轮14的数量为4个。在主支撑2的外侧纵向焊接有两根轨道13,轨道13与升降体6上的轮14相配,可使升降体6沿主支撑2上下滑动。
升降体6的两侧轴联接有滚轮10,即现有技术中的滚轮10被支撑在升降体6上。与滚轮10相接的旋转动力装置9固定在升降体6上。
在主支撑2的顶部用螺栓固定有一个平台15,平台15用型钢、钢板焊接成形,并固定有一个顶棚3。在顶棚3内平台15上装有曳引机作为升降动力置5,升降动力装置5上的绳索7通过滑轮与升降体6相接。曳引机上的配重1可置于主支撑2的内腔。配重1两侧设有轮16,与主支撑2内侧的轨道17相配合。升降动力装置5也可用卷扬装置代替。
在顶棚3上可设有一个壁雷针4,以防雷电的破坏。
在升降体6上还设有两个风轮11,起装饰作用。
平台15上的控制升降动力装置5运行的电气箱12及控制旋转动力装置9运行的电控箱均通过导线与操作室18内的开关相接。
工作过程如下在操作室18内控制旋转动力装置9运行,可使滚轮10转动,两个滚轮10的转向可相同或相反。升降动力装置5运行时,可使升降体6沿主支撑2上升,座在滚轮10上的游客既做旋转运动,又做直线上升运动。升降的同时风轮11同时转动,起到装饰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腾空滚轮,它包括滚轮(10),滚轮(10)接旋转动力装置(9),其特征在于滚轮(10)装在升降体(6)上,升降体(6)套在主支承(2)外并与主支撑(2)顶部的升降动力装置(5)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腾空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支撑(2)与升降体(6)之间设有轨道(13)和轮(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腾空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动力装置(5)为曳引机,其配重部分位于筒状的主支承(2)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腾空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动力装置(5)为卷扬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腾空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力装置(9)装在升降体(6)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游乐设备,特别是一种腾空滚轮。它包括滚轮10,滚轮10接旋转动力装置9,其特征在于滚轮10装在升降体6上,升降体6套在主支承2外并与主支撑2顶部的升降动力装置5相接。具有多种功能,既可转动,又可直线升空,给游客一种新鲜的感觉,进一步改善了游乐设施。
文档编号A63G27/00GK2531843SQ0221132
公开日2003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10日
发明者刘勋 申请人:刘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