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篮球架及其配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41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篮球架及其配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育用品类,尤其是篮球器材。
现有的篮球架,人们在进行投篮练习时,常常要东奔西跑地捡球。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篮球架及其配套装置,使人们在进行投篮练习时,篮球能自动滚回投篮者而不再需要东奔西跑地捡球。而在需要进行对抗训练的时候,又可当作传统的篮球架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并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作以下说明1 先要说明此篮球架的固定方法。在篮板2背面的垂直中心线上有一根钢管12与篮板2相固定,钢管12对篮球架起主要支撑作用,钢管14与钢管15固定在钢管12与钢管13之间,起加固作用,如

图1所示。(为了不使图面复杂化,在图2、图3、图4中没有画出钢管12、钢管13、钢管14、钢管15,在图6中没有画出钢管13、钢管14、钢管15)。
2 在篮球架的左侧设置左侧垫3、左侧垫4和左侧垫5,在篮球架的右侧设置右侧垫6、右侧垫7和右侧垫8,在篮球架的后面以及下方,设置后垫9、斜垫10和底垫11,其中左侧垫4和右侧垫7为固定式,左侧垫3和右侧垫6分别链接在左侧垫4和右侧垫7上,为活动式。底垫11链接在斜垫10上,也是活动式,并且底垫11成向前倾斜状,即前部低,后部高,如图2所示。
此篮球架的篮圈1、篮板2均是传统的篮圈、篮板,适合于较大的场地。而在需要进行对抗训练的时候,将左侧垫3转到左侧垫4位置,将右侧垫6转到右侧垫7位置,并把底垫11翻到斜垫10上面,则此篮球架又可当作传统的篮球架使用,如图3所示。
3 但如果场地较小,篮球架两侧的侧垫、下方的底垫不能做得太大、太长,这种情况下,当篮球打在篮圈上时,篮球就不一定掉在底垫上而滚回投篮者。因此,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是在篮圈1上包裹一圈软性材料。所谓软性材料,可以是海绵,也可以是泡沫、填充棉、布条等,也可以使用充气材料充气而成。也就是说,这时的篮圈1是在传统的篮圈(铁圈)上包裹一圈软性材料构成。这样当篮球打在篮圈1上时就会大大减缓冲击力而掉在篮球架下方的底垫11上而滚回来。此篮球架的篮板2为传统的硬篮板,适合于在较小的场地上进行投篮练习,如图4所示。
4 同样地,为了能在更小的场地上(比如室内)也能进行投篮练习,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是,在篮圈1上、篮板2上同时包裹软性材料,这样无论球是打在篮圈1上还是打在篮板2上都会掉在底垫11上而滚回来,这时篮球架可简化成图5所示样子,篮板2可以直接固定在墙壁上。这种篮球架适合于小孩子在更小的场地上进行投篮练习。
5 上述几种做法适合于投篮者作正面的投篮练习,但如果要作多角度投篮练习,如45度角投篮、在底线附近投篮时,则受到两侧垫(网)的影响而难以投篮,这样篮球架的实用性使受到限制。因此,本发明在篮板2背面的垂直中心线上做一根钢管12与篮板2相固定,转动此钢管12,篮板2便能向左或向右转90度,这样投篮者还是站在正面位置上,就能进行多角度的投篮练习,而篮球照样能滚回来。图6所示为篮板2向左转90度的情形。(图5所示的篮球架无此功能)与现有的篮球架相比,本发明解决了人们在投篮练习时需要东奔西跑捡球的问题,并且有几种不同的实施方式适合于在较大或较小的场地上使用。而在需要进行对抗训练的时候,移开侧垫、底垫,此篮球架又可当作传统的篮球架使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篮球架及其配套装置,其篮球架由篮圈、篮板组成,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此篮球架有一配套装置,即位于篮球架两侧的侧垫(网)左侧垫3、左侧垫4、左侧垫5和右侧垫6、右侧垫7、右侧垫8,位于篮球架后面及下方的后垫(网)9、斜垫(网)10和前部较低后部较高的底垫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球架及其配套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此配套装置的左侧垫3、右侧垫6和底垫11均为活动的,它们能分别转到左侧垫4、右侧垫7和斜垫10的位置上。
3一种篮球架及其配套装置,其篮球架由篮圈、篮板组成,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其篮圈1上包裹着一圈软性材料。
4一种篮球架及其配套装置,其篮球架由篮圈、篮板组成,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其篮圈1和篮板2同时包裹上软性材料。
5一种篮球架及其配套装置,其篮球架由篮圈、篮板组成,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其篮板2可以以该篮板的垂直中心线----钢管12为轴心向左或向右转90度。
6一种篮球架及其配套装置,其篮球架由篮圈、篮板组成,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其篮球架及配套装置使用的软性材料,可以是海绵,也可以是泡沫、填充棉、布条等,也可以使用充气材料充气而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投出去的篮球能自动滚回来的篮球架及其配套装置。现有的篮球架,人们在进行投篮练习时,常常要东奔西跑地捡球。本发明在篮球架两侧、后面以及下方,分别配置软垫,限制篮球的弹跳范围,使之落在篮球架下方的垫子上而滚回来。并且将篮板制作成可以以该篮板的垂直中心线为轴心向左或向右转90度以解决多角度投篮练习问题。
文档编号A63B63/08GK1565684SQ0317850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9日
发明者杨文生 申请人:杨文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