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摆动玩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297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悬吊摆动玩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玩具,尤指一种悬吊摆动玩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销售的玩偶设计,概区分为动态玩偶以及静态玩偶两大类,其中静态玩偶以装饰性为主,而动态玩偶则可设计成具摇摆头部、肩部、手臂或腰部等动作的功能,利用其多样化的动态效果,并配合音效装置使其于摆动时,具有可拨放音乐的动态声光效果,使该动态玩偶本身可更吸引人群的目光焦点。
但目前常见的动态玩偶结构中,所能呈现的动态动作太少且动作呆板而机械化,且无法达到流畅的连贯性动态效果,故其仿真效果不佳,而难以吸引消费者注意。
再者,为使其动态玩偶更具有多样化的动态效果,其整体组成结构亦必须相对复杂,导致其组装极为不便,并造成制作成本偏高,而不利于相关业者生产制造。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为改善前述传统动态玩偶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吊摆动玩偶,其构件组成简单,而易于组装,该玩偶于悬吊时可左、右摇摆作动,且其动作具有流畅连贯性的动态效果。
为了可达到前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系在于提供一种悬吊摆动玩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壳体,该壳体内部形成容置空间,且该壳体周边设有数个穿孔,该穿孔内缘设有滚轮,该容置空间内设置装设电池的电池室,以及一侧具开口的动力室;一动力装置,包括具有转轴且固定于壳体内部与电池室相连结的马达、齿轮组、以及一控制电路器,该齿轮组具有相互啮合且枢设于壳体的动力室内的数个齿轮,且其中一齿轮设置于该马达转轴上;一线轮装置,包括配合动力装置的齿轮组的卷线轮,以及其一端连结于该卷线轮周边的二拉线,该二拉线另一端相互连结,并分别穿伸出壳体周边的穿孔中。
所述的悬吊摆动玩偶,其特征在于该动力装置设置一固设于壳体内部的固定座,该固定座设有一定位套筒,该马达装设于该定位套筒,该定位套筒一侧形成开口,另一侧设有供马达转轴穿设的通孔。
所述的悬吊摆动玩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动力室内设有多个定位柱,而该动力装置固定座的定位套筒周边延伸出固设于动力室一侧开口处的定位板,该定位板一侧对应该动力室内的定位柱位置设有相同数量的定位柱,并于该定位板上设有穿孔,该齿轮组各齿轮则穿设于一轴杆并配合设置于动力室的定位柱上,各齿轮定位于动力室与定位板的各定位柱间,且该设于齿轮上的轴杆穿伸于该定位板的穿孔中与线轮装置的卷线轮相连接。
所述的悬吊摆动玩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表面包覆一玩偶造型的外覆皮层,且设置一做为其玩偶脚部的脚架组,该脚架组包括装设于壳体内的支架,以及固定于该支架二侧的相对簧条,而该壳体周边设有供该相对簧条穿伸的通孔。
所述的悬吊摆动玩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相互配合锁固的前壳座及后壳座。
所述的悬吊摆动玩偶,其特征在于该电池室一侧设装设口,该壳体座的后壳座相对于该装设口设一通孔,并设置一盖合于装设口上的电池盖,该电池盖顶部设有一具弹性的卡掣片。
所述的悬吊摆动玩偶,其特征在于该线轮装置的二拉线一端分别与二接合片连结。
所述的悬吊摆动玩偶,其特征在于该线轮装置的卷线轮一侧设置线挡片。
藉由上述结构的组合,该玩偶可悬吊于凸出物上,当动力装置作动时,可使卷线轮配合做正、反向运转,且连结于其周边的二拉线,则依序上、下往复拉扯,而产生具时间差的上、下相对拉扯的力量,使玩偶可于该凸出物上进行具流畅连贯性的左、右摇摆动作,并利用简易的构件组成,即可完成其摆动效果,故可使其制作成本相对降低,而利于相关业者从事生产制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包覆玩偶造型的外覆皮层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玩偶悬吊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线轮装置作动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线轮装置作动时的另一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可确实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及其它实用新型目的与功效,以下兹举出一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设计,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悬吊摆动玩偶的立体分解图,其包括有一壳体(10),系由相互对应且可固设一体的前壳座(11)及后壳座(12)所组成,两者间可利用螺丝锁固一体,也可藉由其它固设方式形成一体,且前、后壳座(11)、(12)于组装后系可于内部形成一中空状的容置空间,以及于其二侧周边分别形成二穿孔(13)及二通孔(14),且二穿孔(13)内缘设置滚轮(图中未示),其中,后壳座(12)内部设置一可装设电池的电池室(15),并于电池室(15)上方设置一动力室(16),如图2所示,该动力室(16)内部设有多个定位柱(161),且其一侧形成开口,又,电池室(15)一侧形成装设口(151),而后壳座(12)背面系相对于装设口(151)形成一定位孔(121),并设置一可盖合于电池室(15)的装设口(151)上的电池盖(17),该电池盖(17)顶部系设有一具弹性的卡掣片(171);藉此,该电池盖(17)即可直接迫入后壳座(12)的定位孔(121)中,并利用该卡掣片(171)抵设于定位孔(121)上缘,使其不会自后壳座(12)的通孔(121)中脱落。
一动力装置(20),系由具转轴(211)的马达(21)、固定座(22)、齿轮组(23),以及一可作为控制该马达(21)的转轴(211)做正向及反向转动的控制电路器(24)所组成,其中,再请配合参阅第二图所示,固定座(22)系具有一可供马达(21)设置其中的定位套筒(221),该定位套筒(221)一侧形成开口,另一侧则设有可供马达(21)的转轴(211)穿设其中的通孔,且固定座(22)的定位套筒(221)下方周边延伸出一定位板(222),定位板(222)一侧系对应动力室(16)内的定位柱(161)的相关位置,设有相同数量的定位柱(223),并于其表面设有一穿孔(224),而齿轮组(23)则由数齿轮相互啮合所组成;藉此,齿轮组(23)中一齿轮系设置于马达(21)的转轴(211)上,其它各齿轮则依序穿设于一轴杆(231),并配合设置于动力室(16)内的定位柱(161)上,随即将固定座(22)的定位板(222)固设于动力室(16)一侧开口处,使各齿轮可确实定位于两者的定位柱(161)、(223)间,且其中一轴杆(231)系穿伸于定位板(222)的穿孔(224)中,而做为控制马达(21)正、反向运转的控制电路器(24)系直接固设于电池室(15)装设口(151)另一侧面,另电池室(15)亦利用线路与马达(21)相互连接,以使其内部所装设的电池可做为马达(21)运转时的主要动力来源。
一线轮装置(30),系由一卷线轮(31),以及其一端连结于该卷线轮(31)周边的二拉线(32)所组成,其中,二拉线(32)另一端分别与二可相互结合及拆卸的接合片(321)相互连结,该接合片(321)可为粘扣带等,且其卷线轮(31)一侧设有一线挡片(311);藉此,如图2所示,该卷线轮(31)系可直接与动力装置(20)中穿伸于定位板(222)的穿孔(224)的轴杆(231)相互连结,使马达(21)于正、反向运转时,即可经由齿轮组(23)各齿轮间相互啮合的结构设计,来直接带动卷线轮(31)亦配合作正、反向的运转。
一脚架组(40),系由可装设于壳体(10)内的电池室(15)装设口(151)另一侧面底缘的支架(41),以及可固定于该支架(41)二侧的相对簧条(42)所组成。
于组装使用时,请配合参阅图2、3所示,该壳体(10)的电池室(15)系可装设电池,并将电池盖(17)直接盖合于电池室(15)的装设(151)上,且依序将动力装置(20)的马达(21)、固定座(22)、齿轮组(23)及控制电路器(24)等,依序装设于壳体(10)的后壳座(12)内的动力室(16)及电池室(15)另一侧,复将线轮装置(30)的卷线轮(31)与动力装置(20)中穿伸于定位板(222)的穿孔(224)的轴杆(231)相互连结,而脚架组(40)的相对簧条(42)亦固接于其支架(41)二侧。
此时,脚架组(40)的相对簧条(42)系穿伸于壳体(10)二通孔(14)中,即可将壳体(10)的前、后壳座(11)、(12)相互固设,并使线轮装置(30)的二拉线(32)及脚架组(40)的相对簧条(42),分别穿伸于其二侧周边的穿孔(13)及通孔(14)中,藉此设计,其完成组装的壳体(10)表面即可包覆一如图4所示的玩偶造型的外覆皮层(50),而其脚架组(40)则做为玩偶的脚部支撑。
而于实际使用时,如图5所示,利用本实用新型悬吊摆动玩偶二拉线(32)的接合片(321)可相互结合及拆卸的设计,使该玩偶可直接悬吊于生活周遭空间中的任何凸出物(60)上,例如房门转轴或吊杆等,而当动力装置(20)的马达(21)运转时,其控制电路器(24)可控制该马达(21)做正、反向运转,因此,该马达(21)系可藉由其齿轮组(23)的设计,直接带动线轮装置(30)的卷线轮(31)配合做正、反向运转。
如图6、7所示,当卷线轮(31)于正、反向运转时,则连结于其周边的二拉线(32),即可一前一后依序上、下往复拉扯,且由于二拉线(32)一端系与接合片(321)连结并悬吊于凸出物(60)上,藉此,即可利用该二拉线(32)具时间差的上、下相对拉扯的力量,使玩偶本身可于凸出物(60)上,进行如第八图所示的左、右摇摆作动。
由上述结构特征及组合方式,本实用新型悬吊摆动玩偶的特点在于1、可于悬吊时进行具流畅连贯性的左、右摇摆动作,配合玩偶本身的造型设计,而能提供极佳动态视觉及仿真效果,以有效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2、利用线轮装置(30)的卷线轮及二拉线,再配合动力装置(20)的马达、齿轮组及控制电路器等构件的简易组成,即可达到多样化的动态效果,故组装时具有便利性,使其制作成本可相对降低,而利于相关业者从事生产制造。
由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悬吊摆动玩偶,可利用简易的构件组成,使玩偶可于悬吊时可左、右摇摆作动,其动作亦具流畅连贯性的动态效果,其确为一相当优异的设计。
权利要求1.一种悬吊摆动玩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壳体,该壳体内部形成容置空间,且该壳体周边设有数个穿孔,该穿孔内缘设有滚轮,该容置空间内设置装设电池的电池室,以及一侧具开口的动力室;一动力装置,包括具有转轴且固定于壳体内部与电池室相连结的马达、齿轮组、以及一控制电路器,该齿轮组具有相互啮合且枢设于壳体的动力室内的数个齿轮,且其中一齿轮设置于该马达转轴上;一线轮装置,包括配合动力装置的齿轮组的卷线轮,以及其一端连结于该卷线轮周边的二拉线,该二拉线另一端相互连结,并分别穿伸出壳体周边的穿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摆动玩偶,其特征在于该动力装置设置一固设于壳体内部的固定座,该固定座设有一定位套筒,该马达装设于该定位套筒,该定位套筒一侧形成开口,另一侧设有供马达转轴穿设的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吊摆动玩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动力室内设有多个定位柱,而该动力装置固定座的定位套筒周边延伸出固设于动力室一侧开口处的定位板,该定位板一侧对应该动力室内的定位柱位置设有相同数量的定位柱,并于该定位板上设有穿孔,该齿轮组各齿轮则穿设于一轴杆并配合设置于动力室的定位柱上,各齿轮定位于动力室与定位板的各定位柱间,且该设于齿轮上的轴杆穿伸于该定位板的穿孔中与线轮装置的卷线轮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悬吊摆动玩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表面包覆一玩偶造型的外覆皮层,且设置一做为其玩偶脚部的脚架组,该脚架组包括装设于壳体内的支架,以及固定于该支架二侧的相对簧条,而该壳体周边设有供该相对簧条穿伸的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吊摆动玩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相互配合锁固的前壳座及后壳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吊摆动玩偶,其特征在于该电池室一侧设装设口,该壳体座的后壳座相对于该装设口设一通孔,并设置一盖合于装设口上的电池盖,该电池盖顶部设有一具弹性的卡掣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吊摆动玩偶,其特征在于该线轮装置的二拉线一端分别与二接合片连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吊摆动玩偶,其特征在于该线轮装置的卷线轮一侧设置线挡片。
专利摘要一种悬吊摆动玩偶,其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内部形成容置空间,且该壳体周边设有数个穿孔,该穿孔内缘设有滚轮,该容置空间内设置装设电池的电池室,以及一侧具开口的动力室;一动力装置,包括具有转轴且固定于壳体内部与电池室相连结的马达、齿轮组、以及一控制电路器,该齿轮组具有相互啮合且枢设于壳体的动力室内的数个齿轮,且其中一齿轮设置于该马达转轴上;一线轮装置,包括配合动力装置的齿轮组的卷线轮,以及其一端连结于该卷线轮周边的二拉线,该二拉线另一端相互连结,并分别穿伸出壳体周边的穿孔中。本实用新型的玩偶可悬挂于凸出物上进行流畅连贯的左、右摇摆动作,且其构件简易,制作成本低。
文档编号A63H15/00GK2647386SQ03208130
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2日
发明者蔡志诚 申请人:蔡志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