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藏云象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623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归藏云象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娱体育用品,是融科学、文化、艺术、竞技为一体的智力体育项目,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紧密联系;中国象棋是中国传统棋类,对弈双方各有将1、士2、相2、马2、车2、炮2和兵5两组七种共32个棋子,在横10条直线和竖9条直线垂直交叉组成的棋盘的交叉点上布子行棋;国际象棋是全世界最普及的棋类,对弈双方各有王1、后1、相2、马2、车2、和兵8两组六种共32个棋子,在横9条直线和竖9条直线垂直交叉组成的棋盘的方格中布子行棋;张鑫龙在网站上发布的中国龙棋,采用了中国象棋的兵种,七个兵种分别以龙、金龙、木龙、水龙、火龙、土龙和龙子命名,行棋规则借鉴了国际象棋,对中国象棋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另外,还有许多专利项目多功能象棋,正在为人们所熟悉;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归藏云象棋的对弈和研究,探索中国象棋及国际象棋的起源,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增进友谊,培养逻辑思维和想象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开发儿童智力培养战术技术思想、加强分析能力和记忆,增强人们工作中的计划性和灵活性;本发明有人神1、后2、相2、马2、车2、炮兵2和士兵5七种两组共32个棋子,在横10条直线和竖10条直线垂直交叉组成有81个方格的棋盘上布子行棋,参见附

图1、附图2,棋盘横排方格自近至远依次记为1、2、3、4、5、6、7、8、9横排;棋盘竖排方格自左至右依次记为A、B、C、D、E、F、G、H、I竖排,每一个方格的位置用横排数字和竖排字母的组合标识;棋盘中心的一个格5E称“天元”通常在棋盘上用圆形表示,棋盘中有40个阴格即深颜色方格简称黑格,和40个阳格即浅颜色方格简称白格,黑白格均匀交错分布,棋盘上四个角上的方格一般表示为黑格,棋盘上通过布子双方中线的一排横格5A、5B、5C、5D、5E、5F、5G、5H、5I简称平衡位;对弈开局布子时,棋子人神在1E或9E格内,后在1D/9D或1F/9 F格内,车在1A/9A和1I/9I格内,相在1C/9C和1G/9G格内,马在1B/9B和1H/9H格内,炮兵在2B/8B和2H/8H格内,士兵在3A/7A、3C/7C、3E/7E、3G/7G、3I/7I格内,棋子人神只能在九宫位内移动,即只能在方格1D、1E、1F、2D、2E、2F、3D、3E、3F或方格7D、7E、7F、8D、8E、8F、8D、8E、8F中走子,参见附图1;正式比赛用蕴涵有中国传统文化雕塑的立体棋子,参见附图11、12,非正式比赛用正反两面有文字和图案标识的简易棋子,参见附图14、15;归藏云象棋比赛规则归藏云象棋由黑、白两组棋组成,执白先行,每人轮走一着即变动一个棋子的落子位置一次,对局的目的是“吃”对方的棋子人神;本发明比赛规则中“吃”指棋盘上某个落子方格位置有对弈一方棋子,对方轮走行棋占据该落子方格位置时将原有棋子撤离棋盘;本发明比赛规则中“将军”指对弈一方轮走一着后该棋子即处于可“吃”对方棋子人神的位置称“将军”,此时受到攻击方应立即“应将”行棋移动棋子人神避开“将军”,棋子人神无法避开“将军”称被“将死”;对弈行棋一方棋子人神与对方棋子人神位于同一竖排方格中且是同样的黑格或白格、中间没有任何其它棋子称被“照将”,对方的棋子人神轮走时可直接“吃”行棋方的棋子人神;本发明比赛胜负判定规则一方无法避开“将军”棋子人神称被“将死”判负;另外还有超时判负及“和局”棋;出现以下情况判和局一方轮走时提议作和,对方同意判和局;双方都无法将军吃对方的棋子人神判和局;一方连续将军,对方的棋子人神无法避开“将军”成为“长将和”判和局;
轮到一方走棋,棋子人神没有被将军,但无棋可走成为“逼和”判和局;对局中同一局面出现三次,而且每次都是同一方走的判和局;本发明比赛行棋规则附图中符号以“×”表示该方格中已有的棋子,符号“○”表示走子可以落子的位置,用“○”表示原有棋子被吃掉;人神只能在九宫位内移动,横格、竖格、斜格都可以走、不能跃子,黑、白格有变化时只能走一格,行棋图解详见附图3;后横格、竖格、斜格都可以走,不能跃子,落子的黑、白格有变化时只能走一格,行棋图解详见附图4;车横格、竖格都可以走,可直接吃子,行棋图解详见附图5;相只能斜格走子,不能跃子,行棋图解详见附图6;马只能横1格同时转90度竖2格或横2格同时转90度竖1格走子,走子时起始位置和将要落子位置之间的2个格子中都有棋子时称“绊马腿”,马不能越过“绊马腿”的2个棋子走子,行棋图解详见附图7;炮兵横格、竖格、斜格都可以走,不能跃子落子,必须跃1子“吃”子,行棋图解详见附图8;士兵每着只能走一格,开局布子的兵只能沿竖格前进走两着,前进两格到达平衡位后可横格、竖格、斜格走子,不能后退,行棋图解详见附图9;特殊着法处于天元位置5E内的任何一个棋子,都可升变以上述任一兵种的行棋规则走一着落子或吃子,然后立即恢复为原兵种,行棋图解详见附图10;炮兵特殊着法炮兵超越平衡位“吃”子后该炮兵立即退变为兵,按照兵的行棋规则走子,炮兵到达平衡位前或在平衡位“吃”子该炮兵仍为炮兵,不退变;正式比赛用立体棋子图案参见附图11,棋子人神、后、车、相、马、炮兵、士兵,所有棋子均有一个圆形或多边形底座,底座正面刻印有中文字标识,或在圆形或多边形底座侧面刻印其它文字标识;棋子“人神”底座正面刻有中文字神或将或帅,底座上是一个仿秦兵马佣站姿雕像;“士兵”底座正面刻有中文字兵或卒,底座上是一个仿无冠秦兵马佣单膝跪姿雕像;“马”底座正面刻有中文字马或馬,底座上是一个仿“马踏飞燕”雕塑的仰首马头雕像;“后”底座正面刻有中文字后或士或仕,底座上是一个仿三足铜鼎雕像;“相”底座正面刻有中文字象或相,底座上是一个仿有花蕾和多片花瓣的开花植物雕像;“车”底座正面刻有中文字车或車,底座上是一个仿长城烽火台雕像,参见附图13、14、15;“炮兵”底座正面刻有中文字炮或砲、底座上是一个仿秦兵马佣单膝跪姿雕像,同时“炮兵”上有一个与雕像颜色不同的活动发冠或发带,当对弈中“炮兵”退变为“士兵”拿掉发冠或发带后,雕像与“士兵”相同,参见附图12;非正式比赛用简易棋子图案参见附图14、15,所有棋子均是圆形,棋子正面刻印有中文、反面刻印有图形,棋子侧面可刻印其它文字标识;棋子“人神”正面刻印有中文字神或将或帅、反面刻有“×”形图案,暗示中国传统的阴阳合一观念;“后”正面刻印有中文字后或士或仕、反面刻有“=”形图案,暗示波浪不惊却力量无穷;“车”正面刻有中文字车或車、反面刻有“○”形图案,与中国的风车形似,暗示着在生命之火延续不断;“相”正面刻有中文字象或相、反面刻有“—”形图案,表示有良好根基的树木才能茁壮成长,暗含着成功需要各各方面的帮助;“马”正面刻有中文字马或馬、反面刻有正三角形“-”图案,暗示着可为人所用的器物;“士兵”正面刻有中文字兵或卒、反面刻有“ο”形图案,暗示着确有存在仍没有深刻认识的事物;“炮兵”正面刻有中文字炮或砲、反面刻“ο”形图案,与“士兵”的图案相同,参见附图15;归藏云象棋对弈有对立的双方、落子位置有黑白不同,各兵种棋子的功用各有所长、处于天元位置的棋子功用强大,蕴涵有中华文明初期天地万物阴阳平衡、九九归一的传统观念在中国,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认识有进一步提高,《周易》的出现代表着人们认知世界的观念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受中央集权思想的影响,归藏云象棋原有的天元位被取消,棋盘中的黑白格差异被取消,棋子变为在90个交叉点上落子,棋盘中间出现界河,各兵种棋子的功能被削弱,原有的2个后演变为士只能在九宫中走子,相只能斜走2格且不能过界河走子,至今逐渐演变为中国象棋;该象棋流传到西域,受欧洲联姻统治方式的影响,原有的2个后演变为1个王和1个后,与2个相、2个马、2个车在一横排布子,2个“炮兵”、5个“士兵”因形状相似和1个“人神”合并为一个兵种即8个兵在一横排布子,棋盘相应变为64个黑白交错的方格,逐渐演变为现今流行的国际象棋;归藏云象棋棋盘中心的天元位,具有超乎寻常的力量,棋盘上的黑白格、对弈双方棋子的构成方式,暗示阴阳合一的中国传统观念,棋子“人神”的行棋范围表示着对立的双方各是一个独立的部分,一盘棋中只要双方棋子“人神”能够在九宫位移动,表示着对立的双方仍保持着相对的平衡;“后”、“车”、“相”、“马”代表着“人神”的四个重要部分,功用各有所长,他们的存在给“人神”的延续提供重要的保证,一盘棋的终结预示着“人神”的升华,天元位将恢复原有的平衡状态,一种新的方式即将开始;与张鑫龙的中国龙棋相比,思想内涵、行棋规则、棋子形状有更深刻的寓意,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实施例一对弈记录如下,行棋参见附图1、2及行棋图解附图3、4、5、6、7、8、9、10第1着白兵3E-4E; 黑兵7E-6E第2着白炮2B-2E; 黑相9C-7E第3着白兵4E-5E(到天元位升变);黑兵6E-5E(吃白兵升变)第4着白炮2H-5E(吃黑兵将军升变); 黑炮8B-5E(应将升变反将军)第5着白相1C-3E(应将);黑炮8H-8E第6着白马1H-2F; 黑马9B-8D第7着白马2F-4G; 黑马8D-6C第8着白车1I-1H黑兵7G-6G第9着白车1H-5H黑兵6G-5G第10着白马4G-5E(吃黑炮升变) 黑马6C-5E(吃白马升变)第11着白相3E-5G(吃黑兵) 黑马5E--2E(吃白炮同时恢复为马)第12着白后1D-2E(吃黑马) 黑相7E--5G(吃白相将军)第13着白后2E-8E(应将吃黑炮) 黑后9D-8E(吃白后)第14着白车5H-5G(吃黑相) 黑后8E-7E(将军)第15着白后1F-2E(应将) 黑后7E-5G(吃白车)第16着白相1G-2F; 黑后5G-5E(到天元位升变将军)第17着白人神1E-1D(应将); 黑车9A-9D(将军)第18着白后2E-2D(应将); 黑后9F-3F(将军)第19着白人神1E-1F(应将); 黑车9D-3D第20着白马1B-2D(吃黑车); 黑后3F-2F(将军)白人神吃黑后被黑人神照将,白方被判负。
实施例二对弈记录如下,行棋参见附图1、2及行棋图解附图3、4、5、6、7、8、9、10第1着白炮2H-2E; 黑马9H-8F第2着白马1H-2F; 黑马9B-8D第3着白车1I-1H; 黑马8D-6C第4着白兵3C-4C; 黑车9I-9H第5着白马1B-2D; 黑炮8H-4H第6着白兵3I-4I; 黑车9H-5H
第7着白相1G-3I; 黑马8F-6G第8着白兵4I-5I; 黑车5H-7H第9着白相3I-4H; 黑马6G-4H第10着白马2F-4G;黑炮8B-8E第11着白马4G-6F黑马4H-3F(将军)第12着白后1F-3F(应将吃黑马);黑车7H-1H(将军)第13着白后3F-1H(应将吃黑车);黑炮8E-3E(吃白兵退变为黑兵)第14着白炮2E-7E(吃黑兵退变为白兵); 黑相9C-7E(吃白炮兵)第15着白马2D-4E;黑相7E-6F(吃白马)第16着白马4E-6F(吃黑相);黑马6C-5E(到天元位升变)第17着白马6F-4E(应将); 黑(炮)兵3E-2D(将军)第18着白人神1E-2D(应将吃黑(炮)兵); 黑后9D-8D(将军)第19着白人神2D-2F(应将);黑后9F-8F(将军)第20着白后1H-3F(应将); 黑马5E-4E(吃白马将军)第21着白相1C-3E(应将绊马腿);黑后8D-4H第22着白炮2B-5E(到天元位升变将军); 黑人神9E-9F(应将)第23着白人神2F-1E; 黑后4H-3G(吃白兵将军)第24着白后3F-3G(应将吃黑后);黑马4E-3G(吃白后)第25着白炮5E-3G(吃黑马复原);黑车9A-9E第26着白炮3G-9G(吃黑相退变为兵将军);黑后8F--9G(应将吃白炮兵)第27着白后1D-3F(将军); 黑后9G-8F(应将)第28着白车1A-1D;黑车9E-5E(到天元位升变将军)第29着白后3F-2E(应将); 黑兵7G-6G第30着白相3E-4D;黑车5E-2E(吃白后将军)第31着白人神1E-2E(应将);黑后8F-5I(吃白兵)第32着白车1D-1F(将军); 黑人神9F-9D(应将)第33着白车1F-9F(将军); 黑人神9D-7D(应将)第34着白车9F-7F(将军); 黑人神7D-9D(应将)第35着白车7F-7C(吃黑兵);黑后5I-5H(将军)第36着白人神2E-3E(应将);黑后5H-5G(将军)第37着白人神3E-1E(应将);黑后5G-3G(将军)第38着白人神1E-2E(应将);黑后3G-7C(吃白车)第39着白兵4C-5C;黑兵6G-5G(将军)白方超时被判负;
说明书附图附图1、归藏云象棋棋盘落子位置标识图附图2、归藏云象棋比赛开局布子示意图附图3、归藏云象棋棋子“人神”行棋落子图解附图4、归藏云象棋棋子“后”行棋落子图解附图5、归藏云象棋棋子“车”行棋落子图解附图6、归藏云象棋棋子“相”行棋落子图解附图7、归藏云象棋棋子“马”行棋落子图解附图8、归藏云象棋棋子“炮兵”行棋落子、吃子图解附图9、归藏云象棋棋子“士兵”行棋落子图解附图10、归藏云象棋位于“天元”5E位升变棋子行棋落子图解附图11、归藏云象棋正式比赛用棋子外形图附图12、归藏云象棋正式比赛用棋子士兵、炮兵外形变化示意图附图13、归藏云象棋正式比赛用棋子车视图附图14、归藏云象棋通俗比赛用简易棋子外形图(1)附图15、归藏云象棋通俗比赛用简易棋子外形图(2)
权利要求
1.一种象棋的名称归藏云;
2.一种棋盘,横10条直线和竖10条直线垂直交叉组成81个方格,有40个阴格简称黑格和40个阳格简称白格,均匀交错分布,棋盘中心的一个格称天元通常以圆形表示,棋盘上布子双方中间一排称平衡位,棋盘的四个角上的方格通常以黑格标识,详见附图1、2;
3.一种象棋布子、行棋、落子位置的标识记录布子、落子位置以每一个方格的位置用横排数字和竖排字母的组合标识,棋盘横排方格自近至远依次记为1、2、3、4、5、6、7、8、9横排;棋盘竖排方格自左至右依次记为A、B、C、D、E、F、G、H、I竖排;行棋记录以行棋方棋子名称和棋子行棋前后位置的组合标识,详见附图1;
4.一种对弈象棋,有2组32个棋子,每组16个棋子是人神1个、后2个、相2个、马2个、车2个、炮兵2个和士兵5个,深颜色一组棋简称黑棋,浅颜色一组棋简称白棋;
5.一种象棋对弈规则执白先行,每人轮走一着1).比赛胜负判定规则一方无法避开“将军”人神称被“将死”判负;另外还有超时判负及“和局”棋,出现以下情况判和局一方轮走时提议作和,对方同意判和局;双方都无法将军吃对方的棋子人神判和局;一方连续将军,对方的棋子人神无法避开“将军”成为“长将和”判和局;轮到一方走棋,棋子人神没有被将军,但无棋可走成为“逼和”判和局;对局中同一局面出现三次,而且每次都是同一方走的判和局;2).比赛行棋规则图解中“○”表示可落子,“○”表示可吃子,“×”表示有棋子;棋子人神开局布子在9E或1E黑格内,只能在九宫格内移动,横格、竖格、斜格都可以走,不能跃子,行棋图解详见附图3;后开局布子在1D/9D和1F/9F方格内,横格、竖格、斜格都可以走,不能跃子,黑、白格有变化时只能走一格,行棋图解详见附图4;车开局布子在1A/9A和1I/9I方格内,横格、竖格都可以走,不能跃子,行棋图解详见附图5;相开局布子在1C/9C和1G/9G方格内,只能斜格走子,不能跃子,行棋图解详见附图6;马开局布子在1B/9B和1H/9H方格内,只能横1格同时转90度竖2格或横2格同时转90度竖1格走子,走子时起始位置和将要落子位置之间的2个格子中都有棋子时称“绊马腿”,马不能越过“绊马腿”的2个棋子走子,行棋图解详见附图7;炮兵开局布子在2B/8B和2H/8H方格内,横格、竖格、斜格都可以走,不能跃子,必须跃1子“吃”子,行棋图解详见附图8;兵开局布子在3A/7A、3C/7C、3E/7E、3G/7G、3I/7I方格内,每着只能走一格,开局布子的兵只能沿竖格前进两着,前进两格到达平衡位后可横格、竖格、斜格走子,不能后退,行棋图解详见附图9;3).特殊着法处于天元位置5E内的任何一个棋子,都可升变以任一兵种的行棋规则走一着落子或吃子,然后恢复为原兵种,行棋图解详见附图10炮兵特殊着法炮兵越过平衡位“吃”子后该炮兵立即退变为兵,按照兵的行棋规则走子,炮兵到达平衡位前或在平衡位“吃”子后该炮兵不退变,行棋图解详见附图
6.一种正式比赛用象棋形状,对弈双方棋子颜色以深浅区分棋子“人神”底座正面刻印有中文字神或将或帅,侧面可刻印有其它文字标识,底座上是一个仿秦兵马佣站姿雕像,参见附图11;棋子“士兵”底座正面刻印有中文字兵或卒,侧面可刻印有其它文字标识,底座上是一个仿无冠秦兵马佣单膝跪姿雕像,参见附图11;棋子“炮兵”底座正面刻印有中文字炮或砲,侧面可刻印有其它文字标识,底座上是一个仿秦兵马佣单膝跪姿雕像,同时“炮兵”头顶上有一个与雕像颜色不同的活动发冠或发带,当对弈中“炮兵”退变为“士兵”时拿掉发冠或发带,雕像与“士兵”相同,参见附图12棋子“马”底座正面刻印有中文字马或馬,侧面可刻印有其它文字标识,底座上是一个仿“马踏飞燕”雕塑的马头雕像,参见附图11棋子“后”底座正面刻印有中文字后或士或仕,侧面可刻印有其它文字标识,底座上是一个仿周三足青铜鼎雕像,参见附图11棋子“相”底座正面刻印有中文字象或相,侧面可刻印有其它文字标识,底座上是一个仿有多片叶子的开花植物雕像,参见附图11棋子“车”底座正面刻印有中文字车或車,侧面可刻印有其它文字标识,底座上是一个仿长城烽火台雕像,参见附图11、13
7.一种通俗比赛用象棋形状,对弈双方棋子颜色以深浅区分,侧面可刻印有其它文字标识棋子“人神”正面刻印有中文字神或将或帅、反面刻有 形图案,参见附图14棋子“后”正面刻印有中文字后或士或仕、反面刻有 形图案,参见附图15棋子“车”正面刻印有中文字车或車、反面刻有 形图案,参见附图14棋子“相”正面刻印有中文字象或相、反面刻有 形图案,参见附图14棋子“马”正面刻印有中文字马或馬、反面刻有 形图案,参见附图15棋子“士兵”正面刻印有中文字兵或卒、反面刻有 形图案,参见附图15棋子“炮兵”正面刻印有中文字炮或砲、反面刻有 形图案,参见附图1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娱体育用品,是融科学、文化、艺术、竞技为一体的智力体育项目,有人神1、后2、相2、马2、车2、炮兵2和兵5七种两组共32个棋子,在横10条和竖10条垂直交叉直线组成的81个方格、有黑格和白格均匀交错分布的棋盘上布子行棋,对弈时双方必须遵循布子、行棋和胜负判定规则,每人轮走一着落子或吃子,落子位置用数字和字母组合标识,对弈记录以行棋一方的棋子名称和行棋前后落子位置的组合记录;正式比赛用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立体棋子,非正式比赛用正反两面有文字、图案的简易棋子;其中蕴涵有阴阳平衡、九九归一的中国传统观念,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仍需进一步研究;通过对弈和研究,探索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起源,传播中国文化、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增进友谊,培养逻辑思维和想象力,开发培养战术技术思想、加强分析能力和记忆,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
文档编号A63F3/02GK1618495SQ20041000621
公开日2005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3日
发明者吴体福 申请人:吴体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