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车摆臂插销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781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玩具车摆臂插销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玩具车摆臂插销固定机构,尤指一种可供遥控玩具车能适合不同路况且车辆行驶较平稳的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8~11所示,为常用的玩具车摆臂插销固定机构示意图,每一组摆臂插销固定机构7是由二插销71与前、后架体72、73所构成,该前、后架体72、73的两端各设有一定位孔74,俾供该二插销71枢设,该前、后架体72、73则是通过螺栓固锁于车底板,而该二插销71分别供一摆臂(图中未示)枢设其上,以维持玩具车的平衡。
又,一般常用的摆臂插销固定机构7结构,其前、后架体72、73为适合不同路况,通常有不同的宽度,甚至有不同的高度,因此,其前、后架体72、73之间同一插销71相连的二定位孔74并不是在同一轴在线,当该插销71与该定位孔74结合后,由于该定位孔74是直接形成为一固定于该前、后架体72、73上的定位孔74,故,一旦该插销71装入后,该插销71是以歪斜的状态插人该定位孔74,因此,该插销71的轴线与定位孔74的轴线并非同一而有一角度,使该插销71装入后会产生该插销71与该定位孔74只有两点接触75的情形,如图9及图11所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摩擦而有扩孔情形,进而产生松动的现象,使玩具车的控制及行走的稳定性有所影响。
再则,当扩孔情形产生后,玩家一般会在该前、后架体72、73端面以一固定螺栓加粘结胶去固定该插销71,但这将会严重影响该前、后架体72、73之强度,造成该玩具车的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玩具车摆臂插销固定机构,通过一活动座与该架体的容置槽相枢接,使得该插销装入该活动座后具有可自动调整其与该前、后架体间的角度的功用,进而使该插销与该活动座间不易产生间隙,可以避免扩孔及松动的现象。
为达前述的目的,本发明玩具车摆臂插销固定机构其包括一前架体,概呈一长杆体,接近其两端的同一侧面分别设有一槽底概呈半球状的容置槽;
一后架体,亦概呈一长杆体,接近其两端的同一侧面分别设有一槽底概呈半球状容置槽;四个活动座,概呈球状,各该活动座分别设于前述的一容置槽内,各该活动座一侧设有一定位孔,且该前、后架体同一侧的活动座的定位孔呈相向设置;二插销,其两端分别插设于各该活动座的定位孔内。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发明的前架体、活动座与插销的关系图;图3为本发明之后架体、活动座与插销的关系图;图4为本发明的组合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的A-A线剖视图;图6为本发明的后架体局部放大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的组装后位置示意图;图8为常用的组合剖视图;图9为常用的结构两点接触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常用的B-B线剖视图;图11为常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7,图中所示者为本发明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玩具车摆臂插销固定机构1,其具有一前架体2,该前架体2概呈一长杆体,接近其两端的内侧面27,分别设有一槽底29概呈半球状的第一容置槽21与一第二容置槽22。而该前架体2的外侧面28,则分别延伸设有一凸部23,使容置槽21具有应有深度的同时,槽底亦具有适当的厚度。如图2所示,各该容置槽21、22内壁分别设有一阻挡部24,该阻挡部24于本实施例中是与呈半球状的槽底29相连接且其径h1略小于槽底29的最大径H1,而各该凸部23上分别有一与各该容置槽21、22槽底29连通的工作孔25。该前架体2并于该第一容置槽21与第二容置槽22间,上、下贯穿设置有二锁固孔26,通过螺栓(图中未示)将该前架体2固锁于车底板上。此与常用的前架体固定方式相同,不再赘述(如图7所示)。
一后架体4,该后架体4概呈一长杆体,接近其两端的内侧面47,分别设有一槽底49概呈半球状的第三容置槽41与一第四容置槽42,而该后架体2的外侧面48,则分别延伸设有一凸部43,使容置槽41具有应有深度的同时,槽底49亦具有适当的厚度。如图3所示,各该容置槽41、42内壁分别设有一阻挡部44,该阻挡部44于本实施例中与呈半球状的槽底49相连接且其径h2略小于槽底49的最大径H2,而各该凸部43上分别有一与各该容置槽41、42槽底49连通的工作孔45。该后架体4并于该第三容置槽41与第四容置槽42间,上、下贯穿设置有二锁固孔46,通过螺栓(图中未示)将该后架体4固锁于车底板上。此与常用的前架体固定方式相同,不再赘述(如图7所示)。
前述的前、后架体2、4构造雷同,其仅前架体2二容置槽21、22之间的距离不同于后架体4二容置槽41、42间的距离,且装设于遥控玩具车前段的前架体2与装设于遥控玩具车后段的后架体4有不同的形状,该前架体2二容置槽21、22的高度位置异于后架体4二容置槽41、42的高度位置。
上述阻挡部24、44的设置,是因为本实施例,前架体2及后架体4所采用的材料为塑料,因此可在受挤迫后略为变形。如前架体24及后架体44所采用的材料,例如铝金属,则不需设计此阻挡部24、44。
四个活动座3,于本实施例中,各该活动座3分别设于前述之各该容置槽21、22、41、42内,如图2~3所示,该活动座3于本实施例中由一球部31与一小径部32所构成,且各该活动座3上分别设有一定位孔33,而异于该定位孔33之一端,设有一排气孔34,而各该排气孔34分别贯通该定位孔33及前架体2的工作孔25与后架体4的工作孔45,该工作孔25、45供更换该活动座3之用,又,各该活动座3小径段32的直径分别小于前述各该容置槽21、22、41、42内阻挡部24、44的直径而有一间隙,且使该活动座3的球部31在容置槽槽底能旋转适当角度。
二插销5,各该插销5供一摆臂(如图7所示)枢设其上,且于本实施例中,各该插销5的二端之间呈一直线,又各该插销5分别插设于各该定位孔33内,以便与各该定位孔33插接后,可以自由调整各该插销5与该前、后架体2、4的角度。
组装时,如图4所示,可先将该活动座3装入前述各该容置槽21、22、41、42内,由于本实施例的前、后架体2、4是以塑料为材质,而可使该活动座3的球部31通过强迫压入与该阻挡部24、44相卡抵,如图5~6所示,使该活动座3不易掉出,再将一摆臂(图中未示)枢设于该插销5上,由于其前、后架体2、4通常有不同的宽度,甚至有不同的高度,因此,其前、后架体2、4之间同一插销5相通的二定位孔33并不是在同一轴在线,故该插销5与该定位孔33结合后,由于该定位孔33设于活动座3内,该活动座3具有可自动调整其与该前、后架体2、4间的角度的功用,使该插销5与该定位孔33两者间为紧密配合,最后,将该插销5的两端分别装设于前述的容置槽的定位孔33内,以形成一摆臂插销固定机构1。
使用时,如图7所示,当该遥控玩具车行驶于野外,该插销5承受来自该摆臂6振动的力量,使得该插销5与该定位孔33受到振动,由于本发明的活动座3已因应插销5而于容置槽中转动适当角度,使该插销5与该定位孔33为紧密配合,故,无两点接触的情形,可有效避免该定位孔33产生扩孔及松动的现象。
再则,由于该活动座3可自动调整该插销5与前、后架体2、4间的角度,当遥控玩具车在高速下急转弯,会使该摆臂6的角度产生变化并造成该插销5的角度变化,由于该插销5装设于该活动座3的定位孔33内,通过该活动座3可自动调整该插销5与前、后架体2、4间角度的功用,可增进遥控玩具车行走的稳定性,且此功用,让遥控玩具车更能适用于各种地形的需求,故,本发明能提供很好的使用性,为一完全与常知不同的结构。
当然,本发明仍存在许多例子,例如,该活动座3并非仅限于由前、后架体2、4的相对二侧面的容置槽装入,其亦可由该前、后架体2、4的其它侧面置入,只要活动座3置入容置槽中能被平抵于其槽内,例如,以C形扣、E形扣、R形扣等扣件阻挡不致脱落,且二架体2、4的相对侧面有足供插销5通过的孔槽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玩具车摆臂插销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摆臂插销固定机构包括一前架体,接近其两端的同一侧面分别设有一槽底概呈半球状容置槽;一后架体,接近其两端的同一侧面分别设有一槽底概呈半球状容置槽;四个活动座,概呈球状,各该活动座分别设于前述之一容置槽内,各该活动座一侧设有一定位孔,且该前、后架体同一侧的活动座的定位孔呈相向设置;二插销,各该插销的二端之间呈一直线,且各该插销两端分别插设于各该活动座的定位孔内。
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车摆臂插销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各该容置槽内壁分别设有一阻挡部,以供卡抵各该活动座。
3.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车摆臂插销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各该前、后架体分别有一与该容置槽底面相连的工作孔,以供该活动座更换。
4.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车摆臂插销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座设有一小径段,其直径小于该容置槽阻挡部的直径而有一间隙,且该小径段的端面凸出于前、后架体的内侧面,以供该活动座调整角度。
5.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车摆臂插销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各该活动座分别设有一排气孔,且该排气孔贯通定位孔及前、后架体的工作孔。
6.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车摆臂插销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各该活动座的外侧,分别延伸设有一凸部,使各该容置槽槽底具有适当的厚度。
7.依权利要求2所述的玩具车摆臂插销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阻挡部设置于容置槽的中段位置,以阻挡活动座的最大径段的脱出。
全文摘要
一种玩具车摆臂插销固定机构,它是由一前架体、一后架体、二插销及四个活动座所组成,而活动座分别枢设于该前、后架体的容置槽内,并藉由该活动座具有任意改变角度的特性,使二插销间能自在的调整角度。
文档编号A63H17/00GK1706534SQ20041004781
公开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0日
发明者赖春霖 申请人:雷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