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球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201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撞球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撞球台,是属于台球游戏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撞球是一结合运动者的专注力、力道与智慧的运动,但是碍于其造价较高,并且安装以后即无法移动,故需要一特定的使用空间,因此,除非是居住大坪数的家庭,否则一般家庭受限于空间而无法购置,于是家庭成员需要至外面的特定场所撞球间撞球才能使用,但由于该场所龙蛇杂处,因此,通常家长为恐小孩子的自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影响而限止其进出该撞球场,往往成为家庭冲突的起因,亦为撞球无法普及以及莫名被冠上“不学好的孩子在玩的运动”的原因。
而传统撞球台的型式大抵如图4所示,其是设有一矩形台面60,于台面60的周边设有四边框61,撞球台的底面近两端处设有及地的支撑脚62,所述台面60是由大理石或者水泥为基板600,再于顶面铺上一层绿色布料,而吾人皆知,撞球台的重量极重,故其定位之后即不再移动,导致室内空间的运用受到限制,因为该空间除了供撞球娱乐以外,即使不使用亦无法再作其它用途。而事实上现有撞球台亦不能移动,因为一移动,台面60极易失去原有的水平度、平整度,而必需重新调整。之所以会产生失去水平度、平整度的原因乃是其结构设计不良所致。
以大理石材为例其与边框61的结合方式是需要钻孔,才能供螺栓穿过固定,但是因为大理石质地较脆,必需具有一定的厚度方可以顺利钻孔而不破裂,通常所采的大理石约有1时的厚度,此为球台重量极重的原因,此外,由于所裁切的大理石面积不及台面表面积,故通常需要2~3片大理石板方能组成一台面,各片大理石需要一起校正平整度再予固定,倘若一搬动,极易失去应有的水平度而需重新校正颇为麻烦,此为撞球台定位之后不再移动的原因。
由上述可知,现有撞球台一方面因为重量太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结构使然,一移动之后需要重新校正平整度而颇麻烦,故通常撞球台定位之后即不再移动,致使空间运用受到限制,而使该项球类无法普及至一般家庭。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改善上述缺失,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较轻,并且移动后仍无损平整度的撞球台,以提高空间运用的灵活性。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撞球台,设有一基架,基架底部设有轮体以及使基架固定不动的定位装置,基架的顶面呈矩形,于基架的顶面各周边均设有垫块,再于各垫块顶部共同放置一矩形的玻璃,该玻璃的四隅以及长边的中段均设有凹弧部,另设一用以包覆定位玻璃的矩形框体,该框体各边是具有相向延伸的顶缘以及纵向设置的侧缘,通过由水平延伸的顶缘压置于玻璃的顶面,而将玻璃夹制于框体与垫块之间,该框体并且固定于基架上,另于框体的顶缘内侧与玻璃顶面均贴附有布料。
所述的撞球台,其中,框体的各顶缘底部,介于玻璃侧边与框体侧缘之间设有金属板,各金属板与基架顶部之间相应设有螺孔、穿孔,另设以穿过基架的穿孔而螺合于金属板的螺孔的螺栓。
所述的撞球台,其中,各金属板上间隔设有复数个穿孔,另设以穿过金属板上的穿孔而螺固于框体的顶缘底部的螺栓。
所述的撞球台,其中,定位装置是包括一设于基架底部的框座,以及螺设于框座上的支撑脚,支撑脚的底部是穿出于框座而可以抵及地面。
实施上述技术手段以后,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一种重量较轻,移动亦不影响既有的平整度的撞球台,以达到可移动、空间可以活用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平面组合剖面示意图;图4是传统的撞球台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撞球台1是设有一基架10、基架10底部设有轮体11与定位装置12,该轮体11为可以转动的状态,而定位装置12则是包括一框座121,以及由下而上螺设于框座121上的支撑脚122,当支撑脚122的底部离地时,基架10是可通过由轮体11在地面上移动,又当调整支撑脚122使其底部抵及地面时,基架10即呈定位状态,此外,欲使基架10定位不动,尚可在轮体11上设以煞车装置,以将轮体11煞止不动。
由图式所示可知,基架10的顶面概呈矩形,于基架10的顶面各周边均设有垫块20,其是为保丽龙或者橡胶等具有可压缩弹性的垫体,再于各垫块20顶部共同放置一矩形的玻璃30,该矩形玻璃30的四隅以及长边的中段均设有凹弧部,其是相应于撞球台1的各球袋位置设置。
另设一用以包覆定位玻璃30的矩形框体40,该框体40各边是具有相向延伸的顶缘41以及纵向设置的侧缘42,通过由水平延伸的顶缘41压置于玻璃30的顶面请同时参阅图3所示,而框体40的顶缘41内侧缘与玻璃30顶面均贴附有一布层,另于框体40的各顶缘41底部,邻近侧缘42该处结合有金属板43,各金属板43上间隔设有数个穿孔430,以供螺栓44由下而上穿过穿孔430再螺固于框体40的顶缘41底部,所述的金属板43设置是有两个功能,其一为限止于玻璃30的外侧边,以防止其移动,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由金属板43与基架10顶面结合,进而将框体40固定于基架10上,而金属板43与基架10的结合方式则是如图所示地在基架10顶部与金属板43分别相应设有穿孔14、螺孔431,以供螺栓45由下而上穿过基架10的穿孔14而螺设于金属板43上的螺孔431,通过以将框体40固定于基架10顶部,并且透过框体40的顶缘41与基架10顶部夹合作用,而将玻璃30固定于基架10顶部中间,即组合成一撞球台1。
由上述可知,透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可以将一大块的玻璃30作为撞球台1的台面,其平整度极高,即使移动之后亦不需要再调整,故可以将整个撞球台1设为可移动状态,而于其底部设以可推移的轮体11,不使用撞球台1时,可以将其推移至室内的一侧,使室内空间得以作其它用途,欲使用撞球台1时,再将其推出,并且通过由位在基架10底部的支撑脚122定位,即可以使用,并且由于其材料取得较容易而可以大幅降低成本,使之普及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提供一种可推移而仍不影响平整度的撞球台,使室内空间得以灵活运用,进而普及于一般家庭,家庭成员不再需要外出至特定场所打撞球,一方面提升家庭成员的互动,另一方面亦减少养成不良习性的机会,故本实用新型极具实用性与进步性,且其结构又未见于现有产品与已公开数据,乃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撞球台,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基架,基架底部设有轮体以及使基架固定不动的定位装置,基架的顶面呈矩形,于基架的顶面各周边均设有垫块,再于各垫块顶部共同放置一矩形的玻璃,该玻璃的四隅以及长边的中段均设有凹弧部,另设一用以包覆定位玻璃的矩形框体,该框体各边是具有相向延伸的顶缘以及纵向设置的侧缘,通过由水平延伸的顶缘压置于玻璃的顶面,而将玻璃夹制于框体与垫块之间,该框体并且固定于基架上,另于框体的顶缘内侧与玻璃顶面均贴附有布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球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各顶缘底部,介于玻璃侧边与框体侧缘之间设有金属板,各金属板与基架顶部之间相应设有螺孔、穿孔,另设以穿过基架的穿孔而螺合于金属板的螺孔的螺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撞球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金属板上间隔设有复数个穿孔,另设以穿过金属板上的穿孔而螺固于框体的顶缘底部的螺栓。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撞球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是包括一设于基架底部的框座,以及螺设于框座上的支撑脚,支撑脚的底部是穿出于框座而可以抵及地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撞球台,其设有一基架、基架底部设有轮体与定位装置,于基架的顶面各周边均设有具有可压缩弹性的垫块,于各垫块顶部共同放置一矩形的玻璃,再于玻璃外侧以一框体包覆定位,该框体各边是具有相向延伸的顶缘以及纵向设置的侧缘,通过由水平延伸的顶缘压置于玻璃的顶面,而将玻璃夹制于框体与垫块之间,该框体并且固定于基架上,框体的顶缘内侧与玻璃顶面均贴附有布料,而组成一可推移的撞球台。
文档编号A63D15/00GK2719366SQ200420006818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8日
发明者陈庆雄 申请人:陈庆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