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踏步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580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踏步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踏步机结构,特别是指一种该脚踏板被踩踏时可同时产生斜下方向扭摆动作的改进的踏步机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踏步机结构为大众所熟知,其由一底座上枢组左、右踏板,该左、右踏板于前端共同枢组于一横向轴杆上,构成左、右踏板尾端可以该横向轴杆作旋摆,并进一步配合下方阻力气压棒的组配连结,让使用者双脚能分别踩踏于该左、右踏板上进行踏步运动;然而,此种传统踏步机结构型态于广泛使用经验中发现仍存在下述的缺点该踏步机作动时,其左、右踏板仅是单纯地进行上、下往复旋摆式的位移运动而已,如此虽可达到运动的目的,但由于作动路径过于僵硬呆板,造成使用者能够运动到的身体部位相当局限,亦即运动功效不彰的问题点;另外,使用者将因为单调枯燥的操作型态而快速地丧失其使用意愿,实相当程度地影响到该踏步机的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踏步机结构,其于使用上更具趣味性、灵活作动性、更加实用好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改进的踏步机结构,其由底座、二侧踏板及阻力装置所构成;其中该二侧踏板前端组接部分别枢组于底座前端所设一凸架上,构成该二侧踏板的可动端可进行立向角度的上、下旋摆动作,并藉该阻力装置以形成踩踏时的阻力感;其中
该凸架的底端与底座为枢组状态,构成该凸架为可旋转状态;该底座上组设有一三角导架,该三角导架的二侧斜面分别与二侧踏板的可动端所在位置相对应,且该二侧踏板的可动端底部对应设有滑触部可分别枢靠于该三角导架的二侧斜面;藉此,当踏板被往下踩踏时,将同时沿着斜面路径导引而产生斜下方向的扭摆动作。
如上所述的改进的踏步机结构,该二侧踏板所设的滑触部为一往下凸伸的板块型式。
如上所述的改进的踏步机结构,该二侧踏板所设的滑触部为一弧形板型式。
如上所述的改进的踏步机结构,该阻力装置可由一C型束片以及一旋转钮所构成,底座前端的凸架底端形成一扩大的座盘部,前述C型束片是束套于该座盘部的环周,旋转钮组装于底座前侧外部,其内端伸入一螺杆螺锁于C型束片开口端间隔相对耳部所设的螺孔,可藉由转动该旋转钮而能调整该C型束片的松紧状态,进以调整踏板踩踏时的阻力系数。
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具有下述功效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踏步机结构仅能单纯进行上下往复旋摆而存在操作僵硬呆板、运动效果欠佳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踏步机结构,其主要藉由该凸架设为枢组可旋转状态、又该底座上组设有三角导架,其二侧斜面分别与二侧脚踏板可动端所设滑触部枢靠的改良特殊结构设计;藉以当脚踏板被踩踏时,能够同时产生斜下方向的扭摆动作,进而达到操作更富趣味灵活性、运动效果更佳的实用功效及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阻力装置结构的实施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踏步机的平面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踏步机的平面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踏步机第一作动状态的平面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踏步机第一作动状态的平面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踏步机第二作动状态的平面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踏步机第二作动状态的平面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踏板滑触部的另一结构型态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0、底座11、凸架 20、踏板21、组接部22、可动端 23、23B、滑触部30、阻力装置31、C型束片32、旋转钮 33、螺杆 34、耳部35、螺孔40、三角导架41、斜面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配合参阅图1、2、3、4、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踏步机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由底座10、二侧踏板20及阻力装置30所构组成;其中该二侧踏板20前端组接部21分别枢组于底座10前端所设一凸架11上,构成该二侧踏板20的可动端22可进行立向角度的上、下旋摆动作,并藉该阻力装置30以形成踩踏时的阻力感;其中该凸架11的底端与底座10为枢组状态,构成该凸架11为可旋转状态;该底座10上组设有一三角导架40,该三角导架的二侧斜面41分别与二侧踏板20的可动端22所在位置相对应,且使该二侧踏板20的可动端22底部对应设有滑触部23,该滑触部23可分别枢靠于该三角导架40的二侧斜面41;藉此,当踏板20被往下踩踏时,将同时沿着斜面41的路径导引而产生斜下方向的扭摆动作。
其中,该二侧踏板20所设的滑触部23可为一往下凸伸的板块型式,该板块的底端则设制成圆滑面为较佳。
其中,如图10所示,该二侧踏板20所设的滑触部23B亦可为一弧形板型式。
其中,该阻力装置30可由一C型束片31以及一旋转钮32所构组成,以使底座10前端的凸架11底端形成一扩大的座盘部12,令前述C型束片31束套于该座盘部12的环周,旋转钮32组装于底座10前侧外部,其内端伸入一螺杆33螺锁于C型束片31开口端间隔相对耳部34所设的螺孔35,可藉由转动该旋转钮32而能调整该C型束片31的松紧状态,进以调整踏板20踩踏时的阻力系数。
藉由上述的结构、组成,本实用新型所揭踏步机其使用作动情形请参照图6-9所示,其有别于传统踏步机之处是在于该踏板20被往下踩踏时,利用该凸架11为枢组可旋转状态、加上踏板20所设滑触部23枢靠于三角导架40二侧斜面41的原理,使得踏板20将同时产生斜下方向的动作,亦即,本实用新型所揭踏步机操作时将能够同时产生上下旋摆以及左右扭摆的立体式作动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增进事实如下1、提供一种改进的踏步机结构,其凸架是设为枢组可旋转状态、又该底座上组设有三角导架,其二侧斜面分别与二侧脚踏板可动端所设滑触部枢靠。
2、藉其特殊创新设计,该脚踏板被踩踏而上下旋摆作动时,将同时产生斜下方向的扭摆动作,获得一种立体旋摆效果,进而达到操作更富趣味灵活性、运动效果更佳的实用进步性。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踏步机结构,其由底座、二侧踏板及阻力装置所构成;其中该二侧踏板前端组接部分别枢组于底座前端所设一凸架上,该二侧踏板具有可进行立向角度的上、下旋摆动作的可动端,该阻力装置为在踩踏时可形成阻力感的阻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架的底端与底座为枢组状态,构成该凸架为可旋转状态;该底座上组设有一三角导架,该三角导架的二侧斜面分别与二侧踏板的可动端所在位置相对应,且该二侧踏板的可动端底部对应设有滑触部,该滑触部可分别枢靠于该三角导架的二侧斜面;所述踏板为在被往下踩踏时、可同时沿着斜面路径导引而产生斜下方向扭摆动作的踏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踏步机结构,其特征是,该二侧踏板所设的滑触部为一往下凸伸的板块型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踏步机结构,其特征是,该二侧踏板所设的滑触部为一弧形板型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踏步机结构,其特征是,该阻力装置由一可转动设置的旋转钮以及一通过转动该旋转钮而能调整其松紧状态的C型束片所构成,底座前端的凸架底端形成一扩大的座盘部,前述C型束片是束套于该座盘部的环周,旋转钮组装于底座前侧外部,其内端伸入一螺杆螺锁于C型束片开口端间隔相对耳部所设的螺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踏步机结构,其由底座、二侧踏板及阻力装置所构成;该二侧踏板前端组接部分别枢组于底座前端所设凸架上,构成二侧脚踏板的可动端可作立向角度的旋摆动作,并藉阻力装置形成踩踏时的阻力感;其特点在于该凸架底端与底座为枢组状态,构成该凸架为可旋转状态;该底座上组设有三角导架,其二侧斜面分别与二侧脚踏板可动端所在位置相对,且使脚踏板的可动端底部对应设有滑触部可分别枢靠于该三角导架的二侧斜面;藉此,当脚踏板被往下踩踏时,将同时产生斜下方向的扭摆动作,达到操作更富趣味灵活性、运动效果更佳的实用进步性。
文档编号A63B22/04GK2717485SQ20042007722
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30日
发明者曾乾昌 申请人:曾乾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