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船—仰卧起坐翘翘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582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划船—仰卧起坐翘翘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健身器材。
背景技术
在目前健身器材市场上,绝大多数健身器材在应用时,人都处于直立运动状态。有一些器材应用时,人虽然处于不完全直立运动状态,是半直立运动状态,如蝴蝶夹胸、拉力器,但其作用是为了锻炼人体其些个别的肌肉,即只适用于少数健美或体操一类的职业运动员。另外,多数健身器材过于庞大、沉重、不便携带,不能进入居室仍然不够宽大的普通百姓家庭,因此于全民健身意义甚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科学、既能健身心又能健脑健四肢、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的可折叠多用途划船—仰卧起坐翘翘床。
本实用新型所述划船—仰卧起坐翘翘床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制作一个带双轮的可折叠的床体,整个床体由上体床架1、下体床架2、头颈托架3、下肢托架4、两只小轮子5及其轮轴6构成。
上体床架1由矩形的床框7、对其纵向加固的钢管8构成,钢管8的近头端突出于床框7之外数厘米,而在其床框内几厘米处各有一个小侧孔9;床框7的两侧边由方管制成,其上沿两侧各固定有三角形压簧拉杆连接架10;近头边和远头边皆由薄钢板制作,近头边固定于两侧边方管之上;远头边与两侧边平;下体床架2由矩形床框11、横向加固的角钢12、板钢13、纵向加固的钢管14构成。钢管14的近足端突出于床框11之外数厘米;在其床框11之内数厘米处,各备一个小侧孔15;床框11之两侧边由较厚壁的方管制成;两侧方管之上沿各固定有压簧拉杆连接架16;床框11的近足边由固定于两侧方管之上沿的薄钢板制成、远足边由固定于两侧方管下沿的厚壁钢管31构成;头颈托架3由头颈承接框17、固定于其头端下沿的减震框架18、部分固定于框架18之内的高弹力减震材料19构成,头颈承接框17的远头端两侧钢管各备有数个侧孔20,其直径同上体床框7的加固钢管8上的小侧孔9;下肢托架4由下肢承接钢管框21、固定于其两侧足端上沿的双足定位架22、两侧双足定位架22之间固定着抵足横管23、勾足横管24、搁足横管25构成,在勾足横管24突出于两侧定位架22之外端36处各勾挂连接着一只压簧拉杆26一端,压簧拉杆26另一端接有把手27,下肢承接框21的远足端两侧钢管各备有数个小侧孔28,小侧孔28的直径同下体床框11内数厘米处钢管14的小侧孔15;下肢承接框21的足端下沿固定着减震框架29、框架29之内固定着高弹力优质减震材料30的一部分;上体床架1通过其床框7两侧方管的远头端内数厘米处下沿所固定的螺丝螺帽连接结构32与固定于下体床框11之近头端下沿的厚壁钢管31作扣锁可转动连接;折叠压簧拉杆33的两端分别与上体床框7之上的三角形拉杆连接架10及下体床框11之上的压簧拉杆连接架16作勾挂连接;头颈托架3与上体床架1由头颈承接框17的远头端插入床框7的两侧纵向加固钢管8的突出于床框7之外端作插入套管连接,并于钢管8的小侧孔9处对准适当的头颈承接框17之数个小侧孔20之一以螺杆和螺帽固定之;下肢托架4通过其下肢承接框21的远足端与下体床框11之纵向加固钢管14的突出于床框11之外端作插入套管连接,并于其床框11之内小侧孔15处对准下肢承接框外的两侧钢管之上的适宜的小侧孔28之一,以螺杆螺帽固定之;两只车轮5装于轮轴6上,轮轴6通过固定于下体床框11之近上体床架1端之下沿的轮轴固定支架34的接合处与下体床架2作可转动连接,由此可折叠多用划船—仰卧起坐翘翘床便做成了。上体床架1和下体床架2之上以钢丝网或铝合金网35固定垫铺之,使用时可在其上铺用竹制凉席或其它类似物。下肢承接框近足端框处固定以铝合金丝网37,细尼龙绳网也可以,以备搁腿。
为了让整个床体成为翘翘床并便于搬动携带,将一对小车轮5及其轮轴6通过固定于下体床框11下沿的轮轴固定支架34与下体床架2作可转动连接,并且让车轮5为支撑床体绝大部分重量的中心支点,其支撑床体的高度远远高于头足两端减震材料19和30的高度。这是形成翘翘床运动形式之关键。
本实用新型所述划船—仰卧起坐翘翘床是根据设计者六年多以来亲身运动实践证实了“仿生水平运动”理论设计的。它巧妙地利用运动者在作划船—仰卧起坐过程中,身姿不断地交替变换,很自然地使身体重心不断地前后移动而形成的一种翘翘板的运动形式,让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其头部和下肢等运动器官时而高于心脏、时而低于心脏;头部和下肢等运动器官的平均高度略微高于心脏,使得人体血液循环像天空飞行的鸟儿、水中游动的鱼儿一样呈水平运行状态,心脏不必太费力即可将充裕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大脑和全身所有器官;而静脉血刚随着头颈部及四肢等运动器官的时而高于心脏时而低于心脏的不断地运动,也很容易返回上体重新参加循环。且本实用新型所述划船—仰卧起坐翘翘床重量轻,可折叠,携带方便。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划船—仰卧起坐翘翘床的主视图之一;(运动者起坐状态,G……G为地平线),H为头端,F为足端(以下同)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划船—仰卧起坐翘翘床主视图之二;(运动者取仰卧状态);G……G为地平线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所述划船—仰卧起坐翘翘床沿A……A线的剖俯视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划船—仰卧起坐翘翘床下肢托架4的足端正视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划船—仰卧起坐翘翘床上体床框7与下体床框11通过螺丝螺帽连接结构32与固定于下体床框11之近头端下沿的厚壁钢管31作扣锁可转动连接放大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本实用新型所述划船—仰卧起坐翘翘床由上体床架1、下体床架2、头颈托架3、下肢托架4、两只小车轮5及其轮轴6连接而成。除了下体床架2之横向加固薄角钢12之外,其余结构分别由方管、口径不同的钢管和钢板等材料制成。也可以用优质铝合金角材、板材、方管材、圆管材取代上述钢材,还可以用其它合适材料制作。先将上体床架1、下体床架2、头颈托架3、下肢托架4各部分分别制成并电镀或烤漆后再与车轮5、轮轴6、压簧拉杆26、折叠压簧拉杆33等零部件连接制成。
因为头颈托架3的头颈承接框17的远头端两侧各有数个侧孔20、下肢承接框的远足端同样备有数个小侧孔28,配合以上下床架内之相同直径的小侧孔9与15,使用时根据运动者的身高与上下体之长度比例所需要,可以将同一型号的床体调成数十种不同长度或上下床体长度不同比例的划船—仰卧起坐翘翘床。由于发育生长中的幼儿或青少年,各人的上下体长度比例不尽相同,如此可调整长度的健身器可供同一青少年使用数年,若12岁左右的少年开始使用此产品,可调理至终生使用,成年人使用的型号可以减少侧孔数量。
本实用新型共有四种用途1、主要功能划船—仰卧起坐翘翘床运动者要运动时,先端坐于下体床架2之加固角钢12及板钢13之上方。此时由于折叠压簧拉杆34的作用,上体床架1呈斜立状态。此时人体与床体的总重量的重心在轮轴6的下体床架2之一边,由两只小车轮5与足端减震材料30支撑整个人床重量。小车轮5为主要支点;当运动者双足抵住抵足横管23、双手抓住把手27向后蹬拉作划船—仰卧动作、腰背肌发力向后靠压上体床架1时,在人体重量和靠压力双重力量的作用下,上体床架1及头颈托架3便同时倒下。此时,由于下体床架2之横向加固角钢12的限定作用,上体床框7的远头端不能继续上翘而使之整个床体成一平直的总体。而人床的重心由轮轴6的下体床架2一侧转移至上体床架1之一侧并形成以小车轮5与减震材料19为支点的头低于心脏脚高于心脏的倾斜状态;紧接着(也可以稍停两三秒钟,以使头部充分供血,下肢静脉血充分返回上体)双手拉动压簧拉杆26同时腰腹肌发力起坐。这样在上肢拉力、腰腹肌的力量和折叠压簧拉杆33的回弹力三力并举的作用下,人体很容易地便可起坐起来。起坐后,人体与床体的总重心又转移回至轮轴6之下体床架2之一侧,于是又还原为小车轮与足端减震材料30支撑总重量的状态。此时运动者的头高于心脏,脚低于心脏。如此反复交替运动,即形成划船—仰卧起坐翘翘床的运动形式。一会儿头高脚低,瞬间又脚高头低。当头部低于心脏而脚高于心脏时,在地心引力和左心室的泵压力双重力的作用下,充裕的新鲜动脉血便迅速地顺流而下地涌向头部的大脑、五官、上肢等上体的组织器官,而下肢及下体的各组织器官的静脉血则顺流而下地迅速返回,最后至心脏,参加下一轮循环;当头高脚低时,头部及上体的所有器官组织的静脉血又借助地心引力顺流而下地迅速返回心脏,同时充裕的动脉血在左心室的泵压下并借助地心引力顺流而下地迅速涌向下肢及下体的各组织器官。如此运动,运动者的头颈、内脏、四肢等运动器官在运动中与心脏基本平均保持在同一水平上,全身血液循环基本处于动态的水平运行状态,这样忽高忽低于心脏的运动中的血液循环要比静止中如静卧或睡眠状态中的血液循环的完全水平运行的血液循环效果更好。全身尤其是头部的大脑、五官、口齿等的组织器官供血十分充裕而心脏却并不劳累,更不会产生下肢血液循环不良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代替扶手躺椅使用当运动者运动一段时间累了之后,可以坐起来,将身体向前移动几厘米,将压簧拉杆26的把手27勾挂在压簧拉杆连接架16上作为扶手,体重较大者可以用细绳之类将上体床框7之上的压簧拉杆连接架10与下体拉杆连接架16连接起来,这样不会完全躺倒,将足跟搁到搁足横管25与勾足横管24之间,上体可向后靠至最舒适的角度,便形成了头部与双足略微高于心脏的后仰坐姿。这种坐姿全身血液循环接近于水平运行,因此心脏不太累而大脑四肢等供血良好,因此感觉舒服。人在静坐时,总是试图把脚搁得高一些、上体向后尽量靠一些。这种扶手椅即可让运动者作到这一点。这种性能还可解决那些客厅不够大因而无法放置健身器材的家庭的健身与看电视矛盾的问题。这些家庭可用此实用新型代替沙发或其它坐椅放在电视机前适当位置——坐着看一会电视,再躺下作一会儿划船—仰卧起坐运动,再看一会儿电视,再运动一会儿。
3、可作床用将身体重心向前移动七八厘米,这样躺下时,身体重心仍然在轮轴6的下体床架2的一侧因此不会形成脚高头低的状态,同样将把手27勾挂于压簧拉杆连接架16之上作为护栏。卧倒,并将双足搁到搁足横管25之上。形成了头足略高于胸部的最佳卧姿。这种带护栏的床体对那些不许学生回家睡午觉的中小学的学生更有用。他们在用这种新型器材健身健脑后,躺在上面睡午觉要比将头搁在课桌上睡觉好得多。夏天,可以将这种床拖到校园的树荫下午睡,这样甚至比在家里睡觉还好。幼儿和青少年总是在睡眠中发育大脑、长个儿的。但将头搁在课桌上的午睡,由于坐姿的午睡使脑和脑下垂体供血不足,不仅休息不好,更影响长个儿、发育大脑。
4、可作小行李车用。
走读的中小学生可以将折叠压簧拉杆33一端从拉杆连接架上脱下来,将翘翘床折叠起来当作小车用,再沉重的书包放在上面也可以很轻松地拖到学校。在每个课间作三五分钟大脑供血极好的划船—仰卧起坐运动,改善了大脑供血,不仅每节课都会像第一节课那样精力充沛地学好,更会越运动越聪明。
权利要求1.一种划船—仰卧起坐翘翘床,由上体床架[1]、下体床架[2]、头颈托架[3]、下肢托架[4]、两只小轮子[5]及其轮轴[6]构成,其特征是上体床架[1]由矩形的床框[7]、对其纵向加固的钢管[8]构成,钢管[8]的近头端突出于床框[7]之外数厘米,而在其床框内几厘米处各有一个小侧孔[9];床框[7]的两侧边由方管制成,其上沿两侧各固定有三角形压簧拉杆连接架[10];近头边和远头边皆由薄钢板制作,近头边固定于两侧边方管之上;远头边与两侧边平;下体床架[2]由矩形床框[11]、横向加固的角钢[12]、板钢[13]、纵向加固的钢管[14]构成,钢管[14]的近足端突出于床框[11]之外数厘米;在其床框[11]之内数厘米处,各备一个小侧孔[15];床框[11]之两侧边由较厚壁的方管制成;两侧方管之上沿各固定有压簧拉杆连接架[16];床框[11]的近足边由固定于两侧方管之上沿的薄钢板制成、远足边由固定于两侧方管下沿的厚壁钢管[31]构成;头颈托架[3]由头颈承接框[17]、固定于其头端下沿的减震框架[18]、部分固定于框架[18]之内的高弹力减震材料[19]构成,头颈承接框[17]的远头端两侧钢管各备有数个侧孔[20],其直径同上体床框[7]的加固钢管[8]上的小侧孔[9];下肢托架[4]由下肢承接钢管框[21]、固定于其两侧足端上沿的双足定位架[22]、两侧双足定位架[22]之间固定着抵足横管[23]、勾足横管[24]、搁足横管[25]构成,在勾足横管[24]突出于两侧定位架[22]之外端[36]处各勾挂连接着一只压簧拉杆[26]一端,压簧拉杆[26]另一端接有把手[27],下肢承接框[21]的远足端两侧钢管各备有数个小侧孔[28],小侧孔[28]的直径同下体床框[11]内数厘米处钢管[14]的小侧孔[15];下肢承接框[21]的足端下沿固定着减震框架[29]、框架[29]之内固定着高弹力优质减震材料[30]的一部分;上体床架[1]通过其床框[7]两侧方管的远头端内数厘米处下沿所固定的螺丝螺帽连接结构[32]与固定于下体床框[11]之近头端下沿的厚壁钢管[31]作扣锁可转动连接;折叠压簧拉杆[33]的两端分别与上体床框[7]之上的三角形拉杆连接架[10]及下体床框[11]之上的压簧拉杆连接架[16]作勾挂连接;头颈托架[3]与上体床架[1]由头颈承接框[17]的远头端插入床框[7]的两侧纵向加固钢管[8]的突出于床框[7]之外端作插入套管连接,并于钢管[8]的小侧孔[9]处对准适当的头颈承接框[17]之数个小侧孔[20]之一以螺杆和螺帽固定之;下肢托架[4]通过其下肢承接框[21]的远足端与下体床框[11]之纵向加固钢管[14]的突出于床框[11]之外端作插入套管连接,并于其床框[11]之内小侧孔[15]处对准下肢承接框外的两侧钢管之上的适宜的小侧孔[28]之一,以螺杆螺帽固定之;两只车轮[5]装于轮轴[6]上,轮轴[6]通过固定于下体床框[11]之近上体床架[1]端之下沿的轮轴固定支架[34]的接合处与下体床架[2]作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船—仰卧起坐翘翘床,其特征是上体床架[1]和下体床架[2]之上以钢丝网或铝合金网[35]固定垫铺之,使用时可在其上铺用竹制凉席或其它类似物;下肢承接框近足端框处固定以铝合金丝网[37],细尼龙绳网也可以,以备搁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船—仰卧起坐翘翘床,其特征是车轮[5]为支撑床体绝大部分重量的中心支点,其支撑床体的高度远远高于头足两端减震材料[19]和[30]的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划船—仰卧起坐翘翘床,由上体床架1、下体床架2、头颈托架3、下肢托架4、两只小轮子5及其轮轴6构成,上体床架1与下体床架2作扣锁可转动连接,头颈托架3与上体床架[1]通过套管插管连接,下体床架2与下肢托架4也通过套管插管连接,两只车轮5装于轮轴6上,轮轴6通过固定于下体床框11之近上体床架1端之下沿的轮轴固定支架34的接合处与下体床架2作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既能健身心、又能健脑、健四肢,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
文档编号A63B22/00GK2710695SQ20042007733
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4日
发明者李士军 申请人:李士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